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张淮瑾
张议潮疑惑的问:“为何?”
王庸苦笑说:“且不说沙州目前有没有那么多得力的官员能够推进卫所制度。就说像是宋、索、康、阴、翟,甚至包括刺史您的张家,您这些门阀会同意这样做吗?一旦卫所制度实行,大量土地公有化,无法买卖。您觉得他们会同意吗?”
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广泛推广卫所制度,是因为经过两宋教育的努力,为中国培养了非常多的士族阶层。
这里的士族阶层不同于隋唐时期的门阀。他们更偏向于现在知识分子的概念。
他们有些人是有产的,但是相当一部分人是无产的。他们很多人资质平庸,并不能以科举入仕为生,于是把读书识字当成了一种生活技能。而这些人,却可以储备成为优良的基层吏员。这也为明清大规模推行基层政治组织提供了条件。
而大面积推行中央政策,就需要用到这些士族阶层来执行。这也是为何宋元时期举人还不能做官,而到了明清,举人就可以做官的其中一个原因。
但是在此时的晚唐,尤其是刚刚遭受过文化毁灭的河西地区,别说士族阶层,知识分子,就连识字的,都没几个。
卫所制度是基层管理制度,需要大量的底层官吏扎根基层,持续运作的。但是如今的沙州刺史府有非常多的事情要做,不可能安排那么多官吏。
更何况如今沙州绝大部分读书识字的人,都是出自豪强门阀。而卫所制度的公有制和豪强门阀想要的私有制,天然是冲突的。那些识字的豪强子弟自然不会为卫所制度添砖加瓦,能不捣乱都已经是烧高香了。
纵使张议潮有魄力,能够像古巴的卡斯特罗一样,革了自己家的命。但是也应该没魄力,此时就把河西的豪强门阀连根拔起。
所以目前赤心村之所以能够实行卫所制度,完全是因为王庸这个寒门士子的存在,他能够管好这个卫所。但是目前有且只有一个王庸,张议潮一时间,找不到那么多的王庸。
“这……”张议潮此时也有点无奈,他也想到了这一层,苦笑说:“如此看来,若要真正大面积推广这个卫所制度,还要先从教育入手?没有大量的寒门读书人,估计也无法推行这种制度的。”
“明公明鉴,确实如此。”王庸也是惊讶,张议潮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行吧,此事就先搁置。能有一个赤心卫,对于当下的沙州就已经是雪中送炭了。”张议潮没有沮丧,反而看开了:“那你就着手去准备这件事吧,我会安排把整个新丰里,不对,现在应该是赤心卫了。把赤心卫能给你的土地都给赤心卫。你还有七天时间,先安排好辎重兵之事。等攻下瓜州,你就着手发展赤心卫。”
“是!晚辈领命。”
就这样,王庸离开了张议潮的书房。张议潮在书房中,看着河西十一州舆图,陷入了沉思。
王庸此次前来,收获颇丰,远超预期,心情那是相当舒坦。一路哼着小曲就朝着安叔他们养病的地方走去:“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着炸药包……”
结果王庸走到书房小院的拱门口,就迎面遇到了一个白衣赭裙,银环金带,面容姣好的窈窕少女,少女手里提着一个食盒,似是要往书房而去。
两人就在拱门处碰面了,于是王庸打算往右边让路,谁知道那个少女也同时让到了王庸的右边。两人一看让到同一边了,于是又同时朝着王庸左边的方向让了过去,还是没让开道路。
往返了几次,两人面面相觑,尴尬异常。不过倒是给了王庸仔细看看这位少女样貌的时间。
此时王庸看到少女的样貌,倒是想起来一首诗:媚眼随羞合,丹唇逐笑分。风卷蒲萄带,日照石榴裙。虽然现在这位少女的笑,是尴笑,但是依旧很是落落大方。
这应该是自己穿越过来,第一个见到的古代美女了。
见到少女有些尴尬,王庸也是笑着后退侧身,摆了一个请过的姿势。
谁知道与此同时,少女也是侧身后退,摆出了一个让路的姿势。
两人先是一愣,随后相视一笑,王庸先是开口了:“这位小娘子请过。”
少女也是谦让说:“这位郎君请先过。”
王庸笑着说:“还是小娘子请吧,俗话说女士优先。”
“啊?”少女明显被王庸的话说蒙了:“有这句俗话吗?”
王庸又往后退了一步,完全让开了路,打趣说:“现在不就有了。”
“噗……”少女被王庸逗笑了,觉得对方只是找个由头让自己先过而已,于是跨过拱门。由于拿着食盒,不方便行万福礼,只能朝着王庸屈身行礼道:“多谢郎君。”
“不客气。”
两人就这样寒暄完,各自离开了。只是少女远远听到了王庸哼着的奇怪小曲:“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
虽然没听清王庸唱的什么词,但是感觉这个曲调似乎从来没听过,但是却很入耳,朗朗上口。
“真是个有趣的人。”少女浅笑一声,便朝着书房走去。
少女到了张议潮的书房门前,轻轻敲了敲门,婉转如银铃的声音问道:“父亲?”
