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农具的重要性
“不过……江知青,你还是别叫我璐璐了。因为……我希望......”
青小花有些支支吾吾的,半天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希望什么?但说无妨,我不会介意的。”江境桥笑道。
“因为.....,江知青,我希望,你和别人会有一些不一样。”青小花说道。
噢?
不一样?
这是什么个意思?
江境桥心里想着,虽然有些疑惑,但总体还是高兴的。
感情产生的基础,不就是得不一样嘛。
“好,没问题,那我还是叫你小花,没问题吧!”江境桥说道。
“嗯!”青小花笑着答应下来。
吃过饭后,今天的课程还剩下午一节课。
“乡亲们,今天的课已经上了一大半了,我们准备开始上今天的最后一节课。
“上午我们已经了解了基本的地球运动知识。这一个部分,主要是让大家深刻了解,我们作为地球上的人,是要随时和宇宙中的星体,还有地球的运转轨迹,产生很多联系。
“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一个观念,那就是,农业生产,必须要讲究科学,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地迷信某一种事物,或者某一个人。”
总结完上午的课程,江境桥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几笔。
“这个东西,我画得可能不太好,但是大家肯定能看出来,这个是......”
“爬犁!”李树根抢答道。
“对,树根哥说得不错,这就是一个爬犁。这个东西,是和大家日常相关的,所以肯定都不陌生。
“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爬犁的意义,远远比大家想象中的还要大。
“大约是春秋时期,那已经是两千多年前了。至少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出现了铁犁牛耕的形式。
“然而,在春秋时期,也就是铁犁牛耕出现以前,那个时候,是怎么种地的呢?那时候,都是刀耕火种。一把火把地上所有的草木全部烧干净,然后再种地。
“这种方式,想来不必我说,大家也都能想到,肯定是有很多的坏处。这种过度的耕作,会给当地的小气候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高温、暴雨、冰雹......这些全都是可能会带来的结果。
“就算是不谈这些,单就刀耕火种本身来说,这种方式本身非常没有效率。大家想,牛来种地,尚且也是费力的,也需要很多时间。更何况是人本身呢。”
讲了这么多抽象的概念,江境桥扫视了一眼教室内部。
好在,大部分人还是在认真听的,并没有完全丧失兴趣。
“所以,这个发展的历史,大概可以说明些什么呢?”
底下无人作答。
李树根挠了挠头,皱着眉头说:“江知青,你讲得深入浅出,我倒是听懂你的意思。但是吧,我隐隐约约感觉出了什么,但是又说不出来......唉,我这脑子,真是不好用!”
“树根,你还不如我了?这个问题,我好像知道答案。”旁边的胡大婶儿笑道。
“哦?那么胡大婶儿,你来说?”江境桥说。
见状,胡大婶儿就站了起来,说:“我觉得......是说,我们人的力气,不如牛的大!我们人的手,也不如爬犁好用!江知青,你说,我这个回答,是对的吧?”
这个回答......
貌似也不能说它是错的??
虽然说没有说到核心问题,但是胡大婶儿这话粗理不粗啊。
“呃......这个嘛,胡大婶儿,你说的也是对的,也是对的!不过,或许还有一些更加深层次的原因?”江境桥打了个哈哈。
李树根又接话道:“我倒是觉得,江知青的意思或许是......种地的工具,也就是农具,是非常重要的?农具好,事半功倍,农具不好,可能会吃力还不讨好?”
终于听到了正确答案,江境桥很是欣慰。
“没错,树根哥,你说的非常好!就是这个答案!”
听到自己被表扬了,李树根还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说:“嘿嘿嘿,江知青过奖了!”
......
今天的课终于上完了。
谯均那边还没有结束,所以江境桥先自己回谯家。
时间还不算太晚。
江境桥一边走,一边思考着事情。
现在的进度是很不错的,已经给七队的村民们种下了科学的种子。
现在,他们已经明白了农具的重要性。
所以,后面江境桥准备推广新农具的时候,也就不会受到那么大的阻力了。
这就是他一开始就准备铺好了的路。
现在看来,乡亲们不仅不反感,而且效果还不错。
铺垫已经做好了,剩下的,就应该是正式开始准备新农具了。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年代的生产力,还是太差了,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很多村民的家里,用的还是最基本的农具。
像是锄头、爬犁这些工具,都已经传承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而现在,人口还是上升趋势,粮食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还用老一套,这怎么能行呢?
但是,同时,江境桥也知道,自己接受的毕竟是二十世纪的教育。
简单来说,那些教材上的东西,对于七十年代来说,都太新了。
村民们能不能接受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二十一世纪的农具有二十一世纪的技术支持。
现在才1977年末,哪里来的二十一世纪的生产技术呢?
而江境桥一个人的力量,显然也是不足以做出这么高端且大量的农具。
这还真是个问题。
想来想去,江境桥觉得还是不能着急,得从头慢慢来。
他还记得,七十年代,在某些地方,已经出现了一些改良工具。
那些工具,虽然不一定适用于蜀省的地理环境,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既然是这个时代的产物,那肯定就是附符合这个时代的生产力的。
所以,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大约是在七十年代的早些时候,已经有些地方的农械厂、农机厂,造出了中山-10型机耕船。
这种型号的机耕船,接地压力不大,所以可以适应很多种农田的情况。
不仅如此,这种机耕船的转向也很方便。
这正好就适应了雨顺村水田相对比较分散的情况。
掉头不方便的机器,在雨顺村这种地方,就太难转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