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工商改革,试晒盐法【求追读】
“非议?”朱元璋闻言目光如刀一般看向赵翥,“什么非议?”
什么非议?
当然是各种非议——不该如此提高工匠地位,给予其官身之类的。
说起来,朱元璋虽然已经停办科举多年,并主要以察举制选官,却对教育、儒学一直都很重视。
早在朱元璋自立为吴王的吴元年,便借鉴元制,在南京设立国子学,为最高学府,亦是掌管儒学教育的重要机构。(洪武十五年方改名国子监。)
洪武二年,朱元璋又在全国范围内大兴官学。
后来大明的社学、县学、州学、府学等官方学校,都是在此时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外,朱元璋还兴办宗学,以及武学、医学、阴阳学等专业学校。
所以,如今朱元璋生出设立鲁班学院的想法,并不算突兀,于大多数大臣来讲,此事也并非不能接受。
只因当下工匠地位相较于读书人来讲差距太大,赵翥才会硬着头皮提醒朱元璋一句。
此时见朱元璋“瞪”过来,赵翥嘴唇动了动,却是不敢说出什么质疑的话了。
朱元璋则继续道:“而今儒学在京师有国子学,医学亦将设医学院,此外又有武学、阴阳学等学校,朕再设一鲁班学院有何不妥?”
这时胡惟庸出列道,“陛下圣明,工艺于农事、军事等助力不小,确实该重视起来。设鲁班学院,必能令我大明百工技艺进步,令国家强大。”
朱元璋虽有除掉胡惟庸的打算,可听他近乎拍马屁的附和之语,还是满意地点了点头。
皇帝、宰相都发了话,与会大臣自然没谁再出言质疑。
事实上,工部大臣中,除了出身学官的赵翥,其他人压根儿就没想过反对此事。
在大明当下,大部分工匠都是归工部管辖,工匠地位提升,朱元璋重视工匠、工艺,工部在六部中的重要性也将有所提升。
将来鲁班学院建立,也有可能挂在工部下面,使工部职权得到扩张。
这于工部官吏来讲,是大大的好事,他们没理由反对。
接下来,便是众大臣对朱元璋所道的三条政策进行查缺补漏,并议定三条政策的具体细则,以及如何妥当落实了。
将近半个时辰后,朱元璋让大臣们稍事休息,该去如厕的如厕,该去吐痰的吐痰——吐痰这种事肯定不能在奉先殿的,不仅有辱斯文,还是对大明皇帝的冒犯。
约莫一刻钟后,会议继续。
朱元璋用他那中气十足且洪亮的声音道,“我大明建国十余年,驱除胡虏,平定四方,招抚百姓,编户齐民。”
“为使百姓安于田地,勿要四方游荡,我大明建国之始,便以农事为主,取重农抑商之策。这些年来效果斐然,从京师到地方皆有繁华之相。”
“因百姓家有存粮、钱粮富余,商贾亦逐渐增多。朕本有意抑制,然近来读书,明悟此为天道使然,不易逆反。”
“朕又了解到,赵宋南渡之后,以江南一隅之地,对抗胡元数十年,其中钱粮来源多依赖商税、海贸。”
“我大明此前抑商乃为重农,海禁则为平息海寇之患。但若因此便忽略商税、海贸于增长国家财税的重要性,无疑是因噎废食。”
“故朕与太子、韩国公计议之后,决定更改商事国策,为开海禁、兴海贸做准备。”
说到这里,朱元璋顿了顿。
大臣们大多神色变化明显。
与之前针对工匠的三条政策相比,朱元璋欲重商事,开海禁、兴海贸,才是真正重大的政策改革。
工部、户部众大臣中,兴奋者有之,忧虑者亦有之。
胡惟庸则双眼微芒闪烁,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朱元璋将众人的表现都收入眼底,才继续道:“关于商事改革,亦初步定下三条政策。”
“其一,命地方适当放宽对商贾路引的审核批准。不过,为防止百姓盲目从商,需规定,凡从商者不得荒废其田地,不论是佃与他人,还是给予他人,皆可。违者罚钱。”
“其二,此前的三十税一的商税不仅太过笼统,对某些商品而言,课税也太低了。”
“当参考宋元商税,结合我大明国情,重定商税,使之趋于合理。”
“其三,严惩官吏威逼、勒索商贾的现象。另外,若商贾生产、贩卖之物利于国家民生,地方有司需在职权内就尽量予以方便,以示鼓励。”
“接下来,诸卿便议一议,这三条政策可有缺漏之处。再商讨相关细则,以及具体如何实施。”
朱元璋初定的三条商事相关政策中,并未解除对商贾衣冠的限制。
说到底,在他心中,商贾大多属于不事生产的奸猾之辈,于国家之用不如士、农,甚至不如工匠。
所以,纵然决定重视商业,他也不想商贾之辈太多、太得意。
诚如他早年所想,商贾得利远易于耕种,且大多比农夫富裕,若是不对其加以限制,让千千万万埋头辛苦种田的农民怎么想?
