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读史笔记·三国志】【名臣奏疏语录篇四】
曹操回忆录建安十五年《己亥令》
背景
建安十五年,曹操在平定北方、统一北方大部分地区后,势力达到了鼎盛。汉献帝决定给曹操封兼四县,食户三万。曹操发布《己亥令》试图向世人和汉献帝表明自己只是希望辅佐汉室、平定天下。
原文段一
孤始举孝廉,年少,自以本非岩穴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迕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去官之后,年纪尚少,顾视同岁中,年有五十,未名为老。内自图之,从此却去二十年,待天下清,乃与同岁中始举者等耳。故以四时归乡里,于谯东五十里筑精舍,欲秋夏读书,冬春射猎,求底下之地,欲以泥水自蔽,绝宾客往来之望。然不能得如意。
后征为都尉,迁典军校尉,意遂更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而遭值董卓之难,兴举义兵。是时合兵能多得耳,然常自损,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与强敌争,倘更为祸始。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注解
曹操的这段自述详细交代了自己早年的仕途生涯。他初怀大志,一心要做好做个为人敬仰的好官,在济南为官时他勇于改革,清除奸邪,公正选举。但当时的官场、社会腐败,容不下这么一个清廉公正的曹操,他的这些行为导致的结果是: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归隐期间,曹操并未放弃对时局的关注与自我提升,他计划等待二十年,待天下清明之时再展宏图。随后,曹操被征召为都尉,进而升任典军校尉,其志向是渴望通过讨伐逆贼、建立功勋来封侯拜将,实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的壮志。然而,命运多舛,他遭遇了董卓之乱,不得不挺身而出,兴举义兵。领兵作战期间,一来是由于担心兵多不好带,二来是没有巨大的野心,因此带兵数量有限:故汴水之战数千,后还到扬州更募,亦复不过三千人,此其本志有限也。
原文段二
后领兖州,破降黄巾三十万众。又袁术僭号于九江,下皆称臣,名门曰建号门,衣被皆为天子之制,两妇预争为皇后。志计已定,人有劝术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后孤讨禽其四将,获其人众,遂使术穷亡解沮,发病而死。及至袁绍据河北,兵势强盛,孤自度势,实不敌之;但计投死为国,以义灭身,足垂于后。幸而破绍,枭其二子。又刘表自以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却,以观世事,据有当州,孤复定之,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注解
这段包含了曹操生涯的四个重要经历。为维护国家统一他破黄巾、讨袁术、灭袁绍、征刘表。黄巾起义,黄巾兵反叛汉朝,杀害汉朝官员,掳掠汉朝人民;袁术不度德量力,见汉朝衰弱,竟以为自家四世三公,天命所归,妄图称帝;袁绍、刘表不服汉朝命令,割据一方。由于赫赫战功,他也达到了超越自己当初志向的仕途巅峰: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极,意望已过矣。
原文段三
今孤言此,若为自大,欲人言尽,故无讳耳。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者人见孤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齐桓、晋文所以垂称至今日者,以其兵势广大,犹能奉事周室也。《论语》云:“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夫能以大事小也。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注解
曹操的这段话,确实不是自大之言: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然而树大招风啊,有些人觉得曹操权势滔天,必要篡汉自立。曹操通过引用齐桓公、晋文公等历史人物的例子,强调了他们虽然兵势强大,但仍能尊重并服从周王室,以此来说明自己虽然实力强大,但始终保持着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乐毅在被赵国招揽时,拒绝了赵王的图谋,表示自己对燕国的忠诚不可动摇;蒙恬则在面临秦二世胡亥的杀害时,坚守家族三代对秦国的忠诚,即使手握重兵也不背叛。权力大了必然会招人非议,那是要清名还是要务实呢,曹操选择了务实:既为子孙计,又己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此所不得为也。
原文段四
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奉国威灵,仗钺征伐,推弱以克强,处小而禽大。意之所图,动无违事,心之所虑,何向不济,遂荡平天下,不辱主命。可谓天助汉室,非人力也。然封兼四县,食户三万,何德堪之!江湖未静,不可让位。
注解
介推之避晋封:据《史记》等史料记载,晋文公重耳在流亡期间,生活困苦,介子推不惜割下自己腿上的肉为他充饥,表现出极高的忠诚和牺牲精神。后来,重耳回国成为国君,即晋文公,论功行赏时却遗忘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争宠,便与母亲隐居绵山,不愿接受封赏。晋文公为了逼他出来,甚至放火烧山,但介子推母子宁愿被烧死也不出山。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绵山改名为介山,并设立寒食节,举国禁火冷食,以表达对他的哀思和敬意。
申胥之逃楚赏:据《左传》等史料记载,吴国攻破楚国都城,楚昭王流亡在外。申包胥为了拯救楚国,前往秦国请求援兵。他在秦宫前痛哭七日七夜,最终感动了秦哀公,秦国出兵帮助楚国复国。楚国复兴后,楚昭王欲封赏申包胥,但申包胥却认为自己只是尽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不愿接受封赏,甚至选择逃离以示清高。
介子推和申包胥是古代忠臣忠君报国、淡泊名利的典范。曹操自述:孤闻介推之避晋封,申胥之逃楚赏,未尝不舍书而叹,有以自省也。可见他是立志要以这二人为榜样的。他将自己的功劳归于国家和天命,不敢居功至伟,有奉国威灵、天助汉室,非人力也等言。他不愿意接受赏赐,但也不愿意退位:江湖未静,不可让位。
曹操通过这篇令文,不仅阐述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志向,还向世人展示了自己作为一位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或许在达到权力巅峰后,曹操一直在跟年少时意气风发、矢志报国的自己做思想斗争,在书《己亥令》其时,那个曾经立志匡扶汉室、平乱锄奸的自己占据了上风。又或许这本来就是奸雄之谋,齐桓公、晋文公、申包胥、介子推、乐毅、蒙恬这些人在曹操眼里只是一个故事,还不能引发他的共鸣,所谓的以大事小、舍身报国只是为了蒙蔽世人,现在已经无从得知当时曹操的心境,但是,我更愿意相信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