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当文豪从穷困潦倒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3章 戏剧

两个小时后,《北平文艺》

李卫国找了个好点的位置,把自行车停下来,跟门口的保安打了一声招呼,直接拎着刚写好的稿子上了二楼。

在二楼的办公室,在场的责编都拿着一支钢笔忙着审稿子,周淮菇也没有清闲多少,戴着老花镜的眼睛,不肯放过稿子上面的任何一个字。

李卫国站在旁边稍等了一会儿,《北平文艺》虽然是顶尖杂志,但是这环境真的是很差,又矮旁边的装饰又小。

屋子里头只有极小数的装饰品作为点缀,不知道是不是跟小说有关的行业都有这样的毛病,好像《今天》杂志的环境也不怎么好。

周淮菇看了手里面的稿子五六分钟似乎是察觉到了李卫国的到来放下手里面的稿子,朝李卫国的方向点了点头。

“编辑同志新稿子写完了,是按照我之前跟你说过的那个思路,书名叫做《白棉花》,麻烦你今天抽空审阅一下。”

“我这里刚刚好把稿子看完,就看你的吧,虽然《北平文艺》的投稿不少,但是在质量这一块还是有一些让人不满。”

“有的稿子问题其实很明显,写的文章一点文学心都没有,干巴巴的,但是这样枯燥的文章必须得阅读完,阅读完了以后才发现。”

“我白白浪费了这么长的时间,也许是我看文太挑剔了,不知道看你的稿子能不能让我的心情稍微好一点。”

周淮菇忍不住吐槽了几句,她当专业编辑,对于文学肯定是有热爱的,但是再强烈一点爱好,做工作的时候每天都需要不停的重复类似的日程。

不免的也开始厌烦起来,只是比不是爱好的工作要稍微好过那么一点,就想要试着从事别的工作,等真跳槽了再一回首还是现在这个工作好。

“有任何不好的地方尽管提,反正这只是初稿,写文学作品改多少次都是正常的,我也没办法每回都把水平发挥的好。”

周淮菇接过李卫国的稿子,往上面扫了一眼,独特的开篇方式已经吸引了周淮菇的眼球,“嗯,有建议肯定给你提!”

“对的,杂志社里面一直有一个小道消息,主编找到了一个非常厉害的译者,竟然能够翻译《百年孤独》这样子的名著。”

“想要翻译这一本书的难度可不小啊,《百年孤独》的文抄本,说实话我也很想看,看多的文学作品以后只有这种作品才能引发我的深度思考。”

主编看来还在杂志社里面帮李卫国宣传了一下,这不就是等于在给他铺路吗。

只是他没想到周淮菇同志也有这方面的需求,看来这方面的市场李卫国还是低估,这些专业编辑还不是目标群体。

有些电影厂里面的作者,港岛那边来的商人,那才是大户,尤其是港岛那边来的商人,他们手里头的钱是最多的!

李卫国:“《百年孤独》这本书我也挺感兴趣的,在我眼里他和《迷惘》不相上下,周淮菇老师平时一般都喜欢看什么类型的文学作品。”

“现在空闲了以后我一般都会反反复复的阅读《红楼梦》、《三国演义》,他们的文学性是任何当代作家都比不了的。”

“除了《红楼梦》,我闲下来还会读二十四史里面的前四史,这些都是精华,还有《海上花列传》,《镜花缘》,《东周列国志》。”

李卫国听了这个书单以后,有一点略微的感到吃惊,不愧是专业的文字编辑,排除日常工作以外,阅读量竟然这么可怕。

这篇作品在古典文学界的地位都不低,看了以后是绝对能够提升文学底蕴的,而且能够列举出这么多的书,按理来说不会是他全部的阅读量,还有很多没有列举的呢。

比如说像李白的诗词,鲁迅,冰心的作品,李卫国要是往外面报数单的时候,绝对不会挂着他们的名字。

“我读的稍微少了一点,古典文学没有怎么接触,中华书局出版的前四史,我也只读过了《三国志》的百纳本。”

“最近一直在读《红楼梦》这部作品,在阅读这块,我打算专精红楼梦这一本名著,我把里面里面的人物大纲罗列出来。”

“方便以后写专业的文学评论,毕竟现在在作家这一行观看《红楼梦》,对《红楼梦》有着深度理解的作家叫啥都叫红学家!”

周淮菇忍不住夸赞:“你很有志向!《红楼梦》是一个不错的研究方向,再搭配上你本身就有小说作品,你以后的前途无量。”

“你这本小说大体看上去是没什么问题,细节处理的都很干净,错别字问题也极少,可以看得出来是一本精品。”

“我觉得可以提前恭喜你李卫国同志又出一本优质小说,你在文学里面的天赋简直是令人羡慕啊!”

周淮菇现在虽然还没有翻完《白棉花》的那种,但是以她多年从业的经验和对文字的敏感程度,他就能够猜得到这本小说的质量不差。

这本小说不仅有文学性,那种文字之间的吸引力和通俗性更是别的小说无法比拟的,就算是为了版权改编而定制的。

旁边的编辑跟着附和,“周淮菇老师应该是我们羡慕了你才对这么好的作者给你捞着了,这便宜可不是哪都能够找到的。”

又有另一位编辑跟着打趣道:“还好路遥那家伙不在这里,李卫国同志要不你以后在我底下写文,反正三本在《北平文艺》的合同已经结束,你也不用继续深度绑定,倒不如来《延河》试试?”

“这位同志我有点怀疑你是《延河》派来的人了,跟着我走一趟。”

李卫国听着旁边几位编辑的讨论,脸上不禁也生出一些笑意,没想到《北平文艺》杂志社平时也会是这么一副欢快的场景。

怪不得后世有这么多人,都是会加入这杂志社。

《白棉花》投稿完成,接下来要开始着手准备剧本的事情了,这倒是不用思考太多直接无脑选择莫言的就行。

他的剧作《高粱酒》,《檀香刑》都很不错,其中《高粱酒》是以莫言的第一本改编作品《红高粱家族》为底本写的。

读过的人都会觉得这已经能够算得上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