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李世民,请陛下做太上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4章 太子运筹帷幄 青雀捷足先登(求追读)

魏征心想你杀兄轼弟,难道还不够狠吗?

只不过,他心里这样想,嘴上不能这么说:“咱们再说说刘秀。

刘秀废了皇长子刘疆,立了四子刘庄为太子,平稳过渡,却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汉光武帝是怎么做到的呢?”李世民问道。

“刘秀在做这件事以前,已经谋划好了,他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他把刘疆的生母皇后郭圣通废掉,改立阴丽华为皇后;

在历史上,前几位君主,在废太子之前,都没有把皇后废掉。

这样做的好处是,使原太子失去靠山,削弱了他的势力,阻力自然变小;

其次,刘秀对诸王进行安抚:

郭圣通还有一个儿子,叫刘辅,刘秀把刘辅封为中山王,并加大他的势力范围,把常山郡并到了中山国;

又把郭圣通封为中山太后,这样一来,郭圣通心里找到了一点平衡,也好过一点儿;

同时,刘秀又把九位皇子都加官晋爵,从公爵进封为王,那些人得了好处,自然都没有意见;

再次,刘疆很聪明。

他见自己的母后被废,便主动上疏辞去太子之位。

这样一来,刘秀还有点不忍心,犹豫了几年之后,才把他废掉,封他为东海王。

刘疆胆小而又低调。

他到了封地之后,在手下人的劝说下,又几次上疏要求退还东海,并且托皇太子坚决辞让。

由于,刘疆有自知之明,坚持退让,所以,得到了刘秀和刘庄的积极响应。”

“如此说来,汉光武帝十分高明。”

“是的,刘秀以柔道治天下,厚黑的功夫无人能及啊。

刘秀有一个亲哥哥,名叫刘縯,是南阳起义的领导者之一,性格刚毅、张扬,他联合绿林军,痛击王莽,立下了赫赫战功。

昆阳之战以后,刘玄成了更始帝。

由于刘縯在军中的威望极高,性格强势,刘玄觉得刘縯会对自己产生威胁,因此,决定除掉他。

刘玄便找了一个理由杀死了刘縯。

刘秀在得知这件事以后,心情十分悲痛,晚上睡觉时,把枕头都哭湿了,对刘玄恨之入骨。

但是,他考虑到自己的实力尚且无法和刘玄对抗,便主动向刘玄请罪,说刘縯的死是罪有应得。

这样一来,刘玄反而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起来,对刘秀更加信任和重用了。

终于,刘秀等到了发展自身实力的机会,不断地发展壮大,最终,成了东汉的开国皇帝。

最后,他之所以厚葬刘玄,是因为出于政治的考量。”

他们正在谈论之间,李承乾从外面进来了,跪伏于地,口称:“父皇!”

李世民低头看了看他:“起来吧!”

“是,父皇!”

李承乾站起身来之后,又向魏征行了师礼。

魏征也以礼相还。

李世民倒背着手:“你来见朕,所为何事?”

“这里有一封捷报,请父皇过目!”李承乾说着从怀里掏出了那封阿史那社尔派人送回来的书信。

李世民打开书信,从头到尾看了三遍。

李承乾心想这一次阿史那社尔打了胜仗,他父皇定然会很高兴,可是,他想错了,李世民的脸色由晴转阴,变得铁青。

李世民又把那封信递给了魏征。

魏征看过之后,也是一皱眉。

李世民怒道:“是谁让阿史那社尔那么干的?”

“这——,”李承乾听父皇的语气不对,就知道情况不妙,心想这都是杜正伦的馊主意,如果父皇得知了这个消息,心情高兴的话,那么,可以把杜正伦说出来,说不定还能得到一些封赏,此时,他见他父皇十分震怒,于是,朗声道,“没有人指使他这么干。”

“是吗?照你这么说,阿史那社尔还挺能干的。”李世民的语气之中充满了讽刺。

“阿史那社尔打仗确实很勇敢。”

“勇敢?依朕看,阿史那社尔着实可恨!简直无法无天!

