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网络生存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推荐序一

用已知拥抱未来

哪怕是最神奇的预言家,也无法真正预知未来。未来从来不在言语之中。

哪怕是最弱小的个人,也有可能改变未来。因为,所有未来都是当下行动创造的。

2019年6月,我的《未来学校》一书出版。这本书记录了对未来教育的思考,分析了网络将对人们生活和教育带来的重要改变,从孩子、父母、老师、社会等不同层面提出了若干建议。这本学术专著受到的欢迎,超出我的想象,仅在一家网络平台上,就有2000多万人次关注,可见人们对未来的期待和忧虑。许多父母纷纷给我留言:在网络时代,我们该如何教育孩子?

在未来世界,每个人的生活都越来越多地建立在以信息技术、互联网为基础的元宇宙中。如何普及网络安全思维和能力,让孩子们具备更多在网络时代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面对的必然挑战。

《给孩子的网络生存课》正是这样一本教孩子在网络时代生存的科普读物。本书以七个章节,介绍了“互联网:新人类的数字基因”“网络安全:互联世界的‘护身符’”“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基石一样的存在”“网络服务与应用安全:‘黑’与‘白’的对决前线”“网络信息安全:网络信息保护的‘实’与‘虚’”“网络行为安全法则:小心驶得万年船”“法律与人才:为网络安全保驾护航”等网络安全问题。今天的孩子们是“网络原住民”,这些网络知识对于他们来说至关重要。

本书作者张海阔是一位网络专业人士,从事计算机与网络方向的科研工作已经十余年,早已关注到孩子们在接触和使用网络时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张海阔也是一位十岁孩子的父亲,“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一位父亲的爱心与责任心,写下了这本书。

科普读物应该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是普及科学知识,另一方面是培养科学思维、科学精神。《给孩子的网络生存课》也在这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这本书用“问题大挑战”板块,围绕着诸多具体问题,展开对专业知识的介绍、对网络安全的探讨。孩子们脑海里翻腾着的无数“为什么”,通过这些内容获得解答。可以说,这本书既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也自然而然地普及了科学知识。

这本书也用“网络安全思维”“网络安全实验室”“互联网生存法则”“互联网趣人趣事”等板块,引导孩子们将书中内容和现实生活、自身体验相链接。它从知识普及到探索实践,在网络世界中再次打开一个开放空间,给孩子们提供了更多共同发现的机会,为阅读之后的持续拓展、独立创新提供了有趣的入口。

其实,网络安全不只是个人的事,更不只是孩子的事。就像这本书中所描述的,它涉及个人安全、社会安全乃至国家安全,无论教育者还是孩子,都应该有所了解,避免落入网络安全陷阱。

因此,《给孩子的网络生存课》不仅写给孩子,同时也写给父母和教师。无论是从支持个人生活与成长还是从构建网络安全与生存环境来看,孩子、父母、老师既是各自彼此独立的个体,又是缺一不可的成长共同体。

随着网络时代的飞速发展,少年儿童的网络生活成为教育的关注焦点,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作品反映这个主题。

前段时间我刚刚推荐了《少年元宇宙》系列童书,恰好与《给孩子的网络生存课》相映成趣。前者是一套儿童文学作品,是软科普,后者是一本网络知识读物,是硬科普;前者以第三代互联网“元宇宙”对少年儿童生活的影响为主题,后者以如何应对互联网的安全问题为主题;前者通过故事,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如何养成“网络情商”“网络智商”“网络财商”等相关素养,后者本书作者张海阔告诉我,他写这本书“以求让孩子们能够从小具备网络安全的基础认知及应对风险的实操能力,从个人、社会、国家角度树立科学的网络安全观”。

如今人人都知道,未来将是网络和现实越来越深度融合的世界,可是,网络将如何改变未来?今天该如何创造未来?……这些问题都是孩子们要面对的问题,也是父母、老师等教育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问题。

问题的答案可能有很多。张海阔作为一位十岁孩子的父亲,不仅用心关注到问题,而且以行动努力解答问题,难能可贵,为父亲们做出了表率。如果各行各业的父亲们都能如此行动起来,我们抵达万物互联的时刻可能会更早一点儿,万物互联的世界可能会更美一点儿。

我相信,无论是小手拉大手,还是大手拉小手,只要能够手牵手,就会是一场更加安全的网络之旅,都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运用已知的知识,拥抱美好的未来。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

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

朱永新

2022年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