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转变
姜庆重掌军权,回到北疆的战场上,那里,才是他真正的战场。随着战火的燃起,他逐步掌控了局势,用铁血手段镇压了外敌,同时暗中清除那些与他为敌的势力。他不再顾及士兵的生死,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充满了冷酷与无情。
在他的指挥下,北疆的局势迅速得以稳固,外敌被击退,大周的边疆再度平静。然而,这一切只是他更大计划的一部分——他要用战功换取更大的权力,他要让那些曾经背叛他的权臣们付出血的代价。
姜庆的心已彻底冷硬,他不再是那个忠诚
于皇帝的将军,而是一个为了复仇和野心不择手段的枭雄。在他看来,只有手握最高的权力,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
这一次,他将不再退让,不再犹豫。姜庆的复仇之路即将展开,国都的权力斗争也将因他的回归而掀起新的波澜。大周的命运,正在姜庆的手中悄然改变。
在数月的征战之后,姜庆带领他的军队终于来到了大周帝国的国都——长安。长安,作为大周的心脏,依旧繁华如故,但在这表面的繁荣之下,暗流涌动。姜庆的军队一路进发,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仿佛整个帝国的力量都在默许他的归来。
当姜庆的军队进入城门时,城中的百姓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驻足观望。人群中,有敬畏的目光,也有恐惧的窃窃私语。曾经的北疆战神,如今的权力枭雄,姜庆在他们心中早已不再是那个单纯守护边疆的英雄,而是一个无可撼动的强者。
街道两旁,沉重的马蹄声在青石板上回响,仿佛在宣告着权力的来临。姜庆骑在战马上,面无表情,目光冷峻,仿佛整座城市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知道,这一刻的平静只是一场风暴前的宁静,真正的战斗还未开始。
姜庆入京的消息在朝堂之上引发了巨大的震动。年轻的少帝不过是朝中权臣们的傀儡,根本无力对抗姜庆这股从边疆归来的强大力量。宰相秦玄与几位重臣急忙召集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应对姜庆的回归。
“姜庆手握重兵,如今已入京城,若不加以遏制,恐将祸及大周。”秦玄站在朝堂中央,脸色阴沉,声音中透出一丝紧张。
“宰相大人所言极是,但我们能做什么呢?姜庆在军中威望甚高,若与之为敌,恐怕整个京城都难以幸免。”另一位重臣说道,语气中充满了无奈。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间无人能拿出有效的应对之策。姜庆的力量过于强大,且他从不轻易暴露自己的意图,这让朝臣们更加难以捉摸。
“眼下之计,只有暂时安抚姜庆,观察其动向,再做打算。”秦玄沉思片刻,终于做出了决定。
于是,朝廷对姜庆采取了表面上的怀柔政策,少帝亲自下诏,封他为镇国大将军,统领京城防务,同时暗中派遣亲信监视他的行动。
姜庆对这一切心知肚明,他知道朝廷不过是在拖延时间,但他并不急于动作。他要的是彻底的胜利,不只是对权臣们的打击,更是对整个大周权力体系的重塑。
姜庆在京城安顿下来后,开始暗中部署他的复仇计划。他清楚,这场复仇不能仅凭武力,而要通过精心策划的权谋。他需要清除掉那些曾经陷害他、害死李如月的权臣,同时还要确保自己的地位不被动摇。
他首先联系了朝中的一些旧部,这些人曾经在战场上与他并肩作战,如今也都被朝廷边缘化。他们对朝中现状极为不满,早已对那些权臣心生怨恨。姜庆用情义和利益笼络他们,逐渐形成了一股暗中对抗朝廷的势力。
与此同时,姜庆秘密调查李如月之死的真相。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次宫廷斗争的牺牲品,更是一场权力斗争的导火索。经过多方打探,他终于发现了幕后黑手——秦玄。
秦玄,这位权倾朝野的宰相,表面上忠于少帝,实际上却是一切阴谋的策划者。李如月的死,正是秦玄为了打击姜庆而布下的局。他要的是姜庆彻底失去理智,最终被朝廷剿灭。
然而,姜庆并没有如秦玄所愿地暴露自己的愤怒,他将所有的仇恨埋在心底,表面上依旧恭顺,暗中却逐步推进复仇的计划。他知道,不能贸然行动,必须等待最合适的时机,一举将秦玄等人铲除。
随着时间的推移,京城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姜庆的势力在朝中渐渐壮大,许多对朝廷现状不满的官员和将领都暗中投靠了他。姜庆的小院看似平静,实则成为了权力斗争的中心。
秦玄虽然察觉到了姜庆的动作,但他始终无法找到姜庆的把柄。姜庆的每一步都走得极为谨慎,没有留下任何可供指责的证据。这让秦玄感到极为不安,他知道,这场权力的对抗正在逐步升级,而自己必须找到机会将姜庆彻底铲除。
为了确保自己的计划不被察觉,姜庆在行动中采取了多层次的防护措施。他安排了心腹监视秦玄的动向,随时掌握对方的计划。同时,他秘密联系了一些外敌势力,用以扰乱秦玄的视线。
京城中的各方势力都在密切关注着这一场无声的对抗,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那些聪明的朝臣纷纷选择明哲保身,不敢轻易站队,而那些对权力有所企图的人则在暗中活动,希望能从这场风暴中分得一杯羹。
终于,姜庆等到了一个合适的机会。秦玄的亲信之一,在一次行动中被姜庆的部下抓获。姜庆秘密审讯后,得知了秦玄打算在少帝生辰之际,对他发动暗杀,借机除掉他,并栽赃给外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