他要借兵,可以明着来和朕说,可是,他却让衡阳公主来盗走了朕的兵符,私自调走了两千精锐骑兵,这笔账,朕还没有和他算呢。

既然他已经打败了薛延佗部,那么,就应该把我们的两千军士送回来,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他想干什么?

他想拥兵自重吗?

他借了朕的兵,不打算还了吗?”

“父皇不必多想,想必他在前方遇到了什么战事,一时半会儿脱不开身,否则,他一定会把军队送还回来的。”

“那样是最好!还有,对于吐谷浑,我们要么就不打,要打就要把他们彻底消灭,像他们这样俘虏了两百人,有什么用呢?反而打草惊蛇。

从此,吐谷浑将会对我们大唐加强戒备,如果我们再兴大军前去征讨的话,必定会难上加难,你懂不懂?”

闻言,李承乾心中慌乱,不过,从表面上看,还算镇定:“父皇英明!”

李世民仍然余怒未消。

魏征先是向李承乾使了使眼色,那意思叫他不要乱说话了。

魏征咳嗽了两声:“陛下,依微臣看,阿史那社尔有过错,却也有功。

他让衡阳公主乘陛下醉酒之际盗取兵符,确实有罪。

不过,这事,你也不能全怪他和衡阳公主,陛下本身也是有一定责任的嘛。”

嗯?

李世民一听,心想好你个牛鼻子老道,你到底是哪头的?竟然说起朕的不是来了。

“朕哪里错了?”李世民很不服气。

“陛下错在不该喝那么多酒。

若是你没有醉酒,衡阳公主又怎么会有盗取兵符的机会呢?”

“不是,那天朕不是多打了点猎物吗,所以,那些人一个劲儿地敬朕的酒,你让朕有什么办法呢?”

“做臣子的敬你的酒,那是他们的心意,但是,你不一定要喝醉啊。”

“呃——。”李世民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他好了。

“微臣说一句公道的话,关于盗取兵符一事,陛下要占一半的责任,不能全赖在衡阳公主和阿史那社尔的头上。”

李承乾在旁边听了,暗自好笑,心想这话也只有魏征敢说,换作第二个人都不敢在他父皇面前说这样的话。

只听魏征揺头晃脑继续说道:“阿史那社尔此次以少胜多,击败了薛延佗部,又俘虏了两百名吐谷浑的军士,这样的战绩还是很不错的,说明阿史那社尔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良将啊,同时,也打出了我们唐军的威风,让那些西域诸国闻风丧胆。

因此,阿史那社尔可以算是功过相抵,请陛下赦免他的罪。

何况他与衡阳公主已经订了亲,也就是说,他已经是大唐的驸马了。

陛下心胸豁达,对于敌营中的人都能原谅,比如薛万彻、尉迟恭,那么,对于自己的妹婿还有什么不能原谅的呢?”

所谓话是开心锁,听魏征这么一说,李世民叹了一口气:“好吧,就依爱卿所言,朕可以赦免阿史那社尔的罪。

不过,他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朕的两千骑兵送还回来,那些都是禁军中的精锐,个个都是宝贝。”

魏征听李世民已经做出了让步,也不好再说什么。

李承乾听了,心里暗自着急,如果阿史那社尔把那两千骑兵送还回来,那么,自己的布局就会受到影响,可是,事到如今,也是无计可施。

李世民说:“伏允着实可恶!他曾经和我们大唐签下盟约,答应年年进贡,并且,保证永不侵犯我们大唐的边境,于是,我们把他的儿子慕容顺送还了回去。

没想到伏允翻脸比翻书还快,他见慕容顺回去了,没有后顾之忧了,便又撕毁盟约,非但不来朝贡,而且,不断地向我们大唐边境用兵。

河西走廊一带,自从张骞开辟丝绸之路以来,就是我们的版图,朕怎么能允许那里长期被吐谷浑占据呢?

