年代:从内陆小渔村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章 基本操作,会成为常态

“小妹,把这条鱼,还有这只鸭子给咱叔提过去。”

“嗯。”

自家条件那么糟糕,大哥却还要把好货往外送,陈景玉没有多嘴。

她叔对她家历来关照有加,且就这么一个亲叔叔,当孝敬。

陈景玉提着鸭子和鱼出了门。

陈景云带着闺女捣鼓晚饭。

先给留下的那只野鸭子做了个颈动脉手术,再给它洗了个开水澡,然后给它来一个全身毛发护理……

陈景云的动作很专业,手法很贴心。

然而鸭子的护理才进行到一半,小妹又提着东西回来了。

“怎么还没去?”

陈景云随口问道。

“去了,叔他……不要。”

陈景玉神色有点小复杂,“他还让我转告你,不要踩了泡狗屎,打了几条鱼,抓了点东西,就以为你多富裕了……他叫你好好搞货,多挣钱,别瞎来……他说他和婶还能折腾,不需要你的记挂,你有这份心就可以了。”

陈景云闻言一阵无语,老头真的是不论好坏,一言不合就上纲上线啊!

不过老头确确实实是为他着想,只希望大侄子多搞货多挣钱,只希望侄子侄女们能搞好过好。

陈景云敢打赌:奶奶当年没弄错种子,老头是他亲叔无疑!

这事只是一个插曲,接着护理鸭子,接着弄晚饭。

夜暮降临时分。

饭菜好了。

可一拉灯线,灯不亮,停电了?

停电就停电吧,这个年代国家的电力基础设施薄弱,发电量有限,停电是常有之事,尤其是在农村。

村里人早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把桌子搬到屋外。

点上煤油灯,摇着大蒲扇,吃饭。

野生野长的鸭子的确比家禽质优,那紧致的肉质,那鲜美的口感,再加上陈景云过硬的厨艺,味道顶呱呱。

三人吃得满嘴是油,都吃撑了。

饭后,陈景云去田园打野,小妹依旧负责提袋子。

停了电电视没得去看,米粒屁颠屁颠跟着。

“哇,抓住了抓住了!”

“哇哇,又抓到一只!”

“哇哇哇,这只最大了,爹你实在是太厉害啦。”

这晚的打野,在米粒不断地惊喜喊叫、不住地为她爹喝彩声中,圆满结束。

又是十几斤青蛙田鸡,三根辣条。

在抓辣条的过程中,姑侄俩都提心吊胆,试着劝说。

陈景云心里有底,自然是一笑置之。

一夜无话。

翌日,鸡啼破晓时,陈景云从‘第二卧室’里精神抖擞地出来。

想着昨天挑鱼担子回来时的一鼓作气,他特意感受了一下身体的状态,发觉似乎比昨天早上更佳。

难不成力量耐力又有所增长?

为了求证,仍用剩饭剩菜填饱肚子后,他往鱼盆里倒入水……估摸着整副担子的份量和昨天差不多。

挑着往码头而去。

抵达地方,陈景云感到很惊喜。

力量与耐力真有增长!

至此他明白了,身体上的变化源自于空间。

且,变化十之八九还将持续!

本以为空间的作用很简单,想不到竟然还有如此神奇效用。

妙啊!

照这节奏,他的身体素质要不了多久……

将来,上限……

没有哪个男人不幻想自个能拥有超强的力量,超凡的体魄,陈景云并不例外。

他表示很期待。

……

“大云,昨天运气不错啊,打了七十多斤鱼,还抓了两只野鸭子。”

“大云可以,下午两个小时,就搞那么大收获。”

“大云昨下午爽死了吧。”

码头上,有不少渔民准备开工。

大家纷纷开口,语气中透着羡慕,却没人询问陈景云在哪里搞的。

不问人家渔点,这在东湖村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你我都是以捕鱼为生的渔民,说穿了就是竞争对手。

你向竞争对手打听机密,这不扯卵弹吗?

闲聊着,渔民们先后上船出发。

陈景云没急着走,坐在水泥台阶上等张满强。

数分钟后,张满强没等到,等来了村支书刘大贵。

刘大贵走过来在他身旁坐下,从口袋里摸出装烟丝的塑料袋子。

一张小白纸,一小抓烟丝,刘大贵一边慢条斯理卷着烟,一边笑眯眯地道,“大云没吹牛啊,昨下午说了带伯爆网,还真让你爆网了……我才打了二十多斤,没跟你去,可把我后悔死了。”

“基本操作而已,不值得大惊小怪。以后,这会成为常态。”

陈景云说出这话的语气很平和,但这话委实牛逼哄哄,听在刘大贵耳里……

两个小时七十多斤渔获是基本操作?

还会成为常态?

刘大贵吃了一惊,讶异地看着陈景云。

他是了解陈景云的,这小子是个做事稳重的人,从来不喜欢说大话。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现在他突然说出怎么听怎么像吹牛皮不打草稿的一番话?

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小子肯定有点什么不一样的说道,且与渔点无关——渔点出鱼,是短期内的!

他昨下午的渔获,就下降了整整一半的幅度。

脑轴转到这里,刘大贵再看陈景云的眼神,变得格外的炙热期待起来。

他相信陈景云是愿意和他分享的,否则昨下午陈景云不会喊他一块去。

果然,陈景云拿出了酒米。

陈景云之所以对刘大贵坦然,原因有二。

一,刘大贵素来待他家不薄,人嘛,要懂得感恩。

二,酒米对渔民们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秘密。

不过很少有渔民会用。

个中原因其实很简单。

算算,鱼才一毛多钱一斤,可白花花的大米要接近两毛钱一斤,酒更是一斤要几毛!

用酒米打窝,成本实在太高太奢侈了!

投入与产出未必会成正比,弄不好本钱都搞不回来。

而且盲撒想撒多少网就撒多少网,打窝的话打几个窝就只能撒几网。

种种因由,所以渔民们宁可盲撒,也不愿用酒米去打窝。

“米?酒泡过的米?就这?”

刘大贵解开盛米的袋子,一股浓郁的酒味扑鼻而来,他皱了皱眉,狐疑地望向陈景云。

身为一个老渔民,他岂能不知酒米没用过酒米?

他严重怀疑,仅仅是酒米,能让陈景云说出‘基操、常态’这些话?

“酒米打窝只是一部份,更关键的东西,在这里。”

陈景云指了指自个的脑袋,一脸的高深莫测。

瞅着他这副德性,听着他这话,刘大贵气笑了,“你的意思,你脑子里关于东湖里的鱼的东西,懂得比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