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汉勋贵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9章 汉军回京,徐恭劝告

“没用的,我了解陛下的性子,他是个非常霸道的人,心中做好打算就绝对不会改变,我的话陛下会听,但我死了又会如何呢。”

徐恭看着蔚蓝的天空轻轻摇头,他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后辈几乎无人可堪大用,徐楚徐诸武力有余谋略不足,徐胄虽然身居太常要职,又是太学祭酒德高望重,但做事太优柔寡断缺乏血性,而且年纪也不小了。

至于徐南徐晔等人倒是文武双全,但都不算突出,只能是中规中矩,能不能得到重用尚且说不好,更何况是做到和自己一样规劝皇帝了。

然后他又看向了公孙贺:“我死以后,朝中唯有三人可为丞相,一是功劳资历最重的太尉周亚夫,二是德望最盛的太常徐胄,这三便是你,公孙贺。”

“我…属下惶恐,丞相太抬举了。”公孙贺有些慌了,倒不是怕徐恭害他,而是惧怕被周亚夫或者徐胄盯上。

这两个人的优势都太大了,周亚夫不必多言,赵国之乱、四国之乱包括拱卫边疆都有大功在身,就算是军坛新秀,被封为大将军的卫青在威望资历上都远远不如

而徐胄也很明显,首先他是徐氏子弟,在太常之位上待了二十多年,经常辅佐治国,同时还是“太学”的祭酒,此人上位无论是儒党还是法党都不会有意见,甚至还会拥护,因为他们都认为自己是覆盎学府的“正统”。

如今“太学”势力已经发展的非常可怕了,刘彻非常喜欢用这些被忠君思想熏陶的人,法党的代表人张汤官至御史大夫,封武平侯,儒党的代表人便是当今右相,公孙弘!

可以说某种意义上徐胄甚至比周亚夫更有优势,天下的文人也是更希望徐胄这个“自己人”拜相。

徐恭摇了摇头,说道:“你争不过周太尉和胄儿,但他们之后就非你莫属了。”

公孙贺这才松了口气,不过他现在除了得陛下赏识外没有一点优势,为什么徐相这么肯定呢。

“因为我会向陛下举荐你。”

“为,为什么?”他又不懂了,按理来说就算举荐也是其侄徐晔吧,再怎么样也轮不到自己啊。

“我很看好你,你和其他人不一样,你的思想没有那么激进,但又不那么保守死板,必然可以规劝陛下,还有一点你是布衣出身,并非功臣之后,陛下会很欣赏你的。”

徐恭其实更倾向用这些中庸之臣,如今的大汉需要战争,但即使这样也不能太频繁了。

周亚夫就是典型的主战派,徐胄虽然位居中庸但处事优柔寡断,不果敢,可以用以理政和出谋划策,但不能令其独断。

就像李广一样,可为将,但不可为帅。

………

第一次北伐匈奴汉军大获全胜,并没有耗费多少兵力就摆平了东北和辽东等地,还夺下了河套之地,为朝廷提供了一处天然的养马牧场。

缴获的牛羊更是有四五百万头,现在正准备分批次运回长安,匈奴的势力被极大程度削减。

卫青这次更是接过了大将军的位置,不过实际上徐恭还是有节制诸将的权力,即使是大将军也要听命。

目前来说朝廷中皇帝之下依然是丞相,刘彻其实也想过削弱徐恭的势力,毕竟他是个多疑的人,任何人都不可能百分百相信。

不过考虑到徐恭一大把年纪了,就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其创办太学德高望重,儒党法党没有哪个人敢当这枚刀子。

或许徐胄要比徐恭好控制的多,他本质上是个文人,还不怎么有主见,相对周亚夫而言更好拿捏。

丞相徐恭和大将军卫青率领十万兵得胜回朝,长安举城欢庆,刘彻也亲自带领百官在外迎接。

这是朝廷主动对匈奴人的第一次胜利,成果远远超过了预想,自然非常高兴。

鬓角斑白,神态沧桑的徐恭走在最前面,他的身后当然就是意气风发,年轻气盛的卫青了。

刘彻见大功臣回来。笑脸相迎着走过去。

徐恭也赶紧下马,朝着他行礼:“臣参见陛下。”

“末将参见陛下。”卫青同样如此,昔日大将军窦婴的惨状犹在眼前,他自然是不敢再居功自傲,而是将自己的姿态放到最低。

以最谦逊的神态面对陛下,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卫氏能一直存在。

“两位是我大汉的功臣,快快随朕进京。”刘彻大笑着为两人引路。

城内已经有不少沿途欢迎的百姓了,虽然对外战争花费了很多钱粮,但此时对百姓的影响其实不大,朝廷打了胜仗他们还是很高兴的。

这几年“崇儒法,抑诸子”的策略已经颇具成效,百姓心中树立起了民族这杆大旗,大汉的魂魄也是这时铸就。

“朕听说霍去病斩了白羊王和匈奴人的右贤王?”刘彻看似随口提了一句,实则心里非常关心,他是真的喜欢霍去病这位少年将军。

能打仗,长得帅,性格忠诚的将领谁能不喜欢呢?从给予的封号冠军侯就能看出,冠军意为“勇冠三军”很是贴切了。

卫青恭敬的点头:“的确如此,去病作战非常勇猛,他对骑兵的造诣甚至要超过末将。”

刘彻随机“哈哈”大笑了起来:“好,不愧是朕看好的将军,下次北伐朕一定重用他,这磨练的应该也差不多了。”

之后皇帝又问了很多战争的细节,卫青也是很有耐心的讲解。

徐恭走起刘彻旁边,一直沉默着的他总算开口了。

“陛下臣有事要奏,希望您能重视啊。”

刘彻有些疑惑,于是问道:“老师有何事要教朕?”

“陛下曾说明年还要再次派兵,一直到解决边患为止,同时还要征伐南越,可对?”

“不错,我大汉也该亮亮屠刀了,如果不打仗后世子孙何来生存空间?”

刘彻也是知道老师要说什么了,无非就是劝他对外战争要慎重,不能频繁,最好是十年二十年一次大型军事活动,解决完匈奴之后,就要等到恢复的差不多了再进行。

他当然也知道这么做有好处,但时间不等人,十几年的时间,会发生什么没人说得准,为了以防万一绝对不能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