张议潮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便转身回道:“小十六?进来吧。”
少女推开了门,张议潮在看到少女后,原本的愁容满面,瞬间舒展了,露出了慈祥的微笑:“小十六,你怎么来了?想为父了?”
少女看着张议潮,带着一丝埋怨的语气说:“父亲,娘亲说您一天没吃东西了,很是生气。就特意让女儿送些饭菜给您。说是女儿必须盯着您吃完才能回去,否则要责罚女儿的。”
张议潮一听,哈哈笑道:“好,好!为父这就吃,来,到父亲身边说说话。”
这个少女正是张议潮的第十六女,张淮瑾。
张议潮女儿众多,育有十八女,但是却只有两个儿子,张淮鼎和张淮诠,两个儿子年纪都还很小,算是中年得子。而这第十六女张淮瑾,是张议潮最为宠爱的女儿。
张淮瑾搬了一个小凳,坐到了张议潮身旁。张议潮吃着清粥小菜,笑着问道:“瑾儿最近箭术可有精进啊?”
张淮瑾一听聊到了自己喜欢的箭术,顿时来了兴趣,自豪的扬起自己的小脑袋说:“父亲,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昨天女儿射下来一只鸽子呢!”
张议潮故作惊讶说:“哦!我的小十六这么厉害?都能射中飞鸟了。”
“那是自然。”张淮瑾先是小骄傲,随后就是尴尬的趴在桌子上说:“结果我就被阎世伯骂了一顿。”
张议潮好奇的问道:“你阎世伯骂你作甚?不应该夸你吗?”
张淮瑾嘟囔嘴说:“因为女儿射下来的那只鸽子,是阎世伯刚刚放出去的信鸽。还没飞出多远,就眼睁睁的看着被女儿又射下来了。”
“哈哈哈!”张议潮一下笑的直摇头,点着张淮瑾的额头说:“你呀,哈哈。要是为父,为父也骂你。”
“这不怪我!是二叔说要锻炼我射移动靶的能力,就放鸽子给我射,谁知道那个时候刚好阎世伯也在放信鸽。就误射了。”
张议潮笑的停不下来:“哈哈,为父都能想到阎世伯脸色能有多难看。”
看着张议潮此时忧愁全无,喜笑颜开,张淮瑾也是欣慰的笑了。
随后张淮瑾又闲聊了起来:“父亲,刚才女儿碰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人……”
张淮瑾就又把自己刚才和王庸发生的囧事讲了一遍,又引得张议潮心怀大笑:“这小子,确实是个有意思的人。也是个有才华和抱负的好儿郎。”
张淮瑾此时好奇的问:“女儿看他应该也是刚从父亲书房出来的吧。难道他就是这两天传的沸沸扬扬,一人灭一队的少年英雄,王庸?”
张议潮笑着说:“一人灭一队?这事都传到你那里了?”
“全沙州现在谁不知道。”张淮瑾说:“大家都说沙州出了一个天才少年,文能吟诗作对,武能杀虏立功。反正看索勋姐夫今天那咬牙切齿的样子,女儿感觉这个王庸,应该挺厉害的。”
张议潮问道:“索勋吗?你不喜欢为父给你十五姐挑的这个夫婿?”
“谈不上不喜欢,就是感觉索家大公子,就是个绣花大枕头,配不上十五姐。至少不如父亲给十四姐选的李明振姐夫。”张淮瑾挥斥方遒的说到:“女儿倒是觉得,不如退婚,把十五姐许配给这个王庸算了。至少是一个能手刃四个吐蕃骑兵的少年英雄,怎么都比索勋那个绣花大枕头强吧。父亲你说呢?”
张议潮笑着点了一下张淮瑾的额头说:“你倒是说的轻巧,那个索勋也没你说的那么差。”
“至少没那么好!做事处处透露着小家子气。”张淮瑾撅着个嘴,不屑的说:“至少就刚才王庸给女儿让路这件事情,那个索勋就绝对做不出来。同样的情况,他一定会看着女儿让开道路后,大踏步的走过去。还会得意的‘哼’一下,觉得给他让路,理所当然一样。”
看着张淮瑾惟妙惟肖的学着索勋的样子和语气,张议潮又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过张议潮也是有苦难言,他知道自己女儿说的没错,这个索勋确实有这些问题。但是自己却无可奈何。自己必须联姻索家,维系住这个好不容易搭建的联盟。
只是此时看着张淮瑾,张议潮忽然露出一抹打趣的笑容说:“瑾儿啊,为父忽然有个提议,你要不听听啊?”
张淮瑾一看父亲那嘴角的笑容,就知道一定没憋什么好主意,干脆利落的说:“不想!”
但是张议潮才不管,直接说到:“你十五姐是没办法许配给王庸了,那就轮到你这个小十六呗。为父把你许配给王庸怎么样?”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