只是,大唐刚刚建立不久,年年征战,去年刚把东突厥消灭,朕爱惜百姓和军士,所以,不想再发动战争,可是,伏允把我们的宽容和忍让当作软弱可欺,是可忍,孰不可忍?”

“陛下心中无时无刻不想着天下的苍生,实乃百姓之福啊!”魏征趁机拍了一下李世民的马屁。

李世民脸色稍缓,把目光投向了李承乾:“如果我们要征伐吐谷浑的话,当采用什么策略呢?”

闻言,魏征的双眉紧锁,因为他知道这个问题十分尖锐,不好回答,李世民打了半辈子的仗,对于用兵打仗,那可是行家。

如果李承乾回答得稍有差错,将会影响他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

魏征不禁替李承乾担心了起来。

李承乾略加思索,语气从容:“父皇,儿臣听说三国时期,马超为了替父亲马腾报仇,兴兵讨伐曹操。

马超和韩遂的西凉兵驻守在潼关,与曹操对峙。

双方打了几仗,互有胜败,但是,曹操始终无法战胜马超。

后来,曹操使用了反间计,离间了马超和韩遂的关系。

等到马超和韩遂闹翻了以后,曹操很容易就把马超击败了。

之前,吐谷浑和东突厥结盟,如今,东突厥已经不存在了,他们便又转而与党项等西域诸国结盟。

党项族的首领拓跋赤辞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家伙,更不是省油的灯,如果我们直接发兵攻打吐谷浑的话,那么,党项和西域诸国必定会发兵救援,伤亡必定会很大,而且,胜负难料。

因此,儿臣建议:我们可以先对党项和西域诸国进行招抚,党项人的生存环境并不好,这样一来,肯定会有很多人投降我们大唐,等到吐谷浑完全孤立了,我们再兴大军讨伐,可一战成功。”

李世民听了之后,脸上的阴云尽皆散去,因为他没想到李承乾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分析得有理有据,而且,切实可行。

李世民看了一眼魏征,脸上露出了得意之色:“看来,你行了冠礼之后,的确长大了,朕同意你的建议。

只是,若是要去招抚党项等西域诸国的话,派谁去比较合适呢?”

“儿臣愿意前往。”李承乾主动请缨。

“这——。”李世民犹豫了一下。

李承乾说这话,可把魏征给吓坏了,他赶紧把李承乾拽到了一边,低声道:“殿下,你疯了啊,这事可不是儿戏啊。

当初,黥布造反,汉高祖刘邦打算让太子刘盈统兵迎敌。

有人建议说,如果太子打赢了这一仗,对于巩固太子的地位来说,并没有什么好处;

如果太子一旦败了,那可就麻烦大了,严重影响太子在朝中的地位。

吕后想来想去,认为那人说得有理,便不让刘盈出战,最后,刘邦亲自统兵征伐黥布。

吐谷浑和党项的军士十分彪悍,你若亲自前去,凶多吉少,不如不去。”

李承乾听了魏征的话之后,一笑:“孤在这东宫之中,都憋闷坏了,正好趁此机会出去散散心。”

“散心?”魏征抖动着双手,心想你的心态真好,“那里可是龙潭虎穴,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

可是,不管魏征怎么劝,李承乾也是不听。

最后,李世民道:“此事容朕三思。”

晚上。

立政殿。

长孙皇后刚把李治哄睡了,李世民从外面走了进来。

长孙皇后发现李世民今天的气色还算不错。

她赶紧起身,把李世民的外衣脱了,挂了起来,又给他倒了一杯热茶。

李世民在桌边坐下,便把今天发生的事对长孙皇后讲述了一遍。

长孙皇后听完之后,脸色也变了:“陛下,你的意思是打算让承乾去招抚党项及西域诸国吗?”

