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从帮宋徽宗处理朝政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18章 向氏女

而且此人好像还是张译当初所举荐的。

…………………

慈德宫。

“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

向嫣宁一字一句的背诵,从容不迫,语言流畅,未曾有磕绊之处。

“记得不错。”向氏听罢,面露满意之色。

没想到自己二弟那不甚聪明的性子,竟能生出向嫣宁这般的后辈,不仅女工刺绣做的极好,连脑子也十分聪明,她安排的这些篇目艰涩难懂,又长篇大论,背记的难度自是大大提高。

而这孩子却只用了这么些时候就能流畅背记下来,实属难得了。

“太后。”徐纪宁此时急忙进殿,按规矩俯身行了礼,余光先是瞧了一眼一旁的向嫣宁,而后才禀报道:“官家这会儿已经到殿外了。”

官家?

听到这两个字,事先并不知晓赵翊要来的向嫣宁的心没由来的一慌。

“快请官家进来。”

向氏摆手,待徐纪宁退出殿后,又满面笑容,目光柔和的看着向嫣宁。

“你进宫也有些日子了,却还未曾与官家细细说过什么话。”

“待会儿待官家来了,务必要多言。”

向氏这话中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摆明了就是给她机会与官家相遇。

向嫣宁十分聪明,自打入宫便知道自己将来是要成为官家的妃嫔,这会儿也明白向氏的用意。

“是。”她开口应下。

赵翊在得知徐纪宁奉太后之命前来传达向氏的旨意后,便暂且将手中的信放在一旁,去了慈德宫。

待他走进殿内,才发现里面不仅有太后向氏,还有一个年纪不大的少女,对方见他来了,便及时从上座位置起身,往右侧退了一些。

虽然有些面生,但凭借先前见过的那一面,赵翊还是很快认出了面前之人便是太后向氏二弟向宗良的孙女。

好像叫什么嫣宁。

“官家来了。”

因着自己侄孙女在场,向氏难得亲切,招手示意赵翊走近:“快过来。”

看着这过分慈爱的向氏,以及其身边站立的女孩儿,赵翊对其所怀意图瞬间了然。

他依向氏所言,走近坐在了主座上,而此时身旁的徐纪宁则唤人搬来一楠木软凳,以供向嫣宁坐。

“大娘娘玉体可还安好。”

赵翊开口询问。

“那日送先帝灵驾发引,大娘娘您哀伤过度,以至于昏了过去。”

“虽有御医及时诊治,但朕心中还是担忧不已。”

“已无大碍,有劳官家挂心了。”

嘴上这般说着,向氏心里却不甚在意,毕竟那一日之所以假出一副悲伤过度的样子,完全是为了不让朱太妃在群臣面前继续赚足颜面而已。

事实上,对于先帝灵驾发引一事,向氏心中未有丝毫波澜,甚至在看到朱太妃哭的那般撕心裂肺之时,心底还由衷感到了快感。

“先帝自小便是吾看着长大的,十岁御极,十九岁亲政。”

“自亲政以来,可谓是尧鼓舜木,至圣至明。”

“本是一代英明君主,奈何天不假年,先帝盛年而崩,又膝下无子。”

向氏面上悲痛。

“那日吾看着众人抬着先帝的灵柩入舆车,就想起了当年将其抱在怀里时牙牙学语的模样。”

“这般想着,一时竟泪眼模糊,心中悲伤至极。”

向氏嘴中扯着谎,可戏却是做的全套,双手握拳轻捶胸口,看上去似乎真的心中哀痛不已。

“大娘娘莫要哀伤。”一旁的向嫣宁及时出言安慰。

“道家曾言,泰山乃魂归之地,其作为五岳之尊,是凡人与上天相通的地方。”

“先帝在位十五年,多行利民之事,深得百姓崇敬爱戴。”

向嫣宁说的认真至极,尽力想要安慰向氏。

“先帝积攒的福报绰然有余,安葬帝陵后自会归于泰山,去往东极长乐界。”

向嫣宁虽然聪明,但毕竟年纪还小,并不知向氏是在做戏,此刻见大娘娘面露悲痛,便只是单纯的以为向氏是在为已经逝去的先帝哀伤。

赵翊看了一眼一旁认真宽慰开导向氏的少女,心中不由得感叹一句。

到底还是年轻。

…………………

不过看着面前演戏演上瘾的向氏,赵翊并未说破,还是做足了样子。

“先帝龙驭宾天,此乃国朝之伤。”

