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好楼居
昆仑山在汉武帝时的强势崛起,虽未取代蓬莱,但已构成对东海神山的挑战。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有着汉朝探索西域后对当地人文地理的浪漫想象;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淮南子》的倾力推荐。“昆仑”神话在之前的典籍文献、文人辞赋中多被提及,但都比不上《淮南子》的描述来得详细。
除了将这座原本偏西的神山塑造成位于“天下之中”的登天高峰外,该书还为昆仑总结了三个重要特征。第一,它拥有众多高楼建筑(金台、玉楼),这是普通神灵成仙后的住处,所谓“神栖昆仑”。第二,在神山中心位置,还有巨木奇花(不死之树、扶木、建木),只有通过攀登巨木,才能进一步抵达最高神灵的领域。第三,这位最高的神灵叫“西王母”。西王母如何攀上巨木顶端,成为昆仑的主宰,以及她与汉武帝的故事,将是下一章要谈到的主题。我们在这里先说说神山上的高楼。
汉武帝钦定了西域的昆仑山后,下一个任务就是寻找神山的主人,以及她所掌管的“不死灵药”。可新命名的昆仑山上到底什么情况,往来西域的汉使心里最清楚,对于汉武帝要寻找的神山主人,他们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推给更语焉不详的西方。于是就有了《史记·大宛列传》所记:“安息长老传闻条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尝见。”从地理上讲,昆仑山的西面是大宛,大宛西面是大月氏,大月氏西面是安息国,安息国西面才到条枝国,大约已经到了东罗马帝国境内了。这样,把西王母推给条枝国,至少先把武帝给糊弄过去了。
西王母是个神祇,飞去近处、远处还能说通,但武帝钦定的昆仑山已经不能搬家了。这仙家住所的模样,还得给皇帝一个交代。这个问题难不倒汉使和方士,同样可以推给语焉不详的南方,因为不久前,汉朝刚完成了对越地(东越、闽越、南越)诸国的统一战争。那些南方风俗与传闻令武帝无比着迷,很快他便沉迷于南国的奇幻魅力。按照《史记》的记载,一位来自越地的巫师,不但让武帝接受了越巫鸡骨占卜术和越式祭祀方式,还促使他新建了宛如仙境的建章宫。
图1.7 广州市出土的汉代陶制“干栏”式建筑模型(4)。
图1.8 东汉“干栏”式陶屋,浙江湖州杨家埠朱家山湖州钢铁厂工地出土。现藏湖州博物馆。
图1.9 东汉石刻“干栏”式楼房,四川芦山县东汉砖室墓出土。现藏芦山县博物馆。
“越风”的流行早被方士公孙卿看在眼里,他当即献上“仙人好楼居”的著名修仙理论,将越式民居拔高到堪比“昆仑”的历史高度。那些被木桩或竹竿撑起,离地一人多高,仿佛悬空一般的木楼或竹楼,就是长江之滨到珠江流域间,水畔、高山中越人住宅的普遍样式。这些房屋样式可以出土的越地“干栏”式房屋模型为证(图1.7—1.9)。通神的越人们住着这样的房屋,那么神仙也当如此,只不过后者的楼居更高一些。而这与东方朔所言“(瀛)洲上多仙家,风俗似吴人”的高论,恰能相互验证。
既然东海蓬莱的神仙住着这样的高楼,西海昆仑的神仙也没有理由拒绝同样的住宿标准。就这样,从东到西的神仙们都住上了层层高楼,隐藏于神山的最高峰上。西汉以后,中国民间的墓葬中除了模拟神山的博山炉外,还涌现了无数精美的陶楼或宫阙状的魂瓶,其实它们都不是普通的平地上的高楼,而是建在昆仑之上的“金台、玉楼”,代表了神灵栖居的神山之巅。当然,对于汉武帝这样的古代帝王来说,并没有那么复杂,他们的宫殿中早已立起高耸的观楼,足以在有生之年中静待神灵的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