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入盛唐:苏瑶奇遇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中医新挑战

在现代社会,苏瑶是一位备受赞誉的优秀女中医,她精通中医经典,擅长运用各种传统疗法治疗病症,对中医文化有着深厚的热爱和深刻的理解。而她的好友,一位同样出色的西医,在现代医学领域也颇有建树。然而,一次奇特的机缘巧合,苏瑶穿越到了唐朝,这个中医蓬勃发展但又面临诸多挑战的时代。她深知自己肩负着传播中医文化的使命,决心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现代中医的印记。

唐朝有诸多著名医家,孙思邈便是其中一位传奇人物。孙思邈自幼聪慧好学,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年少时,目睹民间百姓饱受疾病之苦,缺医少药,许多人因小病得不到及时医治而丧生,这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于是,他立下誓言,要成为一名伟大的医者,普救含灵之苦。

孙思邈一生都在游历四方,深入民间为百姓治病。他不畏艰辛,常常翻山越岭,到偏远的山村为患者诊治。有一次,他听闻一个小山村爆发了一种怪病,患者皆高热不退、咳嗽气喘,当地的医者们都束手无策。孙思邈听闻后,立刻背起药箱前往。到达村子后,他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发现患者们舌苔薄白、脉浮紧,再结合当地的气候和环境因素,判断这是外感风寒之邪,入里化热所致。

孙思邈根据自己丰富的经验,就地取材,采用了一些常见的草药,如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等,配伍成方。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杏仁降气止咳平喘,石膏清热泻火,甘草调和诸药。他亲自为村民煎药,指导患者服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村民们的病情逐渐好转,村庄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孙思邈不仅医术高超,还极为重视医德。他认为医者应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患者。有一位达官贵人听闻孙思邈的医术,派人请他到府上为自己治病。但当时孙思邈正在为一位贫苦的农夫诊治,农夫病情危急,孙思邈拒绝了达官贵人的邀请,坚持先救治农夫。达官贵人得知后,大为恼怒,派人前来质问。孙思邈坦然地说:“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在我眼中,患者并无贵贱之分,唯有病情缓急。”达官贵人被他的话所打动,不仅不再恼怒,反而对他更加敬重。

还有王焘,他出身官宦之家,却对医学有着执着的热爱。王焘自幼体弱多病,常常依赖医药来维持健康。在患病与求医的过程中,他深切感受到医学知识的重要性。于是,他开始广泛收集各种医学典籍。

王焘在为官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遍访各地,收集散落于民间的医书。他不辞辛劳,将收集到的医书进行整理、分类和抄录。他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最终编撰成一部规模宏大的医学著作——《外台秘要》。这部著作汇集了众多医家的经验和方剂,内容丰富详实,涵盖了内、外、妇、儿等各科病症的治疗方法。

在编撰过程中,王焘极为严谨。他对每一个方剂、每一种病症的记载都反复核对,确保无误。他还亲自验证一些方剂的疗效,例如,对于一种治疗疟疾的方剂,他找来患有疟疾的患者,在严格遵循医嘱的情况下进行试用,并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变化和治疗效果。

苏瑶来到唐朝后,她的现代中医知识与唐朝的中医传统产生了微妙的碰撞。现代中医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融合了现代科学技术,在解剖学、微生物学等方面有了深入的研究。然而,唐朝的中医理论更侧重于传统的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等观念。苏瑶深知这两种知识体系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可以相互借鉴融合的。

她刚到唐朝时,面临着许多观念上的冲突。例如,唐朝的医者对于疾病的认识更多基于传统的病因学说,而苏瑶带来的现代观念则考虑到微生物感染等因素。在一次疫病流行期间,苏瑶发现当地医者只是从传统的外感邪气角度去诊治,而她意识到可能存在病菌传播的因素。她尝试向当地医者解释,病菌就像看不见的微小虫子,可能通过空气、水源等途径传播疾病。这一观念在唐朝医者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许多人对此表示怀疑,但也有一些年轻的医者开始思考这种新观念的可能性。

同时,作为现代女性穿越到唐朝,苏瑶在社会观念和性别角色方面也遭遇了诸多挑战。唐朝社会相对保守,女性在许多方面受到限制。苏瑶在参与医疗活动时,时常会遇到他人异样的目光。一些人认为女性不应抛头露面从事医疗工作,尤其是像苏瑶这样提出新观念、新方法的女性。但苏瑶凭借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医术,逐渐赢得了一些人的尊重。

