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李信
俞邱摇头,他并不觉得扶苏的要求很过分,如果他是扶苏,他自问做不到这么宽容。
“我想你会成功的,对吗?”
扶苏的问题让俞邱不敢回答,不过他愿意试一试。
——
清晨。
营地最中心的营帐传出了一道命令。
“建刑徒营,所属一万五千人,俞邱担任副主官。”
“凡刑徒者,每日劳役五个时辰可得两斤米,月半斤面粉,年衣物四件,三年后可脱离刑徒身份,得自由身!”
这道命令下来的时候,几乎没有人会相信,因为在他们的印象里俞邱这个人应该是死了的,在昨天叛乱失败的时候已经被秦军杀死。
可当俞邱活着回去,那样活生生的现在众人的面前的时候,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
他们的脑子里很乱,俞邱活着?
他为什么会活下来,不应该死在了昨天吗?
如果俞邱活着,那是不是证明那道命令是真的?
三年后可以获得自由身?
当俞邱再次说出扶苏的名字时候,整个营地就像炸了锅一样的喧闹起来。
扶苏!
这个名字在嬴政一统天下建立秦朝以后几乎是没有人不知道的,因为那是始皇帝的长子。
他们大多只听过扶苏的名字却不曾见过真人,所以在昨夜没有将他认出来。
俞邱将扶苏所说的又说了一遍,这时的人们才终于相信了这个事实。
每个人的身体都控制不住的颤抖起来,三年后可以获得自由,前提是这三年不能够叛乱?这是条件吗,这条件简直和没有一样,为了三年后的自由,谁又会选择去叛乱呢。
所有人的心里都涌起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所有人一扫昨日的阴霾,满怀期待的继续赶路前往陇西。
即便他们现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可就是这样,扶苏的一句三年后可获得自由身就像给他们打了巨量的兴奋剂一样,浑身充满了力量。
他们这些人不求其他,只求获得自由,回到自己的家乡故土去看一看,看看那片阔别已久的土地和那些熟悉的人。
他们只想回家去看一看,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故土。
这大概就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安土重迁的乡土情结吧,扶苏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一万五千人的从战场上活下来的降兵,在心里有了期待以后会是一把多么锋利的剑,这把剑会帮他杀死多少敌人。
前往陇西的路上。
扶苏坐在马车里,崎岖的道路让马车很是不平稳,晃的他头疼。
更让他头疼的是钱。
这支队伍还剩下一万五千人左右,按照服劳役朝廷给提供每人每天一斤粮食来算,扶苏就需要自己给每人每天一斤米,那就是一万五千斤,六十斤一石,两百五十石的粮食,一个月就要七千五百石,一年就要九万石,大概需要一百万钱,几乎就是上次拍卖会的所有的钱都要用来供养这些刑徒。
可事实上那一百万钱只有四十多万是他的,剩下属于朝廷,所以现在摆在扶苏面前的又是那个问题,钱不够。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更何况他这差的有点多。
他也只能祈祷陈平给点力,把钱赚够。
除了基本的粮食以外,他考虑更多的是武器装备的问题。
历史上的记载“始皇收天下之兵,铸以为金人十二。”
嬴政在一统天下后为了防止百姓和六国旧贵族造反,所以就收拢了天下所有的兵器在咸阳铸成了十二个铜人,并且禁止私自铸造战甲和兵器,这对于扶苏也是一样的,他也不能私自铸造兵甲,不然他就是造反,分分钟完蛋。
而且目前秦朝的铸造技术来说,虽然有铁制兵器,但是还并不成熟,远没有青铜合金制作的武器好用。
咸阳外的工坊的钢制材料还在研制,不过马具应该快改良好了,到时候可以弄专利转让费或者售卖成品给朝廷的军队,肯定能大赚一笔,就可以解燃眉之急。
想通这些,扶苏总算松了一口气。
他看着车窗外的刑徒们,看到了他们眼里的一点点的光,他很想知道这些经历过战乱,绝望的人会爆发出多么强大的力量。
带着希望缓慢前行的刑徒队伍走了四天就进入了陇西郡的郡域。
速度快了不少,毕竟每天不用干活,还有两顿饱饭吃,想走的不快都难。
刚进入陇西郡,一支千人左右的军队迎面赶了过来。
最前方的来人是一个年轻高大,英武不凡的将军。
“臣陇西侯李信,拜见扶苏公子!”
“李将军免礼。”扶苏说道。
李信的到来他有一点意外,因为他让李信派个人来而不是他亲自来。
至于让李信派人来的原因也只有一个,没粮食了。
原本整个行程要吃的粮食因为加量到现在已经没了,所以扶苏就给李信写了一封信,让他派人送点陇西郡的储仓粮过来。
看着一身戎装,满身血气的李信,扶苏皱了一下眉头,“李将军,月氏最近又有动作了?”
李信的脸色也是有些凝重,自从那次攻楚打败以后他就成熟稳重了很多。
“是,月氏部落这段时间突然大举进犯,数次大规模的侵扰让我边疆之民苦不堪言。”
扶苏眉头紧锁,他记得历史上月氏并没有在这个时候大规模侵扰秦朝的西部疆域。
所以是扶苏这只蝴蝶引动了历史的变动,改变了原定历史的轨迹么。
扶苏想不明白问题出在哪里。
“陇西郡的大小事务都要压在将军的身上,辛苦了。”
扶苏开口关心道。
陇西郡这地方和其他地方有一点不同,因为这里是月氏部落侵扰的主要地点,所以为了抵御月氏的侵扰,嬴政直接下令让陇西侯李信掌管整个郡的军政事宜,朝廷只任命了郡监和几个督察官吏。
这足以看得出嬴政身为地方的心胸和魄力,放心的让一个年轻勇武的将军手握军政大权,封疆大吏这个词就很合适了。
“多谢公子关切,臣并不辛苦,陛下信任,授臣掌管军政之权,臣自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