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幸福取决于你我的选择
Nullius in verba.(勿轻信人言。)
——英国皇家学会座右铭
首先声明:本书是一部介绍经济学通识的小册子。只不过,可能和许多读者预期的那种财经类图书完全不一样。阅读本书,不可能让读者获得投资理财的小窍门。同时,本书也不会对未来经济形势做任何预测。最后,本书与人生成功学完全无关。
为何这些在流行的财经类图书中成为标配的内容本书统统没有?理由很简单:这些东西的确不是经济学真正关心的内容,至少不是理论经济学关心的内容。
很奇怪是不是?难道坊间铺天盖地的财经畅销书中教授的知识,不是经济学知识?
是经济学知识,只不过这些既不是诸位应该耗费大把时间和金钱去“学习”的经济学知识,也不是标准的经济学教材关注的问题。如果读者不理解我的意思,那么可以先听我讲个故事。
这是一位著名经济学家和一位著名企业家之间的故事。因为他俩都太有名了,而且这个故事本是经济学家私下分享给我的,所以请允许我隐去他们的名字。
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也就是上海证交所刚成立不久那会儿。
当时这位经济学家在圈内也算小有名气,他的专业领域是农业经济学,常常跑农村搞调查。而那位企业家,约莫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创办了一家科技企业,只是十年过去,这家公司的发展也到了瓶颈期。有一天,经济学家接到一个电话,说是企业家想与他见一面,咨询些问题。经济学家也没多想,连那家企业做的业务跟农业有没有关系都没问,就稀里糊涂地答应了。到了约定见面那天,企业家碰巧因为诸事不顺,一时气急攻心,病倒住院了,但是他仍坚持要见一见经济学家,于是经济学家就一头雾水地跑去了医院。结果一见面,病床上满脸愁容的企业家就问了这么个问题:我的公司想上市,是在国内上市呢,还是去国外比较好?
经济学家一听就傻了。他的确是经济学家,但是十几年来他只关心农业问题,而且作为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那批大学生的一员,他学的还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时的他连股票长啥样都没见过,什么公司金融、证券投资,统统都不懂。更糟糕的是,这家企业经营的高科技业务,完全在他的知识范畴之外。他怎么可能知道公司应该在哪儿上市?
几十年后,经济学家坐在咖啡馆里跟我说起这件事的时候,还自我调侃,说他当时想的是自己来都来了,就胡诌几句吧。于是他就从自己最熟悉的农业经济学开始尬聊。他也不清楚企业家有没有在听他说话,只见对方呆呆的,两眼望着“诗和远方”……
结果,谈话过去几个月后,这家企业启动了上市计划。之后,企业越做越大,现在也算是业界翘楚。企业家很感激经济学家,逢人就说当初多亏听了经济学家的意见,才做出了明智的上市决策,还四处向同行称赞这位经济学家多么厉害。经济学家经过不断耕耘,在圈里圈外也越来越有名气。到了今天,两人都成了成功人士。
“这成功来得就像做梦一样,你想都想不到。”经济学家说着这句话,结束了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企业的上市决策全在于那位企业家天才的经商头脑。也许他从经济学家的尬聊里突然悟到了什么东西,但这东西肯定不是经济学家刻意去教授的。同样,他那经商能力也不是因为听了经济学家一席话而获得的。
总而言之,企业家的成功与经济学一点关系都没有。
经济学可以告诉我们有关财富的知识,但是它没法教人怎么赚钱。请记住这一点。
而那些宣称阅读以后就能让人走上人生成功路的畅销财经类图书,恐怕只有作者本人能够凭借它们获得成功。万一真有这类书籍的读者创业成功,那么请相信我,他们不读那些书也一样能成功。
好,说完了经济学不是什么,让我们接着说说经济学是什么。
简言之,经济学是一门关乎选择的学问。这个解释看似简单,实则不然。因为决定如何选择的,是我们的人性。可关键的问题是,经济学家真的了解人性吗?我们先来看几个案例。
案例一:当下最流行的实验和行为经济学研究发现,毒贩子偏好与老母亲住一起,于是经济学家得出结论说,“犯罪分子比普通人更有人性”。案例二:脑科学研究发现,切除人脑的某一部分,部分人性也会缺失,像是控制情绪的能力,或者是同理心,据此,经济学家得出的结论是,“人性就跟乐高积木一样,是由脑组织一块块地拼出来的”。案例三:生物学家发现,动物的某些行为,从表面上看,似乎跟人类很像,比如关心同伴、扶助老幼,于是经济学家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动物也有人性”。
以上这些案例大致上反映出目前经济学理论对于人性的理解程度。那么,是不是说经济学家对于人性的理解真的止步于此呢?
