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觉醒:成为安全基地,让孩子自我管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穿越情绪:你为什么受不了孩子哭闹、发脾气

一位妈妈告诉我,她的孩子上幼儿园两周了,每天半夜都会哭醒;她白天也不敢提幼儿园这几个字,否则孩子就哭个没完,自己已经快被搞崩溃了。

她问我:“有什么办法可以引导一下孩子呀?”

我告诉她,每个孩子对幼儿园的适应情况不同,有的孩子适应得很快,有的孩子却需要更长时间。当你真正接纳孩子需要更长时间适应幼儿园这件事时,你就能够接纳孩子的情绪了。孩子的情绪被看见、得以流淌出来,孩子自然就能接受上幼儿园这件事了。

她恍然大悟。

在遇到养育挑战时,绝大多数父母的第一反应是解决问题,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是可以被解决的。

比如:孩子考试失利,你无法要求他重考;孩子被拒绝了,你无法左右别人的决定;孩子因为身高问题受挫,你无法马上改变孩子的身高……

有时候,你始终把关注点放在解决事情上,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比如:孩子被打了,你逼着孩子打回去,只会让他更没自信;孩子因为害怕而不敢下水游泳,强迫孩子下水只会让他对水更加恐惧;你催着孩子写作业,总是纠正孩子的错误,他会更加讨厌学习;你只限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而不管其他事,会让他更加沉迷于手机……

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关注情绪

父母要看到这些问题背后的孩子的情绪。

这些问题只是孩子内在情绪的外在反应,父母只有看到孩子的情绪、接住孩子的情绪,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比如:孩子被打了,他会觉得害怕和委屈;不敢下水的恐惧会让孩子退缩;面对作业,孩子可能会有压力或畏难情绪;玩手机的孩子,可能只是需要释放压力,或者通过手机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

孩子的外在反应与大脑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著名脑科学专家和心理学家丹尼尔·J.西格尔(Daniel J.Siegel)和蒂娜·佩恩·布赖森(Tina Payne Bryson)在《全脑教养法》[5]一书中提到,我们的大脑分为上层脑和下层脑。下层脑负责基本功能(呼吸、眨眼)、与生俱来的反应和冲动(打斗、躲避)以及强烈的情感(愤怒、恐惧);上层脑则负责更为复杂的心理功能,比如调节自己的情绪、理性评估、换位思考、自我控制、做出明智决策等。

下层脑比较原始,在一个人出生时就已经发育完成,而上层脑要到20多岁才能完全发育成熟。所以,期待一个几岁的孩子能够完全理性地面对问题,是不合理的。

此外,上下层脑之间有一道“安全门”叫作杏仁核。杏仁核的作用是快速处理和表达情绪,尤其是愤怒和恐惧这两种情绪。一旦孩子遇到“危险”,杏仁核就会快速拉响警报,接管并解除上层脑的功能,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在遇到问题时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

此时,和孩子讲道理是没用的,因为孩子的上层脑并没有在发挥作用,只有让孩子放松下来,才能启动其上层脑的功能。

所以,如果你把养育的重点放在关注情绪上,绝大多数养育挑战就会迎刃而解。

但对父母来说,关注情绪是很不容易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父母自己对情绪是不敏感的。他们小时候也没有上过“关注情绪”这一课,所以在面对孩子时,也很难看到孩子的情绪。

第二,父母对孩子的情绪不耐受。因为受不了孩子的情绪,所以他们急于“解救”孩子,或者试图通过解决问题来消除孩子的情绪。

第三,父母对情绪有错误的认知。他们倾向于认为有情绪是不好的,比如孩子不应该害怕,事情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孩子。

第四,父母做不到接纳孩子的情绪。很多父母经过学习,知道孩子有情绪是正常的,但在遇到问题的当下还是无法接纳孩子的情绪。因为他们自己也未曾体验过情绪被接纳的感受,所以无法把这种感受带给孩子。

那么,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和孩子一起补上关注情绪这一课。我们以一个具体场景为例,说明一下在遇到养育挑战时,可以怎样进行情绪梳理。

首先选取一个挑战场景,它可以是过去发生的,也可以是刚刚发生的。可以根据以下三个步骤进行梳理。

比如,孩子参加比赛被淘汰了,哭得很伤心。

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是“安慰”孩子:“没事,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咱们下次再来。”结果孩子哭得更伤心了,甚至开始发脾气。你非常不理解:我没有批评孩子呀,他怎么会发那么大脾气?

第一步:深呼吸,问问自己,面对这件事,我有着哪些情绪?这一步也是在安抚我们自己的下层脑,从而重新启动上层脑,避免自动化反应。

我其实有点失望,也替孩子感到遗憾;

看到孩子哭了,我很心疼孩子,还有点不知所措;

孩子发脾气了,我觉得有点烦躁,还有点生气;

依稀感觉到,还有一些自责。

第二步:问问自己,每一种情绪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说明自己在意什么?记住,这一步的重点是——对自己真实!

