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土邦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莫卧儿帝国时期建立的重要王国

1495年,帖木儿家族11岁的巴布尔继承父亲奥马尔·谢赫·米尔扎二世(Umar Shaikh Mirza II)对中亚小国费尔干纳(Ferghana)的统治权。察合台家族和帖木儿家族在中亚广阔地区争夺权力的斗争中,巴布尔败落,逃亡到前帖木儿帝国边缘地带的喀布尔。1507—1508年,在乌兹别克人攻占赫拉特之后,巴布尔自封为“帕德沙”。1526年,巴布尔在巴尼伯德打败德里苏丹易卜拉欣·洛迪(Ibrahim Lodi)的庞大军队,建立莫卧儿王朝。

莫卧儿王朝从建立到结束都没有明确的王位继承制度,实行所谓开放的王位继承制,即所有王子都享有同等的王位继承权,在王位继承斗争中,获胜者为王。激烈残酷的继位之争及国家实力的迅速衰落导致地方势力的快速膨胀。很多札吉达尔和柴明达尔逐渐世袭持有封地,建立准独立的国家。莫卧儿皇帝已经无法控制拥有实权的各省总督,只得赐给“纳瓦布”之类的头衔,承认他们事实上的独立。因此,随着莫卧儿帝国走向衰败,独立和准独立的政权不断增加。

以下简要叙述莫卧儿时期建立的20个实力较强的王国的早期历史。

1.恰布瓦

恰布瓦(Jhabua)面积3 461平方千米,北邻勒德兰(Ratlam)和赛拉纳,东邻瓜廖尔和印多尔,南邻阿里拉杰布尔、尤巴特和塔尔,西邻孟买管区的班杰地区。恰布瓦的统治者是焦特布尔的创建者焦特·辛格第五个儿子比尔·辛格的子孙。比尔·辛格获得封地里亚(Riya),其子苏亚吉(Suyaji)在1495年继承该地,并在1497年获得阿杰梅尔地区的比奈(Bhinai)。1567年,比曼·辛格(Bhiman Singh)继承王位,他在阿克巴指挥的几次战斗中表现超群,并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赞赏,皇帝将马尔瓦的52个地区赐给他。(110)

比曼·辛格去世后,克苏·达斯(Kesho Das)继位,成为恰布瓦的创立者。1572年,克苏·达斯成为萨利姆王子的部下。1584年,他参加孟加拉战役,建功获得奖赏,莫卧儿皇帝赐给他“罗阇”头衔。在萨利姆登上皇帝宝座后,克苏·达斯受命镇压马尔瓦西南部以恰布·奈克(Jhabbu Naik)等人为首的匪帮,取得极大成功,并占有了他们的领地,皇帝赞赏他的贡献,在1607年赐其皇家勋章。但是,克苏·达斯并没有享受多久的荣耀,同年,他被儿子卡兰·辛格杀害,王国陷入长期的混乱之中。

1723—1727年阿洛普·辛格(Anop Singh)在位时,勒德兰入侵恰布瓦,罗阇在战斗中阵亡,恰布瓦大量领土落入勒德兰罗阇曼·辛格之手。他将这些领土送给他的弟弟赛拉纳罗阇杰伊·辛格。阿洛普·辛格的弟弟谢奥·辛格(Sheo Singh)即位后收复了被赛拉纳占领的领土。(111)因陀罗·辛格去世后,其幼子巴哈杜尔·辛格(Bahadur Singh)为了让印多尔霍尔卡帮他夺得王位,许诺每年支付贡金3.5万卢比。在他获得王位后,因恰布瓦局势动荡,霍尔卡从来没有得到过他许诺的贡金。为了保证贡金的支付,霍尔卡占有恰布瓦的数个村庄。(112)在1770年比姆·辛格即位后,霍尔卡蹂躏了整个恰布瓦。

1805年12月,英属东印度公司与印多尔摄政耶斯旺特·拉奥签订和平条约,将恰布瓦置于英属东印度公司的监管之下。1821年8月22日,在英国人的调解下,恰布瓦罗阇比姆·辛格与他的继承人普拉塔普·辛格签订协定:比姆·辛格让位给普拉塔普·辛格,只保留3个塔鲁克,即拉纳布尔(Ranapur)、格纳斯(Kanas)和帕格尔(Bhagor)。(113)1829年,比姆·辛格去世,这3个塔鲁克回归恰布瓦。1832年,普拉塔普·辛格去世,由养子拉坦·辛格继位。

1840年,拉坦·辛格骑马时摔死,没有王位继承人,不过有个王后已经怀孕,后来生下一个儿子,取名戈帕尔·辛格(Gopal Singh)。王子出生后,拉坦·辛格的兄弟莫蒂·辛格(Moti Singh)向英国当局提出戈帕尔·辛格没有王位继承权,认为其是拉尼从一个陶工那里买来以充当自己所生。英国政府指示默希德布尔(Mahidpur)驻扎官博思威克(Borthwick)前往恰布瓦进行调查。正规的调查证明,戈帕尔·辛格是拉坦·辛格合法的儿子。莫蒂·辛格对这一调查结果不满,组织军队发动公开叛乱,最终被布迪库尔(Buticull)少校逮捕,并移交给印多尔驻扎官。(114)

在印度民族大起义时,罗阇给英国政府以很大援助,对来自波帕瓦尔(Bhopawar)王室的避难者给以保护,因而获得一件价值12 500卢比的皇家礼服,给维持马尔瓦比尔军团的贡金也大大减少。总督坎宁勋爵对恰布瓦的支持表示感谢。(115)

2.帕塔格尔

帕塔格尔位于拉杰布达纳南部,面积2 295平方千米,北边和西北边与乌代布尔相邻,西边和西北边与班斯瓦拉相邻,南邻勒德兰,东邻焦拉(Jaora)与瓜廖尔。其统治者源自梅瓦尔拉纳莫格尔·辛格(Mokal Singh)的后代比卡·辛格(Bika Singh)。1553年,比卡·辛格放弃梅瓦尔的领地,向南进发,征服了大量土著,确立了对征服地区的统治。1561年,他修建代奥利亚城(Deolia),或称代奥格尔城(Deogarh)。随后,他推翻居住在更东更南的拉杰普特酋长们。1627年即位的贾斯万特·辛格十分强大并被视为格外危险的敌人,以至于在1628年应邀到乌代布尔时和长子一起被谋杀。此后,根塔尔(Kanthal)被梅瓦尔军队占领。

1634年,贾斯万特·辛格的次子哈里·辛格到德里,部分因为贾汉吉尔皇帝的大将摩诃巴特·汗(Mahabat Khan)的支持,部分因为他个人的技巧和表现,沙·贾汉皇帝承认他是一个独立的王公,他同意每年缴纳1.5万卢比贡金,获得7 000级曼萨布和“摩诃罗瓦特”头衔。(116)在莫卧儿帝国军队帮助下,哈里·辛格回到梅瓦尔,将占领代奥利亚城的梅瓦尔军队驱逐出去,成功征服了周围地区。

1674年,哈里·辛格去世,其子普拉塔普·辛格即位。1698年,普拉塔普·辛格修建了帕塔格尔城,并将其国家也称为“帕塔格尔”。1708年普拉塔普·辛格去世后,普里提维·辛格(Prithvi Singh)、巴哈尔·辛格、桑格拉姆·辛格、乌麦德·辛格、戈帕尔·辛格和萨利姆·辛格(Salim Singh)先后继承王位。

1774年,7岁的萨旺特·辛格(Sawant Singh)继任摩诃罗瓦特。18世纪末,帕塔格尔遭到马拉塔人的蹂躏,因摩诃罗瓦特同意将原来支付给莫卧儿皇帝的72 720卢比贡金支付给霍尔卡,才使国家得以幸存下来。(117)1804年11月25日,摩诃罗瓦特萨旺特·辛格与英军指挥官约翰·默里缔结条约,摩诃罗瓦特不再承认霍尔卡的宗主地位,将原来给予霍尔卡的贡金支付给英属东印度公司,英国军队可以自由经过帕塔格尔任何地区,并得到摩诃罗瓦特的任何帮助和保护。(118)哈斯丁斯勋爵接任总督后废除该条约,于1818年10月5日签订新条约,摩诃罗瓦特承诺不与任何其他土邦联系,尽最大的努力表明自己听命于英国政府,英国政府则答应帮他重建良好的秩序,保护他不受其他土邦的侵犯。(119)

3.吉申格尔

吉申格尔位于拉杰布达纳的中心地带,面积2 200平方千米,东北和东部与斋浦尔相邻,东南与沙赫布勒相邻,西南与西部与阿杰梅尔相邻,西北部与马尔瓦相邻。

吉申格尔的创建者是焦特布尔罗阇乌代·辛格的第9个儿子吉申·辛格八世(Kishen Singh VIII)。他在19岁时获得在阿苏普(Asop)的札吉尔,待了大约一年之后,移居其哥哥、焦特布尔罗阇赐给他的多杜尔(Dodur)。随后他又移居阿杰梅尔,征服了构成吉申格尔领土的地区。1594年,莫卧儿皇帝阿克巴亲自签字批准他为该地区的统治者。(120)他与贾汉吉尔皇帝也保持着密切联系,被派随摩诃巴特·汗进攻焦特布尔罗阇阿玛尔·辛格,他在那里受了伤,回来之后,于1611年修建吉申格尔城,其国家也开始被称为“吉申格尔”。1615年吉申·辛格八世去世时,吉申格尔的收入达到25万卢比。

1643年即位的摩诃罗阇鲁布·辛格(Rup Singh)也被莫卧儿皇帝沙·贾汉选去远征喀布尔。他作战英勇,取得多次胜利,获得了很高的荣誉。喀布尔回来之后,在土邦北部建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鲁布讷格尔城(Rupnagar)。在第二次受命远征喀布尔时,鲁布·辛格迫使喀布尔接受莫卧儿的度量衡制度。1653年,沙·贾汉皇帝将曼德尔格尔城堡(Mandalgarh)赏赐给他。

1658年,鲁布·辛格的儿子曼·辛格继任摩诃罗阇,维持了土邦48年的和平与稳定,也得到了奥朗则布皇帝额外赏赐的领地。1706年即位的拉杰·辛格在贾乔(Jajau)战役中帮助沙·阿拉姆·巴哈杜尔·沙与阿扎姆·沙作战,身受重伤。皇帝赏给他瑟尔沃尔(Sarwar)和马尔布勒(Malpura)。拉杰·辛格的继任者萨旺特·辛格将国家领土的一半给弟弟巴哈杜尔·辛格,自己在鲁布讷格尔统治北部。萨旺特·辛格是一个隐士,不久就隐退到布林达班(Brindaban),并于1764年在那里去世。他的儿子萨达尔·辛格(Sardar Singh)只统治了两年,因其继承人年幼,巴哈杜尔·辛格实际上统治着整个国家。(121)

1781年,巴哈杜尔·辛格去世,他的曾孙卡尔扬·辛格(Kalyan Singh)继任摩诃罗阇。(122)1818年3月26日,卡尔扬·辛格与英属东印度公司代表查理·梅特卡夫签订友好同盟条约,英国政府保证保护吉申格尔王公的权力和领土;摩诃罗阇和他的继承人是国家的绝对统治者;摩诃罗阇及其继承人则与英国政府合作,承认其最高统治权,不与其他土邦有任何联系,不侵犯其他国家;如果英国政府有要求,吉申格尔根据实力提供军队。(123)