苏瑶学堂内,苏瑶与诸位教师深知中医传承的深度与广度远不止于表面知识的传授。于是,“经典回炉”计划应运而生。学生们分组深入探究中医经典,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他们精读原著,梳理历代医家注释,不放过任何争议与疑点。

负责《伤寒杂病论》研究的小组,在用药剂量问题上遇到诸多不同见解。为寻求更准确的阐释,他们从多方面展开调查。不仅仔细研究古籍中关于药材产地的记载,还深入古老药农家族,探寻当时度量衡与病症严重程度对用药的影响,试图还原古时药材的真实品质与药效。经过一番努力,他们得出用药剂量应灵活调整的结论,需综合考虑患者体质、地域以及季节等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与外界的交流也日益频繁。他们与其他地区的中医研究者通过书信互通有无。西域一位中医传人来信分享当地特殊病症与疗法,提到西域风沙致使居民易患眼部疾病,当地用特殊草药结合针灸治疗。这让苏瑶学堂的学生深受启发,开始深入思考中医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并着手研究如何融合不同地域的中医经验。

朝廷目睹苏瑶学堂在中医传承创新方面的斐然成果,决定大力扶持中医发展,“大唐中医研究院”应运而生。此研究院汇聚了全国各地的中医精英,包括苏瑶学堂的优秀学子和各地名医。其主要任务涵盖中医理论研究、新药材开发以及疑难病症攻克。

苏瑶学堂与大唐中医研究院紧密合作。人才培养方面,学堂为研究院输送众多充满活力且基础扎实的年轻人才。这些学生带着学堂独特的教学烙印,为研究院注入新鲜血液。研究院的名医学者也定期前往学堂讲学,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例如,一位擅长药理研究的学者到学堂讲解新药材特性与配伍禁忌,拓宽了学生们的知识面。

科研项目合作更是成果丰硕。面对南方流行的疫病,双方携手组建研究团队。苏瑶学堂的师生凭借对当地环境和患者体质的了解,与研究院在药材资源和研究设备上的优势相结合。他们深入疫区,仔细采集患者症状信息,深入分析当地气候和水质对疫病传播的影响。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研发出有效的预防方剂,在南方疫区广泛应用后,有效控制了疫病蔓延。

世家大族也积极投身中医传承事业。他们意识到中医发展是社会责任,于是联合成立“中医世家联盟”。联盟旨在促进家族间中医知识交流、保护中医古籍并培养更多中医人才。

苏瑶学堂与“中医世家联盟”达成合作。联盟开放家族珍藏古籍,学堂师生得以深入研究其中独特的病症案例和治疗方法。学堂学生则到联盟家族实习,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经验相结合。例如,一个擅长外科的世家大族接收学堂学生实习,学生在此学到独特外科技巧和秘方,家族医师也从学生身上借鉴到先进的整体辨证思维。

联盟建立中医古籍保护库,集中各家族古籍进行统一修复、整理和数字化保存。同时制定严格借阅制度,确保古籍得到妥善保护与合理利用。在人才培养上,联盟与苏瑶学堂、大唐中医研究院合作,设立奖学金和实习机会,鼓励年轻人投身中医事业。

民间中医普及达到新高度。苏瑶学堂学生积极宣传实践,使百姓对中医的信任与依赖与日俱增。村庄纷纷成立“中医互助社”,村民在社内交流养生经验、分享简单病症治疗方法。如“杏花村”的一位老妪,饱受风湿病痛折磨。互助社一位曾在苏瑶学堂学习的年轻人大胆尝试,根据老妪症状配制独活、防风、秦艽等药材组成的药汤。老妪服用后疼痛明显减轻,此事在村里传开,进一步提升了村民对中医的信任。

中医与唐朝其他文化领域也开始深度融合。绘画艺术方面,受中医启发的画家创作各种草药图谱。这些图谱精准描绘草药形态,还通过色彩和笔触展现草药性味和功效。《百草图》便是其中代表,画卷上百种草药配以详细文字说明,涵盖生长环境、药用部位和主治病症等,一经展出便吸引众多目光。

