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长生真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1章 唯有凝神入气穴

龙虎岭下不远,两座矮峰夹隙有一山谷,山也无名,谷也无名,却是个灵气汇聚的福地。谷中翠柏苍松,森然并立,小径蜿蜒,若隐若现,时有飞泉自崖边倾泻而下,似白练垂挂,银龙泻地。

正是初晨,烟霞缭绕,缥缈如梦,淡云舒卷,影动山岚,映着一溪流淙淙,音如丝竹轻鸣,引来群鸟环绕,百兽云集,好个天然造化之地。

谷中至深处有一小山,亦无名无姓,不过山上有一洞府,却是有些名气的,唤作“凌虚洞”,此洞为天地开辟之灵穴,被一苍狼精占据,纠集一帮小妖,称起了“大王”,故而凌虚洞虽不在龙虎岭,可相隔不远,别人称呼时都说是龙虎岭凌虚洞。

入了洞口,穿过青苔遍地的百丈通道,眼前豁然开朗,乃是一世外洞府,夹于双峰之间,形成狭窄的一线天,日月之光照射而下,龙脉之气汇集于此,不愧是洞天福地。

洞府内还添置不少家当,那精雕细琢的石桌石凳,石床石台,皆是不可多得的好物,更不用提洞中天然长出许多玉石琉璃,映着日月之光,更显灵动。

李长青依旧穿着那破旧道袍,持着那灰白拂尘,盘坐在光滑如玉的石床上,闭目调息,引磅礴而至的天地灵气,修炼己身。

自平了白骨洞,斩了白骨夫人,已过半月,如今的龙虎岭是另一番景象,邪气渐去,妖孽全无,大地回春,生机勃勃。尸横遍野的白骨洞也被狐族清理,改名作“仙狐洞”,狐族中一家老小,化形的没化形的,大多都搬到仙狐洞居住,毕竟这是他们的老家,住了千年。

狐狸狸除外,她虽是狐族出身,可与狐族并无深缘,只是族中遭了大劫,才将其收留于赤云山赤云洞,如今狐族归于旧地,再无后顾之忧,她便自请卸去了“族长”之位,全副担子交给老黑狐。

修仙之人,往往图个清静自在,不喜世间纷扰,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日日于那赤云洞中打坐修炼,只是偶尔闲暇,出山会一会道友,讲一讲仙经,交流心得而已。

李长青亦如此。

此番对付白骨精,最大的收获并非那节脊骨,而是多了几位修仙的道友,如赤云仙子狐狸狸,如红蝎仙子,如老狐妖林正,平日无事,可相聚一块讲经论道,饮酒谈世,解一解修行之惑,日后若碰上什么麻烦,亦可相助一臂之力,这才是缘呐。

呼!

吸!

洞府中,李长青照常打坐修行,收摄六根,将神气凝于小腹丹田之内,起内观之意,如如不动,不过半柱香便入了静,眼识深处升起璀璨白光,如烈日般照耀,久而久之,下丹田处生出一股暖意,使全身软绵绵,暖融融,十分舒适。

此谓大品天仙诀中“凝神入气穴”之功夫。

修仙境界,无非由炼己筑基开始,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其中最后两境非是凡俗所能了悟,修的是“无我无为”的大道,识神尽灭,元神全显,既无我,天地万物又都是我,佛修称作“法身遍一切处”。

前三境,才是俗称的修仙。

凝神入气穴,乃由炼己筑基开始行功,贯穿修仙全程的功夫,故而李长青万分重视,苦心钻研,日日修持,半个月来进步神速。

筑基之功,重在收神固精养气,神不动精不漏气不躁,从晨至暮,涤滤洗心,退藏于密,心目内观,主静立极,不使有一毫之累留于方寸。

心神涵养于不有不无之中,外无所着,内无所思,空空洞洞,虚虚灵灵,心不得随缘放驰,凝而存于气穴。

气穴者,命门也,在脊骨七节之下,脐后肾前,前七分后三分,两肾中间,空悬一穴,上通泥丸,下贯涌泉,为先天大道之源,逐日生气之根,产铅之地,真种之处,不可寻只可感。

李长青有五六百年道行作为根基,寻气穴,凝神意自然顺畅,悟得其中玄机后,打坐调息,收摄六根,将心神一念存于气穴,说是意守,其实未刻意守之,唤“知而不守”,若用意过甚,反而落了后天功夫,易走火入魔。

如此一两时辰,如如不动,心息相依,致虚极,守静笃,不知不觉已忘身忘我,呼吸轻缓,几乎止息,眼中所见唯有璀璨光芒照耀,一团气机融融。

此谓,凝神入气穴。

如此修了三个时辰,气机开始躁动,李长青心意一起,从凝神状态脱离,后天识神大动,自然而然退功。他缓缓睁开眼眸,射出两道精光,感觉浑身上下舒适无比,如在温泉中浸泡,尤其下丹田气穴的位置,暖暖融融,似一团火在灼烧。

“妙!妙!”

他心中一喜,赞叹大品天仙诀之妙。

按祖师所教一心修习,比任何法门都迅速,都正统,若继续修持,用不了多久即可炼出境界,运转周天,进境纵然比不上当年的孙悟空,也比一般妖精快得多。

可谓神妙也!

李长青起坐下床,踱步洞中,活动活动筋骨,沿着侧方一小径,往陡峭山壁上登攀,攀至半山腰处,忽见一块灰黑巨石凸出山壁,犹如乌龟从壳中伸出一脑袋来。

那巨石正上,放着一物。

此物长有二尺半,宽有三寸一,白如雪,硬如铁,长着根根骨节,正是白骨精的脊骨。

脊骨虽是宝物,可沾惹太多阴邪之气,若不炼去,根本锻不成什么法宝,炼出邪物来倒极有可能。

故而李长青挑了个风水宝地,放于巨石,经受日月之华淬炼,吸纳天地灵气,才半月有余,上面的邪气便去了大半。

李长青将其拿捏手中,本来如冰般寒冷的脊骨,如今竟生出一丝暖意,掂了掂,重量也比先前轻了不少,因为阴浊则重,阳清则轻,天地之灵气为上升之气,纳之自会轻盈,阴浊之气为沉堕之气,吸之则会沉重。

天界为何在苍穹之上,云雾之间,地府为何在大地之下,幽冥之处,便是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