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没地瓜有甜菜
“地有南北之分,所以南北有寒热之别,近些年来,大明的冬日逐渐漫长,九边以北的鞑靼草原则更长。
这也是鞑靼人借皇考大丧之期,犯我九边的缘故。
草原极寒,牛羊牲畜难以越冬,春夏之交,鞑靼草原的草场不返青没有草料,更让经冬而活的牲畜难以支撑。
鞑靼犯边,今年只是开始,若冬日依旧漫长,以后会也成为惯例。
因此朕要断九边商事,使其再无我大明的棉布、棉袍以御冬寒,使其人口在漫长冬日里冻羸而死!”
只要说出去的话不被内阁当场驳回,就是金口玉言,就是大明政令,这也就是当皇帝的好处了。
弘治内阁,虽说有些孩视他这个皇帝,但老实本分还是有的,真要是让杨廷和做了内阁首辅,只怕他就不回跟刘健一样,只会被动挨打了。
“陛下,若禁九边商事,只怕鞑靼会因冻饿,举族之力侵犯我大明边疆。
如今的大明,确实需要几年时间,来喘一口气了……”
自己的话被韩文引用还诸彼身,朱厚照是无所谓的,但他口中大明要喘一口气之语,确实有些蹬鼻子上脸了。
“韩部堂,朝外弘治中兴之音未平,怎么到了朕的正德元年,大明就需要用几年时间来喘一口气了?”
臣子跟皇帝辩论,理由还站不住脚,要多憋屈有多憋屈。
见首辅刘健憋着不开口,有其地域代表性的韩文,索性破罐子破摔,粉饰太平,是自三杨内阁传下来的臭毛病。
没道理最终由晋商接下这口屎盆子的……
“陛下,先帝仁孝,各地官绅却有些贪婪无度,以投效之名兼并百姓土地,致使国家税赋短缺,其中尤以东南为重灾区!
臣以为归赋税于田亩之上,当能遏制我大明财用不足的窘境!”
论对土地的贪婪程度,非东南士绅莫属,如小皇帝所言,地有南北、南北有寒热,南方之土一年两熟,却是丰沃肥腴,让人心生贪念。
似西北边塞之地,除了河套一带的地主,并不会肆无忌惮的兼并土地,在土地一事上乡党之亲,北方是重于南方的。
南方的所谓宗族,只是一家一姓之宗族,比起北方的豪爽就差了些意思。
“韩质庵!你……”
见最终还是户部尚书揭了东南的盖子,本就焦头烂额的内阁次辅李东阳不由大怒。
九边禁商,韩老西儿受不了,摊税赋于田亩之中,东南一样也受不了的!
“西涯先生,这是经筵,你们内阁与六部之间的公事,经筵之后再谈。
南北有寒热之分,作物便有了一年两熟,甚至于一年三熟,这大明的日头啊,越往南越热,只是如韩部堂所言,再热的日头,也照不热人心。
如今冬日连绵,北方各地欠收,众卿可有无惧冬寒减产的作物,给朕说一下?”
见小皇帝还学会了含沙射影,座下的梁储也不在乎小皇帝的地图炮,反而有些忍俊不禁。
“陛下,西北有甜菜,好田一亩可出五六千斤,次等山田也能出两三千斤,根叶皆可为食。
据闻此种传自黑衣大食,可制糖,只是所熬之糖黢黑微带苦涩……”
听到户部尚书韩文说及甜菜,朱厚照双眼一亮,甜菜可是好东西,产量对比地瓜虽略有不及,但也是豆麦之类产量的十几倍之多。
“好!韩部堂此言大善,西北有此良种,我大明当无饥民矣!
嘱咐下去,令西北官员收集甜菜种子,于江南之地培育此种十万斤。
此令,各地不可违逆之,财用不足内帑来出,若夏秋之际,没有十万斤甜菜种子,凡涉事之臣,尽交法司论罪!
萧亭,嘱咐司礼监、锦衣卫、东厂跟进此事,臣民之中但有阻挠此事者,无论其官阶大小,是否为勋戚皇亲,皆可先斩后奏……”
先听到小皇帝的大言,又听到小皇帝的无视国法先斩后奏,内阁首辅刘健就不能不说话了。
“陛下,天下事需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若因一种作物暴虐诸官,也就失了朝廷法度!”
刘健不知甜菜为何物,也无须知道甜菜为何物,他只要知道,如今江南士绅多种棉花、稻米也就够了。
虽说如今没有经济结构一词,但做法是大致相同的,种桑养蚕、种棉织布、种稻取米,便是江南雷打不动的老三样。
大明百姓有无饥民,跟江南士绅无关,跟内阁虽说有关但关系也不大,稳住大明才是内阁的第一要务。
“刘老先生怕是不知甜菜的用处,两三颗甜菜可出一斤糖,这两三颗甜菜不会超过十斤,若按韩部堂所说,次等田地也能产甜菜两千斤,那便是一亩产糖两百斤。
除了所产之糖外,炼糖之后的甜菜渣,人可食、牛马之类牲畜亦可食。
朕在西洋书籍之中,倒是见过甜菜取糖的办法,此物产糖量,就堪比一些薄田的产量。
朕以为此物当大兴于明……”
听到小皇帝有西域的制糖之法,韩文这边就不淡定了,一亩地别说产糖两百斤了,产糖五十斤,也足以让甘陕一带尽植甜菜。
“陛下若有新法熬糖,当告知于大明天下……”
见韩文双目灼灼,朱厚照却并不搭理他,拿起手中的指读棒就要接着给文华殿内众臣上地理课。
“陛下!”
“韩部堂莫急,没有十万斤甜菜种子,朕即便有新法制糖,也不会广而告之。
接下来咱们就要说地理气候了,冬日漫长,则夏秋之际的雨水分布不均,用民间谚语来说,就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朕准备这十万斤甜菜种子,就是以备不时之需,万一各地在入秋之前灾荒,以甜菜顶上一季当无多大的问题。”
见小皇帝有制糖新法秘而不宣,韩文心里那叫一个气,甜菜也是近些年才开始在甘陕一带有所种植的。
因吃过甜菜所熬发涩的黑糖,所以韩文这个户部尚书,才对甜菜的产量有印象。
糖在大明是比盐更为金贵的调料,而且东南一带偷偷摸摸的海贸,大明黄糖也是一大宗。
若晋商有了甜菜制糖新法,北可通鞑靼,南可下大洋,这可是聚宝盆一样的买卖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