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绿色金融与商业银行经营效益
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对其经营效益的影响存在两面性。第一,根据绿色金融发展理论,社会经济低碳转型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商业银行肩负着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然而,发展绿色金融短期内给商业银行绩效带来了冲击,导致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无法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首先,我国商业银行在发展绿色金融初期存在试错成本,只有通过经验积累才能逐渐降低业务的平均支出。然后,由于绿色金融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商业银行在对借款人进行资质审核、贷中审批及贷后监管时,需要投入额外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增加了对借款人的识别成本,降低了银行经营收益。最后,商业银行减少了“两高一剩”行业[5]的贷款投放,扩大绿色信贷规模,增加了银行的机会成本。商业银行向“两高一剩”行业投放的贷款利率远高于绿色信贷利率,短期内会减少银行利息收益。据此,商业银行发展绿色金融无法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阻碍了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第二,根据环境金融理论,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可以提升其社会影响力,进一步吸引绿色环保客户,扩展服务范围,提升经营效益。商业银行通过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可以向社会传达其重视绿色发展的经营理念,在获得投资者和环保支持者的青睐的同时,又能获得政府的绿色补贴,对自身经营效益产生积极的影响,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第三,基于风险承担理论,商业银行扩大绿色金融业务规模,增加对环保企业的资金投入,可以加快推动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降低高污染企业的信贷违约风险,改善绿色信贷资产质量,提高银行风险承担水平,有利于提升银行经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