农为国本,这点朱元璋始终不会忘记。
随后,以户部为主的一众大臣开始围绕朱元璋所说的三条政策建言。
过了半个多时辰,方讨论出一个让朱元璋勉强满意的结果。
如此重大的政策革新,自然不会只经过一两场大小会议,就随便定下。
眼下只是君臣口头商议,后面有关大臣还会写出专门的奏本呈上来,朱元璋再让人拟定圣旨下发,最后由中书省及有关部司向地方衙门发去文函,政策才会一步步的落实···
洪武十二年,正月十三。
朱元璋早起就叹了口气。
昨日那神秘人又未发送引导信息。
有了前几次的经验,朱元璋虽不至于焦虑,却还是有点郁闷。
他觉得这次可能又得等半个月以上才能恢复。
因他每日只能收到两条引导信息,若半月收不到,就等于错过三十条信息,如何让人不郁闷?
可惜他目前都不知道那神秘人在哪里,便是想派人将其抓来京师,也办不到。
只能被动等待。
下午,两淮都转运使沈折桂抵京。
朱元璋做事雷厉风行,只给了沈折桂一个时辰洗尘、休息,便召其入宫。
待沈折桂进了奉先殿,行过礼,朱元璋便将抄写了“晒盐法”的纸张交给宦官递了过去。
在沈折桂观阅时,朱元璋道:“此乃朕于古籍中得到的晒盐法,你在淮安、扬州两府沿海寻合适处试验之。”
纸上文字不多,沈折桂很快看完。
他眉头紧皱,对晒盐法颇为怀疑。
因事涉淮盐,他虽畏惧朱元璋威严,还是准备道出心中疑虑。
否则的话,将来事情出了差错,还得怪他。
“陛下,海水固然可借日照析出盐巴,可日晒何如烈火蒸煮?”
“更何况,天气莫测,一年中阳光充裕之日不知有几,臣以为晒盐法得盐恐怕还不如柴火蒸煮啊。”
朱元璋听了一笑,“沈卿莫非以为朕不知制盐之事?灶户以铁锅制盐,每日需耗费多少柴薪?卤水侵蚀铁锅,一年又需耗费多少铁锅?”
“晒盐法看着似慢,可只要摸索出规律,大建盐田,一次所得岂不远胜诸多灶户蒸煮?”
沈折桂作为都转运使,对于制盐之事其实一知半解。听朱元璋这么一点拨,发现晒盐法真有可能优于蒸煮之法。
遂不敢多言,俯首道:“是臣愚钝···臣这便回扬州办理此事。”
朱元璋道,“倒也不必如此着急,你休息一晚,明日再回去也不迟。”
“谢陛下。”
···
随后几日,朱元璋依旧没能收到新的引导信息。
他耐心等待的同时,也没落下军政事务。
督建医学院、鲁班学院之事,他交给了朱标。
商业政策改革之事,则让李善长兼领,让中书省、户部去负责督办、落实。
一转眼便过了上元节。
到了正月十八这日,一快马飞奔入城,骑手手持露布,沿路高呼——
“大捷!”
“西番土门峡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