我感到失望是因为,既然来参加比赛了,还是希望孩子拿名次的;

心疼孩子哭得那么伤心,他练习了那么久却被淘汰了,确实挺可惜的;

不知道该怎样安慰孩子,所以有些不知所措;

感到遗憾是因为,孩子只是开头的部分没发挥好,后面都挺好的;

感到烦躁和生气是因为,孩子被淘汰了就哭个没完,他的抗挫折能力也太差了;

感到自责是因为,如果练习的时候对他要求严格一点,孩子的表现会不会更好?

还有点尴尬,周围这么多人看着呢……

这样梳理下来,居然有这么多种复杂的情绪,而带着这些情绪,我们自然很难对当下的问题做出理性评估,更无法真正“看见”孩子。经过梳理,情绪被看见、得以流淌出来,我们再去看见孩子的情绪就更容易了。

第三步:再次回到事件本身,试着理解一下,孩子在那个当下有哪些情绪?这些情绪背后在诉说着什么?

(孩子的视角)

我很难过,也有些懊恼和自责,我多么希望自己可以站在领奖台上啊,希望自己这段时间的努力能得到肯定。

我还很羡慕,和我一起练习的同学拿了奖,看起来可光鲜了。

我觉得很委屈,明明我练习的时候特别认真,今天就是没发挥好。

我已经很伤心了,妈妈还说“没事”!怎么会没事,明明就是有事!妈妈一点也不理解我,我很生气!

一开始做这样的练习可能会有些困难,还会花费很长时间。

坚持有意识地多进行练习,提高自己对情绪的敏感度,我们就可以逐步做到:在问题出现的当下克制自己的“解救欲”,接纳孩子的情绪,给孩子一些空间,也给情绪多一些流淌的时间。

这时,我们只需要用简单的语言回应孩子。

好难过呀……

我知道……

妈妈陪你待一会儿吧……

妈妈在,我陪着你……

此时,再多的语言都是苍白的。对孩子来说,重要的是,无论他此刻的感受是怎样的,妈妈都是愿意陪着他的。

允许孩子体验自己真实的情绪,同时也是在传递给孩子一种信任,相信他可以应对这些情绪。当孩子的情绪流淌出来时,他会生发出内在的智慧和力量去应对挑战。

所以,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情绪。

怎样面对自己的强烈情绪

你可能会说:在问题出现的当下,我自己的情绪都非常强烈,我怎么能看见孩子的情绪呢?

面对自己的强烈情绪,我们需要练习和自己的情绪待在一起。

如同穿越一场情绪风暴,我们需要在情绪的暴风雨中稳定前行,既不被情绪淹没,也不和情绪对抗,而是始终做到允许和陪伴,直到暴风雨散去。

情绪风暴逐渐散去的过程,就是情绪释放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时间。

你可以回想一下,当你有强烈情绪时,通常会有怎样的反应?

大吼大叫往往会伤人伤己、破坏关系、形成恶性循环,是不健康的释放方式。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更健康的释放方式。

记住,在情绪面前,你永远都是有选择的:是继续维持之前的负向循环,还是打破原有的模式并做出改变,完全取决于你。

选择前者,即不带任何觉察地让情绪直接爆发,是非常容易的;而选择后者更加困难,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觉察和反思自己,做情绪方面的功课。

那么,该怎样打破原有的模式,做出新的选择呢?一旦你觉察到自己有情绪了,首先要做的是积极暂停。

下面有四个方法可以帮到你。

1.深呼吸,关注自己的身体感受。当我们能够暂停下来专注呼吸时,我们的情绪就会得到缓解。

2.用冷水洗脸,让自己冷静下来。负责情绪部分的大脑区域得到了安抚,负责理性部分的大脑区域就会被激活。

3.让你的身体动起来或者就地平躺。也就是让身体做出变化,这也是激活不同大脑区域的一种方式。

4.打开更多的感官。比如,让自己在房间里找三样红色的东西,或者仔细辨别三种不同的声音。

当你能够让自己积极暂停,开始启动不同的大脑区域时,你的情绪就得到了平复。

如果仔细体会,你可以感受到情绪从强烈到平和的变化过程,这是健康的情绪释放方式。

这个过程描述起来只需要寥寥数语,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情绪问题的难点就在于你知道了却做不到。在情绪出现的当下,你很想停下来却停不下来,这是因为,改变通常有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行为上的改变。由发脾气、吼叫变为通过以上四个方法积极暂停,这只是一种行为上的改变。