在签订条约之后,卡尔扬·辛格与附属于他的贵族们发生争执,主要原因是他要摧垮法塔赫格尔(Fatehgarh)罗阇。因为英国政府已经宣布法特赫格尔是吉申格尔的附属国,而法塔赫格尔罗阇宣布独立。摩诃罗阇试图将附属国的兵役折算成现金支付。摩诃罗阇向莫卧儿帝国徒有虚名的皇帝阿克巴二世求助。到德里之后,摩诃罗阇忙着从皇帝那里买得各种荣誉和特权,如在皇帝在场时穿袜子的权利,而吉申格尔国内的局势变得越来越艰难。反叛的贵族寻求科塔的帮助,而摩诃罗阇寻求本迪的帮助。在冲突中,与之相邻的英属东印度公司的领土也受到了影响。冲突双方请求英国人协调,反叛的贵族宣布卡尔扬·辛格的儿子莫卡姆·辛格(Mokam Singh)为摩诃罗阇,围攻吉申格尔。卡尔扬·辛格只好听从驻扎官的调解,于1832年让位给儿子莫卡姆·辛格。

4.珀勒德布尔

珀勒德布尔的面积约51 250平方千米,北邻旁遮普古尔冈地区,东邻联合省的阿格拉和马图拉地区,南邻斋浦尔、格劳利和陶尔布尔,西邻阿尔瓦尔。(124)

珀勒德布尔王公是辛辛瓦尔(Sinsinwar)族的贾特人。17世纪末,莫卧儿帝国开始衰落,辛萨尼村庄的柴明达尔贾特·巴伊迦(Jat Baija)乘机扩大自己的领地。其后代邱拉曼·辛格(Churaman Singh)和巴丹·辛格(Badan Singh)继续实施扩张政策,入侵莫卧儿帝国的领土,但在遭遇极大压力的情况下,缔结了体面的和平。

巴丹·辛格即位后在1722年宣誓效忠德里,这标志着珀勒德布尔成为一个单独的国家。1724年,巴丹·辛格修建珀勒德布尔城堡。巴丹·辛格有很多儿子,其中苏拉杰·马尔(Suraj Mal)、舒巴-拉姆(Shubha-Ram)、普拉塔普·辛格和比尔·纳拉扬(Bir Narayan)最为有名。因为莫卧儿帝国濒临崩溃,巴丹·辛格占领了帝国几个地区。巴丹·辛格希望普拉塔普·辛格继承王位,而长子苏拉杰·马尔决定采取行动确保自己继承王位。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攻占珀勒德布尔城堡,使自己成为一个独立的王公。1754年,他不得不与斋浦尔和马拉塔联军对抗,虽然他的实力遭到削弱,但敌人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1755年,巴丹·辛格去世,苏拉杰·马尔即位。他率领3万贾特随从作为辅助部队参加了马拉塔人萨达希夫·鲍(Sadashiv Bhau)领导的向德里进军、夺取莫卧儿帝国王位的行动。因对萨达希夫·鲍的作战计划不满,苏拉杰·马尔撤回珀勒德布尔。1761年1月7日,马拉塔人与阿富汗人决战于巴尼伯德,马拉塔人遭受灾难性失败,据说牺牲了20万人。苏拉杰·马尔趁马拉塔人遭遇失败之机占领阿格拉,并驻扎精锐部队。1763年,珀勒德布尔与斋浦尔发生战争,苏拉杰·马尔遭遇名义上的失败,而斋浦尔的重要贵族阵亡,摩诃罗阇马杜·辛格(Madhu Singh)身受重伤并于4天后去世。1763年下半年,苏拉杰·马尔进军德里,在城郊安营扎寨。12月25日,他在莫卧儿帝国领地内狩猎时被杀死。(125)其子贾瓦哈尔·马尔(Jawahar Mal)继承王位。贾瓦哈尔·马尔虽然统治时间只有不到5年,但他将珀勒德布尔的领土扩张到极限,他攻击德里,也是为死去的父亲报仇。他主要居住在阿格拉宫,坐上贾汉吉尔黑色大理石宝座是他的嗜好,但他也正是在这里于1768年6月被谋杀。

王族的内部纷争、马拉塔人的入侵和阿尔瓦尔的兴起使珀勒德布尔走向衰落,版图大大缩小。1778年3月,兰吉特·辛格继任摩诃罗阇。1803年9月29日,他与英属东印度公司代表杰拉尔德·莱克(Gerald Lake)签订同盟互助条约,除了从摩诃罗阇获取贡金外,英属东印度公司不干涉土邦内部事务。(126)1803年9月和11月,杰拉尔德·莱克率英军进攻阿格拉和拉斯瓦里(Laswari),珀勒德布尔军队给予了很大帮助。但是,在1804年英国人与印多尔之间发生战争时,珀勒德布尔支持印多尔。1805年1—2月,英军向珀勒德布尔城堡发起不下7次进攻,但都没有攻下坚固的城堡。因持久的战争使摩诃罗阇及其盟友霍尔卡感到非常疲惫,守军士气越来越低,摩诃罗阇便主动求和。

1805年4月,摩诃罗阇与英属东印度公司代表杰拉尔德·莱克签订条约。条约规定,英属东印度公司和兰吉特·辛格及其继承人结成永久友好同盟。为了保证双方的友好关系,摩诃罗阇同意他的一个儿子经常和一个可以指挥英国军队的官员一起留在德里郊区或阿格拉。英属东印度公司则同意,如果摩诃罗阇忠诚和顺从于英国政府,则将英国官员占据的迪格堡(Deeg)归还给摩诃罗阇。珀勒德布尔分期赔偿英属东印度公司200万卢比,两个月内支付50万卢比,1806—1809年分4期共支付150万卢比。英属东印度公司承诺,如果摩诃罗阇在支付50万卢比后,一直忠诚和顺从于英属东印度公司,就免除其余分期支付的款项。(127)

5.德蒂亚

德蒂亚(Datia)的面积2 192平方千米,其领土与瓜廖尔和其他土邦的领土交织在一起,主要部分北邻瓜廖尔和贾劳恩地区,南邻瓜廖尔和占西地区,东邻萨姆塔尔(Samthar)土邦和占西地区,西邻瓜廖尔。(128)

德蒂亚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奥查哈摩诃罗阇宾·辛格·代奥(Bin Singh Deo)。他在晚年将一些札吉尔赐给几个儿子。次子珀格万·拉奥(Bhagwan Rao)得到包括德蒂亚城及其宫殿在内的一块领地。1626年之后,珀格万·拉奥离开奥查哈,在德蒂亚居住下来。与父亲一起生活在奥查哈时,珀格万·拉奥就被派去德里,为莫卧儿皇帝效力,参加过两三次战役,所得到的回报是德蒂亚周围的一片领地。通过武力征服和莫卧儿皇帝赏赐,德蒂亚的领土包括北至昌巴尔河,西至信德河和东至贝达瓦河(Betwa)的广大地区。

1656年,珀格万·拉奥去世,儿子苏巴·卡兰(Subha Karan)继位。与他父亲一样,苏巴·卡兰是莫卧儿军队的热心支持者,参加了1646—1653年莫卧儿帝国对巴尔赫(Balkh)和巴达赫尚(Badakhshan)的远征。在沙·贾汉皇帝去世后发生的王位继承战争中,苏巴·卡兰支持奥朗则布,从而获得了这个未来皇帝的恩宠。他继续进行战争,尤其在与马拉塔人的战争中,声名大振。

1683年,苏巴·卡兰去世,其子达尔巴特·辛格(Dalpat Singh)继承王位。达尔巴特·辛格1706年去世,王位传给儿子拉姆·钱德拉(Ram Chandra)。1733年拉姆·钱德拉去世时发生王位继承问题,奥查哈罗阇乌多特·辛格(Udot Singh)裁定王位由拉姆·钱德拉的曾孙因陀罗吉特·辛格(Indrajit Singh)继承。1760年,莫卧儿皇帝沙·阿拉姆二世访问本德尔汗德,邀请因陀罗吉特·辛格与他在班达会晤,赐给他“罗阇”头衔、一个可移动的宝座和两个皇室旗标。(129)

1804年3月15日,第七任罗阇帕里查特·辛格(Parichhat Singh)与英属东印度公司代表威廉·贝利(William Baillie)签订友好同盟条约。罗阇承诺臣服于英属东印度公司,视英属东印度公司的朋友为朋友,视英属东印度公司的敌人为敌人;不侵犯邻邦,一旦与邻邦发生争端,则接受英属东印度公司的裁决。(130)

6.伯蒂亚拉

伯蒂亚拉是最大、最重要的锡克教国家,面积15 400平方千米。(131)1526年,巴布尔皇帝在巴尼伯德战役后赐给巴里亚姆(Bariam)一个村庄。巴里亚姆的后人乔德里·普尔(Chaudhri Phul)将村庄命名为乔德里亚特(Chaudhriyat),并获得沙·贾汉皇帝的特许。

普尔次子乔达·拉姆(Chota Ram)的后代阿拉·辛格(Ala Singh)是一个能力超群的人,对国家的迅速崛起作出了很大贡献。他打败了实力强大的果德(Kot)和杰格劳恩(Jagraon)穆斯林酋长。1749年,阿拉·辛格修筑了珀瓦尼格尔城(Bhawanigarh),几年之后修建了伯蒂亚拉城。1757年,阿拉·辛格西征珀丁达(Bhatinda),不仅解除了珀蒂斯人(Bhattis)的威胁,而且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村庄。大约此时,阿富汗杜拉尼王朝的奠基者艾哈迈德·沙·杜拉尼侵犯旁遮普,在巴尼伯德战役中打败马拉塔人,抵达德里。1762年,阿拉·辛格在伯尔纳拉(Barnala)草原与艾哈迈德·沙·杜拉尼交战,失败投降。杜拉尼授予他“罗阇”头衔(132),双方缔结友好关系。这一联盟激怒了锡克人,因为大约2万名英勇的锡克人在伯尔纳拉附近与阿富汗人的战斗中被杀,锡克人视艾哈迈德·沙·杜拉尼为民族的敌人。(133)但是,阿拉·辛格要使锡克人从外敌入侵的恐惧中摆脱出来。事实证明这是有远见的。杜拉尼离开印度后,阿拉·辛格攻击锡尔欣德总督,锡尔欣德总督在战斗中身亡。阿拉·辛格摧毁了锡尔欣德,迫使其人民移居伯蒂亚拉。杜拉尼在第二次蹂躏印度时向伯蒂亚拉罗阇索取了大量贡物,并将他降至附属国的地位。杜拉尼回国时,阿拉·辛格护送其宗主远至拉合尔。(134)

1765年,阿拉·辛格在伯蒂亚拉去世。他的孙子阿玛尔·辛格继任罗阇,也是一个能干的统治者。1767年,杜拉尼最后一次访问旁遮普,并赐给阿玛尔·辛格“王中之王”(Raja-i-Rajgan)的头衔。1766年,阿玛尔·辛格征服并获得马莱尔戈德拉(Māler Kotla)的帕伊尔(Pail)和伊斯鲁(Isru)。1771年,降服珀丁达。1774年,远征他的同宗珀蒂斯人,获得了锡尔萨(Sirsa)和法塔哈巴德(Fatehabad)。迪万南努·马尔(Nannu Mall)也征服了汉西(Hansi)省督。阿玛尔·辛格成功使伯蒂亚拉成为朱木拿河和萨特莱杰河之间最强大的国家。1781年,阿玛尔·辛格去世,其6岁的儿子萨希布·辛格(Sahib Singh)即位,莫卧儿皇帝沙·阿拉姆二世赐给他“摩诃罗阇”头衔。(135)