建筑领域同样体现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富贵人家建造住宅时,邀请懂中医的风水师布局。住宅朝向、房间数量大小、门窗位置等都遵循阴阳五行平衡原则。正房位于中轴线体现“中正平和”,南方房间窗户大以吸纳阳气,北方房间小且保暖性好以存阴气。

然而,中医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随着中医地位提升,不法之徒打起歪主意。集市上出现不少假冒中医行医者,他们用无效甚至有害草药欺骗患者。有骗子声称有长生不老药丸,吸引不少人购买。

苏瑶学堂学生果断行动,在集市举办“辨真医,识假药”活动。学生向百姓讲解辨别方法,展示真药假药在外观、气味、质地等方面的区别,并现场演示简单中医诊断方法,如望面色、察舌苔等。此活动得到朝廷支持,朝廷颁布更严格的行医和售药法规。行医者需通过严格考核获取资格证,售药者必须保证药品质量,严禁售假,违者严惩。

在对外交流方面,大唐中医研究院开始接待远方使者。除日本使者外,天竺(印度)、波斯(伊朗)等地使者也前来学习中医知识。天竺使者对中医经络学说和针灸疗法兴趣浓厚,发现与天竺瑜伽理论有相似之处,双方学者深入交流探讨。波斯使者则关注中医药材贸易,带来没药、乳香等药材,大唐中医研究院研究发现没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乳香调气活血、定痛追毒,双方达成药材贸易协议,促进了文化交流。

为深入学习西域中医经验,苏瑶学堂选派优秀学生西行。学生们心怀对中医知识的渴望,踏上充满艰辛的西行之旅。西行之路困难重重,茫茫沙漠风沙肆虐,水源短缺是最大威胁。但他们凭借坚定毅力,克服重重困难。

到达西域后,学生们受到当地中医传人热烈欢迎。西域中医极具地域特色,当地医者善用本地药材治疗特殊病症。学生们参观医馆,见识到许多中原没有的药材和独特疗法。

他们参与当地诊疗,学习西域医者治疗风沙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西域医者使用沙棘草药,此药止咳化痰、活血化瘀。学生们仔细观察医者根据病情调配沙棘与其他药材的比例。

在交流研讨会上,双方分享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苏瑶学堂学生介绍中原脏腑辨证理论,西域医者讲述当地根据气候和民族体质发展出的体质辨证方法。

学生们深入民间学习养生方法。西域居民因干燥环境有独特饮食养生之道,如食用大量坚果和奶制品以润肺滋养身体。

学生们还发现西域针灸疗法在穴位选取和针刺手法上与中原不同,便虚心请教当地针灸高手,经过反复练习掌握了西域特色针灸技巧。

在西域期间,学生们收获满满。他们不仅学到新知识技能,还将中原中医理念传播开来。他们带回西域药材种子,准备在中原试种,丰富中医药材宝库。

一、上热下寒案例

苏瑶学堂的医师们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一位上热下寒症状明显的患者。

患者上部表现为口干口苦、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反复发作,心烦意乱,面部时常泛红发热;下部则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双脚冰凉且夜尿频多。此乃体内阴阳失调、水火不济之症。

(一)黄连汤加减方治疗

医师首先采用黄连汤加减方进行调理。方剂中,黄连9克,性寒,善清心火、胃热,能有效改善口干口苦、咽喉肿痛等上热症状。干姜6克,性热,可温中散寒,针对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等下寒症状。桂枝6克,温通经脉,协助干姜温阳。半夏9克,燥湿化痰、降逆止呕,调理中焦气机,中焦为上下焦沟通的关键,其正常运转有助于恢复阴阳平衡。人参6克,大补元气,增强人体正气,有助于机体功能恢复。大枣5枚、炙甘草6克,二者调和诸药,使药性平和,且有补中益气之功。

患者服用该方剂一段时间后,上热症状有所减轻,口干口苦、咽喉肿痛程度缓解,心烦意乱的状况也有改善。然而,下寒症状虽有一定变化,但改善较为缓慢。医师仔细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发现其虽然腰膝酸软的感觉稍有减轻,但双脚冰凉和夜尿频多的情况依旧较为明显。而且,患者整体的精神状态虽然因上热症状的减轻有所好转,但下寒带来的身体畏寒感仍然对其生活造成较大困扰。

