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路噪控制:理论与应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轮胎简史

轮胎历史源远流长。早在石器时代,人类就学会了用木头制作轮子来运送物体。在公元前2000年前,出现了带有轮辐的车轮。在战国时期和古罗马时代,带轮辐的车轮已经非常精致和可靠,轮边和轮毂上包裹着金属。秦国军队驾驭着两轮战车和凯撒大帝乘坐着四轮马车,策马扬鞭,驰骋疆场。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在十九世纪,汽车开始出现。1867年,汤普森(Thompson)发明了实心橡胶轮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第一家生产橡胶轮胎的公司在伦敦诞生,它的名字叫“Noiseless Tyre Company”(无噪声轮胎公司)。从这个名字中可以看出,人们对轮胎的噪声十分关注。

1888年,爱尔兰兽医邓禄普(J. B. Dunlop)发明了充气轮胎,这是轮胎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充气轮胎首先应用在自行车上,然后用在马车上,最后用在汽车上。充气轮胎极大地提升了乘坐舒适性。

在充气轮胎的早期,虽然它提升了乘坐舒适性,降低了噪声,但是问题很多,比如,可靠性问题、刚度不足导致受到路面冲击变形等。于是,人们开始设计新的轮胎结构,如在胎体里面增加编织帘线来提升轮胎的强度和抵抗变形,并尝试着用各种材料做帘线,开始使用棉花、亚麻布(flax)等,后来用尼龙、聚酯纤维(polyester)、钢丝等材料。

早期的充气轮胎是斜交轮胎,胎体由两层或多层帘线丝组成,相邻的两层帘线丝方向垂直布置。1913—1914年期间,格雷(Gray)和斯洛珀(Sloper)在英国申请了“子午线”轮胎的专利,这是轮胎发展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尽管轮胎结构不断发展,但都是在“子午线”原理上不断地锦上添花。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子午线轮胎开始大规模使用。到八十年代,子午线轮胎占据了市场的绝大多数。

图1.36给出了四个具有代表性时代的汽车轮胎图片:二十世纪初期的汽车(以福特T型车为代表)、二十世纪早中期乘用车(以甲壳虫车型为代表)、二十世纪中后期普通乘用车(以丰田、大众、通用等车型为代表)和二十一世纪乘用车轮胎(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汽车)。

图1.36 不同时代的汽车轮胎

随着汽车的发展,轮胎发展呈现三个趋势:直径变大、胎厚度变薄、宽度变大,如图1.37所示。在早期,轮胎结构简单,高宽比(扁平比)大,轮胎看上去狭窄,绝大多数轮胎的高宽比超过100%,即高度大于宽度。二十世纪中后期,不断提升的动力性、操控性、制动性和舒适性等给轮胎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轮胎结构越来越复杂,轮胎变宽以便具备更好的抓地力和操纵稳定性。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普通轮胎的高宽比是80%左右,即宽度比高度大,到八九十年代,高宽比多数达到60%,而更小扁平比的运动轮胎也开始广泛应用。轮辋直径以15~18in(38.10~45.72cm)为主,有少数乘用车轮胎达到20in。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运动风格的乘用车和运动型多功能汽车(SUV)越来越受到追捧,电动化和智能化大力发展,导致轮胎尺寸和轮辋直径变得越来越大,宽度越来越宽。很多汽车轮胎的高宽比只有50%,有的更小,如45%、40%,甚至35%,即轮胎看上去越来越扁。宽度大和扁平比低的轮胎给这个时代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带来令人激动的运动感、华丽感和刺激感。目前,轮辋直径以18~21in为主,有少数乘用车轮胎达到22in。

图1.37 汽车轮胎外形特征随时代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