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明斯基的批判
明斯基的批判文章同弗里德曼与施瓦茨的论文在同一卷期刊上发表,它提出了精彩的见解,却不幸曾被人们完全遗忘,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明斯基的开场白是,“弗里德曼与施瓦茨把信贷市场当作配角,而非演出中的明星”(1965,第64页)。他接着指出,这种定位是错误的。无论如何,在解释宏观经济波动以及作为明斯基主要关注点的金融危机时,信贷市场都应该担任主角,或者说至少应该成为主角之一。这成为明斯基著作的一个核心话题,也是他对货币主义理论批判的精华所在。弗里德曼与施瓦茨由于在分析中完全忽略了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作用,遗漏了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层面。这是货币主义的贫困的一个重要表现,我们稍后还将对此展开讨论。
明斯基的第二个批评意见是,“人们观察到的货币收入与价格的变化路径被解释为名义货币数量或货币供给变化率的随机或系统性变化给本应稳定的增长过程带来冲击的结果”(第66页)。
货币主义理论的这一隐含假设是,市场经济运行本来是有效的,具有内在的稳定性。本书第2章将会指出,货币主义理论的一个关键隐含假设是市场经济基本上不存在摩擦,就像莫迪利亚尼与米勒(Modigliani and Miller, 1958)在著名的无关性定理中假定的那样。明斯基进一步提出,由此意味着,“按照这种观点,采取正确的货币供给方式就能够消除导致企业体系运行严重紊乱的全部扰动,或至少其中的很大部分”(第66页)。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对货币主义政策学说基本内容的阐述。正如明斯基所言,从该理论的基本假设能得出货币主义者的政策处方,即只有货币冲击能导致经济动荡。于是,实现稳定的唯一政策就是维持货币存量的稳定增长。如果遵守这条规则,总体经济活动就会保持稳定。
20世纪70年代早期,罗伯特·卢卡斯在提出理性预期理论的时候阐述了更加极端的观点,即只有在货币供给的变化未被预期的时候,也就是出乎经济行为主体的意料,货币政策才会影响经济活动。假设经济已经处于有效的均衡状态,被充分预期的货币供给变化带来的任何经济效应都会被价格与工资的调整完全抵消。因此,如果认为经济已经处于有效均衡状态,那么货币当局的最优策略只能是遵守可预期的、不变的货币数量增长规则。他们应该提前宣告自己的行动意图,以防止出现意外情况以及对有效均衡的不必要偏离。
当然,明斯基批评了这种假设,认为自由放任状态下的市场经济远远不能保证达到有效均衡状态,其中很大部分是源于信贷市场的运行方式。信贷市场可能把经济推向金融危机,此时能提供的信贷数量太少,或者把经济推向投机泡沫,此时信贷扩张过于随意。在明斯基看来,“可行假设应该采用如下的模型设计,即把更完整的货币和财政制度纳入收入—支出理论框架,特别是,需要把财务承诺(financial commitments)以及金融资产纳入各种行为方程”(第67页)。
这里的“财务承诺”就是债务的代名词。在明斯基看来,当体系中存在债务和债权时,经济运行的方式会比弗里德曼与施瓦茨描述的复杂得多。明斯基声称,宏观经济学家只有把信贷市场引入模型才能理解经济体系的运行。他阐述了“这种综合模型的一个目标是解释弗里德曼与施瓦茨忽略的部分……货币存量增长率发生变化的原因……换句话说,这种更完善的理论模型的一个目标是,不仅要解释货币收入,还要揭示货币和金融危机是如何产生的”(第67页)。
明斯基接下来强调了这些解释的意义,指出货币主义理论构建的一个关键错误在于,“弗里德曼与施瓦茨对商业周期的解释意味着,即便围绕金融体系中的非货币部分爆发金融危机,导致资产价格与净财富急剧下降,也不会发生严重的经济萧条”(第68页)。
的确,如果货币供给冲击才是导致货币收入变化的充分必要条件,那么对信贷市场而非货币供给的冲击就不会带来经济萧条。但如果我们能够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吸取教训,就会明白经济萧条和严重衰退远不只是货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