赵翊佯装叹息,劝慰道:“但毕竟还魂乏术,大娘娘也勿要过度悲伤了。”

“吾也知晓这个道理,然每每思之,还是……………”

向氏说罢,又作势抹去眼角一滴刚刚努力挤出来的眼泪。

看着没完没了的向氏,赵翊心中升起些许不耐。

为了不在此处浪费过多时间,赵翊想了片刻,忽而开口道:“御药院有难得的百年人参,是不二珍材。”

赵翊有意突出“不二”这两字。

“便拿来给大娘娘补补身子吧。”

只见向氏听罢果然眼眸一亮,顿时来了精神,方才的悲痛一扫而空,此刻只顾着询问赵翊。

“宫中只有一颗?”

“是。”赵翊予以肯定。

向氏听罢心中一喜,宫中唯有一颗百年人参,而因先帝灵驾入舆一事哀伤亏损的却是她与朱太妃两人。

此番若是拿来给自己熬煮汤药治病,倒是有了极大的颜面。

“官家有心了。”向氏心情愉悦,连语气都带了些轻快。

话说出口,向氏才后知后觉想起自己现在应该还是沉浸在悲痛中的状态。

侄孙女还在一旁努力宽慰自己,官家也出言表示了安慰之意,向氏深知适可而止的道理,当下便止住了眼泪,叹了一口气。

“官家说的在理。”

“吾是不该再沉浸于先帝崩逝的哀伤之中了。”

…………………

一番做戏过后,向氏谈及今日要事。

“吾今日唤官家前来,便是为了采选一事。”

向氏道:“明日便是采选合格的少女入宫的日子。”

“寻常的也就罢了。”

“可对于那些请托入宫的官宦之女,到底还是不同。”

“吾决定届时在慈德宫召见她们。”

话到此处,向氏不忘同赵翊道。

“毕竟是为官家择选,若是得空,官家还是尽量来一趟。”

“现场瞧瞧,若是有称心如意的,便可直接抬了位份赐殿侍奉。”

赵翊也并未推辞,应下:“劳烦大娘娘费心了。”

“若是得空,朕一定亲自去瞧瞧。”

向氏点头,而后看了一眼正在一旁站着的向嫣宁,眼神对其示意,催促其主动与皇帝搭话,以博取圣睐。

向嫣宁此刻正对上太后的目光,看到了对方的暗示,她悄悄瞧了一眼上座左侧的赵翊,紧张的手心冒汗。

虽然事先有过心理准备,但毕竟还只是个少女,之前未曾与外男有过接触的向嫣宁几乎是别扭着声音,踌躇半晌才说了一句。

“嫣宁见过官家。”

听见自己的侄孙女酝酿半天就说了这么一句话,向氏当即皱眉。

向嫣宁是以她侄孙女的身份留在宫中,虽然宫中上下都已经默认嫣宁日后必定会成为官家的后妃,但毕竟年龄还差些,不能即刻承恩。

而此次通过采选入宫的少女大多皆是十之七八的年纪,正是得宠幸的大好时候。

如此情形,向氏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侄孙女能与官家多多相处,虽不敢奢望其能像英宗与宣仁圣烈皇后高氏那般青梅竹马相伴长成,但总还是祈愿能增进一番感情。

毕竟,哪怕宫中有妃嫔先一步生下皇子,也不能保证皇子能够安然长大。

她的丈夫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神宗生了十四子,结果前五子接连早夭,每一个能活过五岁,其中有四个更是连周岁的门槛都迈不过去。

于是皇位就这么水灵灵的落在了存活下来最年长的第六子赵熙身上。

子嗣多,皇子夭折的几率也大,向氏算是明白了这赵氏皇族龙嗣的繁衍规律。

故而现在向氏虽然有些担忧会有人先一步诞下皇子,但最在意的,还是如何增进侄孙女嫣宁与官家的感情。

毕竟,当男人看到一直陪在自己身边的少女显露出女人姿态时,到底还是与寻常的妃嫔不同。

想及此,向氏不由得为向嫣宁不懂得抓住机会而着急。

这次是难得的机会,断不能给官家留下个木讷的印象。

“方才嫣宁在吾这儿读书,仅仅只是半刻钟的时间便记下了读过的内容。”

赵翊嘴上应着:“竟有此事。”

向氏见状,便对向嫣宁示意道:“难得官家今日在这儿,你便背念一段。”

背一段吗?