这种改变有可能在短期内奏效,也有可能很快失效,这取决于你当时情绪的强烈程度,以及你的自我觉察程度。

行为上的改变可以给孩子做出示范,同时可以避免你情绪失控可能带来的伤害。

如果在情绪出现的当下,妈妈觉察到了它,并且能用一些健康的方式让自己平复下来,孩子就能从中学到面对自己的强烈情绪的方法。

第二个层面是找到一种和情绪好好相处的感觉。当情绪到来时,不必急着推开它,也不必急着通过什么方式改变它,而要去感受它。

即使这种情绪让你非常痛苦,你也要愿意尝试去和这种情绪共处。就像关注呼吸一样关注自己的情绪,以及情绪带来的身体变化。

比如,当你紧张时,你会手心出汗、心跳加速,呼吸节奏也会有变化。当你感知到这些时,你就开启了和情绪共处的状态。

如果你想大哭,就允许自己哭出来吧。你哭泣的时候,也是在允许情绪进行流动和释放。

当你可以和情绪好好相处时,你就回到了那个当下。你觉察到了自己的情绪状态,开始尝试让自己的情绪自然流淌,而不是急着用行为去制止它。

渐渐地,你会发现,你对孩子情绪的承载能力增强了。

当我们能够觉察并可以承载自己的情绪时,我们对孩子或另一半,甚至对任何人的情绪的承载能力都会增强。

第三个层面是看到这种强烈情绪背后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和信念。为什么这件事情对你来说那么重要,会引发你的强烈情绪?它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同样的事件,不同的人去看待和经历时,产生的情绪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种情绪,不同的人感受到的强烈程度也是完全不同的。

这是因为,在每种强烈情绪的背后,都隐藏着我们的某些固定的思维模式,以及我们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看待其他人的方式。

有时候,这些模式会成为我们的限制性信念,就像背景音乐一样在潜意识中控制着我们,让我们做出下意识的反应,比如吼叫。

在本书的第二章中,我会和你一起探索这些限制性信念在潜意识中对我们的影响。

持续做情绪功课的方法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们面临的挑战与日俱增。

这些挑战就像导火索一样,不断引爆我们身上的“情绪炸药包”。这些“情绪炸药包”根植于我们童年的成长经历,它们和孩子当下带给我们的挑战缠绕在一起,让我们始终无法清醒地面对孩子。

从孩子婴儿期的吃喝拉撒睡,到幼儿期的分离焦虑、规则问题,再到学龄期的学习问题、社交冲突、电子屏幕问题,以及青春期的沟通问题……养育挑战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让父母应接不暇。

父母每天的生活就像开车时踩着油门踏板一样,一直在高速前进;而做情绪功课就像给生活踩了一下刹车踏板。花时间梳理情绪,把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剥离开,是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事。

持续地做情绪功课,就像拆除一个个“情绪炸药包”的过程。这个过程极其漫长,甚至会贯穿养育过程的每一天。

孩子的成长阶段不同,父母情绪功课的重点也会不同。所以,父母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做情绪功课的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我比较推荐两种做情绪功课的方式。

第一种是自由书写。前文提到过,改变的第三个层面是看到自己强烈情绪背后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和信念,它们都隐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

心理治疗的过程是将潜意识意识化的过程。通过自由书写,潜意识能够自由流动,不断发掘我们过去的经历,重新打开深层的记忆,让那些深藏的情绪流动出来,这也是一个将潜意识不断意识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内在的冲突不断浮现出来,这便是自我疗愈的开始。

自由书写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写正念日记。正念就是不加评判地关注自己当下的经历。你可以安排一个能够静心的、不被打扰的时段,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在意对错,任由文字在笔尖流淌。

开始之前,调整自己坐在椅子上的位置,深呼吸几次,使自己安住当下。

感受后背靠在椅背上的感觉,感受双脚踩在地上的感觉,以及手握着笔的感觉。

识别自己当下的心理状态,是兴奋的、烦躁的、恐惧的、焦虑的,还是充满期待的?不需要做出任何调整,只需要注意到它就好。

然后花几分钟时间,正念地书写当下的体验。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在每天早上和晚上各花五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书写正念日记。

除了正念日记,还有以下三种自由书写的方法。

1.结合“自我觉察记录卡”,在挑战场景过后,按照观察—感受—需求—请求的方式进行自我倾听梳理;

2.借助心理学卡片,比如潜意识投射卡,按照“我看到了……我感受到了……我联想到了……”这样的顺序一直写下去;

3.不借助任何工具,只是自由联想,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自由书写的过程,也是自我疗愈的过程。一次次的自由书写,就像给自己做心理咨询一样,让深层情绪随之自然流淌,也让你可以更加平和地看待当下的挑战。

第二种是倾听练习。你需要找一个倾听伙伴,按照固定的频率进行倾听练习。通过不被评判的自由倾诉,情绪同样可以自然流淌。

倾听练习需要遵循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两人结成倾听伙伴关系(最好是其他同频父母,你们之间不要有过密的社交关系,比如不要是闺蜜或夫妻,因为诉说过程中难免会涉及与他们相关的话题,容易引起冲突)。

2.用计时器计时,两个人轮流倾听对方,时长同等。一开始可以是每人五分钟,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渐增加时长。

3.说者自由表达(不需要考虑对错和逻辑)。

4.听者全身心聆听(不打断、不评价、不建议)。

5.结束后只表达感谢,不需要讨论。

觉察日记

1.回顾一下,当你有强烈情绪时,你的自动化反应是什么?下次可以从哪一步开始做出调整?

2.针对某种强烈情绪进行一次自由书写,你对自己有什么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