(二)调整为乌梅丸加减方

基于患者的症状变化和中医辨证论治的原理,医师决定调整方剂为乌梅丸加减方。乌梅15克为君药,味酸,可敛阴,起到调节阴阳的关键作用,既能收敛上焦虚火,又能滋养下焦之阴。细辛3克,性温,温经散寒、通达表里。干姜6克,进一步增强温阳之力。黄连6克,继续清上焦之热。黄柏6克,清热燥湿,辅助黄连清除上部热邪。当归9克,养血活血,因为阴阳失调往往影响气血运行,当归有助于调和气血。附子6克(先煎),大辛大热,温补肾阳,针对下焦虚寒症状。蜀椒3克,温中止痛,增强温下寒的效果。桂枝6克,温通经脉。

从黄连汤加减方调整为乌梅丸加减方,主要依据患者在服用黄连汤加减方后的症状反馈。黄连汤加减方在清上热方面有一定效果,但下寒症状改善不够理想。乌梅丸加减方中的乌梅可调节阴阳,对于上热下寒这种复杂的阴阳失调病症更为对症。而且,增加了温补肾阳的附子和增强温下寒效果的蜀椒等药材,更能针对患者下焦虚寒较重的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服用乌梅丸加减方,患者的上热下寒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口干口苦、咽喉肿痛、口腔溃疡等上热症状基本消失,心烦意乱的情绪恢复正常。同时,腰膝酸软、畏寒怕冷、双脚冰凉和夜尿频多等下寒症状也大大减轻。

在药材选购方面,道地药材的选择至关重要。黄连选取四川产的,其味极苦,质地坚实,断面橙黄色,清热泻火之力强。干姜以四川犍为所产的白姜为佳,姜块肥大、饱满,皮色白亮,粉质多,辛辣味浓,温中散寒效果好。桂枝以广东、广西等地所产为优,香气浓郁,油性足,温通经脉功效显著。半夏选择山东菏泽所产,个大、皮净、色白、质坚实,燥湿化痰作用佳。人参若能得东北长白山的野山参自然最好,不过吉林抚松等地人工种植的人参也可选用,其参体饱满,芦头长,皮细纹深,药效可观。大枣以山东乐陵金丝小枣为道地药材,果实饱满,色泽鲜艳,含糖量高,调和药性作用良好。炙甘草以内蒙古杭锦旗所产为佳,根条均匀,皮细色红,质坚实,断面黄白色,粉性足,甜味浓,调和诸药效果佳。乌梅选用浙江长兴所产,果实个大,肉厚,核小,外皮乌黑,酸味浓郁,敛阴作用明显。细辛以辽宁、吉林等地所产质量上乘,根细,色灰黄,味辛辣麻舌,药效较强。黄柏以四川、贵州等地所产的川黄柏为优,外皮薄,色黄,苦味浓,清热燥湿效果好。当归以甘肃岷县所产的“岷归”为道地药材,头大、身长、尾须少,断面黄白色,有浓郁香气,养血活血效果更佳。附子以四川江油所产为道地药材,个大、肥壮,质地坚实,药效猛烈,使用时需严格遵循炮制规范和用量要求,先煎以减其毒性。蜀椒以四川汉源所产的花椒为优,果实饱满,色泽红亮,麻味浓郁,温中止痛效果好。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师也注重对患者情志的调理。医师告知患者,情志的波动会对身体的阴阳平衡产生影响,在上热下寒的病症下,应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心烦意乱时,可以尝试通过冥想或者简单的呼吸练习来平静内心。例如,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使腹部膨胀,然后缓缓地呼气,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的节奏上,每次练习5 - 10分钟。同时,医师建议患者减少外界的干扰和压力源,如果有烦恼之事,可以与亲近之人倾诉,避免将负面情绪积压在心中,以免加重病情。

此外,医师还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向患者解释情绪与健康的关系。现代研究发现,长期的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进而影响身体的各项机能。就像上热下寒这种病症,不良情绪可能会干扰身体自我调节的机制,使得阴阳失调的情况更加难以恢复。患者听了医师的解释后,对自己的病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加重视情志的调节。

