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关中时代(公元前771—公元189年)
第一章 得关中者得天下[1]
秦汉时期,中国的核心区域集中在函谷关两侧的关中与中原地区,关中平原成了争夺天下的最佳起点。而中原地区缺乏适合防御的密闭地形,屡被关中军队攻克。
关中平原四周都是大山,有著名的“关中四塞”,只要控制了四塞,外面的力量就很难攻入关中。“得关中者得天下”的军事地理优势也由此而来。
秦国巩固了关中地区后,并没有向东方进攻,而是攻占了“天下之砝码”的四川,这样既获得了物资支持,又获得了上游的优势战略地位,从而为统一中原创造了条件。
赵武灵王是唯一一个找出对抗秦国可能性的人——进攻秦国的北路。很不幸,他的发现并没有在赵国落实,却成了秦国统一之后防范游牧民族的战略要点。
秦国统一六国的战略,分为北线、中线和南线。历代秦王在三线中首先挑选最强大的国家作为敌人,而与其他国家暂时结盟,如此循环,将各国蚕食。
秦的统一可概括为:扎根关中,先取四川,同时拥有关中与四川,占据上游,再从北、中、南三路依次打击中原。这是秦汉时期的军事密码。
2015年7月底,甘肃省博物馆内正在举办一场特殊的展览。展览的主角是一批从法国返回中国的文物,最著名的是几片巨大的鸷鸟形金饰片。
这些文物在两千多年前曾经属于秦国早期的国君,直到20世纪90年代被盗墓者掘出。
文物的出土地点在甘肃省礼县的大堡子山。经由盗墓事件的曝光,人们才发现这里就是秦国早期的都城所在,时称西犬丘。大堡子山位于甘肃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在西汉水之畔,西周时代曾经是少数民族西戎的地盘。
关于秦人的来历,有人认为他们本来就是戎狄之人,另一些人则认为他们是周初从东方迁徙过来的。不管怎样,在西周末年,秦国仍然是一个不起眼的边缘国家。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联合申国与缯国攻陷了西周的国都丰镐(也叫宗周),杀死周幽王,占领了关中平原。
关中平原是周朝的发源地,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当这里成为犬戎的领地时,新立的周平王只能带着他的臣子们向东撤离,过了函谷关,退向现河南洛阳一带。在当时,洛阳一带号“成周”(也叫洛邑),平王东迁后,成周成为新国都。历史上称此后的周朝为东周。
周平王东迁时,秦襄公离开了大堡子山,率军进入关中平原,护送周平王到成周。周平王为了感谢,封他为诸侯,并表示如果秦襄公能够收复关中平原西部,就把这里当作其封地。
周平王的分封只是客套话,因为关中平原已经从周王室手中丢失,成了犬戎的牧马场。秦国当时弱小,又如何能与善于打仗的犬戎相抗衡?
周平王没有想到的是,这次分封为未来留下了巨大的变数。更为要紧的是,周王室东迁之后,关中地区陷入“无政府状态”,必然为另一个势力的崛起铺平道路。
那么,关中地区为什么这么重要呢?这就要从关中的地理位置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