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他会原谅你的
李父看了眼朱霆,他其实是想劝解一下的,毕竟都是父子,怎么说也是一家人。
但他没有开口,毕竟他不是当事人。
事情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所能用的只能是大众思维,而不能取代少数极端家庭。
至少就家暴这件事情来说,他没有经历过。
在路过杨涟老师家门口时,另一辆出租车停了下来,康宁霞下车道别。
她是要在家过年的,因此不能跟去市里。
这时,干妈开口道:“我愿意领养你,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刚才她也听到了朱霆和罗文的话语,因此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毕竟她们的立场是外人。
而外人是不该参与别人家务事的。
但她现在却是拿定了主意,只要朱霆愿意,那她就愿意争取领养朱霆。
身为小学老师,她深刻的明白,家暴只有零次和无数次。
只是看见朱霆老爸对朱霆那无所谓的态度,她便可以想象,朱霆以前的日子以及未来的日子是怎么样的。
与其让他在原生家庭受苦,倒不如自己养,毕竟她一直都很渴望有个儿子。
如果能把朱霆迁到自家户口上,那就不再是干妈,而是继母子。
李父听到这话,嘴唇微微开合,想要说些什么。
又看了眼朱霆和罗文,最终没有当面说出来,而是选择等晚上睡觉时再讨论。
领养一个小孩,这就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情了,而是一整个家庭的事情。
且朱霆是有原生家庭的,因此那就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事情。
不过对于朱霆,李父的印象还是好的,毕竟收到了他送的紫砂壶保温杯,还请过他按摩。
朱霆感激的看了眼干妈,抱住她道:“谢谢,我愿意。”
他的心智虽然是成年人,但在碰到家庭的情感问题时,却是脆弱和敏感的。
他真的不想再一次经历与父亲同一个屋檐下的生活,渴望能有一个完整的家庭,这是他梦寐以求的愿望。
回到干妈家后,罗文整理了一下证据,最重要的还是康宁霞发给李娜娜的录像。
这段录像,足以证明朱霆遭受家暴,乃至囚禁。
但这也无非是能让朱霆老爸进去蹲几天,接受一下教育,效果不大。
反而这只会增加朱霆老爸的怨恨,等出来后,这口气也是迟早要在朱霆身上发泄出来的。
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从原生家庭分离出来,只要他父亲愿意放弃抚养权,且干妈愿意领养,以及朱霆自身也愿意。
那朱霆就可以在干妈这里生活,从而摆脱被家暴的问题,因为这样的话,干妈和李父也是家人,是有权干涉的。
趁着法院还没放假,罗文带着朱霆去申请了一下临时的人身安全保护令,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合法的居住在干妈家。
当天傍晚,三个姑姑和姑父赶了过来,是要接朱霆回去的。
干妈家的地址是康宁霞给的,她身为镇子里的人,迫于压力,不能不给地址。
不然朱霆的家人会找他们家的麻烦。
这看似是朱霆个人的事情,实则不然,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态度。
朱霆老爸自然是无所谓,但他奶奶却是很伤心,她说不动父亲去接朱霆回来。
因此便只能委托给三个姑姑。
干妈把六个人迎了进来,若是好好商谈,她自然是欢迎的。
倘若是要强制性带人走,那她就会第一时间报警。
客厅沙发上,小红姑姑对朱霆道:“你跟我们回去吧,只要和你爸爸认个错,他会原谅你的。”
这时,二姑夫也搭腔道:“你现在跟我们回去,这样我们也能劝一劝你爸爸,不然等他来找你,肯定又是要打你的。”
二姑姑和小姑父,则在一旁喝茶,没有言语。
二姑夫家,二姑夫是主心骨,二姑姑是没有主见的。
小红姑姑家则是她说了算,小姑夫是没有话语权的,少说话,还能少被小红姑姑骂。
朱霆没有回话,因为他们现在都还在用他老爸来压自己,仿佛抬出他来,自己就会乖乖听话。
从小到大,小红姑姑和二姑夫都是明损暗贬他,没有妈妈会维护,爸爸和奶奶也不会维护,偶尔还会贬得更加厉害。
长时间遭受贬低,无论是通过言语、行为还是态度,都属于情感虐待的一种形式。
对朱霆的心理健康和成长发展有着极为负面影响的。
导致他打小自尊心受损、自信心下降、社交能力减弱,甚至一度抑郁。
朱霆没有说话,而是看向大姑姑。
三个姑姑中,只有大姑姑常年不在家,和朱霆并不是十分熟悉。
也正是这种不熟悉感,才使得大姑姑很少说他,也更加的看重他。
因为能伤害自己的,恰恰就是那些很熟悉,且经常能见到面的人。
大姑姑是一个体态发福的妇人,是三个姑姑中最胖的,虽然胖,但却是皮肤最白嫩和长相最好的。
朱霆和她接触最少,但却是印象最好的,因为她足够信任自己。
她从不对朱霆进行说教,也不会抬出老爸来压他,也是帮助朱霆最多的人。
小学时,朱霆不懂事,曾对大姑姑说谎,谎称自己要买学习资料,要两百块钱,她二话没说就给了。
事后被奶奶教育了一顿,这个钱最后是还给了大姑姑,并向她道歉。
欠网贷的那些日子,除了朋友们的帮助外,家里方面就只有她借了一万块钱给他。
对此朱霆是无比感激的,因此在中彩票后,就双倍还给了她。
她和奶奶一样,都是一辈子劳碌的命,常年在外打工,赚的钱全都给了儿子结婚和买房。
孙子孙女都十多岁了,还要把工资贴给他们过生活。
而当她患有癌症住院时,却只有她女儿出钱和陪同,儿子都没时间来看望,也拿不出钱来。
她和朱霆说的最多的,就是让他对奶奶好点,说她把你拉扯大不容易。
当奶奶住院时,其他人都还在纠结要不要做手术,毕竟他们也需要钱来过生活。
也只有她是唯一一个没有过多思考,就愿意做手术的人,但子女有四个,她一个人同意是没有用的。
一商讨就是一个星期,也就错过了做手术的最佳时机。
这不意味着其他人的选择就是不对的,因为那时的奶奶毕竟年纪大了,不做手术是最理性和对自己家负责的行为。
只是与之相比,大姑姑就显得比较感性。
大姑姑没有多说什么,她不是很会说话,跟着过来也只是撑撑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