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上善若水
解释
,宁静。这个字是《道德经》中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首次出现于本章,也是“道”的近义字。静,是深入自己内心的那个道,而不是睡着的那个静,是达道时的状态。宁静,静而蓄势待发。我们在第16章将深入讨论静。
,接近。 接近于道。为何说是“ ”,而不是“ ”?因为道是虚无,无物、无形、无象;而水是物质、有形、有象。所以说是接近于道。
,给予、交往。 ,为政,治理一地一国,引申为治家、治理企业、管理一家组织。
最好的善,莫若于水。
水善于帮助万物,从而使得自身处于有德的状态,处于人们不喜欢的地方,因此水具备了接近于道的品德。为什么说“
”呢?因为水往低处流,而人往高处走。需要指出,“
”表示转折,将这一句话分为前后两部分:“ ”在前,“ ”在后。这就与第六章的“无私以成其私”相同的,“ ”是无私帮助他人,“ ”是自己所得。这儿采用王弼版的“
”二字,帛书版中为“ ”。从字义来说,“ ”自然“ ”,故“ ”更好。文学上,“ ”与最后一句呼应,似乎为佳。老子在这儿提出了水的7善。
(1)地。水性善喜于地,草木之上即流而下,有似于牝,动而卑下。圣人卑下,不与人争高低。有句古话:“穷山恶水出刁民,山清水秀出美女。”
(2)渊。水深空虚,渊深清明(胸怀似海、沉静);水包容万物,一切生命都基于水。圣人的心境如水一样清澈透明,无私无欲,可鉴万物,胸怀似海。
(3)仁。万物得水而生,与虚不与盈也。这表示圣人的仁慈。
(4)信。透明。水内影照形,不失其情。圣人言善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表里如一。
(5)治(从水)。清平:无有不洗,清且平也。圣人如水一样,对民公平,一视同仁,清净无为之正道。
(6)能(才能)。能方能圆,曲直随形;水利万物,生物育人,兴云致雨,行船渡筏,去汅洗浊,能力非凡。水能无限细分,而入于无间,或滋润万物,或水滴石穿,第41章有“无有入无无间”,杜甫有诗“润物细无声”。
(7)时机。夏散冬凝,应期而动,不失天时。杜甫有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水、气是《道德经》所推崇的,是老子用来描述道的两种有形物质。《道德经》中涉及到水的段落,除了本章,还有:
•
。(第32章)•
。(第66章)•
。(第76章)后代黄老学者更推崇气,进而在中医、气功中将气发挥光大。气比水更接近于道,因为它尽管是物质的,但比水更接近于“无形”。
字面上来看,本句是说:不与人争,就没有危险的事发生。人们的绝大多数烦恼、到法庭上去的事,都是因为“争”。
这一句是说圣人效法道(水),只有“
”,乃“ ”。对照前面的“ ”,那么“ ”应该是“ ”,“ ”应该是“ ”。启示
1.不争,无尤
不争,就是上一章中的“外其身”、“后其身”,于是,也就是“忍辱”。另一类不争,是将事做在前面,就能达到不争。而不是到了需要争的时候再考虑如何不争。称之为“不争而争”。
争或不争,若有善心,就不是问题了。不争,是放下。放下才是通往自由的道路。改变是考验,才能发展出温和而不可动摇的沉着,增强善心、慈悲心。生命是教我们如何发掘那颗强烈的善心的。
韩信是帮助刘邦攻城略地的首要功臣,是刘邦的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明朝茅坤赞其为“兵仙”。
项羽曾向韩信建议三分天下(项羽、韩信、刘邦),但韩信为了感恩图报,拒绝了项羽的建议。后来有个叫蒯通的,看到韩信正处于左右刘邦和项羽的命运、决定历史走向的关键节点处,也建议韩信,当机立断,做天下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否则定会遭受命运的报复。但韩信依然拒绝。在刘邦平定天下之后,韩信从楚王被贬为淮阴侯,总是心有不甘。公元前196年,韩信被吕后与萧何合谋杀死于长乐宫,并被诛三族。
韩信不争为王(三分天下),但争功、居功,让皇帝不放心,终于有“尤”。
带兵之将,尤其是大将,总是被皇帝所担心的,但韩信似乎没看明白这一点,又念念不忘自己的功劳,自以为不谋反就可以安心,但没明白如何让皇帝安心。
2.上善若水
前面说,水有8善。从阴阳来说,水还具有如下五大特征,这就是“不争”。
(1)水是柔弱,而刚强。一方面,水是最柔弱的:让止则止、让流则流,听从人也。另一方面,水的力量最大:水滴石穿;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2)水是易,而不易。一方面,水最善于变化,唯有水具有液态、气态、固态。《周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另一方面,水永恒不变,“不易”。
(3)水是非争,而争。一方面,水是非争的,尽管功劳最大:水养育万物,占人体重量的60%以上,地球表面的71%。世上的文明都起源于大河的边上,所有城市都在河边。另一方面,水顺势而为,一泻千里,一路向东,百折不回。
(4)水是同污,而纯洁。一方面,水与一切同污,无水则不污。另一方面,水最纯洁:能洗净一切铅华。
(5)水低姿态,而高境界。水往低处流,但最后又会回到高处(云端)。
以此,请读者再转头思考一下水的七善,这个“善”的含义并非只是一味地低下。
进而,读者还可比较下文(商业评论,2013,N.5,P.91):
你高,我便退去,绝不淹没你的成长;你低,我便涌来,绝不暴露你的缺陷;
你动,我便随行,绝不撇下你的孤单;你静,我便长守,绝不打扰你的安宁;
你热,我便清凉,决不激化你的沸腾;你冷,我便沸腾,决不漠视你的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