1804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和伯蒂亚拉开始友好的政治联系,莱克勋爵签署一份文件,向萨希布·辛格作出保证:“鉴于你已宣布自己是英国坚定的朋友,因此,你可以继续保有现在的国家,永远不要缴纳贡金。”(136)1805年,因杜拉迪(Duladdi)村庄的纠纷而发生流血冲突,那巴(Nabha)和金德的罗阇请求兰吉特·辛格的干预。兰吉特·辛格立刻率领军队渡过萨特莱杰河,但在与伯蒂亚拉军队遭遇之后,“旁遮普之狮”不得不求和。为兰吉特·辛格日益强大的实力所震惊,和其他萨特莱杰河东边的王公们请求在德里的英国驻扎官的保护。1809年4月25日,查理·梅特卡夫代表英属东印度公司与摩诃罗阇兰吉特·辛格签订条约,并发表声明,宣称“马尔瓦和锡尔欣德王公们的国家已处于英国人的保护下”;“王公们在他们的领地内将依旧行使与以前同样的权利和权威”(137)

7.科塔

科塔北邻斋浦尔和昌巴尔河,东邻瓜廖尔,南邻拉杰格尔、兰布勒(Rampura)、基尔奇布尔和恰勒瓦尔,西邻本迪、乌代布尔,面积14 700平方千米。科塔统治者属于拉杰普特人乔汉族的哈拉支族。乔汉族是印度36个皇室家族中最著名的家族之一,是最后坐上德里皇帝宝座的印度教徒。在其24个支派中,哈拉族是最重要的。科塔和本迪多年来就以“哈拉奥迪”(Haraoti)或“哈拉瓦迪”(Harawati)著称,意为“哈拉人的国家”。

大约1342年,阿杰梅尔国王的后代拉奥·德瓦(Rao Dewa)创建了本迪城。他的孙子杰特·辛格(Jet Singh)将哈拉族的影响扩大到昌巴尔河以东。杰特·辛格从比尔人那里夺取了现在科塔城的所在地,他的后代一直保持到大约1530年才被本迪拉奥苏拉杰·马尔夺走。

17世纪初,本迪拉奥拉坦·辛格将科塔城及附属地作为札吉尔给予其次子马多·辛格(Madho Singh)。后来,在胡拉姆反叛父亲贾汉吉尔时,拉坦·辛格和马多·辛格加入皇帝的军队。作为奖赏,拉坦·辛格被任命为布尔汉布尔总督,马多·辛格则得到科塔和它的360个城镇及“罗阇”头衔,这一赏赐也得到沙·贾汉皇帝的承认。(138)这标志着科塔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1658年,马多·辛格去世,长子穆坎德·辛格(Mukand Singh)即位。在乌贾因附近的法塔哈巴德战役中,他和4个兄弟英勇地与奥朗则布作战,除了最小的兄弟基索尔·辛格(Kishor Singh)身受重伤但后来活下来外,其他的兄弟都战死了。

1713年即位的第七任罗阇比姆·辛格一世大大扩充了领地,并从莫卧儿皇帝那获得“摩诃拉奥”头衔和5 000级曼萨布。1761年,斋浦尔入侵科塔,企图迫使哈拉人承认是斋浦尔的附属国。科塔在伯德瓦拉(Bhatwara)发起反攻,斋浦尔虽然兵力占优势,但是惨遭失败。在这场战役中,年轻的扎里姆·辛格(Zalim Singh)表现超群。1766年查塔尔·萨尔一世的弟弟古曼·辛格(Guman Singh)继任摩诃拉奥。不久,科塔南部遭到马拉塔人的入侵,一度失宠的扎里姆·辛格再次挽回败局,在科塔支付了一大笔钱之后,马拉塔人撤军。

1771年1月,乌麦德·辛格一世继任摩诃拉奥。他虽然在位近50年,却是一个徒有虚名的统治者,实际统治者是著名的总理扎里姆·辛格。扎里姆·辛格使科塔成为拉杰布达纳实力最强和最繁荣的国家。科塔是拉杰布达纳土邦中最早配合英国人打击平达里人的土邦之一。1817年12月26日,扎里姆·辛格与英属东印度公司代表查理·梅特卡夫签订友好同盟条约,英属东印度公司为科塔提供保护;摩诃拉奥则承认英属东印度公司的最高宗主地位,配合和支持英国政府,将以往给佩什瓦、信地亚和霍尔卡的40多万卢比贡金支付给英属东印度公司。1818年2月20日,扎里姆·辛格成功在条约中加了一个补充条款,使他和后人可以永久掌握整个土邦的管理权。(139)不过,1819年11月即位的基索尔·辛格二世(Kishor Singh II)试图用武力从总理手中夺回对土邦的实际统治权。由于总理扎里姆·辛格获得英属东印度公司军队的帮助,摩诃拉奥在随后的战争中遭遇失败,逃往乌代布尔。在承认扎里姆·辛格及其后代永久世袭土邦管理权后,摩诃拉奥才获准回到首都。(140)

基索尔·辛格二世的继任者拉姆·辛格二世与扎里姆·辛格的孙子马丹·辛格(Madan Singh)就统治权的问题发生冲突。英国政府意识到总理世袭是行不通的,在征得摩诃拉奥同意之后,于1838年将科塔的17个地区划分出来,成立一个由马丹·辛格及其后代统治的新公国——恰勒瓦德(Jhalawad,即恰勒瓦尔),因此,科塔付给英属东印度公司的贡金扣减8万卢比。(141)

8.勒德兰

勒德兰是一个重要的拉杰布达纳土邦,面积2 336平方千米。北邻焦拉和帕塔格尔,东邻瓜廖尔,南邻塔尔和印多尔,西邻古萨尔格尔和班斯瓦拉。

1651—1652年,焦特布尔首任罗阇乌代·辛格的曾孙拉坦·辛格帮助莫卧儿皇帝沙·贾汉在坎大哈(Qandahar)抵抗乌兹别克人和在呼罗珊(Khorasan)对抗波斯人,表现突出,莫卧儿皇帝赏给他札吉尔,授予“摩诃罗阇”头衔,将他提升为3 000级曼萨布,赐给他牦牛尾巴、孔雀羽毛等礼物,授予鱼形勋章。罗阇拉坦·辛格将勒德兰作为首都,并在很好的环境下开始他的统治。但在1658年上半年,沙·贾汉要求他与焦特布尔摩诃罗阇一道抵抗奥朗则布和穆拉德所率领的叛军的进攻,4月20日,拉坦·辛格在乌贾因附近的法塔哈巴德作战时阵亡,其长子拉姆·辛格继承王位。

1682年,拉姆·辛格在战斗中阵亡,谢夫·辛格(Shiv Singh)继承王位。不久,谢夫·辛格去世,没有王位继承人。虽然遭到很多贵族的反对,拉姆·辛格非婚生儿子克绍·达斯(Kesho Das)却还是在1684年继任了罗阇。在与贵族们的谈判中,克绍·达斯下令处决了一个穆斯林酋长,招致莫卧儿皇帝不高兴,克绍·达斯便逃离勒德兰,将王位留给叔叔查特拉·萨尔(Chhatra Sal)。查特拉·萨尔大力支持莫卧儿帝国的军队,但大儿子哈特·辛格(Hatte Singh)在一次战斗中被杀后,他变得十分消沉,以至于在将国家三分给两个儿子克斯里·辛格(Kesri Singh)和普拉塔普·辛格及哈特·辛格的儿子巴伊里萨尔(Bairisal)后过起隐居生活。克斯里·辛格成为勒德兰的统治者,普拉塔普·辛格获得拉奥蒂(Raoti),巴伊里萨尔获得达姆诺德(Dhamnode)。巴伊里萨尔在与普拉塔普·辛格的纷争中失败,退到斋浦尔,其达姆诺德领地被并入勒德兰。摩诃罗阇克斯里·辛格在与普拉塔普·辛格的战斗中死去。其子曼·辛格和杰伊·辛格(Jey Singh)为父亲报仇,进攻普拉塔普·辛格,并在萨格德(Sagode)杀死了他。曼·辛格继任勒德兰罗阇,将拉奥蒂领地给予弟弟杰伊·辛格。杰伊·辛格成为赛拉纳王室的祖先。(142)

1819年1月5日,在英属东印度公司代表约翰·马尔科姆的调解下,勒德兰罗阇帕巴特·辛格(Parbat Singh)与瓜廖尔摩诃罗阇朵拉特·拉奥(Daulat Rao)签订条约,勒德兰每年付给瓜廖尔8.4万卢比贡金,瓜廖尔保证不再派军队到勒德兰或干涉其内政和王位继承。(143)

9.马莱尔戈德拉

马莱尔戈德拉的统治者是阿富汗谢尔瓦尼(Sherwani)家族的后代。他们的祖先谢赫·萨德鲁丁(Shaikh Sadruddin)大约在15世纪末从喀布尔来到德里。当时的阿富汗国王贝洛尔·洛迪(Behlol Lodhi)已经控制印度西部的大部分地区,但还希望统治德里。在去德里的途中,贝洛尔·洛迪遭遇沙暴,黑暗之中来到谢赫·萨德鲁丁家里,得到帮助。在夺得德里王位后,1451年左右,阿富汗王将女儿泰杰·穆拉萨(Taj Murassa)嫁给谢赫·萨德鲁丁,并将马莱尔戈德拉地区作为陪嫁给了女儿。五代人之后,马莱尔戈德拉由巴亚宰德·汗(Bayazid Khan)统治。1657年,巴亚宰德·汗将皇帝奥朗则布从虎口救了下来,皇帝赐给他“纳瓦布”头衔及修筑一个城堡的特权。于是,他修建了马莱尔戈德拉城堡。

莫卧儿帝国衰落后,马拉塔人的力量日益增强,马莱尔戈德拉和旁遮普其他王国都获得独立。1730年,纳瓦布贾迈勒·汗(Jamal Khan)帮助帝国的军队反对伯蒂亚拉的锡克教君主阿拉·辛格。30年后,他又联合阿富汗王艾哈迈德·沙·杜拉尼的军队反对旁遮普的几个锡克教君主。纳瓦布的行为使马莱尔戈德拉与周围几个锡克王国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

1762年,贾迈勒·汗阵亡,其子比坎·汗(Bhikan Khan)继任纳瓦布。艾哈迈德·沙·杜拉尼最后一次离开印度后不久,伯蒂亚拉罗阇阿玛尔·辛格报复比坎·汗,进攻马莱尔戈德拉,夺取一些村庄。纳瓦布发现他没有能力抵抗如此强大的敌人,不得不与伯蒂亚拉罗阇缔结和约。(144)后来在伯蒂亚拉罗阇处于困境之时,马莱尔戈德拉军队给予了他们帮助,伯蒂亚拉罗阇也给予回报。1787年,势力强大的酋长巴哈杜尔抢占了纳瓦布一些村庄,伯蒂亚拉罗阇帮助纳瓦布夺回。1794年,最著名的锡克教古鲁巴巴·那纳克(Baba Nanak)的后代贝迪族萨希布·辛格宣布对马莱尔戈德拉穆斯林发动一场宗教战争。他煽动锡克教徒反对马莱尔戈德拉宰杀母牛者,大批锡克教贵族都加入其中。马莱尔戈德拉纳瓦布和他的军队在一次壕沟战中被打败,被迫逃到首都,遭到贝迪人的围攻。伯蒂亚拉又派出军队帮助纳瓦布,最终贝迪人从伯蒂亚拉罗阇处获得一大笔钱后撤到萨特莱杰河对岸。

在英国人1803年取得对信地亚的拉斯瓦里战役、1805年取得对霍尔卡的胜利后,马莱尔戈德拉纳瓦布加入英国军队。英属东印度公司的保护延伸到马莱尔戈德拉等萨特莱杰河东边的土邦。