二、不孕不育案例

(一)宫寒血瘀型不孕不育案例

(接上文)舌淡苔白,脉沉细弱。医师诊断为肾阳不足,宫寒血瘀,导致胞宫失于温煦,气血运行不畅,难以受孕。

医师为其制定温肾暖宫、养血活血的治疗方案,选用艾附暖宫丸合四物汤加减。艾附暖宫丸中的艾叶9克,性温,能温经止血、散寒调经。患者因宫寒血瘀,艾叶可有效温暖胞宫,驱散寒邪。香附9克,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有助于调节因宫寒血瘀可能引起的气血不畅和气机阻滞。吴茱萸6克,温中散寒、止痛,进一步增强温宫散寒之力。川芎6克,活血行气,可改善因血瘀导致的气血运行不畅。白芍12克,养血调经,针对患者血虚的情况进行调理。黄芪15克,补气升阳,患者神疲乏力,黄芪可补充正气,提升身体机能。续断12克,补肝肾、强筋骨、调冲任,冲任二脉与女性生殖系统密切相关,续断有助于调节冲任。四物汤中的熟地12克,滋阴补血,补充患者体内阴血。当归9克,养血活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胞宫的血液供应。川芎再次使用,与其他药材协同活血行气。白芍12克,养血柔肝,肝藏血,养血有助于调节肝脏功能,从而对女性生殖系统产生积极影响。

在药材选购上,艾叶以湖北蕲春所产的蕲艾为道地药材,蕲艾叶片宽大肥厚,绒毛多,香气浓郁,药效更佳。香附以浙江产的为好,质地坚实,香气浓郁,疏肝理气之功更强。吴茱萸以贵州、云南等地所产为佳,果实饱满,香气浓烈,温中散寒之力显著。熟地以河南怀庆府所产的怀熟地为道地药材,质地柔软,油性大,滋阴补血效果好。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最初因长期不孕不育,心理压力巨大。她常常担心自己无法生育,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因此受到影响,内心充满焦虑和自卑。这种心理状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的身体状况,使得气血运行更加不畅。医师深知情志因素对病情的影响,于是对患者进行情志调理指导。

医师告诉患者,过度的焦虑和担忧并不能帮助受孕,反而可能加重宫寒血瘀。医师建议患者尝试一些放松身心的活动,如在清晨或傍晚到宁静的花园中散步,感受自然的气息,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同时,鼓励患者培养兴趣爱好,转移对不孕不育问题的过度关注。例如,可以学习绘画,将内心的情绪通过画笔表达出来;或者练习书法,在一笔一划中沉淀自己的心性。

医师还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给患者解释,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失衡,这对受孕是非常不利的。现代社会有很多研究表明,压力下的女性可能会出现月经紊乱、排卵异常等情况,就像她现在的宫寒血瘀症状一样,身体的内部环境受到了影响。

此外,医师还建议患者的家人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关爱尤为重要,应多陪伴患者,让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减少心理压力。患者按照医师的指导,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自己的情绪逐渐变得稳定,不再像以前那样整天忧心忡忡。这种积极的心理变化,配合着药物治疗,使得她的身体症状得到了更明显的改善。月经量逐渐增多,颜色也变得正常,经期开始规律,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等症状进一步减轻。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调理,她最终成功受孕。

(二)肝郁气滞型不孕不育案例

另有一位女性患者,饱受不孕不育之苦。她平时情志抑郁,乳房胀痛,经前症状加重,月经先后不定期,经量时多时少,色暗有血块。还伴有胁肋胀痛,口苦咽干,心烦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细。医师判断为肝郁气滞,气血不畅,冲任失调所致。

治疗采用逍遥散合五子衍宗丸加减。逍遥散中的柴胡9克,疏肝解郁,针对患者肝郁的情况,使肝气得以舒畅。当归9克,养血活血,气血不畅时,养血活血有助于改善整体状况。白芍12克,柔肝止痛,缓解因肝郁引起的胁肋胀痛等不适。白术9克,健脾益气,中医认为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健脾可保证气血的充足供应。茯苓9克,利水渗湿,调节体内水液代谢,避免水液停滞影响气血运行。炙甘草6克,调和诸药,使方剂各药协同作用。薄荷3克(后下),疏散肝郁,其清凉之性可辅助柴胡疏肝解郁。五子衍宗丸中的枸杞子12克,补肾益精,肾为先天之本,补肾益精对生殖功能有重要意义。菟丝子12克,补肾固精,有助于稳固肾中精气。覆盆子9克,益肾固精,增强肾脏的封藏功能。五味子6克,收敛固涩,可防止精气过度耗散。车前子9克(包煎),利水渗湿,调节体内水液代谢。

