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入殓师》的格局是直面生死
《入殓师》讲述了日本入殓师的生活。影片以一名入殓师新手的视角,去观察各种各样的死亡,凝视围绕在逝者周围的充满爱意的人们。该片获第32届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最高奖美洲大奖、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等奖项。
由于乐队解散,大提琴手小林大悟就此失业。他和妻子美香一起离开东京回到了老家山形县。然而即使在山形,没有实用一技之长的大悟还是很难找到工作。“年龄不限,高薪保证,实际劳动时间极短。诚聘旅程助理。”一张条件惹眼的招聘广告吸引了大悟,不料当他拿着广告兴冲冲跑到NK事务所应聘时却被告知——“啊,那个是误导,我们要找人给去那个世界的人当助理”。事务所老板佐佐木向大悟说明了工作性质,所谓的“旅程助理”其实就是入殓师,负责将遗体放入棺木并为之化妆。
大悟踌躇良久,但还是接受了这份工作。他含糊其词地对美香说自己当的是婚葬仪式助理,让她误以为是婚礼助理。在各式各样的死别中,大悟渐渐喜欢上了入殓师这份工作。然而美香知道真相后,和他吵了起来。
在东方文化中,由于死与生相对,葬礼等话题其实还算是一个禁忌,死亡更多地带有黑暗、消极的意味。在美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生前就为自己买下墓地,而这一切在东方文化中都是鲜见的。
入殓师主要负责的是葬礼流程中被称为“小殓”的部分,简单来说也就是为亡者进行仪容着装的最后整理,兼有进行“大殓”的职责。在影片中,导演多次将焦点放在入殓师把遗体的双脚交叉,用佛珠将双手缚上,如此死者就会保佑家人平安。正如片中余贵美子所饰演的那名女职员所言,无论棺材做得有多么华丽,睡在里面的感觉其实也一样,何况死者根本一无所知。葬礼表面上是送别亡者,象征其走向下一程的仪式;但其实,这一切更多的都是为生者而做,它给了生者最后尽孝、表达爱或赎罪的机会,生者在举办葬礼时所挑选的形式用具等,其实都是遵从自己意愿。正如片中开头的第一位死者,最终选择哪一种性别的化妆,也是由他父母所决定。
如何用平淡的情节来反复凸显相对深刻的主题,并能在当中扣入细腻的情感,有时更考验功力。更重要的是,《入殓师》的价值观,承接了东方文化“不知生,焉知死”的观念,切入点主要在生者面对亲人离别时的情绪反映,以此来引申出人们的生死观。它强调的是一个对“死亡”的接受过程,如何正视死亡,尊重死亡,间接地也就表达了对生死的思考。《庄子·德充符》中曾经借孔子之口说:“死生亦大矣,而不得与之变,虽天地覆坠,亦将不与之遗。审乎无假而不与物迁,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大意是:死或生都是人生变化中的大事了,可是死或生都不能使他随之变化;即使天翻过来地坠下去,他也不会因此而丧失、毁灭。他通晓无所依凭的道理而不随物变迁,听任事物变化而信守自己的要旨)还有什么比看明白生死更大的格局呢?正如导演泷田洋二郎所说:离别,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无法避免的一课,也成了这部电影的出发点。我们以“人人终将面对的事”为线索,不停地做采访,甚至亲自参与到入殓仪式中,不断摸索我们为自己设下的课题,《入殓师》就在这样的摸索和尝试中诞生了。
《入殓师》的结构非常工整,线性推进,娓娓道来。泷田洋二郎采取诗意化的手法和平稳的节奏,叙述了东方对于死亡的敬畏、隐忍,留给观众足够的回味。之所以说《入殓师》的格局是直面生死,是因为它是令人回味的死亡教育。《入殓师》中最著名的一句台词是:“死可能是一扇门,逝去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这部影片以死亡为主题,实际上呈现的是如何去生:爱的温度永远都会超越了死亡的恐惧和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