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觉醒:揭秘亲密关系背后的真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爱情篇

爱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好的感情需要两人共同维护。

爱情一直是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苦苦追寻却又受困其中的经历。

或许因为我们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所以我们永恒孤独,需要找到终生陪伴在身边的那个人;或许是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面前太渺小,所以需要在一个人面前获得独一无二的存在感。

但爱情的神秘之处,在于它从来都是不稳定的。它的多变,让人们吃尽苦头。我们试图控制它,却往往适得其反。

关于爱情有太多的描述,有文学的浪漫、哲学的深思。这个章节,我将通过心理学家的实验和调研,以及大量的咨询案例,为大家详解爱情中的种种误区。

在关于爱情的讨论中,两种思潮一直在博弈:爱是一种遇见,还是一种习得?

前者叫作浪漫主义(Romanticism)的爱情思潮,兴起于19世纪中叶。据社会学家的调查,在20世纪初的美国,7成以上的适龄人群信奉浪漫主义的爱情观,观点包括:

●好的爱情应该是完美无瑕的。

●每个人有且仅有一个“真爱”。

●“真爱”可以克服一切障碍。

相信浪漫之爱的人往往认为爱是一种遇见,这种观点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宿命信念(Destiny belief)。这种思潮的弊端在于,让人不愿意承担属于自身的责任。如果爱情不顺,那就证明对方不是“对的人”,换一个就好了。

另外一种则是《爱的艺术》作者所提出的成长的爱情观,他给出的理解则截然不同。弗洛姆认为,感情是可以后天培养的,也称之为成长信念(Growth belief),即只要双方努力,任何一段亲密关系都能成功。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勇敢、真诚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爱的艺术》弗洛姆

我更倾向于把这两种观念结合起来看。我不否认由于成长环境和性格差异,选择一个跟自己更契合的伴侣,会让感情进展更加平稳,但后天的磨合,也是一段感情不可或缺的要素。

两人初识的时候,本就是陌生人,怎么可能因为“命中注定”就对彼此倾注无偿的爱呢?所谓命中注定的伴侣,是靠两人的共同努力获取的。

因为互联网和一众社交软件的兴起,社会节奏明显加快,恋爱也变得快餐化。所谓“有些情侣谈着谈着感情越来越淡”,其实是由于有些人从恋爱之初,就是抱着索取的动机,而不是给予和经营。

我们期望从一段感情中获得激情、获得偏爱、获得存在感,试图从对方的身上获取情绪价值、物质价值,以及安全感,却吝啬自己的付出,不愿为了对方改变自己,不肯接受激情后的平淡,更不会主动去经营关系,被网络上一些片面消极的观点影响,把“如果你爱我,就会……”“好的伴侣就应该……”挂在嘴边,认为“爱”是一种有限的资源,“我给了你,我自己的就变少了,因此我要尽可能地从你这里拿走爱”。

以索取的动机谈恋爱,一旦最初的激情褪去,便会产生强烈的匮乏感。

持久的爱情需要双方都“学会去爱”,而不是抱着“对的人会满足我所有期待”的想法,一味地去无度索取。

不要抱着“因为你爱我,就要无条件为我……”这样的预设去进入亲密关系。

恋爱的本质其实是合作,恋爱乃至步入婚姻,通常意味着两人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一起的。从动物性的角度来说,人是有领地意识的。当有人进入你的“领地”,你所有的生活习惯、空间、时间规划和财产都需要被分割时,你难免会与对方产生摩擦和分歧。所以两个人在一起的前提,是双方愿意为彼此作出让步,共同改变,慢慢磨合。

很多人婚前对于伴侣十分重视,而在结婚这一结果达成时,便会开始懈怠。这里就需要回答一个问题——真感情是需要去维系的吗?

我的答案是“是”。和伴侣的稳定关系,是需要双方一起为这段关系不断提供土壤和养料的。很多人不仅婚后停止了解对方,也开始不那么重视对方的需求了。因此,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关系经营是必不可少的。

很多人把结婚当成关系的结果,但其实结婚不仅不是结局,反而是关系的开始。当你们感到彼此的喜欢开始变淡时,真正的爱才开始浮现。当然,如果还没有步入婚姻,你可以在感情变淡时选择放弃,然后去寻找下一段新鲜的“爱”,但代价是,你永远都无法逃过新鲜感褪去后又有强烈分手冲动的死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