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六个方面问题”的理论、方法问答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如何有效开展理论学习?

党员、干部不仅要重视理论学习,而且还要善于理论学习,掌握理论学习的有效方法。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借用王国维论述治学的三种境界,要求党员、干部学习理论也要有这三种境界。首先,理论学习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静下心来通读苦读;其次,理论学习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下真功夫、苦功夫、细功夫,即使“衣带渐宽”也“终不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再次,理论学习贵在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有所悟、用有所得,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1]2018年5月,他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更加自觉、更加刻苦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更好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2]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其实就是给出了理论学习的有效方法。

第一,理论学习要有钻劲,就是要往深里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3]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员、干部一定要做到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因为只有原著原文是最权威的,学深学透才能全面准确把握其真谛真义、思想精华。毛泽东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典范,他一直大力倡导和推动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1939年底,他对一位进入马列学院学习的同志说,马列主义的书要经常读,当然不必要一律都精读,而是遇到实际问题,就去请教马列主义,时常翻阅,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延安整风时期,为了使大家认清教条主义的危害,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他要求高级干部学习《共产党宣言》等六本书。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指出,要加强理论学习,至少要读五本马列著作,即《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在民主革命中社会民主党的两个策略》(今译名为《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和《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他说这五本书“如果有五千人到一万人读过了,并且有大体的了解,那就很好,很有益处”[4]。在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又提出干部必读的十二本马列著作,他说,“对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我们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应当有共同的认识”,“如果在今后三年之内,有三万人读完这十二本书,有三千人读通这十二本书,那就很好”。[5]新中国成立后,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毛泽东又多次强调干部要读马列主义著作。1963年,他提出要学习包括《共产党宣言》在内的三十本马列著作,并指示这些书都要出大字本,以便老同志阅读。

第二,理论学习要有韧劲,就是要持之以恒学习。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并不是一阵风,也不能是一时兴起,而是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毛泽东就是终身学习的典范,他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不管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毛泽东从来没有放松过理论学习。在长征路上,毛泽东患病的时候还躺在担架上读马列主义的书。据长征路上同毛泽东一起行军的刘英(张闻天的夫人)回忆,她曾目睹毛泽东读马列著作的感人情景:“毛主席在长征路上读马列书很起劲。看书的时候,别人不能打扰他,他不说话,专心阅读,还不停地在书上打杠杠。有时通宵地读。红军到了毛儿盖,没有东西吃,肚子饿,但他读马列书仍不间断,有《两个策略》《“左派”幼稚病》《国家与革命》等。”[6]他在1945年党的七大上向全党推荐五本马列著作时说:“我们可以把这五本书装在干粮袋里,打完仗后,就读他一遍或者看他一两句,没有味道就放起来,有味道就多看几句,七看八看就看出味道来了。一年看不通看两年,如果两年看一遍,十年就可以看五遍,每看一遍在后面记上日子,某年某月某日看的。”[7]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中南海的居所就像书的海洋,居室的书架上摆满了书,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直到临终时,他也未放弃对书本的钟爱和对理论学习的坚持。毛泽东逝世后,工作人员在清理他床头上的书籍时,发现有六本《共产党宣言》,其中竟有两本是英文版。

第三,理论学习要有挤劲,就是要挤出时间学习。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挤,总是会有的。有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强调工作忙,没有时间学习。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警示广大党员、干部:“不注意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僵化、庸俗化。”[8]他给出了解决办法,那就是要挤时间,指出“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9]。青年时期的习近平受当时历史背景影响,学业中断了,但是对学习的渴望始终如一,读书自学不辍,尤其是对理论学习更是一刻也没有放松。下乡来梁家河时,他随身带了沉甸甸的一箱书。白天干活,劳动休息时就在看书,放羊时也在抽时间看书,到了晚上还要在煤油灯下苦读到深夜。2018年5月,在同北京大学青年学生交流时,习近平总书记娓娓道来当年的读书心得:“那时候,我读了一些马列著作。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这种通过自己思考、认识得出的结论,就会坚定不移。”[10]2017年夏天,中共中央党校召开的《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出版座谈会上,作家曹谷溪曾提到一个细节:“在土窑洞里的煤油灯下,每天他(习近平)都要读书到深夜。据我所知,上大学前,他就三遍通读《资本论》,写了厚厚的18本读书笔记!”[11]正是由于这种挤时间学习的精神,青年习近平不仅没有因为学业中断耽误学习,而且增加了知识储备、提升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走上更高领导岗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四,理论学习要有苦劲,就是要下苦功学习。理论学习要讲方法,并不是鼓励“走捷径”。古语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指出:“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12]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13]这其实就是指明了党员、干部对于理论学习的态度,那就是应该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下大力气去学习。毛泽东读《共产党宣言》不下100遍,对书中的许多精辟论断几乎全能背下来,这就是下了苦功夫的结果。1939年底,他对一位从白区调回延安进马列学院学习的同志说:“《共产党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问题,我就翻阅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有时只阅读一两段,有时全篇都读,每读一次,我都有新的启发。我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共产党宣言》就翻阅过多次。”[14]为了能够直接读懂外文的马列书籍,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自学过英语。但是,由于当时严酷的战争环境,他的学习受到很大限制。新中国成立后,有了较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学习英语就成为他的一种爱好。他的国际问题秘书兼英文“老师”林克回忆说:从1954年秋天起,已年逾花甲的毛泽东重新开始学英语。“毛主席想学一些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的英文本,第一本选的就是《共产党宣言》,这本书的文字比较艰深,而且生字比较多,学起来当然有不少困难,但是他的毅力非常坚强。我发现他在《共产党宣言》的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全部都密密麻麻地用蝇头小字注得很整齐,很仔细,他的这种精神,很感人。”[15]

注释

[1]习近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求是》2021年第22期。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75页。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519页。

[4]《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17页。

[5]《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61页。

[6]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毛泽东的读书生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2页。

[7]《毛泽东文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17—418页。

[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407页。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407页。

[10]《习近平的读书故事》,《人民日报》2022年4月23日。

[11]张广昭、陈振凯:《跟着习近平学马克思经典著作》,《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5月16日。

[1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十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610页。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53—154页。

[14]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讲故事》,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26页。

[15]孙东升、马京波:《毛泽东的读书之道》,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8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