从中医理论角度来看,女性的生殖功能与肾、肝、脾等脏腑密切相关。肝郁气滞会影响气血运行,进而影响冲任二脉,导致不孕不育。逍遥散着重调节肝郁,使肝气舒畅,气血运行恢复正常。五子衍宗丸则从补肾益精的角度出发,加强生殖功能。二者合用,标本兼治。

在药材选购方面,柴胡以河北、山西等地所产为佳,其根部质地坚实,气味浓郁,疏肝解郁的功效显著。当归以甘肃岷县所产的“岷归”为道地药材,其养血活血效果良好。白术以浙江磐安所产为优,其个大、质坚实,健脾益气作用明显。茯苓以云南所产的茯苓质量较好,其菌核个大、饱满,利水渗湿功效佳。枸杞子以宁夏中宁所产为道地药材,其果实饱满,色泽鲜艳,含糖量高,补肾益精效果显著。菟丝子以江苏、山东等地所产为佳,其种子饱满,质地坚实,补肾固精作用好。覆盆子以浙江、安徽等地所产为优,果实成熟饱满,益肾固精效果佳。五味子以辽宁、吉林等地所产质量上乘,果实粒大、肉厚,收敛固涩功效强。车前子以江西所产的为宜,其颗粒饱满,利水渗湿作用较好。

在治疗过程中,医师同样重视对患者情志的调理。鉴于患者情志抑郁是导致病情的重要因素,医师首先耐心地向患者解释情绪与身体状况之间的紧密联系。医师告诉患者,长期的抑郁情绪就像一团乌云,笼罩着身体内的气血运行,只有驱散这团乌云,身体才能恢复生机。

医师建议患者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如练习简单的瑜伽动作或者打太极拳。这些运动不仅能够舒展身体,促进气血流通,还能在运动过程中调节呼吸,放松心情。同时,医师推荐患者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如与邻里的女子们一起参加女红聚会,在交流互动中释放内心的压力,避免独自闷在家中胡思乱想。

此外,医师还教给患者一些自我情志调节的方法,比如在感到心烦易怒时,进行深呼吸练习,慢慢地吸气,然后缓缓地呼气,每次呼吸尽量保持均匀、深沉、缓慢,重复10 - 15次。或者在心中默数数字,从1数到100,当思绪被愤怒或忧愁占据时,就重新开始数,通过这种方式将注意力从不良情绪上转移开。

医师还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向患者解释,长期的抑郁情绪会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的紊乱可能导致身体各器官之间的协调出现问题,而内分泌系统的失衡会影响激素的分泌,这些都对生殖功能有着间接的影响。在现代社会,也有很多女性因为长期的精神压力和抑郁情绪而出现不孕不育的情况。

在家人方面,医师也与患者的丈夫进行了沟通,让他明白妻子的病情与情绪息息相关,希望他能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鼓励。丈夫开始更加关注妻子的情绪变化,经常陪伴她聊天,带她外出游玩。

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的心理状态逐渐改善。她发现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生气和忧愁,乳房胀痛、胁肋胀痛等症状也随之减轻。月经变得更加规律,经量和颜色也趋于正常。这种身心状态的积极转变,加速了身体的康复进程,最终患者成功受孕。

三、咳嗽案例

(一)外感风寒咳嗽

在苏瑶学堂的众多病症诊治案例中,有一位患者前来就诊,咳嗽频繁,咳痰清稀色白,伴有鼻塞流清涕,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紧。医师诊断为外感风寒之咳嗽。

