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流推荐算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1 信息流产品下的用户体验

在信息流的产品形态被广泛接受之前,内容资讯类APP的产品功能布局设计往往采用类似“十字架”的模式:横轴是内容的分类导航,纵轴是Timeline(时间轴)。对比信息流的形态,“十字架”模式在用户体验上存在着明显的短板:用户的注意力同时在横轴和纵轴上被割裂和分散。

1)在横轴上,首页是一个体量较重的导航页,琳琅满目地陈列着各个重要模块和功能的入口,并以少量定点展示坑位来推荐关键内容,与首页并列的是各个垂直内容页面或者定制频道。用户需要从首页点击分类内容的入口或者切换分类页才能达到内容列表页来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不同类型的内容,这种内容布局设计实际上继承自PC时代的论坛设计模式,这让用户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被分散和割裂了。

2)在纵轴上,严格按照Timeline排序的模式下,一方面很容易出现当连续展示用户不感兴趣的内容时,用户跳失率增大的情况,另一方面,如果内容更新量过大,用户单次消费不完下次想接着阅读时,就会出现“先切到上次的时间锚点继续上次阅读,再切回最新时间点阅读最新内容”这种复杂和违反正常阅读习惯的操作,就会让用户有大量优质内容被错过的感知。

在秉承了极简主义的设计理念的信息流产品里,“十字架”模式被完全颠覆,横向的分类导航依然保留但被极大弱化,产品入口被强化为内容聚合页,纵向的“时间流”被“兴趣流”取代,用户不再需要思考“我有没有错过重要内容”“下一步看什么内容”,因为在兴趣流里,内容的排序不再只依赖发布时间,而是由内容本身的新鲜度、与用户兴趣的匹配度以及人工运营规则共同决定,对用户来说,每一次滑动和刷新都是一次全新的推荐。

1.兴趣流的视觉表达

“兴趣流”的视觉表达是指内容瀑布流的展示形态,如图1-2所示,当前主流的形态通常分为单列、双列、沉浸式三种,每一种形态各自都有典型的APP为代表:单列模式以今日头条、西瓜视频、腾讯视频等图文资讯、中长视频APP为代表,双列模式以淘宝、京东、小红书等电商或社区类APP为代表,而沉浸式模式则以抖音等短视频APP为代表。

图1-2 兴趣流的单列、双列、沉浸式模式

每一种视觉表达,在用户体验和关键商业目标(通常称为“北极星指标”)的达成上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单列形态对比双列的优势是,由于单屏的内容数量相对较少,使得每个内容有更大的展示空间,视觉效果强,同时减少了用户的选择成本和主动思考的时间,更利于提升消费转化,增加消费时长。双列形态的优势是比单屏内容丰富度高、多样性好,可满足用户“主动选择”和“对比”的需求,有利于挖掘用户的多元兴趣,对比单列更适合社区化运营,营造社区氛围。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的北极星指标是阅读(播放)时长,所以更希望用户有“短平快”的持续的内容消费,希望用户看得长而不是点得多,而电商APP的北极星指标是商品交易总额(Gross Merchandise Volume, GMV),所以提供尽量多元化的内容,提升用户“比货”和“比价”的效率,缩短购物决策时间,尽快完成下单转化。沉浸式体验模式则是将单列模式的优势发挥到极致,通过视频尺寸和清晰度的最佳体验,使用户更快、更好地进入内容情境中,排除干扰,专注当前内容。

从产品商业价值的角度考虑,因为单列和沉浸式模式更有利于增加用户的消费时长,同时比双列有更大的展示屏幕,从而更方便内容细节的曝光,吸引用户观看,因此单列和沉浸式模式更容易提升用户广告的观看时长,有利于广告变现,所以越来越多的视频类APP都有逐步转向单列和沉浸式的趋势。

同时,信息流产品对视觉表达形态的选择还会来自从消费者行为心理学角度的考量:在单列和沉浸式模式中,用户的滑动、点击、回退操作统一简化为“傻瓜式”的上下滑动,更加适合碎片化的消费模式,同时“自动播放”模式下用户的感官体验更少被打断,伴随着用户无意识行为的加强,用户的主动思考和内容选择权被让渡,但情景代入感、愉悦感却成倍增加,沉浸感越来越高,同时上下滑动内容呈现的多样性还增加了用户对“下一个”未知内容的期待感,更容易上瘾。有研究表明,让用户对沉浸式信息流产品上瘾的并不是当前的内容有多吸引人,而更多的是对下一个未知内容的期待的心理。这种体验像不像我们小时候花一整个下午看电视的感觉?

而双列模式下,用户的滑动、点击、退出操作增加了上下内容之间的“间隔感”,左右交错的样式更容易营造对信息流的整体内容的琳琅满目的“氛围感”,同时对单个内容沉浸感的降低,用户的上瘾就会弱很多,更容易让用户“抽身”出来主动思考内容之间的对比和下一步的“转化”。但用户主动选择行为的增加会方便推荐算法对用户兴趣点的把握,从而更利于个性化的内容推荐。

2.用户体验设计理念

不管是单列、双列还是沉浸式的信息流产品,在用户体验的设计理念上,都可以概括为两个字:简、快。

简,是指信息流的产品功能形态和视觉交互设计宗旨:简洁的页面布局、直观的内容表达、便捷的交互操作。但这种简洁的设计理念并不是为“简”而“简”,而是通过弱化分类导航、搜索等需要用户主动发起操作的功能,尽可能地排除干扰用户注意力的无关元素,使得用户能够更专注在信息流内容本身上。在内容的表达形式上,也秉承着内容的直观性,比如咨询类APP会采用图文加视频的信息传递方式,很多单列和双列信息流的产品还会在呈现视频内容时采用“焦点视频”自动播放的模式,让用户下意识地代入内容情境,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充分调动用户情绪,从而和视频内容产生更多联结。再加上以指尖滑动为主的阅读方式、随时随地的“Dislike”(不喜欢)按钮,这些便捷的交互操作,大大提升了用户的消费体验。在这种极简主义的理念下,用户在冷启动阶段对产品内容布局的学习成本大大降低,这意味着从竞对产品迁移用户的成本也被缩减,更有利于产品在孵化期迅速发展用户规模。

快,主要体现在内容分发效率和对用户需求的及时反馈上。虽然Timeline的排序方式被摒弃,但产品依然保留了人工强干预的机制,以新闻资讯类APP为例,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相关内容被迅速“强插”到信息流中,保证用户在第一时间阅读到,这种方式对比强行打断用户注意力的桌面Push(消息推送)的方式,在个性化资讯内容和突发的新闻事件之间做到了融合和无缝衔接。很多信息流产品还会采用“强插”+“追打”的内容分发模式,当推荐算法学习到用户对“强插”内容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强度”(体现在停留时长、阅读完成度等指标)后,会再实时地追加“插入”若干条相关内容,这样既能保证突发事件的用户渗透率、传播的广度,又不至于同类信息过度推送产生阅读的审美疲劳。如果“追打”是对用户正向反馈的实时响应的话,那么“Dislike”按钮则是对用户负向反馈实时响应的触发器,当用户对某条内容主动点击“Dislike”后,推荐系统迅速做出反应,在接下来的推荐中相关的内容会减少甚至不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