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婚嫁
秋日寂寥,红墙一面又一面,在阴沉沉的天幕里,更平添了几分沉闷。
林枝身着一件金丝芙蓉披风,手里握着一只小巧的雕金雀鸟的汤婆子,带着朝云进入宫门。
宫中肃穆,往日林枝不觉什么,只今日她有心事,便也觉得更加烦闷,一路上一言都不发。
前头领路的是皇后宫中的一等宫女容心,往日林枝进宫,都是由她照顾,但宫中规矩森严,主子不言,做奴才的更不可能主动开口。
这诡异又沉默的气氛便一直持续到主仆三人进入坤宁宫。
头戴双凤戏珠珠冠的皇后端坐凤位,脸上却带着温和慈爱的笑意,同一位普通的母亲一般,招呼她道:“枝枝到了,到本宫身边坐。”
当今皇后柳漫云出身望族柳氏,和宋辞的母亲静宜长公主曾是手帕交。
自静宜长公主去世后,她一直待宋辞如己出,连带林枝也被她爱屋及乌,当半个闺女看待。
这位中宫之主性子绵善,林枝一直挺喜欢她,平时进宫也不觉得难捱。
但先是有她偶然听闻皇后要为宋辞选妻的消息在前,又有昨日宋辞说要请皇后帮忙,为她挑选一个合适的夫家在后,今日皇后就召见了她,她的心情轻松不起来。
其实男婚女嫁都是很正常的事,全大盛的子民皆是如此,林枝也不知道自己在难受什么,只这几日总觉得心里压了块石头一样,很不痛快。
但是她再怎么不痛快,也不能在皇后面前显露出来。
林枝压下心头的种种情绪,规规矩矩的行了礼,才起身坐到皇后下首。
皇后看着她,关心道:“今日怎的脸色看着不大好,昨夜没休息好么?”
林枝闻言,忍不住在心中哂笑:刚梳妆的时候朝云还说她气色好呢,这才过了一个时辰,她的脸色就变得不大好了。
但她面上什么都没有表露出来,只顺着皇后的话承认道:“昨夜雨下了半宿,有些扰人。”
“昨日雨急,的确扰人。”皇后说着,又转头吩咐容心,“去厨房端盏燕窝来,给咱们林姑娘补补身子。”
林枝福身,发间步摇静止不动:“谢皇后娘娘。”
皇后摆摆手,说道:“七皇子昨日在御前求娶你之事,本宫都听说了。”
林枝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便没有接话,只安静的听着。
皇后继续道:“你放心,有本宫在,断不会让他得逞。”
这便是维护之意了。
林枝微微弯起眉眼,适时露出一副小女儿的姿态,语气也轻快几分:“有娘娘在,我不怕。”
“你呀,也算是本宫看着长大的。”皇后看着她温软的眉眼,心头止不住的泛软,又说,“在本宫心里,你跟阿辞一样,都是本宫的孩子,你的婚事,可马虎不得,本宫定是要仔仔细细为你挑一位家世、人品皆上乘的夫君的。”
林枝脸上笑意一僵,又听皇后继续说道:“说起来也是本宫疏忽,这些年阿辞四处征战,不在赋都,你一个人支撑偌大的侯府也不容易,本宫身在宫墙之中,也诸多不便,竟是将你们兄妹俩的婚事都拖到了现在,若不是阿辞今日上朝前遣人给本宫递了口信,本宫都没意识到,咱们枝枝也及笈了,都到出嫁的年纪了。”
林枝垂眼,语气仍是如常:“不怪娘娘,娘娘身为后宫之主,日理万机,已是诸多不易,不必为这些小事烦心。”
“这怎么能是小事?”皇后轻叹了口气,说,“侯府无长辈,本宫和陛下就是你和阿辞的长辈,婚嫁之事,自当由长辈来张罗。”
她看向林枝:“枝枝,本宫问你,你可有中意的人选?”
林枝摇头,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娘娘,我还不想嫁人。”
皇后只当她是稚儿心态,不理解婚嫁之事,笑着说道:“哪有姑娘家长大了不嫁人的?难道你还想留在侯府一辈子不成?这像什么话。”
林枝的心口顿时像被蜜蜂蛰了一下,心想,她也不是非要赖在侯府一辈子的。
可她坐在坤宁宫的大殿里,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皇后说:“傻姑娘,就算你不想嫁人,你兄长也是要娶妻的呀。到时候嫂子进门,若是个好相与的也就罢了,万一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你又该如何自处?”
说白了,还是她跟永安候府、跟宋辞的关系太微妙了。
如若她真是侯府的千金,那即便她一生不嫁,留在侯府一辈子,也没什么可诟病的。
只可惜她不是,她只是寄住在侯府的一缕浮萍,她不能在此扎根。
皇后眼看着她的情绪低落下去,便开解她:“本宫知道你与阿辞兄妹情深,又相依为命的,过了许多年,一时之间要让你们分开,各自成家,过自己的生活,你心里肯定觉得难过。”
“但是枝枝,这都是我们人生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林枝点头,应道:“我知道了,谢皇后娘娘的教诲。”
皇后见她听进去了,又哄她:“你也不用这么难过,又不是现在马上就要把你嫁出去,让你离开侯府,离开阿辞。”
“你才刚及笈,还能拖一拖,本宫要仔细瞧一瞧,看看这赋都城里,哪家公子哥才配得上我们枝枝,在此之前,还是阿辞的事比较要紧。”
林枝的心口像是坠着一只千斤顶,原本就在不断往下坠,到了这一刻,反而止住了。
坤宁宫里燃了碳火,她坐在暖融融的大殿内,一颗心却慢慢平静下来,变成一汪无波无澜的凉白水。
都不重要了,她想。
早一点和晚一点,没有什么分别。
宋辞甚至赶在早朝前给皇后递信,看来是铁了心要将自己嫁出去了。
凤位上的皇后没有注意到她愈发苍白的脸色,而是转身翻开自己手边的一本册子,说道:“本宫这几日闲来无事,便收集了赋都各家尚未婚嫁的适龄贵女名帖,想着从中为阿辞挑选一位夫人。”
“本宫看了好几日,觉得还是祝太傅家的七姑娘最为合适。”皇后说,“祝家家世显赫,家风严谨,和永安候府是门当户对,又听闻祝家七姑娘性子颇为跳脱,古灵精怪,甚是有趣,和阿辞这样的闷葫芦也最为相配。”
“但此事不是儿戏,本宫一时半会儿也拿不定主意,几番犹豫,方想起你跟那祝七姑娘相交甚好,便召你进宫,问问你的看法,看看合不合适。”她说,“若真是祝七姑娘进门,往后本宫倒是不用太担心她容不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