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病因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中医病因学是一门研究致病因素的客观实在及其致病机制的中医基础性学科。

1.科学问题

中医学描述了少量的疾病,如痢疾、疟疾、天花,但更关注大量的症状体征和借以辨识的证候;西医学描述了少量的症状体征,如发热、头痛、发绀,但更关注大量的检测结果和借以诊断的疾病。在中医学的症状体征、证候与西医学的检测结果、疾病之间建立起统一的病理机制,使之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中医病因学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2.研究内容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常由若干因果关系链组成。如生活工作压力过大,影响边缘系统,引发情绪激动,则见急躁易怒、焦虑不安;长期情绪激动,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消化系统供血不足,消化液分泌不足,消化道平滑肌肌力下降,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则见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引发营养不良,则见形体消瘦、体倦乏力。中医学将这一过程描述为情志不遂,肝气逆乱,则见急躁易怒、焦虑不安;肝气乘脾,运化失健,则见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气血不足,则见形体消瘦、体倦乏力。

这一病理过程包括一个病因链,即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消化吸收功能降低;一个症状链,即急躁易怒、焦虑不安→食欲不振、大便稀溏→形体消瘦、体倦乏力;一个病机链,即情志不遂,肝气逆乱→肝气乘脾,运化失健→气血不足;一个疾病链,即焦虑症→胃肠功能紊乱→营养不良;一个证候链,即肝气逆乱证→脾失健运证→气血不足证;还暗含一个生理功能链,即肝主疏泄,则气机调畅→气机调畅,则运化强健→运化强健,则气血充足。

西医学更关注病因链与疾病链的病理关系,中医学更强调证候链与症状链的病理关系。中医病因学拟以生理功能链和病机链为理论基础,以阐明症状链和证候链的病理机制为目标导向,明确中医病因的客观实在和西医疾病的中医病机。

3.研究方法

对于一个患者来说,其疾病不会因为看中医还是看西医而改变,而关于患者的疾病,中医有中医的病因和病机解释,西医有西医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解释,故参考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诊断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免疫学、内科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妇产科学、医学遗传学、临床肿瘤学、传染病学、皮肤性病学的研究成果,中医病因学以中医形态学为理论依据,以西医学的疾病为线索,建立了中医病因与西医病因、中医病机与西医病理生理之间的映射关系。

4.理论框架

中医病因学将致病因素分为原发致病因素和继发致病因素,将原发致病因素分为病因和条件,将继发致病因素分为流病、形病和神病,从而建立了以病因、条件、流病、形病和神病为主干的理论框架。第一章将病因分为淫气、尸虫、逆气、外伤、医过、杂毒、胎传和异物8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二章将条件分为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讨论。第三章将流变结构异常分为精病、气病、血病、津病和液病进行讨论。第四章将器质性疾病分为畸形、癥积、出血、恶血、血稠、血团、血壅、血少、痰饮、内湿、水壅、气壅、结石和宿食进行讨论。第五章将功能性疾病分为神乱、神亢、神少和神失进行讨论。

5.编写特色

中医学有博大精深的学术思想,但缺少表达学术思想的科学概念。例如,中医学将病因分为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性病因和其他病因,主要论述了各种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但没有说明这些病因的客观实在。因此,中医病因学根据传统病因的内涵及其引发的症状,将其进行了拆分和重组:①将六淫拆分为外湿、外燥、外寒、外风、外热、淫气、逆气。外湿、外燥、外寒、外风、外热定义为气候异常,淫气定义为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逆气定义为免疫原。②将疠气定义为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归入淫气。③将瘀血拆分为瘀血、恶血、出血、血稠和血壅。瘀血定义为低氧血症,表现为面、唇、舌、甲色黯或青紫;恶血定义为内出血,表现为刺痛固着不移、舌有瘀点瘀斑;出血定义为外出血,表现为月经紫暗、有血块和各种出血;血稠定义为高黏滞血症,表现为全血黏度或血浆黏度增高;血壅定义为动、静脉淤血,表现为蜘蛛痣、浅表静脉曲张。④将水湿痰浊拆分为水壅、内湿、痰饮和秽浊。水壅定义为水肿和积液,内湿定义为代谢产物存积,痰饮定义为炎性渗出物,秽浊定义为外分泌腺分泌物过多。⑤将气滞拆分为气滞和气壅。气滞定义为内脏感觉和运动信号异常,表现为局部动脉充血引发的头目胀痛、咽如物梗、背部胀痛、乳房胀痛、少腹胀痛;气壅定义为气体壅滞组织间隙或空腔器官,表现为皮下气肿、肺气肿、气胸、胃肠胀气。⑥将先天病因拆分为胎弱、胎传和胎禀。其中,胎弱定义为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和基因易感;胎传定义为导致胎儿发育不良或畸形的非遗传因素或宫内环境;胎禀定义为由胎弱、胎传引发的遗传性疾病和先天性疾病。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所论及中医五脏皆称藏,如心藏。

6.研究结果

中医病因学一方面沿用了外伤、药毒、胎传、性别、年龄、饮食、过劳、过逸、七情、宿疾、外湿、外燥、外寒、外风、外热、季节、地域、社会、胎弱、营亏、气虚、内热、内寒、瘀血、血热、血虚、正实、正虚、秽浊、内燥、癥积、出血、恶血、痰饮、内湿、宿食、神乱、气逆、气闭、气滞、内风、神少、气陷、神失、气脱45个传统病因概念,另一方面启用了淫气、尸虫、逆气、失术、杂毒、异物、人格、胎禀、恶习、殊态、职业、精畸、血精、精淤、精少、气实、癥原、营盈、糖盈、糖亏、脂盈、蛋白亏、氧亏、精乱、凝拙、溶拙、水亏、钠盈、钠亏、钾盈、钾亏、钙盈、钙亏、镁盈、镁亏、磷盈、磷亏、氯盈、氯亏、酸盈、碱盈、神亢、畸形、血稠、血团、血壅、血少、水壅、气壅、结石50个具有全新内涵的病因概念,明确了这些概念的客观实在和逻辑关系,给出了547种常见病、多发病和特发病的内涵和中医病因病机解释。

本书是在中医形态学的基础上历经两年编纂而成,由于知识结构所限和研究内容全新,不足之处敬请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以利修改完善。

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医学等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用书,也可作为医学科研和临床工作者的参考书。

本书得到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C1711700)的资助。

张启明

202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