1808年,拉合尔摩诃罗阇兰吉特·辛格征服法里德果德,然后向马莱尔戈德拉进发。尽管在军营中的英国特使表示抗议,兰吉特·辛格还是要求纳瓦布缴纳15.5万卢比。这导致了英国方面的强烈干预,派出由戴维·奥克特洛尼(David Ochterlony)指挥的军队援助纳瓦布。与此同时,英国政府也向兰吉特·辛格发出最后通牒,宣布“萨特莱杰河东边各土邦将处在英国的保护之下”。1809年4月,英属东印度公司代表查理·梅特卡夫与兰吉特·辛格签订条约,重申“萨特莱杰河东边各土邦对英国的依附地位”(145)

10.西塔毛

西塔毛(Sitamau)位于印度中部,面积大约907平方千米。北邻印多尔和瓜廖尔,南邻焦拉和代瓦斯,东邻恰勒瓦尔,西邻瓜廖尔。和焦特布尔、比卡内尔、吉申格尔、伊德尔、勒德兰、赛拉纳一样,西塔毛王公也是拉杰普特人拉索尔族的后裔。

西塔毛的创建者是克绍·达斯。如前所述,作为拉姆·辛格的非婚生子,克绍·达斯继任勒德兰罗阇遭到了贵族们的强烈反对。在与贵族谈判时,他下令处决一名穆斯林贵族招致皇帝的不满,从而被废黜,将王位传给查特拉·萨尔。(146)1695年,奥朗则布颁发特许令,赏给克绍·达斯3个帕戈纳,即迪特洛达(Titroda)、那哈尔格尔(Nahargarh)和阿罗特(Alot)。(147)

在查特拉·萨尔统治后期,勒德兰发生动荡,克绍·达斯趁机占领西塔毛及周边地区,建立一个单独的国家,以西塔毛为首都,因而他是西塔毛的创建者。1748年,克绍·达斯去世,由其子加杰·辛格(Gaj Singh)继位。马拉塔人不断袭击马尔瓦,西塔毛时常与这些出没无常的劫匪进行战争。

1752年,加杰·辛格去世,法塔赫·辛格继位。他继续与马拉塔人对抗。据说博帕尔创建者多斯特·穆罕默德·汗(Dost Muhammad Khan)曾在他的军队效力了一段时间。1802年,法塔赫·辛格去世,其子拉杰·拉姆·辛格一世(Raj Ram Singh I)即位。在他统治初期,信地亚和霍尔卡继续在西塔毛领地内抢劫,将他们所到之处变为不毛之地。信地亚还将自己的领地扩张到西塔毛的门口,向西塔毛罗阇索取每年6万卢比贡金。此外,信地亚还将自己的将领安插在西塔毛军队中,以加强对西塔毛的控制。(148)

1820年,在约翰·马尔科姆的调解下,拉杰·拉姆·辛格一世与瓜廖尔摩诃罗阇朵拉特拉奥·信地亚签订协定。协定确认拉杰·拉姆·辛格一世拥有西塔毛,但每年要给瓜廖尔6万卢比贡金,如果西塔毛不按期支付贡金,英国政府有权分出西塔毛的一部分领土,用其收入支付规定的贡金;瓜廖尔摩诃罗阇则不以任何方式干预西塔毛的管理或王位继承问题,也不用武力迫使西塔毛支付上述贡金。(149)

11.博帕尔

博帕尔是印度北部最大的穆斯林土邦,面积达18 000平方千米。1696—1697年,阿富汗人多斯特·穆罕默德·汗来到印度,到莫卧儿军队中服役。1708年,他到德里寻求机会。1709年,他以3万卢比的年租金获得比拉锡亚(Berasia)的使用权,诱使他的亲戚和支持者到马尔瓦,帮助他征服统治不当的拉杰普特人,从而获得了更多领地,在伊斯拉姆讷格尔(Islamnagar)建立一个城堡,随后获得比尔萨(Bhilsa)、格拉斯布尔(Gyaraspur)、多拉哈(Doraha)、塞霍尔(Sehore)、古尔冈(Gulgaon)等地区,攻占基努尔格尔(Ginnurgarh)。

1713年,多斯特·穆罕默德·汗与马尔瓦当地的拉杰普特王公一起反叛莫卧儿帝国,虽然失败并受伤,一度失去知觉,但在苏醒过来后将自己所剩不多的水给在战斗中受伤、奄奄一息的赛义德·侯赛因·阿里·汗。赛义德兄弟在莫卧儿宫廷掌握着废立皇帝的权力。为了报答多斯特·穆罕默德·汗给水之恩,赛义德·侯赛因·阿里·汗提出任命他为安拉阿巴德总督,但多斯特·穆罕默德·汗拒绝了,因为他不愿意离开马尔瓦。1722年,多斯特·穆罕默德·汗开始修建博帕尔城,并将其作为首府。同一年,他获得“纳瓦布”头衔。

由于多斯特·穆罕默德·汗在过去3年中支持迪拉瓦尔·阿里·汗(Dilawar Ali Khan)进攻海德拉巴(Hyderabad),尼扎姆便于1723年进攻博帕尔,多斯特·穆罕默德·汗无力抵抗尼扎姆的进攻,只好将长子雅尔·穆罕默德·汗(Yar Mahomed Khan)作为人质交给尼扎姆。1728年3月,多斯特·穆罕默德·汗去世,发生王位继承问题。他有两个儿子,长子雅尔·穆罕默德·汗为他的宫女所生,8岁的幼子苏丹·穆罕默德·汗(Sultan Mahomed Khan)是他合法的儿子。多斯特·穆罕默德·汗去世时,雅尔·穆罕默德·汗正好作为人质在尼扎姆宫廷,博帕尔贵族将苏丹·穆罕默德·汗扶上王位。雅尔·穆罕默德·汗声称自己有合法的王位继承权,在尼扎姆帮助下,成功破坏了他弟弟与帕坦贵族的联盟,兄弟俩达成协议:苏丹·穆罕默德·汗退位,作为对放弃王位的补偿,他可世袭拥有拉特格尔堡(Rathgarh)及其附属领土。雅尔·穆罕默德·汗终于登上博帕尔宝座。不过,因为他是私生子,很多帕坦贵族都不承认他为纳瓦布。(150)

雅尔·穆罕默德·汗掌权14年,大大扩展了博帕尔的领地。1737年,博帕尔被马拉塔人打败,不得不向马拉塔人缴纳贡金。1742年,雅尔·穆罕默德·汗去世,年仅11岁的儿子法伊兹·穆罕默德·汗(Faiz Muhammad Khan)继任纳瓦布。他的叔叔苏丹·穆罕默德·汗试图武装夺回王位,但是失败了,退居拉特格尔堡。法伊兹·穆罕默德·汗是个宗教隐士,不能统治一个辽阔的国家。管理国家的责任落到印度教徒巴伊·拉姆(Bai Ram)肩上。巴伊·拉姆精力充沛,管理能力超群,使博帕尔的版图大大扩展,虽然后来不得不将博帕尔一半领土割让给佩什瓦巴吉·拉奥(Baji Rao)。

1777年,法伊兹·穆罕默德·汗无嗣而终,王位传给他的弟弟哈亚特·穆罕默德·汗(Hayat Muhammad Khan)。哈亚特·穆罕默德·汗同样是个宗教隐士,其无能统治延续到1807年。

12.包纳加尔

包纳加尔(Bhavnagar)北邻艾哈迈达巴德、兰布尔和恰勒沃德的几个地区,东邻坎贝湾和滕图加,南邻阿拉伯海,西邻索拉特(Sorath)和哈拉尔(Halar)地区。

1200年左右,锡贾吉(Sejakji)率领拉杰普特人的戈赫尔部族来到卡提阿瓦半岛的苏拉斯特拉。当时,朱纳格特的马赫帕尔三世(Mahipal III)统治着更广阔的地区。马赫帕尔三世任命锡贾吉担任其国家的重要职位,将沙布尔(Shahpur)及邻近的12个村庄赐给他。在征得马赫帕尔三世的许可后,锡贾吉新建一个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村庄锡贾布尔(Sejalpur),居住在那里,征服了周围的地区,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君主国。(151)

锡贾吉的3个儿子拉诺吉、萨朗吉(Sarangji)和沙赫吉(Shahji)分别建立了包纳加尔、拉提(Lathi)和巴利塔纳(Palitana)3个王国。瓦拉(Vala)土邦是从包纳加尔分出来的。(152)包纳加尔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名称:1254—1309年称拉尼布尔(Ranipur),1309—1445年称戈卡(Gogha),1445—1570年称乌姆拉拉(Umrala),1570—1723年称锡霍尔(Sihor),1723年开始称包纳加尔。(153)

锡贾吉的第二十代包辛格一世(Bhavsingh I)于1703年即位,在位60多年。包辛格一世在位时,莫卧儿帝国走向衰败,马拉塔人的袭击导致北印度的混乱。和其他统治者一样,包辛格一世决定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1722—1723年,马拉塔人在皮拉吉·盖克瓦德等的率领下围攻锡霍尔城堡,但被包辛格一世打退。因担心会遭到更多进攻,包辛格一世离开锡霍尔,在一个叫瓦德瓦(Vadva)的小村子安顿下来。1723年,他在那里兴建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包纳加尔城,使之成为王国的首都。莫卧儿的苏拉特总督苏拉布·汗(Sohrab Khan)对包辛格一世非常友好,正是他帮助包辛格一世修建了包纳加尔港。1739年,包辛格一世与镇守苏拉特要塞的官员签订协议,以保护其贸易利益。1759年,英属东印度公司获得分享包纳加尔港四分之一关税的权利。(154)

1764年包辛格一世去世,他的儿子阿赫拉杰一世(Akheraj I)及孙子瓦哈特辛(Wakhatsinh)先后继位。两位王公都致力于改善国家的贸易,打击劫掠临近海域的海盗,这使包纳加尔与孟买政府关系密切。1771年,阿赫拉杰一世帮助孟买政府征服海盗占领的德拉贾(Talaja)和默胡瓦(Mahuva)要塞。孟买政府要将德拉贾给予包纳加尔,但是阿赫拉杰一世没有接受,孟买政府就将德拉贾卖给坎贝纳瓦布。

1772年,瓦哈特辛即位后夺取德拉贾要塞。1773年1月,在英国人威廉·安德鲁·普赖斯(William Andrew Price)的协调下,瓦哈特辛与坎贝纳瓦布莫明·汗二世(Mumin Khan II)签订协定,瓦哈特辛答应每年支付7.5万卢比给坎贝,以保有德拉贾要塞。(155)瓦哈特辛在位时,包纳加尔的版图大大扩展。

在佩什瓦和盖克瓦德瓜分古吉拉特和卡提阿瓦时,西部和包纳加尔的大部分领土归盖克瓦德,东部和包纳加尔的小部分领土(包括包纳加尔市及王室在锡霍尔的一些地产在内)为佩什瓦所有,成为1802年《巴塞因条约》佩什瓦割让给英属东印度公司领土的一部分。因此,在解决卡提阿瓦问题时,包纳加尔的部分领地已经成为英国人的领土,而另有一部分处在盖克瓦德控制之下。(156)

13.海德拉巴

海德拉巴位于德干高原,是印度最大的土邦之一,面积达213 273平方千米。(157)历史上,海德拉巴存在过一些较为强大的王国。阿育王(Asoka)时,孔雀帝国统治着海德拉巴北部和西部地区。6世纪至14世纪中叶,海德拉巴先后处于遮娄其(Chalukya)王朝、卡卡提亚(Kakatiya)王朝和图格鲁克王朝的统治之下。1347年,图格鲁克总督阿拉-乌德-丁(Ala-ud-Din)在德干高原建立巴赫曼(Bahman)苏丹国,定都海德拉巴以西200千米的古尔伯伽(Gulbarga),统治海德拉巴地区。

