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密码(郭建龙“密码三部曲”之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西楚霸王:不懂地理之困[1]

战国与秦时期的三种长城形态反映了古代军事战术的变迁:包头赵长城建立在谷地之中,是长城的早期形态;固原秦长城建立在面向敌军的缓坡上,并有着严格的“两墙夹一壕”形态,便于防守,万一长城失守后,也可以利用车阵从山顶冲下,对敌人进行打击;包头秦统一之后的长城建立在陡峭的山脊上,更加易守难攻,是长城的完成形态。

秦朝之所以崩溃,除了政治层面的原因之外,在军事层面上,它无法在原有的六国区域内建立稳定的军事结构,又无法将六国的年轻人吸收进入中央军队,造成了关东地区的失控。

四十八岁的刘邦和二十四岁的项羽相比,展现出了战略性眼光。

项羽有年轻人的冲劲,却缺乏足够的阅历去理解军事地理的重要性:他选择了最不具有军事价值的西楚,却把最具军事价值的关中留给了刘邦。

刘邦占据的汉中与四川是最偏僻的。由于项羽把关中分成三个国家,刘邦得以各个击破,迅速占领整个关中。于是,刘邦按照秦国的战略,在同时拥有关中和四川的情况下,完成了又一次统一。

项羽的西楚是一片没有险阻的“四战之地”,经济富裕却没有战略价值。关东地区分给十五个诸侯王,也无力对抗强大的关中刘邦,失败是必然的。

韩信的北方战略和侧翼攻击,是楚汉战争中巨大的胜负手,也是古代中国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大迂回。

荥阳的战略地位在汉初达到顶峰。荥阳以西是山地地貌,以东是平原。只要控制了荥阳,位于西部的朝廷就可以镇压来自东部的对抗。


在如今的宁夏固原一带保留着一道雄伟的长城。

秦统一之前,这里曾经是秦国的边境所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关中四塞中,北方的萧关是通往塞外的门户。萧关在平凉以西的六盘山上,位于一座叫弹筝峡的峡谷之中。这座峡谷沟通了关中与塞外,从弹筝峡北上,可以到达固原台地,再顺清水河而下,即可到达黄河沿岸,沿着黄河,南可到兰州,北可往银川,如果从陆路向西就是去往河西走廊之路。

从古至今,从黄河入固原,过萧关进入关中平原,就是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核心区的一条最主要通道。萧关因为地理位置重要,成为历代定都关中地区的统治者最关注的要塞之一。

然而,仅仅守卫萧关是不够的。在萧关以北是一个小盆地——固原。对于北方游牧民族而言,固原是进攻萧关的前哨,哪怕暂时得不到萧关,只要占据固原,就获得了一个前进基地,也是一个补给基地;从固原长期骚扰萧关,总有一天会将其攻占。

对于关中政权而言,为了保卫萧关,必须占领固原作为缓冲。有了固原才能破坏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企图。

早先占据固原地区的是义渠。秦惠文王出兵灭掉义渠,得到固原。随后秦国在固原以北修建长城,将这里变为国界。

固原的秦长城穿越了历史,直到现在仍然清晰可辨。秦统一之后的包头长城建立在陡峭的山脊上,而赵长城则建立在山谷里,固原秦长城与这两者都不相同,选择建立在面向敌军的缓坡上,位于半山腰。

长城的这种形态也反映了这个时期的军事战术。此刻,诸侯的战阵仍然是以步兵配合车阵为主。将长城修建在缓坡上,有利于修筑更复杂的结构。固原的秦长城是早期长城修筑的典范,它有着双重城墙结构。进攻者首先要翻越一道矮墙,到达一条壕沟,越过壕沟,再翻越高耸的内墙,才能占领长城。另外,这段长城有着严密的敌楼结构,每隔百米就会有一座圆形的敌楼。如今这些敌楼仍清晰可辨,即便都变成土堆,体积依然庞大,与城墙构成了独特的链式结构。

城墙修筑在半山腰,还有利于防守方的二次防御。哪怕进攻方攻入了半山腰的长城,守城者也可以从山顶借助地形优势,从高处冲下,对进攻方造成二次杀伤。

固原秦长城在秦统一后就完成了使命,国境线也推向更北方。黄河以北的巴彦淖尔、包头一带早已被赵国征服,也并入秦国的版图。秦朝在这里修建了第二道长城,包头的石长城就是这段时期的杰作。

为了防止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秦国的历代国君可谓花尽心思。统一之后,秦始皇仍然在抽调大量人力修建长城和直道,应对游牧民族的攻击。

他没有想到的是,毁掉了秦朝的力量并非来自外部,而是在内部滋生。秦始皇死去的第二年,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在中原地区的内部反叛就毁掉了这个统一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