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互联网,紧急时刻的“关键先生”
2021年7月20日晚,河南郑州,暴雨瓢泼。在地铁5号线的车厢里,乘客们站在齐胸的积水中,紧紧抓着地铁把手、扶杆。车厢外,幽暗晃动的光影下,水位更高。这不是电影画面,而是微博上的一条求救视频。
很快,更多求救视频不断地在第一时间从地下传到地上。“地铁多人被困车厢,积水齐胸……”“有一个孕妇晕倒了……”一瞬间,十万火急的消息在互联网上急速传播!无数网民和被困的乘客在同一时间感受着惊魂时刻。幸运的是,移动网络信号在国内地铁广泛覆盖,事发现场的情况才能通过手机在地下隧道中发送出来,救援人员也才能根据第一手信息精准施救。
互联网如同闪电般的传导速度,缩短了格外难熬的等待救援时间。终于,人们陆续在手机、电脑上刷到了新视频。在一位被困的河南交通广播电台主持人拍摄的画面中,水位已经下降。她在视频中说:“现在是晚上8点35分,我们看到消防救援人员已经到现场了,一个一个在救援,我们终于等来了获救的这一刻!”网络终端无数热心的陌生人,也在第一时间松了一口气。
但是,险情还没有结束。其实,在地铁危机发生的当晚,河南正面临着一场史上最强暴雨。在随后的几天里,“河南暴雨”相关消息在互联网上铺天盖地,天南地北的人都知道有一个地方的同胞遭遇生活困境甚至生命威胁,求助信息被疯狂转发。
据相关媒体报道,微博平台建立了一个专项小组收集、传递救助信息,24小时内及时筛选超过2100条求助信息报送给救援机构,帮助受困的人脱险。在一两天的时间里,这一平台通道的救助信息阅读量达到100.4亿,讨论量超2000万次。许许多多普通人通过电脑、手机等网络终端参与急速救援。微信朋友圈被几条石墨文档刷屏:“河南洪灾紧急求助信息登记”“郑州暴雨避难实用信息收集”“郑州物资、交通及住宿互助资源汇总”……到21日晚9点,一个在腾讯文档上进行救援信息收集的在线表格《待救援人员信息》自发更新了270多版,从最开始的一个需求表格变成一个2万多次在线编辑的“救命工具”,访问量多达250万次。很多人虽然并不知道它的第一个发布者是谁,但能看到不断更新的需求,以及不断显示的脱困信息……
面对一场突发的重大自然灾难,互联网把无数陌生人火速链接在一起,在互联网新工具的帮助下很多人跑赢了生死时速。
互联网,在关键时刻就变成一张能救命的“无敌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