1518年,高康达苏丹国总督苏丹·库利(Sultan Quli)发动叛乱,建立库特卜·沙(Qutb Shah)王朝。1591年,第五任苏丹库利·库特卜·沙(Quli Qutb Shah)在穆西(Musi)河岸建海德拉巴城,以避免高康达城所经历的水灾。1687年9月,在被奥朗则布皇帝围攻一年之后,高康达苏丹国臣服于莫卧儿帝国的统治。

奥朗则布任命最勇敢的将军卡马尔-乌德-丁·汗·西迪基(Qamar-ud-din Khan Siddiqi)为德干总督。1713年,法鲁克西雅尔皇帝赐封他为“尼扎姆-乌尔-穆尔克”(Nizam-ul-Mulk)。西迪基实际上的独立招致德里的妒忌,皇帝穆罕默德·沙秘密指示坎德什总督穆巴里兹·汗(Mubariz Khan)进攻海德拉巴。1724年,双方交战于比拉尔的萨卡尔赫尔达(Shakarhelda),穆巴里兹·汗兵败身亡。这一战役确定了西迪基的独立地位,他兼并了比拉尔,将海德拉巴作为首府。(158)1725年,穆罕默德·沙皇帝封赐西迪基为“阿萨夫·贾赫”(Asaf Jah),实际承认了海德拉巴德的独立。

海德拉巴一度是英国和法国扩大势力范围的焦点,双方都极力扶植自己的势力。1748年6月阿萨夫·贾赫去世时,他的次子纳西尔·让(Nasir Jang)和他的外孙穆扎法尔·让(Muzaffar Jang)争夺王位。英国人支持纳西尔·让,法国人支持穆扎法尔·让,后穆扎法尔·让沦为纳西尔·让的阶下囚,但是,在纳西尔·让1750年12月16日遇刺后,穆扎法尔·让继承了王位。法国本地治里总督迪普莱(Joseph François Dupleix)掌握了海德拉巴的实际权力。1751年2月13日穆扎法尔·让被一些帕坦酋长刺杀后,法国人选择纳西尔·让的兄弟萨拉巴特·让(Salabat Jang)为尼扎姆。在罗伯特·克莱武(Robert Clive)取得卡纳蒂克的胜利后,法国人只得更多地关注自己的领地,不能给萨拉巴特·让以帮助。

在失去法国支持的情况下,萨拉巴特·让不得不于1759年5月14日与英国人订立条约。尼扎姆将马苏利伯德讷姆(Masulipatnam,即今默吉利伯德讷姆港)、尼扎姆伯德讷姆港和10个地区给予英国人,责令法国军队15天内渡过恒河到本地治里或其他地方,今后也不许法国人定居海德拉巴,不能给法国人任何帮助,英属东印度公司也不给予尼扎姆的敌人以任何帮助或保护。(159)

1762年7月,获得英国人支持的阿萨夫·贾赫第四个儿子尼扎姆·阿里·汗(Nizam Ali Khan)废黜了萨拉巴特·让,自任尼扎姆。(160)1765年,尼扎姆·阿里·汗劫掠卡纳蒂克,但被打退。在此同时,一支英国军队凭借莫卧儿皇帝敕令占领卡纳蒂克。尼扎姆积极准备继续对卡纳蒂克的战争,但是,马德拉斯政府派出约翰·卡利奥德(John Calliaud)将军到海德拉巴和谈。1766年11月12日,尼扎姆·阿里·汗与英属东印度公司代表约翰·卡利奥德签订友好同盟条约,尼扎姆承认割让给英属东印度公司的北方5个地区为英属东印度公司所有,英属东印度公司答应必要时给尼扎姆以军事援助,在尼扎姆没有请求军事援助的情况下,每年支付90万卢比给尼扎姆。(161)海德拉巴成为英属东印度公司的保护国。

14.巴罗达

巴罗达位于孟买管区内,面积21 145平方千米。其早期历史始于莫卧儿帝国与强大的马拉塔人交战时期。著名的马拉塔领袖坎德·拉奥(Khande Rao)多次取得对莫卧儿帝国重大战役的胜利,因而在1717年1月被萨达拉国王沙胡任命为总司令。其部下达马吉一世·盖克瓦德(Damaji I Gaekwad)在随后的战斗中战绩超群,被尊称为“杰出的英雄”。

1721年初,达马吉一世·盖克瓦德去世,其侄子兼养子皮拉吉·盖克瓦德继承其职位。皮拉吉·盖克瓦德征服了莫卧儿帝国的松格尔(Songarh)。1723年,皮拉吉·盖克瓦德进军苏拉特,打败省督,坎德·拉奥总司令将萨达拉王赐给他在古吉拉特征收贡物的权利赏给皮拉吉·盖克瓦德,皮拉吉·盖克瓦德从此开始在古吉拉特定期征收贡物。1727年,皮拉吉·盖克瓦德成功攻占巴罗达和达波伊(Dabhoi)。(162)

1729年9月,坎德·拉奥去世,其子特里姆巴克·拉奥(Trimbak Rao)继任总司令。佩什瓦巴吉·拉奥从莫卧儿古吉拉特总督萨布兰·汗(Sarbuland Khan)那里获得收税和贡物的权利,条件是防止马拉塔臣民破坏和平。这显然是针对特里姆巴克·拉奥和皮拉吉·盖克瓦德的。于是,特里姆巴克·拉奥与古吉拉特其他马拉塔领袖谈判,反对佩什瓦的要求。1731年,总司令特里姆巴克·拉奥在皮鲁布尔(Bhilupur)战役中惨遭失败并被杀死,其子亚斯万特·拉奥(Yashwant Rao)虽然被任命为总司令,但是尚未成年,因此皮拉吉·盖克瓦德掌握了总司令在古吉拉特的所有资源。不过,好景不长,1732年5月14日,古吉拉特总督阿布海·辛格派人将皮拉吉·盖克瓦德刺杀。

在皮拉吉·盖克瓦德的儿子达马吉·拉奥二世即位后不久,阿布海·辛格攻占了巴罗达。达马吉·拉奥二世退守达波伊,直至1734年才收复巴罗达。此后,巴罗达一直为盖克瓦德家族所拥有。达马吉·拉奥二世的实力迅速增强。1737年,阿布海·辛格被迫离开古吉拉特。新省督莫明·汗发现难以维持他在古吉拉特的地位,便与达马吉·拉奥二世结成朋友,给予他古吉拉特收入的一半。

1747年,达马吉·拉奥二世自命为萨达拉国王在古吉拉特的代表。1749年,萨达拉国王沙胡吉去世,马拉塔政府的实权落入佩什瓦手中。达马吉·拉奥二世一开始就反对佩什瓦夺取国王的权力,因此,1751年,应王后塔拉·巴伊(Tara Bai)的邀请,达马吉·拉奥二世率领1.5万人的军队进行远征,虽然取得尼姆(Nimb)战役的胜利,但是遭到佩什瓦更强大的军队的抵抗,被佩什瓦俘虏,直到他同意支付古吉拉特150万卢比欠款并与后者分享其领地及征服地收益的一半,佩什瓦才将他释放。1752—1753年,佩什瓦获得达马吉·拉奥二世在卡提阿瓦征服地的一半,盖克瓦德答应必要时率军援助佩什瓦。(163)

1755年,在佩什瓦的帮助下,达马吉·拉奥二世围攻并占领艾哈迈达巴德,莫卧儿帝国已日薄西山,盖克瓦德和佩什瓦瓜分了古吉拉特。1761年1月,巴尼伯德战役中,阿富汗国王艾哈迈德·沙·杜拉尼取得胜利,马拉塔帝国惨遭失败,巴吉·拉奥不仅损失了几员大将,而且失去了年仅20岁的长子维斯瓦斯·拉奥(Vishwas Rao)。6月,巴吉·拉奥去世,幼子马塔瓦·拉奥一世(Madhav Rao I)继任佩什瓦。达马吉·拉奥二世支持拉古纳特·拉奥即拉戈巴(Raghuba)反叛,为其提供由儿子戈文德·拉奥(Govind Rao)率领的军队。但是,达马吉·拉奥二世在这次战役中失败,被罚每年支付贡金52.5万卢比,和平时期提供3 000名骑兵,战时提供4 000名骑兵。达马吉·拉奥二世还答应支付25.4万卢比以收回佩什瓦答应归还的一些地区,这使他的贡金总额达77.9万卢比。(164)在征服卡马尔-乌德-丁·汗的所有领土后,达马吉·拉奥二世将首府从松格德迁到帕坦。

1768年达马吉·拉奥去世后,其6个儿子展开王位继承之争。第三个儿子法塔赫·辛格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在1772年提出与英属东印度公司结盟的建议,但遭到拒绝。不过,1773年1月12日,英属东印度公司代表威廉·安德鲁·普赖斯与法塔赫·辛格签订协定,按照所占面积比例分享布罗奇的收益。(165)1779年,第一次英马战争爆发,法塔赫·辛格站在英国人一边。1780年,法塔赫·辛格与英属东印度公司代表约翰·科克雷尔(John Cockerell)缔结防卫同盟条约。条约规定,盖克瓦德独立于佩什瓦,应该保有在古吉拉特的份额,佩什瓦在古吉拉特的领地归英国人;在征服和瓜分古吉拉特的行动中,法塔赫·辛格应给予英属东印度公司帮助。(166)

15.坎贝

坎贝(Cambay)位于孟买管区内,面积906平方千米。坎贝的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坎贝城的历史。坎贝曾经是印度西海岸一个主要的港口。1538年,葡萄牙人劫掠了坎贝城。阿克巴皇帝在位时,坎贝境内处在最混乱的状态,可以容纳很多船只的良港不久就被淤泥堵塞,港口的大量贸易逐渐转移到苏拉特。

1616年,英国人在坎贝站稳脚跟。之后几年中,葡萄牙人在坎贝设立商馆。但是,在1707年奥朗则布去世后,坎贝城及周围地区遭到马拉塔人的蹂躏,马拉塔人向当地人索取大量钱财。坎贝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出现大约是在1730年,创建者是米尔扎·贾法尔(Mirza Jafar),即莫明汗一世。他本是波斯著名大臣的后代,大约1720年,他离开波斯到古吉拉特。此时,莫卧儿皇帝穆罕默德·沙在位,穆巴里兹-乌尔-穆尔克(Mubariz-ul-Mulk)担任古吉拉特总督。

1725年,总督授予米尔扎·贾法尔“尼扎姆-乌德-道拉”头衔并任命他为收税官。米尔扎·贾法尔娶了古吉拉特总督代理人阿卜杜勒·侯赛因·德拉米·莫明·汗(Abdul Hussain Dehlami Momin Khan)的女儿奥利亚·贝格姆(Oliya Begam)。收税官的官方身份及因婚姻关系而拥有的很高社会地位使米尔扎·贾法尔的实力不断增强,直至成为坎贝纳瓦布。

1730年,米尔扎·贾法尔到德里觐见皇帝穆罕默德·沙,得到皇帝的赏识。1735年,他被皇帝任命为古吉拉特总督。但是,这一任命遭到了阿布海·辛格的副手拉坦·辛格的激烈反对。米尔扎·贾法尔寻求巴罗达摩诃罗阇达马吉·拉奥·盖克瓦德的支持,同意如果盖克瓦德愿意为他提供军队占领艾哈迈达巴德,那么他将把除艾哈迈达巴德和坎贝外古吉拉特收入的一半给盖克瓦德。米尔扎·贾法尔和盖克瓦德的联军在围攻艾哈迈达巴德时虽然遭遇失败,但是拉坦·辛格最终还是放弃了坚守,在1737年5月20日将艾哈迈达巴德拱手让给了米尔扎·贾法尔。米尔扎·贾法尔继任古吉拉特总督后将坎贝交给他的女婿纳扎姆·汗(Nazam Khan)。(167)