经济学家A,数十年如一日看衰中国经济,每天坚持说说说,写写写。终于有一天他看到中国经济下行,得意扬扬地宣称:“我在多少年前就料到了。”
经济学家B,他不是坚持一种观点,而是每天提出十几种预测,总归能碰到一回预测对了。于是,他也得意扬扬地宣称:“我在多少年前就料到了。”
经济学家C,他不做预测,而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故意说些离经叛道、似是而非的话,同样也能涨粉无数。
这些统统都是人性。
其实我很佩服那些真正能拉流量的网红经济学家,他们看透了人性,牢牢抓住了人性的弱点,却从不说出口。
有位经济学家曾说过,学一点经济学,可以让你的人生过得更快乐。可是,倘若我们的经济学只讲“选择”,把“选择”背后的人性藏着掖着,又怎么能让人觉得更快乐呢?只能让旁人觉得经济学教育把人都变成了利益计算的机器吧。
所以,在这本书里,我想讲点不一样的经济学,它既关乎选择,也关乎人性。最终,它关乎人生的幸福。
可是,经济学真的能谈论人性吗?我的回答是:能。通过理解我们的选择行为,就可以反思我们的人性;通过反思人性,就可以进一步帮助我们做出选择。有反思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有反思的选择才能带来幸福。这就是我理想中的经济学。
本书的主体框架脱胎于主流的经济学教科书,但同时又做了大幅改动,即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还涵盖了政治、法律、社会以及道德哲学领域的经济学反思。
本书的第一章是总起。主旨是解释为什么经济学会关注选择问题,从曾经无数人关心的财富问题,到经济学科建立后逐步将研究重点转向关心选择,其中哪些内容发生了变化,哪些内容又是经济学不变的研究主题。
第二章至第四章围绕着“权衡取舍”这个问题展开。我们将会具体分析个体是如何做出选择的,这里的“个体”,既可以指“个人”,又可以指企业或组织。在分析了决定行为选择的关键要素之后,我们将讨论理性选择理论所揭示的人类行为的逻辑与意义。
第五章的内容将从“个体选择”进一步推衍到“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互动过程”,即市场机制。市场不仅仅是商品交易,也不只是资源配置的手段,而是塑造着现代人行为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的生活与市场经济的有效性密切相关。
总而言之,第二章至第五章的主要内容属于微观经济学的范畴。第六章至第八章,本书的内容将转向宏观经济学领域。
第六章关注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讨论的重点内容是如何界定经济增长,以及为何使用GDP(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来定义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同时也伴随着从个人生活方式到社会整体结构的深层次变化。所以面对经济增长,个人的态度往往是矛盾的,我们欢迎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活福利,但又往往难以承受生活方式发生的巨变。
第七章将探讨资本之谜,即为什么经济学直到今日也无法洞悉资本的全部奥秘。自18世纪以来,经济学家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有关资本的解释,但每一个资本概念在解决某些难题的同时,又提出了新的问题。最终,经济学家想到使用时间这个变量来描述资本过程。
第八章的主题是货币。从货币交易论到货币信用论,对于货币,进而对于货币政策,理论界的认识存在巨大分歧。在了解理论分歧的同时,这一章也会解释货币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以及货币如何通过资本过程影响实体经济。
第九章讨论的是两个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较为陌生的概念:外部性与公共品。需要指出,这两个概念实际上涉及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现象,例如企业生产经营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应当如何处理,以及如何鼓励对教育产业加大投入以满足社会需求,等等。传统经济学强调通过政府干预的方式来解决外部性和公共品问题,但是本章将探讨另一种可能性:外部性和公共品归根结底是制度问题。
第十章将具体解释“制度”是什么。一方面,制度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约束条件,我们所有的行为选择都是在特定制度下做出的。另一方面,制度本身亦是我们选择的结果。
第十一章将对“制度”做进一步分析,即聚焦在制度选择过程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主体——政府。政府同样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行为主体之一,但较为特殊的是,它拥有垄断制度选择的能力。如何分析政府行为,就是本章的主要内容。
在本书的最后,即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将会回到经济学的本源——道德哲学的领域。第十二章会讨论经济学的道德究竟指什么。回答这一问题,需要我们重新理解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所说的“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即通过市场交易,我们才有可能为了自身利益的考虑,去关心别人的利益。第十三章将介绍功利主义伦理学。功利主义是当代最为流行的道德观,同时也是遭受严重误解的伦理学。关注结果、推己及人、人人平等,这是功利主义最核心的内容。
以上就是本书的主要内容,重点是梳理经济学体系的逻辑,以及指出一些教科书中常见的错误。
由于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当代经济理论在分析过程中特别依赖数学工具,但对绝大多数普通读者而言,数学工具都不太友好。考虑到大部分读者的接受能力,本书正文部分尽量删去了那些较为专业的论证和分析。对于论证中绕不开的数理分析,则适当保留。本书也在各章节末附有一篇“经济学小知识进阶”,介绍与这一章内容相关,但较为专业的概念和知识。除此之外,章末也列出了相关的参考文献,供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查阅,以获取更多的知识。
必须强调,本书虽然涵盖了理论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但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经济学教科书。作者的初衷也并非系统地教授一门经济学专业课程。如果有读者真的想系统学习经济学,那么不仅需要去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还需要进行大量的专业训练。要像高考练习做数学题那样经过经济学题库的洗礼,才可能真正掌握初级经济学。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最大的问题不是缺乏信息,而是信息过于丰富。绝大多数人都迷失在信息泛滥的旋涡里,盲目地寻求某个权威来为自己解答生活中的种种困惑。
勿轻信人言!这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也是反省自身的第一步。
当专家A说××指标大好,说明经济形势向好时,我们为何不再问问为什么这个指标能够衡量经济走势?当专家B说市场经济一定是最有效率的一种资源配置手段时,我们为何不再想想为什么说市场是有效率的?当专家C说政府增发货币一定会引发通货膨胀时,我们为何不再观察一下现实中不同货币政策带来的影响?当专家D说市场经济失灵,必须政府干预时,我们为何不再反思一下何谓“市场失灵”,政府的行为又是如何做出的?
所以,我希望读者读完本书以后,不会再问:“为什么别人很有钱,而我却很穷?”而是追问:“生活在这俗世之中,我真正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人世间总是苦多乐少。所以幸福是一种稀缺品,因为稀缺,必须选择!个人的幸福、社会的进步以及国家的福祉,都取决于我们的选择,简而言之,幸福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现在,你准备好开始这一趟经济学的冒险之旅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