对于这种病症,医师采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进行治疗。三拗汤中的麻黄6克,性温,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针对风寒束表,肺气不宣之症,是发散风寒的关键药物。杏仁9克,苦温,降气止咳平喘,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恢复肺气的宣降功能。甘草3克,调和诸药,且能润肺止咳。止嗽散中的紫菀9克,温润止咳化痰,无论新久咳嗽皆可应用。百部9克,润肺止咳,对咳嗽日久者尤为适宜。桔梗6克,开宣肺气,化痰利咽,有助于肺气的通畅。荆芥6克,辛散风寒,增强解表之力。陈皮6克,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消。白前9克,降气化痰止咳。

在治疗过程中,医师还结合了艾灸疗法。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回阳救逆等作用。针对这位外感风寒咳嗽的患者,医师选取了大椎穴和肺俞穴进行艾灸。大椎穴为诸阳之会,艾灸此穴可振奋阳气,驱散寒邪。肺俞穴为肺之背俞穴,艾灸此处能调节肺脏功能,增强肺的宣发肃降能力。

当点燃艾绒靠近穴位时,患者首先感受到一股温热缓缓传来,初时是一种温和的暖意,随着艾灸的持续,温热感逐渐加深。大椎穴处的温热似能沿着脊柱向四周扩散,就像阳光穿透阴霾一般,驱散着体内的寒邪。而肺俞穴处的温热则仿佛直接深入肺部,让患者感觉肺部的憋闷感在逐渐减轻。在艾灸的过程中,患者原本频繁的咳嗽开始有了间歇,咳痰也变得没那么费劲。医师根据患者的反应适时调整着艾灸的距离,以保持合适的温热强度。每次艾灸约15 - 20分钟,以局部皮肤温热但不灼痛为度。经过数天的治疗,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咳嗽频率降低,咳痰减少,鼻塞、流涕、恶寒等症状也逐渐消失。

在治疗期间,医师也关注到患者因为咳嗽不适而产生的烦躁情绪。医师向患者解释,烦躁的情绪可能会加重身体的不适,因为情志不舒会影响气血运行,不利于身体恢复。医师建议患者在养病期间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如古琴曲《高山流水》等,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同时,医师提醒患者的家人要给予患者更多的耐心和照顾,避免让患者因为琐事而产生情绪波动。患者按照医师的建议调整心态后,感觉身体的恢复速度似乎更快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也得到了改善。

医师还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给患者讲解,当人处于烦躁情绪时,身体会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这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得身体对抗疾病的能力下降。就像咳嗽这种病症,身体需要集中精力来恢复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如果因为情绪问题而干扰了身体的正常机能,那么恢复的进程就会受到影响。

四、艾灸相关疗法在其他病症中的应用

(一)泥灸

泥灸是一种在艾灸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疗法,它将多种中药材与泥土混合加热后,敷贴于穴位或患病部位,在治疗寒湿痹痛方面有独特的疗效。

有一位老者,年逾花甲,患有关节疼痛多年。每遇阴雨天,寒湿之气加重,关节疼痛便如针刺般难忍,关节屈伸不利,严重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医师诊断为寒湿痹证。采用泥灸治疗时,泥灸的配方中包含了艾叶、干姜、细辛、防风、透骨草等中药材。

艾叶性温,能温经散寒止痛,其所含的挥发油等成分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在温热的作用下可深入关节缝隙,驱散寒湿。干姜温中散寒,增强散寒祛湿之力,其辛辣成分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使寒湿之邪随气血运行而消散。细辛辛温走窜,善于祛风散寒、通窍止痛,它就像一位敏锐的向导,带领诸药之力直达病所。防风祛风胜湿,与细辛协同作用,抵御外界寒湿之邪的侵袭。透骨草能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在温热刺激下,可使关节处的经络更加通畅。

这些药材与泥土混合后,加热至适宜温度,敷于老者疼痛的关节部位。当泥灸敷上时,老者先是感觉到一股强烈的温热感包裹着关节,随后是一种麻酥酥的感觉,仿佛有无数细小的暖流在关节内部穿梭。随着泥灸时间的延长,这种温热感逐渐深入关节深处,原本冰冷僵硬的关节开始变得柔软起来。经过几个疗程的泥灸治疗,老者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也较之前灵活。而且,老者的精神状态也有所改善,不再因关节疼痛而愁眉不展。

