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买地皮
赵利民最终还是被韩枫拉到了厂子里住下。
赵利民来到厂子的第一时间就表达了疑问,为什么厂子要选在离市区这么远的地方。
韩枫累的没心情跟他解释,只是让他明天自己看,带赵利民去了给他准备的宿舍后,韩枫回去倒床上就睡着了。
这两天他实在太累了,赵利民来了也好,能帮他分担点活。
赵利民来到厂里的第一天睡得不太好,第二天起的比较晚,工厂早已经开始了忙碌。
赵利民收拾利索出了宿舍,刚好碰到韩枫过来找他。
早上出的第一批货已经装完了车,韩枫要带赵利民去熟悉一下市场。
“你醒了,走吧。”
韩枫今天没带李文勇,而是带着赵利民来出货。
大王村是工厂附近最近的村子,韩枫已经连来两天了,可几百张板凳仍然不够这个人口过三千的村子的人使。
每次韩枫的面包车开进村,立马就会有人拿着钱围上来。
饶是在大厂子当过副厂长的赵利民也从没见过这种架势,他们平时求着别人买货还来不及,哪里被消费者如此热情对待过。
几乎就是再给韩枫上赶着送钱。
赵利民神色复杂的盯着满面笑容迎接村民们的韩枫,这个人再一次创造了奇迹。
不得不说,韩枫今天带赵利民看到了他的市场,比韩枫说什么都管用。
难怪韩枫一直在强调自己亲眼看一看就什么都明白了。
赵利民心想,如果韩枫一开始就跟他挑明了要做农村市场,恐怕赵利民不可能会辞职过来帮他。
因为在赵利民眼里,农村市场是没有价值的,韩枫不可能成功。
但此时,韩枫用事实证明了他的正确,赵利民再也无话可说。
赵利民不得不承认,在韩枫带他亲眼见识到农村人对他产品的热情的这一刻,他彻底服了韩枫。
没有人能拒绝一个会赚钱的老板,尤其是这个老板,他还特别的会赚钱!
赵利民很快跟上韩枫的节奏,以最快的速度适应了新的生意模式,取代了韩枫的主导地位,亲自跟围上来的村民们打交道。
他好像变成了一个集市摊主,正在农村大集上售卖自家的产品。
赵利民并不排斥这种感觉,毕竟谁能拒绝数钱数到手软呢?
赵利民只恨工厂的生产速度不够快,韩枫租的车不够多,这些都是影响他赚钱的最大因素,而不是市场,因为摆在赵利民眼前的,几乎是一个无限的市场!
能赚多少钱取决于他能拉来多少货。
看着这么快就进入到新角色中的赵利民,韩枫很是欣慰,到底是大学生啊,学习和接受新鲜事务的能力就是快。
要是换了隆兴那些老古董过来,怕是当场就要走人了,当街卖货,这也太不体面了!
殊不知,生意人,要啥体面啊,到手里的钱才是真的。
赵利民加入后,迅速接手了韩枫的一线工作,每天都是他和李文勇一起去出摊。
而韩枫则终于能腾出手来整理一下工厂其他方面的工作。
首先,他增加了工人的数量,从原来一班制,改成了三班倒,每天工作八小时,工人的工作时间严格按照尚未出台的劳动法执行。
工厂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而后,韩枫又租来一辆面包车,赵利民和李文勇各带一个人分开去卖货,现在厂子的生产效率提了上来,但销售人员的培训还没来得及做。
毕竟他们厂子的销售模式和别人不太一样,不是信得过的人,出货是有风险的。
所以即便再缺人,韩枫也不能着急,只能慢慢来。
最后,就是工厂的战略问题。
韩枫一直在思考厂子的未来。
他知道,厂子做大以后,免不了跟隆兴有正面一战。
而一旦开战,韩枫的商业模式不可能瞒得过人家,一旦被隆兴发现,有利必图阿刘大成必然会选择跟进。
而韩枫的买卖并没有太大壁垒,只不过是思路和别人不一样罢了。
隆兴跟进韩枫的战略以后,原则上来说,韩枫就没得玩了。
隆兴的背后是政府,一旦隆兴有了稳定的盈利方向,政府一定会给予他们最大程度的支持。
到那时,就是韩枫的死期。
韩枫可不想等死,所以他必须未雨绸缪,在可能的未来到来之前,抹杀掉这种可能。
而唯一的机会就在隆兴发现韩枫的商业模式之后。
只要隆兴赚不到钱,政府就不会支持刘大成。
怎样让隆兴赚不到钱?
有且只有一个办法,打价格战!
然而这正是最难的地方,隆兴的背后是政府,正常来讲,韩枫再怎么有钱,也不可能跟政府叫板。
不过,这事也不一定。
韩枫得好好计划计划。
韩枫的家具厂从开工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星期,一切都慢慢走上了正轨,他这个老板也不用再亲自干活。
赵利民培训出一批销售人员后,他也没有继续呆在一线干活,而是被韩枫任命为他们厂的总经理。
韩枫把赵利民叫来了办公室。
赵利民进门后直接问道:“韩总,找我来干什么?”
韩枫笑道:“赵总,今天找你来主要是想让你帮忙联系一下生产线的厂商,买几条生产线来,现在厂子的生产力严重不足,现在我们都腾出了手来,也该发展发展了。”
“没问题。”赵利民没一点犹豫,点点头应了下来。
现在账上躺着十三万,并且每天还在源源不断地进账,现金流很充裕,买几套生产线一点问题没有。
虽然厂子才刚刚成立两个星期,但发展之快就连赵利民都有点不适应,是该扩大生产规模了。
赵利民刚想走,韩枫却再次开口说道:“还有,你再去联系一下原灯泡厂的老板,问问看能不能把这块地皮买下来,钱不是问题,尽早把这事办下来。”
“韩总,为什么要买地皮?想赚更多钱,咱们现在应该多买点生产线,花这么多钱买地皮有啥用?”
赵利民不太理解韩枫为什么要买地皮。
赵利民一直以为韩枫的思维是市场经济模式,既然是市场经济,就应该尽可能扩大生产规模,按照目前狂热的市场反馈来看,甚至应该举债购买生产线扩大生产规模才对。
买地皮是老一辈人的思维,办厂子就该踏踏实实办,资产全是自己的心里才安稳。
韩枫怎么会让他去买地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