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2004:从网络神曲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1章 新闻学的魅力,网络歌曲才是主流 (求追读)

《8周刊》这家杂志以八卦闻名。

开头没有什么,双方聊的也很轻松。

融洽的气氛下,问题的范围与尺度不知不觉加大。

“你成名的方式与刀郎很像,因而很多人把你称为刀郎第二,你有什么想法,高兴吗?”

“我蛮喜欢刀郎这位歌手,但自愧不如。毕竟人家正版销量几百万,如果我能有他一半成绩半夜都会笑醒。”

李飞心态很平稳。

采访时还开个小玩笑。

充分肯定了对方的成绩。

“看得出你对刀郎的喜爱,实际上有不少歌星、音乐人对他的专辑持怀疑批判态度,觉得他的歌俗不可耐。”

“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喜好的口味不同,这很正常。”

李飞熟络打出一套太极拳。

未给予正面回应。

滑头!

记者心中暗骂一声。

年纪轻轻倒是油嘴滑舌。

不过没关系,他可以再添把火。

“外面有人认为你们这种网络歌手唱的全是网络歌曲,风格老土,都不好意思跟人说喜欢听你的歌,觉着丢人。”

“我不认为网络歌曲低人一等,听网络歌曲更不丢人。”

被贴上“土味”“网络歌曲”的标签,强行与“老土”划上等号。

李飞立刻予以坚决否认。

“网络歌曲与传统唱片发行并不非此即彼,只是传播渠道的方式不一样,是音乐发行的一体两面。”

“所以你不喜欢外界对你网络歌手的称呼?”

记者继续追问。

“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准确的说,是不接受你们把网络歌手与其他所谓传统歌手区别开来,强行打上老土、水平低下的标签。

假如说在网络上发布音乐就是网络歌手,那么这么多流行歌手的歌曲都在网上传播,他们算不算网络歌手,他们土不土呢?”

李飞没有被记者诱导。

自己的形象关系到他的商业价值以及演艺事业发展。

不该被人随便定义。

最后他用巧妙的反问来回击。

“那些传统歌手的歌曲确实在网上流传,可都经过唱片公司精心制作出品,但网络歌曲大多缺乏音乐性,完全没有可比性。”

“所谓的音乐性是什么,想必你也说不出一个准确的,可以量化具体比较的标准。”

李飞根本没上套。

经过网络时代洗礼,此类观点他见惯不惯。

他的话令记者一时语滞。

不过仍在辩驳。

“主流观点都是这么认为的。”

“问题是谁是主流呢?

正如我之前说的每个人音乐口味不同,有所偏好都能理解,但你像刀郎正版销量的数字摆在这,这是可以量化对比的。

买刀郎专辑的人比其他歌手更多,从这个角度来说,刀郎的歌就是比其他歌手受欢迎,所以他才是主流。”

任何华丽的语言在冰冷的数据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

那样无力。

记者只好拼命往回找场子。

“据我所知,如今你的两首歌《该死的温柔》《秋天不回来》在短短三天就进入的彩铃榜周榜前十,秋天不回来更以50万下载直接登顶。

所以你才认同以销量为歌曲好坏,是否主流的评判标准吧。”

“不是我这么认为,现在是商品社会市场经济,是市场这样认为。”

见记者死鸭子嘴硬,李飞内心不无感慨。

承认别人优秀有那么难吗?

采访结束,本以为就完了。

谁料几天后出版的新一期《8周刊》,杂志封面上赫然写着一行大字。

《李飞:网络歌曲受欢迎,网络歌曲才是主流!》

???

李飞满是黑人问号脸。

我尼玛,不愧是学新闻的。

张雪峰老师再次上大分。

前面一句还算正常,后面一句已然有挑衅的意味。

“你这是要捅马蜂窝咯。”

纪如京捂着脑门,觉得脑瓜子疼。

你倒是说痛快了,但容易得罪人啊。

那些传统唱片公司,那些知名歌手,正是自诩主流音乐的一群人。

“这是记者故意断章取义,歪曲了我的意思。”

李飞强调的是从销量角度来说。

前面加足了定语词。

“这些八卦杂志,故意用骇人听闻的标题党来博眼球,以此冲销量呢。”

不用多想,他大概猜出杂志这么报道的用意。

说来说去,还是为了钱。

“唉,你要说现在新专辑弄好了,那这样炒炒也好,有争议才有关注,我们正好卖碟。”

纪如京倒不反对炒作。

关键时机不对。

并且8周刊事先没通气,只是单方面爽了。

“是啊,我羊肉没吃着还弄了一身骚,硬是要将我塑造成和刀郎一样的网络歌手代表,架在火上烤。”

采访里,李飞不愿被人打上“土”“俗”的网络歌手等标签。

限制住他的商业价值。

纪如京也意识到了这事棘手。

“要不我找几个媒体的朋友把这事做个澄清。”

“澄清什么?”

李飞摇了摇头。

他大意了。

“像这类有争议的话题,往往是立场先行。”

如同六子,别人在乎的是你吃了几碗粉吗?

不是。

借题发挥而已。

就像李飞说的那样,8周刊这一报道,销量陡增。

其他娱乐媒体就像闻到血腥的鲨鱼,蜂拥而至。

加入论战。

至于李飞究竟说没说,原话说的啥,反而没几人深究。

人们只想看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千禧年代初,互联网如雨后春笋。

但传统媒体的声音依然具有压倒性。

所谓网络歌曲与传统流行音乐的争议,俨然是两者处境的一抹写照。

许多门户网站,各大论坛中,不乏水友们对“网络歌曲是主流”观点的赞美。

然而这些声音并没得到传统媒体的重视。

他们更喜欢跑去采访那些明星大腕,还有所谓的音乐人。

某位著名天后级女歌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类似秋天不回来的网络歌曲缺乏艺术价值,她并不喜欢。

酷爱穿皮裤的某位男星言辞同样激烈,抨击出现刀郎、刀郎第二这类现象完完全全是流行音乐的悲哀。

一位国内知名音乐人也说,如果有人送自己李飞和刀郎的唱片,他会立马丢进垃圾桶。

这些明星的加入,掀起一阵更大的舆论风暴。

《京城娱乐信报》头版头条,就此事进行连篇累牍地报道。

特邀评论员在文章中将网络歌曲视作一个新时代符号,大胆预言十年后网络歌曲将超越传统唱片成为主流,就像电视台取代纸媒那样。

“网络歌曲是否主流”的争论,愈演愈烈。

连港台媒体都有注意到内地掀起的舆论浪潮。

同时进行转载,并发表各自看法。

李飞这个名字,首度同时出现在两岸三地视野。

当然,人们对他的暴论并不赞同。

尽管传统唱片业有衰退,但固有的惯性仍然存在。

网络的冲击,处于爆发前夕。

手机别说4g5g,连3g通信技术都没法推开。

彼时网络歌曲无论数量还是质量,与那些唱片歌曲完全没法比。

没法叫大部分人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