1743年2月,莫明·汗一世去世,德里朝廷任命阿卜杜勒·阿齐兹·汗(Abdul Aziz Khan)为新总督,但是遭到达马吉·拉奥·盖克瓦德的反对,总督在一场冲突中死去。盖克瓦德支持米尔扎·贾法尔的儿子穆夫塔卡尔·汗(Muftakhar Khan)任古吉拉特总督,但是,穆夫塔卡尔·汗败于自己的副手卡马尔-乌德-丁·汗,他来到坎贝,招募武装力量,谋害了姐夫纳扎姆·汗,接管坎贝政府,直至1783年1月去世。

1752年,佩什瓦和盖克瓦德瓜分古吉拉特时,坎贝归佩什瓦。但是坎贝从来没有按期支付佩什瓦所要求的贡金,反倒是穆夫塔卡尔·汗到佩什瓦的戈卡、滕图加和卡提阿瓦地区收取钱财,攻占艾哈迈达巴德,以它作为抵抗马拉塔军队的基地。(168)1771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将德拉贾城堡以7.5万卢比的价格转让给坎贝,两年之后,纳瓦布又将该城堡以同样的价格转让给包纳加尔。1774年,马拉塔佩什瓦拉古纳特·拉奥进军坎贝,穆夫塔卡尔·汗无法募集到足够多的军队进行抵抗,只好逃离坎贝。他向英国军队求助,但是军队指挥官明智地避免卷入与马拉塔人的纷争之中。英属东印度公司驻浦那驻扎官查理·马莱(Charles Mallet)代表坎贝纳瓦布政府与马拉塔政府谈判,同意支付一笔战争赔款给马拉塔政府,马拉塔政府退还坎贝。(169)

1783年1月,穆夫塔卡尔·汗去世,其女婿穆罕默德·库利·汗(Muhammad Kuli Khan)继任纳瓦布。1790年,穆罕默德·库利·汗之子法塔赫·阿里·汗(Fateh Ali Khan)继位。1802年12月,法塔赫·阿里·汗签署由英属东印度公司与佩什瓦签订的《巴塞因条约》,将原来坎贝给予佩什瓦的四分之一的财政收入转付给英属东印度公司。(170)坎贝从此处在英国人的控制之下。

16.朱纳格特

朱纳格特是“古堡”的意思,位于城中高地的城堡是孔雀王朝旃陀罗笈多(Chandragupta)在公元前319年修筑的,直到6世纪仍在使用。475—767年,梅特拉卡(Maitraka)王朝统治古吉拉特。11—12世纪,古吉拉特处在索兰基王朝的统治之下。1299年,古吉拉特被穆斯林征服。1407年,古吉拉特苏丹国建立。1476年,马哈茂德·沙一世(Mahmud Shah I)征服朱纳格特,并将它合并到古吉拉特苏丹国。1573—1748年,朱纳格特处在莫卧儿帝国古吉拉特总督的直接统治之下。

17世纪初,巴比家族的巴哈杜尔·汗(Bahadur Khan)从阿富汗移居印度。1654年,莫卧儿皇帝沙·贾汉任命穆拉德·巴克什王子为古吉拉特总督。巴哈杜尔·汗连同他的儿子谢尔·汗也被派往古吉拉特。1690年,谢尔·汗的第三个儿子贾法尔·汗(Jarfar Khan)被任命为春瓦尔(Chunwal)帕戈纳的检察官。

1703年,帕坦前总督杜尔迦达斯·拉托德(Durgadas Rathod)在古吉拉特发动叛乱,贾法尔·汗成功将他俘虏并赶出古吉拉特,得到奥朗则布皇帝的奖赏,被任命为帕坦副总督,获得“萨夫达尔·汗”(Safdar Khan)头衔,并在1704年受委托管理维贾布尔(Vijapur)。再次成功平息杜尔迦达斯·拉托德的叛乱并将他杀死之后,贾法尔·汗被任命为古吉拉特总督。贾法尔·汗成为古吉拉特最有势力和最勇敢的穆斯林,其子被赋予很高且有利可图的职位。萨拉巴特·马哈茂德·汗(Salabat Mahmud Khan)先后担任过戈赫尔沃德(Gohelwad)总督、维勒姆加姆(Viramgam)总督,他的儿子马哈茂德·巴哈杜尔(Mahmud Bahadur)在1722年被任命为艾哈迈达巴德周围地区的军事指挥官,后来又被提拔到苏德拉(Sudra)和维尔布尔总督的职位,并拥有“谢尔·汗”头衔。1731年,阿布海·辛格在达科尔(Dakor)杀死皮拉吉·拉奥·盖克瓦德,攻占巴罗达后,将巴罗达交给马哈茂德·巴哈杜尔管理。不过,皮拉吉·拉奥·盖克瓦德的兄弟马哈达吉·盖克瓦德率领自己的军队将巴比家族赶出了巴罗达。(171)

大约1735年,谢尔·汗赶走莫卧儿帝国的古吉拉特总督,确立他自己的统治。1754年,巴比·谢尔·汗就任朱纳格特纳瓦布,开始巴比王朝的统治。1758年,巴比·谢尔·汗去世,其子摩诃巴特·汗继任纳瓦布。1775年4月,摩诃巴特·汗8岁的儿子哈米德·汗一世(Hamid Khan I)被阿马尔·迪万(Amar Diwan)扶上王位,和其他卡提阿瓦王公与英属东印度公司的代表沃尔克上校签订协定。与此同时,哈米德·汗一世也被迫与巴罗达盖克瓦德签订条约。(172)

17.焦达乌代布尔

焦达乌代布尔(Chhota Udaipur)位于孟买管区,面积2 316平方千米,北邻代沃格德-巴里亚(Devgad-Baria)和卡提阿瓦诸土邦,东邻阿里拉杰布尔,南邻讷尔默达河及坎德什地区,西邻巴罗达。

土邦王公属于乔汉拉杰普特人的基奇族(Khichi),据说他们的祖先安哈尔(Anhal)是由圣贤婆吒(Vasistha)在阿布山顶用阿格尼·坤德(Agni Kund)造出来的。安哈尔的一位继承人阿贾亚帕尔(Ajayapal)修建了阿杰梅尔城。另一位继承人马尼卡雷(Manikrai)继承“桑珀尔拉奥”(Sambhari Rao)或“桑珀尔大君”(Lord of Sambhar)的头衔,并传给后代。基奇乔汉人似乎已在信德萨格尔(Sagar)定居下来。

11世纪,马尼卡雷的一个后代比尔·比兰德(Bir Bilander)保卫阿杰梅尔城不受伽兹尼马哈茂德的进攻。1010年,维萨尔德维(Visaldev)即位,一直统治至1074年才去世。面对穆斯林对印度教国家的侵犯,拉杰普特的印度教首领结成由维萨尔德维领导的同盟,以收复被穆斯林占领的领土,只有古吉拉特的大君比姆德维·索兰基(Bhimdev Solanki)袖手旁观,不参加联盟。维萨尔德维便率军进攻古吉拉特,使其君主屈服后才回到阿杰梅尔。为了纪念这一胜利,他在古吉拉特北部修建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维萨尔讷格尔城(Visalnagar)。

德里图阿尔(Taur)君主阿朗帕尔(Anangpal)没有男性继承人。他的女儿格马拉德维(Kamaladevi)嫁给阿杰梅尔的苏梅什沃尔·乔汉(Someshwar Chauhan),1159年生下儿子普利色拉吉(Prithuraj)。阿朗帕尔将外孙收养为继承人。根据史诗《普利色拉吉颂》(Prithuraj Raso),普利色拉吉有着超人的精力,经历过几次战斗,严惩了叛乱的酋长,征服了广阔的领土,多次与古吉拉特的比姆德维二世(Bhimdev II)和其他拉杰普特君主交战。1193年,普利色拉吉在第七次与苏丹沙哈布-乌德-丁·戈里(Shahab-ud-Din Ghori)交战时被俘遇害,其家族逃到马尔瓦,在现在的基奇瓦达(Khichi Vada)地区定居下来。在根格尔·辛格(Khengar Singh)领导下,他们在加格隆(Gagroon)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君主国。(173)

1300年左右,基奇·哈米尔(Khichi Hamir)英勇保卫兰桑波尔要塞。在要塞沦陷后,一群基奇人移居古吉拉特。1344年,在帕兰什(Palanshi)的领导下,他们征服了昌帕内尔王国(Champaner)。1484—1485年,昌帕内尔要塞在遭受12年围攻后落入马哈茂德·贝格达(Mahmud Begda)苏丹之手。帕泰·罗瓦尔(Patai Rawal)即普拉塔普·辛格被杀害,他的王国落入穆斯林之手,他的儿孙们逃亡到各地,建立自己的国家。他的孙子普利提拉吉(Prithiraj)和栋格尔·辛格(Dungar Singh)逃到讷尔默达河北岸的罕普(Hamph),逐步征服从拉杰比布拉到戈特拉的领土。两人平分了所征服的领土,普利提拉吉建立以莫罕(Mohan)为首都的国家,栋格尔·辛格建立以巴里亚(Bariya)为首都的国家。18世纪,巴吉·罗瓦尔(Baji Rawal)迁都焦达乌代布尔,并以此为国名。巴吉·罗瓦尔在位时,国内经常发生起义和暴乱。随着莫卧儿帝国衰败,马拉塔人崛起,在动荡中,他也丧失了很多领土。(174)

巴吉·罗瓦尔去世后,杜尔让·辛格(Durjan Singh)、阿玛尔·辛格、阿巴亚·辛格(Abhaya Singh)和拉亚·辛格先后继承王位。1819年,普利提拉吉二世即位,他在位的3年中,焦达乌代布尔每年都要向巴罗达支付贡金。1822年11月,英属东印度公司与焦达乌代布尔签订条约,巴罗达放弃对焦达乌代布尔的控制,焦达乌代布尔受英国保护,支付给巴罗达8 769卢比。(175)

18.拉滕布尔

拉滕布尔(Radhanpur)位于古吉拉特北部,面积2 980平方千米。拉滕布尔纳瓦布属于著名的巴比家族。巴比家族跟随莫卧儿帝国第二任皇帝胡马雍来到印度。乌斯曼·汗(Usman Khan)是巴比家族第一个跟随胡马雍的人,但直到沙·贾汉当皇帝时,巴比家族才获得官职和领地。乌斯曼·汗的儿子巴哈杜尔·汗因为突出的功绩而被皇帝任命为特拉德(Tharad)总督,拥有“贾万·马尔德·汗”(Jawan Mard Khan)的头衔。

1693年,巴哈杜尔·汗的儿子贾法尔·汗受命管理拉滕布尔、瑟米(Sami)、孟杰布尔(Munjpur)和特沃达(Tervada)诸国。1704年,贾法尔·汗成为帕坦副省督,并受权管理维贾布尔。1705年,马拉塔人蹂躏古吉拉特南部地区时,贾法尔·汗受命与纳萨尔·阿里·汗(Nazar Ali Khan)一起抵挡马拉塔人的进一步入侵,因与纳萨尔·阿里·汗不和,贾法尔·汗被俘,一个儿子阵亡,在交了一大笔赎金后,马拉塔人才释放了他。再次成功镇压印度教徒杜尔迦达斯的叛乱后,贾法尔·汗被提拔为帕坦总督。