这倒是还好。

向嫣宁正在绞尽脑汁想着怎么同赵翊再次搭上话,此刻听闻太后让自己念一段书经上的内容,心里反而暗喜。

可就在她颇有些信心,准备了一大段书文上的内容即将要脱口而出之际,耳旁却突然响起了官家的声音。

“随便几句便可,朕只是听个大概。”

“就像你平常那般,不必紧张。”

想着对方只是个少女,赵翊无意为难,连语气都轻了不少。

本以为会万无一失,向氏正期望着侄孙女能在官家面前展现一番自己的才华,可一抬头,却瞧见向嫣宁有些愣愣的往左侧的方向看着。

不知怎得,向氏心中猛地生出一阵不好的预感。

“谦让恭敬,先人后己。”向嫣宁停顿了一秒后,终于顺当的开口。

“有善莫名,有恶莫辞,忍辱含垢,常若………………”

向嫣宁越说越磕绊磕绊,最后甚至直接卡在了半道,短暂的停顿之后是更加长久的沉默。

这,这是怎么回事?

眼见向嫣宁卡在一句话的中间不上不下,向氏心中顿时一急。

“怎么了嫣宁。”

向氏压下心中焦虑,佯装慈爱的开口询问。

“可是忘了后半段?”

向嫣宁此刻也是急得手心冒汗,却怎么也想不起后面的内容。

此刻她心中后悔莫及。

刚刚就不该往官家那边看去的。

她也不知道怎么了,刚刚和官家的目光对上,大脑就一片空白,往日里熟记于心的字句变得模糊不清。

………………………

赵翊见面前的小姑娘在自己刚刚说完话后就怔怔的盯着自己看,而后又忽地面色一红慌忙移开视线。

接着便顶着一张红通的脸磕磕绊绊的开始背念。

最后还卡壳了。

……………………

向嫣宁挣扎半晌,终究还是点了点头承认,声音细若蚊叮。

“是………………”

向氏顿时心中气噎,方才还好好的,怎么一要在官家面前表现就差成这个样子。

“许是还不太熟练。”

不知真相的向氏还在找补机会:“你便重新挑一段再来。”

“请官家,大娘娘恕罪。”向嫣宁俯身行宫礼。

“可能有些紧张了。”就在向嫣宁慌乱之际,赵翊出言解围。

“先前曾听过嫣宁背记文章。”

谎话赵翊是张口就来:“流畅通顺,竟听不出是她这个年纪所能记住的。”

“方才定是太过紧张,一时便忘了。”

官家……是何时听过她背记文章了?

短暂震惊过后,向嫣宁也明白官家的用意。

说罢,赵翊摆手道:“又不是什么大事,请什么罪。”

“方才背记的是何书。”赵翊开口询问。

向嫣宁应声抬头,如实回答:“回官家,是《女戒》”

《女戒》?

赵翊想了一瞬,好像就是东汉班昭撰写的关于教导女性做人道理的训文。

向嫣宁见官家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几乎是下意识开口,都未注意自己的话中带有些许自辩之意。

“小女已经将《女戒》全部背记下来,方才…………方才是过于紧张了,竟忘了后段。”

“所谓的女子无才便是德,皆是妄言。”

赵翊开口道:“《女戒》是好。”

“但也要多读些其他的书。”

多读些其他书?

向嫣宁一愣。

赵翊心里正顾念着陈茗道为何要反复提及张译所举荐的魏灏清一事,当下也没有过多心情在这里周旋。

“大娘娘既要召见由请托入宫的几位官宦之女。”

赵翊道:“那到时便遣人到福宁殿通传一声。”

说罢,赵翊俯身行了一礼,未给向氏挽留的机会,直接便出了殿门。

…………………

向嫣宁起身行礼,目送官家离去。

她一直看着,突然心里就下定一个主意。

她要听官家的话,要多读书。

向氏这厢才喝了一口茶水压压惊,一抬眼的功夫,好巧不巧便瞧见了这一幕。

她顿时眉心一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