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奏疏语录三国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读史笔记·三国志】【名臣奏疏语录篇二一】

曹操奏献帝论荀彧功

背景

荀彧在跟随曹操之后至建安八年,屡建大功,屡献奇谋。这其中包括为曹操据守兖州、规划深根固本以制天下之策、力排众议建议曹操奉迎天子、官渡之战中的奇谋秘计。此外还有作为尚书令的荀彧不断为曹操举荐包括郭嘉、程昱等重要谋臣和治国人才。因此曹操在建安八年的时候上表给汉献帝,封荀彧为万岁亭侯。

原文段一

六年,太祖就谷东平之安民,粮少,不足与河北相支,欲因绍新破,以其间击讨刘表。彧曰:“今绍败,其众离心,宜乘其困,遂定之;兖、豫,远师江、汉,若绍收其余烬,承虚以出人后,则公事去矣。”太祖复次于河上。八年,录彧前后功,表封彧为万岁亭侯。

注解

建安六年,曹操率军前往东平的安民之地就食,因粮草匮乏,难以长期支撑与河北袁绍的对抗。曹操遂萌生念头,欲借袁绍新败之际,转而讨伐刘表。然而,荀彧进言曰:“当前袁绍虽败,其部众人心涣散,正应趁此困顿之机,一举将其彻底平定。若我军远赴江汉之地讨伐刘表,致使兵力分散,一旦袁绍收拾残部,趁虚而入,从后突袭,则我军大业将危在旦夕。”曹操听后,深以为然,遂再次屯兵于黄河之畔。建安八年,为表彰荀彧过往的卓越功勋,曹操上表朝廷,封其为万岁亭侯,以示嘉奖。

原文段二

太祖表曰:“臣闻虑为功首,谋为赏本,野绩不越庙堂,战多不逾国勋。是故曲阜之锡,不后营丘,萧何之土,先於平阳。珍策重计,古今所尚。侍中守尚书令彧,积德累行,少长无悔,遭世纷扰,怀忠念治。臣自始举义兵,周游征伐,与彧戮力同心,左右王略,发言授策,无施不效。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陛下幸许,彧左右机近,忠恪祗顺,如履薄冰,研精极锐,以抚庶事。天下之定,彧之功也。宜享高爵,以彰元勋。“

注解

曹操上表道:“臣闻深思熟虑乃成就事业之首要,精心谋划为论功行赏之根本。战场上的英勇虽显赫,其功绩不应超越于庙堂之上的治国安邦;战争中的胜利虽众多,其荣耀亦不能超过维护国家和平稳定的功勋。因此,孔子受封于曲阜的荣耀,并不亚于姜太公受封于营丘;萧何的封地多于平阳侯曹参,彰显其治国理政的卓越贡献。这是自古以来便为世人所推崇。

侍中兼守尚书令荀彧,他长期以来积德行善,言行一致,从年少至年长皆无怨怼之心。面对世道的纷扰与动荡,他心怀忠诚,念念不忘国家的治理与安宁。自臣起兵以来,转战各地,荀彧始终与臣同心协力,共谋王业大计。他在我左右,为我提供策略与建议,所言所行无不奏效,使臣能够克服重重困难,犹如拨云见日,彰显出日月般的光辉。

荀彧在陛下身边担任机要之职,他忠诚勤勉,恭敬顺从,行事谨慎如同踏在薄冰之上,对待工作则精益求精,锐意进取,以此来安抚百姓,处理国家大小事务。如今天下得以安定,荀彧的功勋卓著,功不可没。因此,臣恳请陛下赐予荀彧崇高的爵位,以表彰其卓越的功勋。”

原文段三

彧固辞无野战之劳,不通太祖表。太祖与彧书曰:“与君共事已来,立朝廷,君之相为匡弼,君之相为举人,君之相为建计,君之相为密谋,亦以多矣。夫功未必皆野战也,原君勿让。”彧乃受。

注解

荀彧坚决辞让,认为自己并未亲赴疆场浴血奋战,故不应受封,更未将曹操的表章上呈汉献帝。曹操听闻,特书一函给荀彧,言辞恳切:“自与卿并肩以来,共谋国是,创立朝廷。卿在辅佐朝政、选拔英才、策划国策、密商大计等方面,贡献良多,实乃国之栋梁。功业之成,非止战场之勇,更在于幕后之智。望卿勿再推辞,以全朝廷之礼遇。”荀彧深感其意,终是领受了这份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