1716年,贾法尔·汗的儿子马哈茂德·谢尔(Mahmud Sher)被任命为拉滕布尔总督,拥有“贾万·马尔德·汗”头衔。1723年,他受托管理其他一些地区。1725年,他成为古吉拉特总督。1729年,马哈茂德·谢尔遇害,其长子卡马尔-乌德-丁·汗即贾万·马尔德·汗二世被任命为古吉拉特副总督。不久,贾万·马尔德·汗二世被提升为古吉拉特总督。1757年,佩什瓦的兄弟拉古纳特·拉奥和达马吉·拉奥·盖克瓦德抵达艾哈迈达巴德,向周围的王公索取贡金。当时不在城内的贾万·马尔德·汗二世急行军赶到艾哈迈达巴德,并成功进入城内,在经过殊死抵抗后,因资金缺乏,他不得不媾和。根据和约,贾万·马尔德·汗二世的兄弟要带300名骑兵和500名步兵为马拉塔人效力,只不过军费由马拉塔人支付,马拉塔人则允许巴比家族独占拉滕布尔、瑟米、孟杰布尔、帕坦、瓦德讷格尔(Vadnagar)、维斯讷格尔(Visnagar)和维贾布尔。随后,贾万·马尔德·汗二世回到拉滕布尔,建立了独立的国家。

1765年,卡马尔-乌德-丁·汗去世,长子加杰-乌德-丁·汗(Gaj-ud-Din Khan)继承拉滕布尔王位,他48年的统治使国家债台高筑。1813年,加杰-乌德-丁·汗去世,国家分裂,其长子谢尔·汗继承拉滕布尔,次子卡马尔-乌德-丁·汗拥有瑟米和孟杰布尔。不久,卡马尔-乌德-丁·汗去世,他拥有的领土又重归谢尔·汗。(176)

19.印多尔

印多尔的面积为24 600平方千米,北邻瓜廖尔,东邻博帕尔、代瓦斯和中央省,西邻瓜廖尔、伯尔瓦尼和塔尔,南邻坎德什地区。

印多尔霍尔卡王朝的建立者是马尔哈·拉奥一世。马尔哈·拉奥一世在父亲1696年去世时才3岁,其母亲带着他回到娘家,住在哥哥波杰拉吉·巴格尔(Bhojraj Bargal)家里。马尔哈·拉奥一世被舅舅招入骑兵队,并很快负责一支骑兵分队,得到马拉塔军队指挥官巴吉·拉奥一世的器重。马尔哈·拉奥一世一生参加了约40次战斗,并获得丰厚的奖赏。1728年,佩什瓦将马尔瓦的12个地区赐给他;1731年,佩什瓦又将82个地区赏给他。1731年,马尔哈·拉奥一世占领马尔瓦,并承认佩什瓦的宗主权,佩什瓦将马尔瓦分给拉诺吉·拉奥和马尔哈·拉奥一世。

1737年,马尔哈·拉奥一世跟随佩什瓦远征印度北部地区。莫卧儿皇帝穆罕默德·沙听说马拉塔军队正在向德里推进,便请求海德拉巴尼扎姆帮助。尼扎姆立即率领配备大炮、拥有3.4万人的军队去帮助莫卧儿皇帝。两军于博帕尔附近相遇,尼扎姆没有进行抵抗就躲进了城堡。马拉塔人立即围攻博帕尔。莫卧儿宫廷最有影响力的贵族萨达特·汗(Sadat Khan)的侄子萨福达尔·让(Safdar Jang)和科塔罗阇杜尔琼·萨尔(Durjan Sal)赶往救援尼扎姆。但是,马尔哈·拉奥一世在耶斯旺特·拉奥(Jeswant Rao)的帮助下,立刻反攻,杀死1 500名敌人,尼扎姆失去任何胜利的希望。佩什瓦巴吉·拉奥一世在马尔哈·拉奥一世和拉诺吉·拉奥的帮助下围攻博帕尔27天,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尼扎姆只好投降。莫卧儿皇帝承认马拉塔人对昌巴尔河与讷尔默达河之间地区的统治权。

1739年,马尔哈·拉奥一世被派去孔坎(Konkan)帮助奇姆纳吉·阿帕(Chimnaji Appa),反对过去几年中迫害印度教徒的葡萄牙人。在强大的攻势后,马拉塔人攻占了巴塞因堡。这次行动给马尔哈·拉奥一世赢得了很高的声望。

珀勒德布尔罗阇支持宰相苏尤德·朵拉(Sujaud Dowla),反对皇帝阿拉姆吉尔二世。1754年,莫卧儿帝国总司令纳贾夫·汗(Najaf Khan)代表皇帝邀请马拉塔人惩罚反叛行动。在马尔哈·拉奥一世和贾亚帕吉·拉奥(Jayappaji Rao)的帮助下,佩什瓦的兄弟拉古纳特·拉奥率领马拉塔军队围攻珀勒德布尔境内的孔博尔堡(Kumbher)。在围攻的过程中,马尔哈·拉奥一世唯一的儿子坎德·拉奥一世阵亡。这使马尔哈·拉奥一世极其愤怒,发誓要将城堡夷为废墟,将其物资扔进朱木拿河。珀勒德布尔罗阇巴丹·辛格惊慌失措,立即求和。为了平息马尔哈·拉奥一世的愤怒,巴丹·辛格给他年收益1.5万卢比的3个村庄及盐场。皇帝为了安慰马尔哈·拉奥一世,也将奥朗达巴德地区的两个帕戈纳赐给他。马尔哈·拉奥一世在1766年5月去世时留下了一个年收入1 000万卢比的国家。(177)

马尔哈·拉奥一世的独子坎德·拉奥已于1754年去世,孙子马勒·拉奥(Male Rao)虽然是个弱智的孩子,但还是继承了王位,不过他确实不能统治国家,1767年在癫狂中死去。他的母亲阿哈尔雅·巴伊(Ahalya Bai)拒绝收养继承人,由她自己统治国家。她挑选与王族没有血缘关系的图克吉·拉奥(Tukoji Rao)为名义上的君主并统帅她的军队。拉尼的统治一直延续到她于1795年去世,印多尔显示出和平和繁荣的景象。(178)

20.兰布尔

兰布尔(Rampur)是罗希尔坎德(Rohilkand)地区一个独立的国家。它是唯一在罗希拉族阿富汗人(Rohilla Afghans)征服地区幸存下来的土邦。在莫卧儿帝国早期,构成兰布尔土邦的罗希尔坎德地区属于德里省。兰布尔只不过是一个叫卡特尔(Katehr)的印度教村庄,为卡特里亚族(Katehriya)的拉杰普特人所有。卡特里亚人经常与德里苏丹发生严重冲突。最早的记录是1253—1254年,纳西尔-乌德-丁·马哈茂德(Nasir-ud-Din Mahmud)派一支军队渡过拉姆甘加河(Ramganga),以“居民可能终其一生都难忘的方式”劫掠了卡特尔。历经多次劫难之后,卡特里亚人的实力又得到恢复。

在胡马雍攻占巴雷利的新城堡和征服卡特里亚人之前,他们也经常与莫卧儿皇帝发生冲突。在奥朗则布去世后的动荡岁月中,印度教酋长们坚持自己的权利,真正的兰布尔历史从这个时候开始。沙·阿拉姆(Shah Alam)和侯赛因·汗(Hussain Khan)兄弟俩从阿富汗移居罗希尔坎德。沙·阿拉姆的儿子多德·汗(Daud Khan)在卡特尔定居下来。他利用当时混乱的局势,组织起一支军队,进行了几次大胆的远征,树立了自己的声望。18世纪初,多德·汗在与马拉塔人的斗争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皇帝赐给他兰布尔札吉尔及布道恩(Budaon)郊区周围的领土。因此,多德·汗是兰布尔的创建者。(179)

在喀布尔的班考利(Bankauli)进行激烈战斗时,多德·汗遇见并收养了6岁男孩赛义德·穆罕默德·汗(Saiyed Mohammad Khan)。后来在莫卧儿皇帝承认他为兰布尔纳瓦布后,根据莫卧儿人的习惯,赛义德·穆罕默德·汗改名为阿里·穆罕默德·汗。8年之后,多德·汗被库毛恩(Kumaun)罗阇谋杀,年仅14岁的赛义德·穆罕默德·汗搜罗了一支由阿富汗人组成的军队,成为卡特尔实力最强的人。(180)

此时,莫卧儿帝国的实力和影响大大下降,阿里·穆罕默德·汗意识到自己的实力,对皇帝的使者不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各种情况下拖延或逃避向皇帝纳贡,利用这些钱财招募军队,购买军火,维持与省内几个重要人物的友谊,如莫拉达巴德(Moradabad)总督阿姆扎特-乌拉(Amzat-Ullah)、巴雷利总督穆恩-乌德-丁(Muin-ud-din)。他等待时机,像大多数更偏远省的省长们那样,撕下忠于皇帝的伪装,宣布独立。1718年,阿里·穆罕默德·汗获得沙贾汉布尔(Shahjahanpur)的所有权。1737年,因为帮助皇帝对付穆扎法讷格尔地区(Muzaffarnagar)实力强大的巴雷哈(Bareha)家族,阿里·穆罕默德·汗从皇帝穆罕默德·沙处获得“纳瓦布”头衔、5 000级曼萨布和卡特尔大量土地的赏赐。

阿里·穆罕默德·汗利用1739年纳迪尔·沙入侵的机会进一步扩大自己的领土,吞并了巴雷利的里查(Richha)及邻近的帕戈纳,但是他日益增强的实力终于引起了德里朝廷的注意。1741年,莫拉达巴德总督罗阇·哈南德(Raja Harnand)接到将罗希拉人驱逐出卡特尔的命令。巴雷利总督也参加了行动,他俩的军队总计5万多人,而阿里·穆罕默德·汗的兵力才1.2万人。但在随后的战斗中,两位帝国总督都阵亡,阿里·穆罕默德·汗获得了罗希尔坎德的大部分领土。他被官方承认为罗希尔坎德的统治者,并以此资格进入巴雷利城。随后将班贾拉(Banjara)酋长德斯帕特(Despat)赶出比利皮德(Pilibhit)并占有它,1743年入侵和征服库毛恩。奥德纳瓦布萨福达尔·让非常嫉妒阿里·穆罕默德·汗的实力,劝说皇帝穆罕默德·沙占领罗希拉山区。最终,阿里·穆罕默德·汗向皇帝屈服,被带到德里,但6个月后,他被任命为锡尔欣德总督,而皇帝将他的两个儿子作为人质留在德里。(181)

1749年9月,阿里·穆罕默德·汗去世,其子法祖拉·汗(Faizulla Khan)即位。马拉塔人在完全掌控了德里皇帝之后入侵罗希尔坎德。法祖拉·汗起初进行了英勇抵抗,但最终逃亡,寻求奥德纳瓦布的庇护。1773年,法祖拉·汗请求奥德纳瓦布帮助。在英国人的协调下,双方缔结联盟:在赶走马拉塔人之后,兰布尔立即支付奥德纳瓦布100万卢比,3年之内另外再支付30万卢比。在缔结条约后不久,马拉塔人又进犯罗希尔坎德,奥德纳瓦布舒贾-乌德-朵拉(Shujah-ud-Daula)未能使罗希尔坎德免受马拉塔人的蹂躏,罗希尔坎德酋长哈菲兹·拉赫穆特(Hafiz Rahmut)被迫用大量物品换得马拉塔人的撤离。后来马拉塔人再次进攻并在恒河岸边驻扎下来,罗希尔坎德酋长再次求助于奥德纳瓦布,因奥德纳瓦布没有能够保护罗希尔坎德,罗希尔坎德酋长不愿意支付条约规定的数额,双方在格特拉(Katra)进行了一场激战,哈菲兹·拉赫穆特和两个儿子及2 000名士兵阵亡,余子被俘。奥德纳瓦布的军队抢劫了罗希尔坎德,烧毁了几个村庄,摧毁了成千上万的农田,最后,法祖拉·汗不得不向奥德纳瓦布投降,签订和约:法祖拉·汗可以保有年收入147.5万卢比的领土,条件是承认奥德纳瓦布为宗主。(182)

