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董卓退逃
袁绍等人放任吕布轻敌冒进之后,终于,6月13日这一天午时,吕布在挑衅诸侯联军的时候,被公孙瓒麾下的刘关张三人联手击败。
不敌三人联手的吕布当即逃回了大营,而刘关张三人也争取到了联军兵力调动的时间。
几乎在吕布败北的同一时间,诸侯们也全军出击,将吕布的三万大军给彻底击溃了。
而先前名镇关外的吕布,也是无比狼狈地逃入了虎牢关中。
被抛下的三万步兵,则大多没有了战意,当场投降了包围了他们的诸侯联军,成为了俘虏。
这样的大胜,令亲自驻防虎牢关的董卓也为之震动,心中产生了自己可能被打败的念头。
询问过谋士李儒之后,李儒也给出了一个让董卓比较安心的答复。
“温侯新败,兵无战心。不若引兵回洛阳,迁帝于长安,以应童谣。”
“近日街市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臣思此言‘西头一个汉’,乃应高祖旺于西都长安,传一十二帝;‘东头一个汉’,乃应光武旺于东都洛阳,今亦传一十二帝。天运合回。丞相迁回长安,方可无虞。”
董卓闻言也是大为惊喜,曰:
“非汝言,吾实不悟。”
董卓当即便下定决心,与吕布,李儒等亲信一同带着几万人马退回了洛阳,去商议迁都的大事,留下剩余人马继续驻防虎牢关。
几乎就在6月14日清晨,董卓便聚文武于朝堂,提出了迁都长安的言论。
“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吾观旺气实在长安,吾欲奉驾西幸。汝等各宜促装。”
朝中的汉室老臣纷纷感到不妙,当即提出了异议。
如司徒杨彪,太尉黄琬,司徒荀爽等朝中大臣,都纷纷谏言不要迁都。
但关外大敌在前,董卓本就已经心怀不安,此时又如何听得进去这些老臣的谏言。
他的心中只有自己,又哪里会为洛阳这百年老城,为这洛阳城附近的几十万百姓着想呢。
董卓一怒之下,直接罢免杨彪,黄琬,荀爽为庶民。
做出如此疯狂举动后,朝中的大臣们也终于明白董卓心意已决。
如王允这样对董卓虚与委蛇的大臣,此时也只能略尽绵薄之力,做一些自己能够做到的事情罢了。
董卓离开朝堂,刚准备乘坐马车返回丞相府,却看到车前还有两个人在望车而揖。
离近一看,才得知此二人乃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也。
董卓有些不耐地询问之后,周毖也谏言不要迁都,引得董卓大发怒火,直接派士兵将他们推出都门斩首。
自董卓下令迁都之后,董卓也是越发心急,令满朝文武在数天之后就立刻迁都。
李儒此时也进言曰:
“今钱粮缺少,洛阳富户极多,可籍没入官。但是袁绍等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赀,必得巨万。”
此言大得董卓看重,当即派遣了五千铁骑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皆插旗头上大书“反臣逆党”,最终都押到城外问斩,并没收了这些富户的财富。
也正是在此时,董卓才从汜水关的一个侥幸逃出的将领赵岑口中,得知了汜水关已失,李傕与郭汜二人皆死于诸侯联军之手。
此消息让李儒与董卓都无比震动,更是直接让二者提前调集大军朝着长安方向迁都。
一时间,数万人马押送着洛阳附近的数百万百姓,前赴长安。
且在离开洛阳之际,董卓更是令人放大火点燃了整个洛阳城,并派遣吕布带领军队将挖掘皇陵,将其中的宝物收归己有。
其他的士兵们也是有样学样,将洛阳城附近所有的官民坟墓尽皆挖掘殆尽。
一切准备得大致妥当后,董卓劫了天子并后妃等,竟望长安去了。
此时正是6月16日,董卓大军已然朝着长安方向进军。
而曹操,孙坚等诸侯,此时也已经跨越了汜水关,向着洛阳城的方向飞速进发。
另一方面,袁绍等虎牢关前的诸侯,在董卓与吕布皆不出现的情况下,于6月15日也意识到了不对,开始带领军队进攻虎牢关。
也正是在这时,虎牢关被董卓留下来断后的两万部队几乎连抵抗都没有,便被袁绍等诸侯联军给彻底打败。
夺下虎牢关后,袁绍等人也终于知晓了董卓的安排与走向,纷纷带着大军长途跋涉,直奔洛阳城。
然而,当众人抵达洛阳城时,洛阳却已经是燃起了熊熊大火。
最先抵达的孙坚,一边带人灭火,一边将陆续赶到的诸侯们安置在荒地中扎营。
袁绍等虎牢关前的诸侯们也陆续赶到,得知洛阳城被董贼洗劫之后,也纷纷义愤填膺。
但当曹操提出要追击董卓,乘胜追击时,袁绍等人却都顾左右而言他,纷纷表示“诸兵疲困,进恐无益。”
曹操也不由得对诸侯们据理力争,希望诸侯们能够与他一同追击董卓,救回被董卓抓走的天子。
“董贼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不知所归: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诸公何疑而不进?”
其他的诸侯却纷纷言不可轻动,即使是孙坚,此时也不赞同曹操追击董卓的想法,认为董卓主力未丧,冒然追击可能中埋伏。
曹操最终却是大怒道:
“若我等一同前去追击董卓,何愁董卓伏兵?今你等行缓兵之计,实乃是竖子不足与谋!”
曹操遂返回军营,调集重新整备后的万余人马,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李典、乐进,张辽等星夜来赶董卓。
行军途中,陈封告知曹操此行多半会失败,且很可能会有董卓伏兵。
曹操冷静下来后,道:
“我明白你的好意,但此行乃大好时机,我不忍就此白白放过消灭董卓的时机。”
“即使是败,我也要去试上一次。此行凶多吉少,伯贤你可与文远暂且留在后方,等待我的好消息便可。”
面对曹操的好意,陈封却摇了摇头,道:
“君待我不薄,我真能临阵脱逃。此行我便与君一同,尽力而为吧。”
陈封自然是明白此行战败的可能性极大,但若是就在此地离曹操而去,今后二人关系定将化为乌有。
曹操对陈封亦有赠兵之恩,此前二人关系更是异常亲密,陈封也非无情之人,怎么可能在明知道曹操会中埋伏的情况下,冷眼旁观。
“我随君一同,但却希望曹兄不要因为怒火攻心,莽撞行军。”
“此行向前,若要避免埋伏,当派一大将率领四千精兵在前方探路,主力则跟随在后方,随机而动,方能避免被人埋伏而难以反应之事。”
曹操也冷静下来,道:
“伯贤所言甚是,此行还当谨慎行事。”
曹操随后与陈封道别,令夏侯兄弟各领两千人在前方探路,避免被人伏击。
而他自己,陈封,张辽,曹洪,曹仁等人,则率领主力在后方,随时进行支援。
就这样,这支有着近一万三千人的大军,向着董卓逃亡的西方,追击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