在治疗过程中,医师注意到老者因为长期受病痛折磨,情绪有些低落。医师告诉老者,保持积极的心态对病情的恢复非常重要。消极的情绪可能会让身体的寒湿之邪更加难以驱散,就像阴霾的天气不利于阳光的穿透一样。医师建议老者多与同龄人交流,分享一些生活趣事,或者参加一些轻松的社交活动,如社区组织的老年棋类活动等。这样可以让老者的心情愉悦起来,有助于身体的康复。

医师还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向老者解释,长期的病痛会影响人的心理状态,而负面的心理状态又会反过来影响身体的恢复。当人处于积极的情绪中时,身体会分泌一些有益的物质,如内啡肽等,这些物质有助于减轻疼痛和促进身体的修复。老者听从了医师的建议,开始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发现自己的心情逐渐变得开朗,关节疼痛的症状也似乎减轻得更快了。

(二)姜灸

姜灸也是常用的灸法之一,它利用生姜的温热及药用特性来发挥作用。

例如,有一位妇女痛经严重,每次月经来潮时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色暗紫,伴有血块。这是由于寒凝血瘀,气血不畅所致。医师采用姜灸疗法,将生姜切成薄片,放在关元穴和气海穴上,然后放上艾绒点燃施灸。

生姜,味辛性温,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等功效。在姜灸中,生姜可增强艾灸的温热之力,更好地温通胞宫气血。关元穴为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此穴就像人体下腹部的一个能量汇聚点,与女性生殖系统密切相关。气海穴为人体元气之海,艾灸这两个穴位,能够暖宫散寒,调和气血,化瘀止痛。

当开始姜灸时,妇女首先感受到生姜片下的温热,这种温热感迅速蔓延至整个小腹。随着艾绒的燃烧,温热感变得更加深沉,仿佛能穿透肌肤,直达子宫内部。她感觉小腹内的冷痛在逐渐减轻,原本紧绷的腹部肌肉也慢慢放松下来。在每次月经周期前进行姜灸治疗,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妇女痛经症状逐渐减轻,月经颜色变得鲜红,血块也减少了。同时,她的心情也因为痛经的改善而变得舒畅,不再像以前那样惧怕月经的到来。

在治疗过程中,医师了解到妇女因为痛经问题长期存在心理压力,担心影响生育等问题。医师耐心地向她解释,姜灸疗法对改善她的痛经症状有很好的效果,只要坚持治疗,不仅痛经会得到缓解,也不会对生育造成影响。医师还建议妇女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轻松的心态,可以通过阅读一些轻松愉悦的书籍或者观看喜剧片来缓解压力。同时,医师鼓励妇女的家人给予她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尤其是在月经期间,让她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医师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进一步解释,痛经可能与女性体内的激素水平、子宫平滑肌的收缩等因素有关。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影响内分泌系统,进而影响激素水平,加重痛经症状。而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维持身体内分泌系统的平衡,促进身体的恢复。妇女在接受医师的建议后,心理负担明显减轻,对姜灸治疗也更加积极配合,痛经症状得到了更好的改善。

(三)龙骨灸

龙骨灸是一种大面积的灸法,其施灸面积较大,火力足,温通之力更强。

曾有一位体质虚寒之人,年方三十却经常感觉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精神萎靡,仿佛身体被一层阴霾笼罩。医师考虑其阳虚之证较为严重,采用龙骨灸进行调理。

龙骨灸选取督脉上的穴位进行施灸,因为督脉为“阳脉之海”,统领人体一身之阳气。在施灸过程中,通过温热刺激督脉穴位,可振奋阳气,提升人体的阳气水平。同时,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还可配合一些补肾阳的中药粉末撒在施灸部位,如附子粉、肉桂粉等。附子粉大辛大热,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的功效;肉桂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二者与龙骨灸的温热刺激相结合,能更有效地温补肾阳。

当进行龙骨灸时,患者俯卧在治疗床上,施灸者点燃艾绒,温热感瞬间覆盖整个施灸区域。患者感觉一股强大的热流从背部涌入体内,沿着督脉向上蔓延。这种温热感就像阳光穿透云层,驱散了身体内的寒湿阴霾。随着治疗的进行,患者逐渐感觉到腰膝酸软的症状有所减轻,身体仿佛重新获得了力量。经过持续的龙骨灸治疗,患者畏寒怕冷的症状明显改善,腰膝酸软减轻,精神状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