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什么是增长领导力
增长领导力是什么,不是什么
领导力首先是一种人生修炼。对大部分人来讲,工作占据了生命当中最有创造力的一段时间。可是,许多人在这段时间都过得不快乐,工作时间不快乐,生命质量不可能高。我们可以尝试追求一种状态,即我喜爱这份工作,做这份工作本身就是对我的回报,它带来的金钱和其他收益是第二份回报。
有的人相对幸运,找到了自己的天赋和热爱所在,自然喜爱自己的工作。更多的人没有那么幸运,无法自由地选择工作,需要在原有工作中修炼。我是斯多葛学派的信奉者,斯多葛学派推崇的人生态度是,我们不能控制生活中的大多数事件,但可以控制面对事件的态度和反应。这就是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不能接受的,只是这种改变要先从改变自身看待事物的态度出发。即便无法选择工作,我们也可以选择面对工作时的态度。这也是我认为的学习领导力的最大价值:它会帮我们调整生命状态。
工作中的不快乐大都来自关系,有人与人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与领导的关系,与客户的关系,与下属的关系;也有人与事的关系——与业绩的关系,与外部机会的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增长领导力的目标首先与事相关,它指向组织的增长目标;然后,它与人相关,涉及如何驱动团队和影响组织达成目标;最终,它与自己相关,让自我的生命质量变得更高。
再细分拆解,企业中的不同角色感到的焦虑各不相同。你如果是公司创始人或者CEO,是否会碰到这些问题:得力干将缺乏,公司总需要你持续推动;总担心能干的人离职或者单干;公司多年维持类似规模,无法破局;新业务负责人“员工思维”太重,无法独当一面;战略规划向下传递总是会出现偏差;公司业绩增长了,但你隐约觉得哪里不对,理不清原因;组织里工作氛围低落,团队缺乏战斗力;时常出现孤独感,团队跟不上自己的步伐。
你如果是公司的业务负责人或者骨干员工,是否会碰到这些问题:怎样才能平衡当下业绩和长期增长?怎样才能调动团队能量,让团队充满干劲儿?事情太繁杂,怎样才能聚焦关键问题?如何让自己变成市场上更有价值的人?如何才能留住最能干的员工?面对一个职业升迁机会,如何抓住它?怎样做决策才能少犯错误?
你如果是企业的HR(人力资源从业者)或者培训负责人,是否会碰到这些问题:老板总让我们服务于业务,到底该怎么下手?怎样让自己在公司里更有价值感,更有话语权?如何让业务部门的人更信任自己?如何提升自己理解老板、理解业务的能力?如何让团队中的领军人才涌现出来?
针对以上问题,本书尝试提供某种回答。
领导力的主体是组织中的个体,组织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有很多词可以描述,按照从消极到积极的不同程度,可以这样排序:剥削与被剥削、雇佣与被雇佣、价值交换、合作,以及共赢。我之所以反对那些煽动职场对立的自媒体,是因为其过于强调其中消极的部分。积极的指向持续增长的组织氛围是个体与公司双向奔赴,而非彼此撕扯。
互相可以共情并具备同理心,是个体与公司之间、领导者与团队之间更好的相处状态。微软CEO纳德拉说:“在这个失控到人人都需要领导力的时代,没有领导力,我们将一事无成;而拥有同理心,能让你练就真正的领导力。”
修炼同理心有个技巧,叫“你以为的问题,其实是对方的解决方案”。比如,你以为抽烟是某人的问题,其实这是他排解焦虑感和孤独感的解决方案,焦虑和孤独才是他的问题。能洞察到这一层,你对他而言的同理心自然就会浮现。这个技法在企业内部同样适用,作为员工,你很容易看公司哪里都是问题,认为领导做的决策都匪夷所思。这是你以为的领导的问题,其实,也许那是他所面对的另外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案。
某市值千亿元的公司曾经调整自己的组织架构,将原来的竖向事业部制改为横向事业部制。恰逢那段时间,行业出现了一个“爆品”品类,因为更改了组织架构,该公司反应迟缓,在与竞品的竞争中落了后手,被拉开上百亿元的差距。
表面上看,似乎可以这样归因:新的组织架构确实导致了某种信息阻碍。公司成员可以抱怨,认为不应该这样调整组织架构,因为这导致了很多麻烦,这是一个问题。但是,我们如果调用同理心,考虑到“你以为的问题,其实是对方的解决方案”,便更能理解企业的决策。公司一定不会平白无故地把组织架构由竖向变为横向,它一定在解决当时的一个问题,比如在原有架构下,销售面向市场时,不同事业部之间会内部博弈,不能统一协同。
影响一件事情成功与否的要素太多了,从“责任追溯”到“问题解决”视角的转变,是公司和个人都需要具备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公司,公司做出的决策经常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任何组织架构都有盲区,任何企业文化都有灰度,我们提升领导力,不仅仅是为了使自己免于责任,更是为了击穿这些盲区与灰度,共同创造更好的结果,这才是彼此双向奔赴。
任何组织的架构与流程都不可能尽善尽美,这恰恰是发展领导力的原因。
下面我要提纲挈领地表达本书所讲增长领导力“是什么”和“不是什么”:它是一套统一的增长思维与语言,是一种组织进化路径,是一种个体成长范式,是企业战略能力与组织能力的“耦合”;它不是销售团队管理,不是绩效管理与改进,不是管理流程设计,也不是提升营销能力。希望读者对本书的边界有所了解,避免耽误宝贵的时间。
如果非要用一个人物来作为增长领导力的标杆,我会选择华为的余承东。余承东符合几个标签:他不是老板,在公司内从基层岗位做起;自身成长速度很快;给华为带来了第二增长曲线,他曾经领导的消费者业务线一度超过华为的基本盘运营商业务。
在增长领导力的语境下,领导力不能局限于完成上级领导安排的任务,或者带领销售团队完成业绩指标,而要以市场机会为牵引,帮企业拓展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本书最适合三类读者阅读:第一类,企业的创始人、CEO或者其他一把手;第二类,业务的一号位;第三类,有可能成为一号位的高潜力人才和业务骨干。对第一类读者来讲,其目标是如何识别和培养人才,并且修炼自己的格局与境界,使自己能够与人才相融共处。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读者,其目标是让自己变得更强,提升自我价值,给企业带来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