“并非朕让他去的,而是他主动要去的。”

“此去党项路途遥远,跋山涉水,风险极大,承乾刚刚行过冠礼,年龄尚幼,经验不足,恐怕难以成事。

朝中有那么多的文武大臣,陛下派谁去不行,何必非得让承乾去呢?”

“皇后言之有理,不过,承乾今日所提的对策,甚合朕的心意。”

长孙皇后起身施礼:“陛下,臣妾为大唐贺,为陛下贺!”

“此话何意?”

“承乾这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聪明,经常会有一些奇思妙想,长大后,在孔颖达、陆德明和魏征等老师的教导之下,用功读书,勤奋学习,如今,学有所成,已经可以帮着你处理一些政务了,而且,总体来说,他所批阅的奏章,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针对复杂的情况,他能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对策,说明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这难道不是社稷之福吗?”

李世民点了点头:“承乾除了没有著书立说之外,其他方面倒是不比泰儿差。”

闻言,长孙皇后一皱眉:“陛下又何必说这样的话呢?

三国时期,孔明刚到东吴,东吴的那些文官便诘难于他,问他有没有写过什么书。

孔明说,有的人下笔千言,洋洋洒洒,寻章摘句都没有他精,可是,遇到了实际问题却一筹莫展,像那样的人又有什么用呢?

再说曹操的几个儿子,若论写文章,谁有曹植写得好呢?

一篇《洛神赋》便让他名满天下,可是,曹操在选继承人的时候,为什么不选他,却选曹丕呢?

因为曹操明白一个道理:作为君主,你可以不著书立说,不过,你要知道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时,该如何处理,这才是最主要的,而曹丕在这方面,明显比曹植要强上很多。”

“皇后说得对。”

他们正在说话之间,李泰进来了,趴在地上磕头:“儿臣给父皇、母后请安!”

李世民低头看了看他,笑问道:“你小子是不是又胖了?”

“回父皇的话,儿臣最近确实又长了三十多斤。”

“长了这么多,现在多重了?”

“胯下的马已经驮不动儿臣了。”

“哦,那这样吧,在朕的马厩里还有一匹大宛天马,你且牵了去吧。”

“谢父皇!”

李泰心中十分高兴,因为,他知道天马非常珍贵,当初,汉武帝为了得到天马,不惜发动战争,并且亲自写了好几首赞扬天马的诗。

李世民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这么晚了,你到此有什么事吗?”

“用不了多久,儿臣就要到扬州去了,那么,在京一日,早晚给父皇和母后请安,是应该的;另外,儿臣听说了一件事,特来相问。”

“什么事?”

“儿臣听说,父皇打算让皇兄去招抚党项和西域诸国,不知可有此事?”

李世民一听,心想这小子消息倒是挺灵通:“是啊,是有这么一回事。”

“儿臣认为这件事,儿臣也能办,儿臣请求出使党项和西域诸国。”

李世民笑了,对长孙皇后说:“看到没有,这小子现在出息了。”

长孙皇后看着李泰:“你才十二岁,此去党项并非儿戏,你不能去。”

“不,母后,儿臣已经不小了,想当初甘罗十二岁时,已经做了秦国的上卿。

儿臣以为这件事,不是什么太难的事,请父皇和母后给儿臣一个表现的机会。”李泰态度坚决。

“你不可以去。”

“为什么儿臣不可以去,皇兄就可以去?是不是你们偏心眼儿?”李泰把嘴巴撅起老高。

“你这孩子,怎么好坏话听不出来呢?”长孙皇后听他说这话,也很生气。

李世民一看,就和稀泥:“既然你执意要去,你就多带点侍卫,出使党项去吧。”

“谢父皇成全。”

得到了父皇的旨意,这一下,李泰更高兴了,心想只要自己在边疆建立了功勋,就更有希望争夺太子之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