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奏疏语录三国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9章 【读史笔记·三国志】【名臣奏疏语录篇二九】

王烈知耻导善论

背景

王烈是三国时期的一位大贤,他兴办学校,教育民众,用道义引导人们从善远恶,在乱世中形成良好了的社会风气。当时有一位盗牛的盗贼,在被抓后他表示自己一时糊涂,误入歧途,并承诺从今往后将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为了求得失主的宽恕,他恳请失主不要将此事告知王烈,王烈听说觉得盗贼有羞耻之心,有羞耻之心的人还是可以引导者向善的,后来他用一匹布来表彰盗牛者的悔过之心,并鼓励他继续向善。盗牛人后来果然一心向善,在当地做了许多善事。严酷的刑罚让人生出畏惧之心从而不敢继续为恶,而善意的引导和教化则让人乐善如流。对待屡教不改之人必须采用严酷的刑罚惩治,而对于无意犯错有心改过的人则应该采用教育和引导来导人向善。

原文段一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烈通识达道,秉义不回。以颍川陈太丘为师,二子为友。时颍川荀慈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皆就陈君学,见烈器业过人,叹服所履,亦与相亲。由是英名著于海内。道成德立,还归旧庐,遂遭父丧,泣泪三年。遇岁饥馑,路有饿殍,烈乃分釜庾之储,以救邑里之命。是以宗族称孝,乡党归仁。以典籍娱心,育人为务,遂建学校,敦崇庠序。其诱人也,皆不因其性气,诲之以道,使之从善远恶。益者不自觉,而大化隆行,皆成宝器。门人出入,容止可观,时在市井,行步有异,人皆别之。州闾成风,咸竞为善。

注解

王烈,字彦方,太原人士,他学识渊博,通晓大义,秉持正义而不改初衷。早年拜颍川的陈太丘为师,并与陈太丘的两位儿子结为挚友。当时,颍川的荀慈明、贾伟节、李元礼、韩元长等杰出人士也都在陈太丘门下求学,他们见到王烈才德出众,超越常人,无不赞叹佩服其品行,并主动与他亲近。因此,王烈的名声迅速远播,享誉海内。

王烈在道德学问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后,选择回归故里,安居于旧宅之中。不久,他遭遇了父亲去世的变故,悲痛欲绝,守丧三年,其哀痛之情令人动容。正值荒年,饥荒肆虐,路上常有饿死之人,王烈见此情景,毅然决然地拿出自家储备的粮食,分发给乡亲邻里,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此举不仅赢得了宗族的赞誉,称其孝顺,也让乡亲们对他心怀感激,归心于仁德。

王烈以研读典籍为乐,将教育育人视为己任。他积极兴办学校,推崇教育,致力于培养后学。在教导学生时,他从不拘泥于学生的性格脾气,而是循循善诱,以道义启迪心灵,引导他们向善避恶。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形成了良好的品德与行为,最终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王烈的学生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展现出优雅的举止和独特的气质,即便是在市井之中,他们的行步也与众不同,人们一眼就能辨认出他们的身份。

王烈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整个州郡都形成了向善的风气,人们纷纷竞相效仿,争做善事。他的事迹和教诲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人们的心田,使得社会风气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和提升。

原文段二

时国中有盗牛者,牛主得之。盗者曰:“我邂逅迷惑,从今已后将为改过。子既已赦宥,幸无使王烈闻之。”人有以告烈者,烈以布一端遗之。或问:“此人既为盗,畏君闻之,反与之布,何也?”烈曰:“昔秦穆公,人盗其骏马食之,乃赐之酒。盗者不爱其死,以救穆公之难。今此盗人能悔其过,惧吾闻之,是知耻恶。知耻恶,则善心将生,故与布劝为善也。”

注解

当时,国内有一人偷盗了别人家的牛,被失主发现并捉住了。盗牛者面对失主,表现出悔过的态度,他说:“我一时糊涂,迷失了方向,但从今往后,我决心改过自新。您既然已经宽恕了我,希望不要让王烈先生知道这件事。”然而,尽管盗牛者如此请求,但还是有人将此事告诉了王烈。

