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推荐序 用技术赋能孩子的健康发展
彭凯平 清华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教授,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
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人们或惊慌于新技术迅速崛起的力量,或对即将到来的崭新时代跃跃欲试,无论如何,AI时代已经轰轰烈烈地到来。在这种情况下,今天人类面对的首要课题,已经不再是AI技术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这个世界,而是在一个被AI不断改变的世界里,我们如何与AI和谐共处,同时保存人类文明最朴实的真诚、善意、同理心与宽容。我们以及我们的下一代,在这样一个时代,该如何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不是被技术浪潮所淘汰?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始终认为教育的根本是依据生命规律,顺应并发挥人类那些卓越的天性,运用人文与科学相结合的理念与方法,帮助孩子建构人格、建构理想、建构认知、建构对事物的爱与投入,建构对生命意义的信念。所以,我一直呼吁,教育要尊重人性、尊重科学、尊重文化。教育的使命是造就真正积极而正向的人,激发人内在意义的觉醒,点燃生命价值,而不是加工考试机器。教育既需要与时俱进,亦需要保持本心。秉承这种理念,教育者在今天就需要特别关注如何运用人工智能赋能孩子在新时代中的健康发展。
首先,我认为,不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人都有不可替代的两个特别重要的特质,即“情感思维”与“同理沟通”。从认知科学角度看,人工智能无非极大地拓展了人类的思维能力与知识加工能力,但无论它运用何种算法,基于何种大数据,抽取何种语料库与数据集,在可预见的时间线内,它还无法完全实现人类的情感价值。情感价值包括情感想象力、情感创造力和情感感受力等。一句话,人工智能无法识别人类在纯感性上对于“舒服与否”的判断。同样,情感沟通能力是建立在情感感受力基础之上的,人工智能无法判断“舒服与否”,自然也无法完全判断在变化多端的情境下,具体事件对人们情感诉求和共情心理的影响。因此,尽管在未来,越来越多的职业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情感价值将依然是人类的优势。对于教育来说,万花筒式的教育与科技无论如何繁荣灿烂,其对于人类灵魂的启蒙都需要人类自身的温情与守望。
在萨尔曼·可汗多年前创办可汗学院之时,我就对他的工作有所关注。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创新教育家,可汗学院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教育创新平台。可汗学院的诞生为全世界上亿的学习者提供了开放、易得、高自主性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大量精品课程,节约了人们的学习时间,丰富了人们的学习内容,增强了人们的学习兴趣,至今仍对我们的教学创新有着借鉴价值。可喜的是,在他的最新作品《教育新语》中,萨尔曼·可汗不仅充满激情地描绘了一幅未来教育的宏伟蓝图,更为我们提供了如何在AI时代守望人类最深处感动的深刻洞见。其中包括在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刷新教育思维,如何采用不断创新的教学方式,如何用好各种AI工具,以及,归根结底,如何培养出具有跨时代优势的全面而积极的孩子。
例如,2023年元旦,可汗邀请女儿迪亚一起用GPT-4写了一个故事。迪亚首先向GPT-4提交了提示词,还告诉了它应该用怎样的交流方式和说话语气。接下来,迪亚与GPT-4共同创作,迪亚写一段,GPT-4负责接下来的一小段。在这个过程中,人工智能精准捕捉到了迪亚所构建的虚拟世界,并且通过不断追踪她与角色之间的对话,帮助她将自己的想法倾注出来,并选择恰当的措辞和语气,为迪亚的故事补足细节、渲染氛围。写作,已经从单项任务变成人机之间的交互。在这个过程中,迪亚被GPT-4引导,思路越来越开阔,故事越来越丰富。不过,我们看到,尽管GPT-4能够发挥很大作用,但最根本的还是来自可汗与迪亚的提示词与情感设定。
写作一向被视为帮助学生提高综合思维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要不断动用自己的思维,去创造,去发散,去批判,去调整。今天,人工智能的出现,能够帮助人们斟酌话题,收集和分析信息,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观点和论据,最终让学生组织出自己的思想,并能用正确的语法进行表达。但正如耶鲁大学人文学科教授亚历山大·吉尔·富恩特斯说的,“人工智能最不擅长的是原创”。的确,人工智能“是一个起步工具……(学生)利用它来推动原创作品的写作”。
可汗在这本新书中阐述的新实践,其实就是告诉我们:我们的孩子不会被人工智能替代,但也许会被懂得如何使用人工智能的人替代。未来,最成功的学生将会是那些能借助人工智能强化自身优势、开发潜力的学生。正如迪亚的写作实验,她与GPT-4合作,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技术的支持下获得一部好的作品。那些能与人工智能进行头脑风暴的人,创造力不仅不会受限,相反还会大大增强。
科学技术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我们感到恐惧,而是让我们拥有强化自身优势的工具。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给孩子们带来新的学习材料,增强协作学习能力,激发创造力,培养社交能力,并提供能让父母与老师更深入参与孩子教育的新途径。而养育者们,包括教育、家长与社会层面上更多的成年人,需要教会孩子们如何拥抱人工智能,发挥人工智能对于学习时间与效率的巨大价值,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人类自身无可替代的情感与感悟的持续进步上来。
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一起展望与思考的良师益友,让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在一个无边界的世界里更加自由地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