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收地笼(感谢友友们追读支持)
周若楠说:“这些年公婆贴补了我们不少,阿嫂私底下没少埋怨公婆偏心,如果我们把小船也占下来,我担心他们对公婆的怨气会更大。
等阿爸回来,你问问他的意见,如果他同意的话,我们就把哥嫂叫到一起,我们拿钱把船买下来,省得兄弟间起了隔阂,伤了情分。”
“好阿楠!”李长乐动情的拉着她的手,“你说的对,就照你说的做!”
“噢噢,阿爸阿娘手拉手喽!”李小洲拍着小手喊,李小海笑眯了眼,阿爸阿娘这样真好!
周若楠脸一下就红了,嗔怪的瞪了他一眼,抽回手道,“懒得理你!”又不好意思的对两个儿子说,“赶紧吃饭!”
嫁进来几年了,他还是第一次和自己商量怎么挣钱的事,这下算是真相信他改了。
此刻她心里是从来有过的踏实。
“噢噢!”两小只看看爹娘,乐滋滋的吃饭。
周若楠觉得哥嫂肯定会同意他们拿钱把破渔船买下来,想想又高兴的看着他,“我记得阿爸的船还是摇橹,就修整一下还不如改装换上柴油机,这样你也能省力一些。”
“这样也好,有了柴油机,也能去远一点的岛屿看看。”李长乐本来就是这样打算的,摇橹出海一天下来人都累成狗了,见老婆心疼自己,心里也美滋滋的。
周若楠点头道:“还有,地笼和蟹笼没必要去买,我跟阿娘都会做,自己做的牢固还便宜。”
李长乐看着两眼亮晶晶的老婆,乐滋滋的说:“也行,你先把材料买齐了,等阿娘回来再做也来得及。”
“没事,我还有两口网就好了,等会儿织好了送去交给发网的阿芳,我就去买网线和钢丝去。”周若楠干劲十足的说道。
“好,天气太热,你也别把自己累坏了。”李长乐笑嘻嘻的夹了一块鱼肉饭碗里,觉得今天这碗泡饭比吃鲍鱼还美味。
“我又没在太阳下织网,弄巷里凉快的。”周若楠想想说道,“今早隔壁阿赖也回来了,他说大船都回航进海港了,小码头停靠的小船也多起来了,台风可能就这两天就会登陆,你这两天最好还是别去那里。”
李长乐点了点头,呼呼吃了两大碗泡饭,汗水也顺着脖子流,他起身取下毛巾擦了一把汗,“我去看看阿威!”
觉得一大清早天就这么闷热,肯定要下大雨。
“嗯!”周若楠指了一下挂在墙上的斗笠,“台风天雨说来就来,你把斗笠戴上。”
“好嘞!”李长乐取下斗笠,想想又去拿了淘海的家伙什,提着出门朝长塘走去。
还没到闸门就觉得风比昨天大,他把斗笠挂在脖子上,迎着呼呼的海风走过闸门,穿过小树林,就看到阿威提着蟹网深一脚浅一脚的往这边走。
扯着嗓门喊了起来,“阿威,地笼起了没?”
“还没起呢!”陈永威高兴的冲他喊,“哥,我就说你运道好嘛!每个蟹笼都有货,这次的青蟹能卖二三十块了。”
“不错嘛!”李长乐找到昨晚绑绳子的小树,在草丛里翻找出绑地笼的绳子,解开后脱掉鞋子,拉着线头往水里走,下水后发现今早的水比昨晚深了一些,都没过他膝盖了。
走到地笼前,提了一下,居然提不起来,他皱了皱眉,昨晚下的时候用竹竿探试过了,没有树枝或是石头,难不成里面已经装满了?或是有大货进去了?
这般想着,他心跳有些加快,但又担心地笼被树枝或是石头挂住了,用力加了一把劲,将绳索垂直抬起,缓慢平稳的向上拉起地笼,地笼离水后,里面的鱼噼里啪啦地扑腾起来,水花溅了他一身。
李长乐从水花的大小也看出了里面有大鱼,他兴奋的咧嘴冲陈永威喊:“阿威,里面好像有货!”
“真的啊!赶紧提起来看看!”陈永威加快了步子朝岸边赶,淌起一阵水花。
李长乐见没被挂住,用力将地笼提了起来,感觉离水后的重量还不错,只见地笼里有两条大概有两三斤重一条的马鲛,再没其他。
但手里的重量应该不止这两条鱼的重量,看看这边的集鱼袋,只见里面有几条乌头鱼,看来大货应该另一个集鱼袋里。
李长乐想到还有大货,铆足劲将地笼全部提出水面,看到集鱼袋里有一条浑身长满不规则斑点花纹的大蛇蜷缩在里面,正张着长满了细密尖牙的尖嘴,三角头上那对绿豆眼还死死的盯着自己。
诈眼一下,他吓得一抖,差点没把地笼扔回水里。
“卧槽,又是长虫?”
“哥,怎么啦?”
“吓我一跳!”
李长乐定了定神,看清里面是什么东西时,激动的语无伦次的喊了起来,“卧槽~哈哈哈!弄到一条雪鳗!哈哈哈……”
雪鳗学名花鳗鲡,体型粗壮,看起来像硕大的鳝鱼,民间又称之为“鳝王”。
因每到冬季降雪时,它便浮出在岸边浅滩等处活动,又称之为雪鳗。
花鳗鲡是一种洄游鱼类,生活于淡水,却在大洋深处繁殖,新生的幼鱼发育成熟后,最终又回到淡水生存,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历来被视为上等滋补食品,是较为名贵的食材。
花鳗鲡长着鳝鱼一样的三角头,鳞片细小,浑身布满不规则斑点花纹,背部还有一条高高立起的背鳍。性情相当凶猛,白天生活在洞穴及石隙中,夜间出来捕食鱼类、虾、蟹、蛙、鼠类等较大的食物。
最主要的是,这货离水后还容易死!
“哥,真弄到雪鳗了啊?有多长?”陈永威激动的连腿也顾不得洗了,提着蟹笼朝他跑来。
“呶!”李长乐得意的指着地笼,“还在集鱼袋里蜷着呢!”
“卧槽!又粗又长,起码十斤以上。”陈永威激动的手舞足蹈起来,兴奋的看着李长乐,一脸崇拜的说:
“哥,你这运道也没谁了,以前我来这边下地笼、蟹网,运道最好的一次也就卖了十来块钱。跟你来一次,不说别的,光几个蟹笼就弄了一二十斤青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