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差点被朱标疏漏的姚广孝
朱元璋静静的听着朱标的话语,心头一时又有些不是滋味了,他没有想到朱标做这一切,都是为了他。
朱元璋心中说不感动,那是不可能的,只是这次没有在脸上显示出来了。
“臭小子,还教训起咱来了,咱怎么做事需要你来教?还有咱什么时候极端了?
儿子给老子讲道理,老大你可真是能啊你,咱还是皇帝呢,咱看你才是皇帝。”
“老头子,你还年轻,着急退位干啥,你好好干,你不干了,我还怎么乘凉。”
朱元璋本来就是放不下面子嘴硬,没想到朱标这人还当真了。
这年少老成的样子,朱元璋一时间都不知道该说这人什么好。
“你个臭小子,还当真了,让咱退位,早得很,等咱干不动的时候再说。
咱看你是越来越倒反天罡了,你还乘凉,以后跟着咱好好处理国事,一天就想着休息,咱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个逆子。”
朱标听着朱元璋的念叨,浑然不在意,被朱元璋念多了,已经适应了,权当左耳进右耳出了。
“老头子,你可上点心,现在你先说说,你准备怎么补偿我吧,还有老三老四,他们这顿抽,挨得可是有些冤的。”
朱标的话,让朱棡与朱棣顿时顾不得疼痛,瞪大眼睛看向朱标与朱元璋。
他们这个时候哪里想要什么补偿了,他们只想这两人斗法能不能别牵连他们,他们真的是池鱼啊,是无辜的啊。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棡与朱棣,又没好气的看向朱标。
“你还想要补偿?信不信咱再补偿一顿抽?
你个臭小子,一天天的净想美事,想得美。”
朱元璋又看向朱棡与朱棣。
“老三老四,你们被抽得冤枉,想要补偿?”
“爹,我们不要,爹抽儿子,天经地义,应该的。”
朱标看着朱棡与朱棣又把头摇成拨浪鼓,满是无语,还天经地义,这两人是真的没救了。
“你看看老三老四,他们多有觉悟,你还跟咱要补偿,想什么呢?”
朱元璋看着朱标,心中虽然也有些想要奖励朱标一番,但他绝不会说出来。
他心中那股气确实消了,但这个过程,让他很没有面子,他才是当爹的,如今他的好大儿要倒反天罡了,他怎么可能同意。
朱标看了一眼朱元璋,自顾的拿出那张纸,递给朱元璋。
“老头子,少说那些没用的,这几个人,把他们请到我太子府来。
之前你说的五个名额,不多不少,刚好五个。”
朱元璋拿起仔细看了起来,看完后心中都有些惊讶了,这几个人他都知道,其中高启之前还是他的臣子。
而看了片刻,朱元璋眉头紧皱。
“老大,这几人咱不是不让,只是这几人,除了高启,其余人虽然有本事,但都有些清高了,不务实,重名声,重外表虚华,喜风花雪月,咱对这几人,很不喜。
这几人,一旦让他们去做实事,一个不喜,便会直接不辞而别,归隐一方。
咱知老大你的想法,但除了高启,其他人咱不同意,你若是真的想要招一些能够辅导你的班底,咱可以给你几个人。
吴伯宗、杨自立、吴公达几人都颇为不错,你应该也知道他们,都是去年科举考入,咱可以让他们来你太子府为官。”
这并不是朱元璋看低几人的能力,能力是够,但有的人沾惹了些许前元的风气,而且几乎都比较清高,多数时候只知吟诗作对,若是心情不好了,这些人还能写诗来膈应人。
朱元璋更喜务实做事的人,但这些人,偏偏相反,朱元璋是极为不喜的,别看民间以及当地,几人的名声不小,但朱元璋可真没有想过征辟这些人,唯独高启除外。
高启这人他是知道的,和其他人又不一样,务实,有能力,在意百姓,前年他都准备让这人教授诸王,也就是教导朱樉等人,还给户部右侍郎的职位,结果这人倒好,直接辞官归隐了。
他朱元璋是皇帝,也是要面子的,没有追究高启都算好的了,也没再去想着让高启入朝。
而朱标听着朱元璋的话语也是无奈,他能咋办呢,他看中的人还小,这些人他也知道有点沽名钓誉,就是喜爱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对于治理一方,有点难为人。
但他想不到其他人了,这就是最糟心的。
至于朱元璋说的那几个人,尤其是吴伯宗,朱标更是一脸怪异,这个人本来是在郭翀之下的,朱元璋这人居然以貌取人,让吴伯宗成了状元,朱标是一点都不想说。
朱标沉思许久,如今朱元璋的态度很明确了,他定下的这几人,除了高启,其他人朱元璋摆明了是不会同意的,加上他其实也没有那么想要,朱标在犹豫。
重新拿过纸,让人拿来笔,朱标留下高启与王行两人,将另外三人划掉,随即将郭翀、杨自立,以及姚广孝的名字写了上去。
朱标这个都有些懊恼,姚广孝这个人,他差点就忘了,这人别管什么妖僧不妖僧的,但是其能力是真的不错,这点是可以肯定的。
而且姚广孝与高启可是还有过一段情谊的,那就是前年正月,姚广孝特意来京师拜访高启,高启为其《独庵集》作序,可见两人之间是有一些什么关系在里面的。
朱标都不由得想着,是不是因为高启后面因为玩文字被朱元璋砍了,姚广孝一心劝朱棣造反想要给高启报仇。
虽然朱标没有任何证据,也没有什么可以参考,但丝毫不妨碍他这样想一想。
朱元璋看着朱标改过的名字,同样一阵皱眉,王行他就不说,毕竟朱标已经让步了,把另外三人给去掉了。
姚广孝他不知道是谁,杨自立是他推荐的,但是这个郭翀,又是什么意思?
别人不知道他不喜郭翀,朱标还能不知道?
如今朱标还想把这人弄来太子府,这是想做什么?
朱元璋很清楚这次进入太子府的人将来意味着什么,只要这些人三五年内一直被朱标委以重用,后面进入朝堂后,至少都是一部侍郎的位置,等到朱标继位,这些人就是朱标的心腹,直接会成为至少都是一部尚书的大员。
朱元璋格外看重朱标要招纳的人,因为这些不仅是朱标的心腹,更是可以影响到朱标的人,朱元璋必须要亲自把关。
“老大,要不把郭翀也去掉,换成吴伯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