1793年7月,法祖拉·汗去世,留下两个儿子,幼子古拉姆·马哈茂德·汗(Gulam Mahmud Khan)刺杀了兄长马哈茂德·阿里·汗(Mahmud Ali Khan),夺取了王位。奥德纳瓦布瓦济尔·阿里(Vazier Ali)支持马哈茂德·阿里·汗的儿子艾哈迈德·阿里(Ahmud Ali),并向英国人求助。英国军队在格雷利(Khareli)打败古拉姆·马哈茂德·汗,恢复艾哈迈德·阿里·汗对年收益100万卢比的兰布尔领土的统治权,其余部分则并入罗希尔坎德省。1801年,奥德纳瓦布将罗希尔坎德省交给英属东印度公司,并放弃他对兰布尔所有领土的主权。然而英国政府承认了奥德纳瓦布对领土的占有权。(183)

除上述实力较强的王国外,莫卧儿帝国时期建立的其他一些王国的简况如表2。

表2 莫卧儿帝国时期建立的王国成立时间、面积和人口一览

续表

续表

说明:1. 本表数据取自J.C.Dua,Illustrated Encyclopaedia & Who's Who of Princely States in Indian Sub-Continent, New Delhi:Kaveri Books,2000.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A Biographical,Historial,and Administrative Survey, London,1922;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 Relating to India and Neighbouring Comtries, 14 vols,Calcutta,1929—1933;reprinted by Kraus-Thomson Organization Limited,1973。

2. 面积数据后未标明年代的是1901年统计数据;人口数据的年份与面积数据的年份相同。

3. 国名翻译主要参考:中国地图出版社编:《印度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10年版;中国地名委员会编:《外国地名译名手册》,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在英属东印度公司向南亚次大陆扩张的过程中,很多王公、酋长、柴明达尔谋求获得英国人的支持以获得独立的地位,承认英国人的最高宗主权,英国人则承认他们的独立地位。

莫卧儿帝国虽然宣称拥有整个帝国的主权,但它毕竟是一个行政管理体制非常不完善的封建王朝。在奥朗则布去世、帝国走向衰落之后,帝国内的地方势力不断膨胀,成为半独立的政治实体。莫卧儿皇帝们深谙如何把地方和地区精英纳入他们体系之道。前政权的附庸、部落酋长和村庄头领及小王公们,统统被作为柴明达尔得到承认。只要向莫卧儿王朝纳贡,他们就能保持权利和特权。(184)

莫卧儿帝国时期,王公与莫卧儿帝国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依附关系,和后来英国与王公之间的关系有相似的地方,附庸国不仅要俯首称臣,而且要纳贡。不同的是,随着莫卧儿帝国18世纪后走向衰落,朝廷不能给予王公以安全和保护,英国政府则通过与土邦签订条约,禁止土邦之间的交战,尽到保护土邦的责任。

(1) 男性王公的称号主要有查特拉巴蒂(Chhatrapati)、尼扎姆(Nizam)、摩诃罗阇(Maharaja)、摩诃拉纳(Maharana)、摩诃拉奥(Maharao)、摩诃罗瓦尔(Maharawal)、摩诃罗瓦特(Maharawat)、罗阇(Raja)、摩汉特(Mahant)、摩诃塔尔(Mahatar)、纳瓦布(Nawab)、汗(Khan)、拉奥(Rao)、拉纳(Rana)、罗瓦尔(Rawal)、塔库尔(Thakur)、塔库尔萨赫布(Thakur Saheb)、米尔(Mir)、贾姆(Jam)、贾姆萨赫布(Jam Sahib)、萨达尔(Sardar)、德什穆克(Deshmukh)、萨朗贾姆达尔(Saranjamdar)、图姆(Thum)、谢赫(Sheikh)等;女性王公的称号主要有摩诃拉尼(Maharani)、拉尼(Rani)和贝格姆(Begum)。

(2) [德]赫尔曼·库尔克等著:《印度史》,王立新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第102—104页。

(3) Mark Brentnall,The Princely and Noble Families of the Former Indian EmpireVol.1,New Delhi:Indus Publishing Company,2004,p.335.

(4)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381.

(5) Mark Brentnall,The Princely and Noble Families of the Former Indian EmpireVol.1,New Delhi:Indus Publishing Company,2004,p.337.

(6) Mark Brentnall,The Princely and Noble Families of the Former Indian EmpireVol.1,New Delhi:Indus Publishing Company,2004,pp.312—315.

(7)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 Relating to India and Neighbouring Countries,Vol.III,Calcutta,1932;reprint,1973,p.9.

(8)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A,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150.

(9)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512.

(10)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A Biographical,Historical,and Administrative Survey,London,1922;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124.

(11)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525.

(12)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362.

(13)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525.

(14) Mark Brentnall,The Princely and Noble Families of the Former Indian EmpireVol.1,New Delhi:Indus Publishing Company,2004,p.67.

(15)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361.

(16)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361.

(17) Mark Brentnall,The Princely and Noble Families of the Former Indian EmpireVol.1,New Delhi:Indus Publishing Company,2004,p.51.

(18)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pp.315—316.

(19) Ibid.,pp.318—319.

(20)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VII,pp.39—43.

(21)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1,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254.

(22) Mark Brentnall,The Princely and Noble Families of the Former Indian EmpireVol.1,New Delhi:Indus Publishing Company,2004,pp.22—23.

(23)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397.

(24)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p.306.

(25)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638.

(26) Mark Brentnall,The Princely and Noble Families of the Former Indian EmpireVol.1,New Delhi:Indus Publishing Company,2004,p.24.

(27)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1,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122.

(28)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X,p.229.

(29) Mark Brentnall,The Princely and Noble Families of the Former Indian EmpireVol.1,New Delhi:Indus Publishing Company,2004,p.350.

(30)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p.388—389.

(31) [美]约翰·F.理查兹著:《新编剑桥印度史:莫卧儿帝国》,王立新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3页。

(32) Mark Brentnall,The Princely and Noble Families of the Former Indian EmpireVol.1,New Delhi:Indus Publishing Company,2004,p.351.

(33) Mark Brentnall,The Princely and Noble Families of the Former Indian EmpireVol.1,New Delhi:Indus Publishing Company,2004,p.352.

(34)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491.

(35) Ibid.,p.492.

(36)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176.

(37)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II,pp.68—69.

(38)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372.

(39) Mark Brentnall,The Princely and Noble Families of the Former Indian EmpireVol.1,New Delhi:Indus Publishing Company,2004,pp.308—309.

(40)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473.

(41)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B,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p.709—710.

(42)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583.

(43)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VI,p.93.

(44) Ibid.,p.28.

(45) Ibid.,p.204.

(46)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A,New Delhi,1979:Mehra Offset Press,p.419.

(47)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490.

(48)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II,p.439.

(49) Ibid.,pp.450—452.

(50) Mark Brentnall,The Princely and Noble Families of the Former Indian EmpireVol.1,New Delhi:Indus Publishing Company,2004,p.96.

(51)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pp.351—352.

(52)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248.

(53)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A,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275.

(54)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1,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305.

(55)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V,pp.250—253.

(56)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497.

(57)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196.

(58)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498.

(59) [美]约翰·F.理查兹著:《新编剑桥印度史:莫卧儿帝国》,王立新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60—265页。

(60)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498.

(61)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II,pp.128—129.

(62)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B,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p.844—845.

(63)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415.

(64)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B,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846.

(65)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VII,pp.50—56.

(66)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675.

(67)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578.

(68) Ibid.,p.580.

(69)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386.

(70)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pp.50—54.

(71) Ibid.,pp.308—309.

(72) Mark Brentnall,The Princely and Noble Families of the Former Indian EmpireVol.1,New Delhi:Indus Publishing Company,2004,p.291.

(73)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355.

(74) Mark Brentnall,The Princely and Noble Families of the Former Indian EmpireVol.1,New Delhi:Indus Publishing Company,2004,p.292.

(75)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480.

(76)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B,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p.737—738.

(77) Ibid.,p.738.

(78)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B,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p.738—739.

(79)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VII,p.174.

(80) Ibid.,p.141.

(81) Ibid.,p.180.

(82) Ibid.,pp.181—182.

(83)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A,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307.

(84)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486.

(85)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A,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311.

(86)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A,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315.

(87)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154.

(88) [美]约翰·F.理查兹著:《新编剑桥印度史:莫卧儿帝国》,王立新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64页。

(89)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487.

(90)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157.

(91)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II,pp.229—230.

(92)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1,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113.

(93) Ibid.,pp.113—114.

(94)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X,p.203.

(95)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1,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p.114—115.

(96)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B,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p.815—816.

(97)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VII,p.172.

(98) Ibid.,pp.172—173.

(99)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 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B,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p.860—861.

(100)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1,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130.

(101)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683.

(102)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B,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882.

(103)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570.

(104)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VI,pp.23—25.

(105) Mark Brentnall,The Princely and Noble Families of the Former Indian EmpireVol.1,New Delhi:Indus Publishing Company,2004,p.171.

(106)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373.

(107) Mark Brentnall,The Princely and Noble Families of the Former Indian EmpireVol.1,New Delhi:Indus Publishing Company,2004,p.173.

(108) Mark Brentnall,The Princely and Noble Families of the Former Indian EmpireVol.1,New Delhi:Indus Publishing Company,2004,p.174.

(109)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I,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150.

(110)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557.

(111)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663.

(112)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V, p.156.

(113) Ibid.,pp.183—184.

(114)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B,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664.

(115)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557.

(116)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351.

(117)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351.

(118)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II,pp.459—460.

(119) Ibid.,pp.460—463.

(120)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II,p.61.

(121)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502.

(122)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A,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373.

(123)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II,pp.104—105.

(124)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481.

(125)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A,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p.290—291.

(126)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II,pp.389—390.

(127)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II,pp.390—391.

(128)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1,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287.

(129)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272.

(130)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V,pp.89—91.

(131)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 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230.

(132)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A,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365.

(133)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p.116.

(134)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A,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365.

(135)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230.

(136) Ibid.,p.234.

(137)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p.156.

(138)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p.503—504.

(139)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II,pp.357—361.

(140)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p.504—505.

(141)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A,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341.

(142)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492.

(143)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V,pp.289—290.

(144)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337.

(145)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p.34.

(146)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B,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755.

(147)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324.

(148)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B,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755.

(149)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V,p.296.

(150)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A,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p.215—216.

(151)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371.

(152)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VI,p.89.

(153)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528.

(154)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VI,p.89.

(155) Ibid.,p.178.

(156)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2,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529.

(157)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45.

(158)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1,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109.

(159)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X,p.21.

(160)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1,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109.

(161)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IX,pp.22—25.

(162)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9.

(163)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VI,p.284.

(164)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VI,p.284.

(165) Ibid.,p.306.

(166) Ibid.,pp.308—314.

(167)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B,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p.631—632.

(168)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VIII,p.2.

(169)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B,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638.

(170)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VIII,p.2.

(171)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B,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p.541—543.

(172)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VI,p.85.

(173)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B,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p.805—807.

(174) Ibid.,p.810.

(175) C.U.Aitchison,A Collection of Treaties,Engagements and Sanads,Vol.VII,pp.177—178.

(176)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B,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p.721—723.

(177)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p.72—75.

(178) Adrian Sever,Rajwadas:The Indian Princely States,Vol.1,Delhi:B.R.Publishing Corporation,2012,p.258.

(179)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B,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576.

(180)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357.

(181) Arnold Wright,Indian States,New Delhi: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2006,p.360.

(182)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B,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577.

(183) Markand Nandshankar Mehta & Manu Nandshankar Mehta,The Hind Rajasthan or The Annals of the Native States of India,Part I B,New Delhi:Mehra Offset Press,1979,p.578.

(184) [德]赫尔曼·库尔克等著:《印度史》,王立新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年版,第2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