王烈得知后,非但没有责怪盗牛者,反而赠送给他一匹布。有人不解地问王烈:“这个人既然是盗贼,害怕您知道后责罚他,您却反而送给他布匹,这是为什么呢?”王烈回答说:“从前秦穆公有一匹骏马被盗,盗马者后来因为诚实地指出马的去向而得到了秦穆公的赏赐。那位盗马者不惜冒死相救,以报答秦穆公的恩德。现在,这位盗牛者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害怕我知道后会对他有所看法,这说明他知耻而后勇,有了向善的心。知耻是向善的开始,所以我送给他布匹,是为了鼓励他继续向善,改过自新。”

王烈的这一举动,展现了他宽容大度的胸怀和深邃的教育智慧。他相信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改过自新的可能,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就能激发他们的善念,让他们走上正道。同时,他也通过这一行为,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倡导了宽容、理解和教育的重要性。

原文段三

间年之中,行路老父担重,人代担行数十里,欲至家,置而去,问姓名,不以告。顷之,老父复行,失剑于路。有人行而遇之,欲置而去,惧后人得之,剑主于是永失,欲取而购募,或恐差错,遂守之。至暮,剑主还见之,前者代担人也。老父揽其袂,问曰:“子前者代吾担,不得姓名,今子复守吾剑于路,未有若子之仁,请子告吾姓名,吾将以告王烈。”乃语之而去。老父以告烈,烈曰:“世有仁人,吾未之见。”遂使人推之,乃昔时盗牛人也。烈叹曰:“韶乐九成,虞宾以和。人能有感,乃至于斯也!”遂使国人表其闾而异之。时人或讼曲直,将质于烈,或至涂而反,或望庐而还,皆相推以直,不敢使烈闻之。

注解

在随后的几年里,发生了一件令人称道的事情。有一天,一位年迈的行路人挑着重担艰难前行,由于负担过重,他显得非常吃力。这时,一位过路的年轻人看到这一幕,便主动上前帮助老人挑起重担,一直替他担行了数十里路,直到接近老人家门口才放下担子默默离去。老人想要询问年轻人的姓名以表感谢,但年轻人却没有告诉他。

不久之后,这位老人在回家的路上不慎遗失了他的宝剑。恰好,又有一位过路人发现了这把剑。他本可以置之不理,但这位过路人却担心如果自己不守在这里,后来的人可能会将剑据为己有,导致剑的主人永远失去它,然而,如果他自己将剑带走,再去寻找剑的主人并归还,又担心可能会出现差错或误会。于是,他决定留下来等待剑的主人。直到傍晚时分,老人回来寻找宝剑,发现了这位守候在路边的过路人,原来他就是之前帮助自己担行数十里的那位年轻人。

老人激动地拉着年轻人的衣袖,问道:“你之前帮我挑担,我还没有来得及问你的姓名,现在你又在这里守护我的宝剑,像你这样仁义的人真是少见啊!请你告诉我你的姓名,我一定要向王烈先生报告你的善行。”年轻人告诉了老人自己的姓名后便离开了。

老人随即前往王烈处,将年轻人的事迹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王烈听后,感慨地说:“世间竟然有如此仁德之人,我之前还从未见过。”于是,他派人去寻找这位年轻人,结果发现他竟是当年那位盗牛后悔过自新的人。

王烈对此深感赞叹,他说:“就像古代韶乐奏响九遍,虞舜的宾客都受到感染而和乐融融一样,人的内心如果能被善行所感动,就能达到如此高尚的境界!”为了表彰这位年轻人的仁德之举,王烈命令国人在他的居所前树立表彰的牌匾,以示与众不同。

从此以后,每当有人因为纠纷而想要到王烈那里去评理时,有些人在路上就反悔了,觉得自己的要求过分;有些人则远远看到王烈的居所就转身回去,因为他们相信在这样的榜样面前,自己的私欲和纷争都显得微不足道。于是,大家纷纷以公正直道相待,不再轻易让纠纷升级到需要王烈来裁决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