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糖酒纸联合体
若说季汉有人能懂得西域葡萄酿酒之法。
不光马忠不信,在场的杨戏等官员也全都投来怀疑的目光。
刘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命人取来一串野生山葡萄,放入一具无水无油的空碗之中将其细细捣碎。
那葡萄细小赤红,表面蒙有一层白尘,看着就格外诱人。
刘瑶又拿来些许黄冰糖,泡在捣烂的葡萄皮和汁水里面。
与正经酿造葡萄酒的方法不同,加糖酿酒,其实是走了条野路子。
这种方法酿出的葡萄酒虽远远比不上后世的干红,但却正合当时人们嗜甜的口味。
“二十日后,这加了石蜜的葡萄汁便能酿成葡萄酒。”刘瑶借着众人的疑问,顺带着将酿酒方法演示出来。
见刘瑶说得头头是道,马忠疑心大减。
他在南中经营多年,不仅在各郡百姓的田间地头,也在山野之中见过这种葡萄,而且数量还不少。
葡萄早在三百多年前的孝武皇帝时,便随着张骞出使西域大量传播进来。
南中的土质和温热气候,亦是非常适合葡萄生长。
放在后世,云南一带也是国内八大葡萄酒产区之一。
既然南中能产葡萄,刘瑶随地取材拿来酿酒也并非难事。
想罢,马忠终于相信这位安定王真会酿制葡萄美酒。
“此酒滋味如何?”刘瑶晃动酒盏,向宴席中众官吏和大姓们发问。
“美哉!妙哉!”
“我从未喝过如此佳酿,此酒远胜黍、粟米酒百倍。”
“可否请殿下再赐一盏?”
众人齐声夸赞。
加了黄冰糖的葡萄酒少了几分酸涩,口感更加香甜,在喜欢甜食的人们看来,简直就是琼浆玉液。
“本王欲以南中葡萄酿酒,再贩卖到巴蜀之地,如何?”
此时,刘瑶方展露出他在众人面前炫耀葡萄酒的本意,那就是为贫瘠的南中创造一个新兴的酿酒产业。
如果能将大量的葡萄加上石蜜酿成美酒,不仅能给南中百姓增添收入,还可以代替如今的米酒,为季汉节约大量粮食。
酿酒需要投入的粮食着实不少。
曾经有个郡连续禁酒一整年,最后发现节省下来的粮食竟与当年全郡的田租数量一样多。
蜀地曾经遭遇旱灾,先主刘备就发布过禁酒令。
最后虽被简雍劝止,但当时的确到了酒跟百姓抢粮吃的地步,爱民如子的先主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马忠听完刘瑶在南中大酿葡萄酒的想法,连声赞同。
他细长的眼睛里,那一串串葡萄仿佛变成了一串串铜钱。
“葡萄在南中倒是随处可见,不过这石蜜……”杨戏打断了马忠的幻想,提出个十分棘手的难题。
他深知石蜜产自西域,极难获取。
而石蜜又是酿造葡萄酒的必须品。
就算他们能收获不可计数的葡萄,可石蜜又上哪儿找?
“文然兄不必多虑。”刘瑶自信一笑:“本王已有在南中制作石蜜的方法,朱提的李太守那里,已经开始大量产出这种东西。”
“什么?”杨戏大惊。
这个安定王到底是什么样的厉害人物?
能酿造葡萄美酒已是极为神奇,如今连石蜜他也会做,这莫不是把整个西域都搬到南中来了吗?
转瞬间,这股震惊就变成为无限的崇拜与钦佩。
若说之前马忠是稳定南中动乱局势的定海神针,那刘瑶的到来,则会在贫穷落后的南中搅起翻天覆地的变化。
南中,真的将要富庶起来。
而季汉的国力,也会随着南中的变化而逐渐强大。
酒宴过后,刘瑶又在马忠、杨戏的陪同下,详细考察南中七郡的发展状况。
三人加上孟获,寻了间密室,单独召开南中高层会议。
刘瑶结合之前沿途的所见所闻,以及刚刚听取的情况汇报,最终给南中定下了未来整体开发方略。
在南中现有的农业基础下,首先要继续劝课农桑。
这也是当年诸葛丞相定下的步调。
而那些蛮族部落,则主要令其产出牛马、铜铁、竹蔗以及葡萄。
耕牛直接送往各郡田地中,再结合刘瑶带来的曲辕犁等先进技术,有能力让南中的粮食产量提高一倍。
滇马作为优秀马种,则运往汉中支援北伐。
铜铁便统一运到越巂郡的邛都,由蒲元培训铁匠打造农具和其他器械。
葡萄全部收购用来酿酒,除了季汉自己官民饮用,还可以销往曹魏和东吴。
竹蔗的用处则要多一些,除了榨糖之外,刘瑶还废物利用,打起了甘蔗渣的主意。
这东西可是造纸的好材料。
造纸术由蔡伦改进后,成为炙手可热的“蔡侯纸”。
但一百多年前发明的蔡侯纸,并没有在这个时代广泛使用。
虽然蔡伦通过树皮、破布、渔网等材料将纸张的成本大大降了下来,但加上劳动成本,纸张的整体价格还是要比竹简昂贵。
所以汉末时,竹简并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仍能以价格优势与蔡侯纸平分天下。
而刘瑶利用制糖的副产品甘蔗渣制造纸浆,则再度压低纸张的生产成本,使其站在“纸张取代竹简”的时代风口上,更能快速推广开来。
刘瑶还不拘泥于固有意识,将纸一开始就划为两种类型分别生产。
一种是给读书人用来书写的。
另一种则质量有些粗糙,成本也更加低廉,专门是给人们如厕时使用。
经历过老老年间的人们都知道,古时候大家上厕所都会随身携带一根打屎棒,也就是木制或竹制的厕筹。
但用这种硬邦邦的东西擦拭污秽,难免要造成菊部不适。
而用了刘瑶生产的卫生纸,则能享受到对菊部最精致的呵护。
不过,用一次性的卫生纸上厕所,在当时多少有些铺张浪费。
因此,刘瑶便将销售对象直接指向季汉各郡的豪族大姓。
只有那些有钱人,才会在打屎棍和卫生纸之间,选择享受。
而赚有钱人的钱,也是刘瑶始终贯彻的商业宗旨。
至于书写用纸,刘瑶也没有粗放式经营。
他要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以与竹简同样的价格,在朝堂和汉军之中强行推广。
纸张将承载各类季汉公文,以轻巧方便的优点,大大提高行政和办公的效率。
等人们渐渐用惯了纸张,再将其向其他群体售卖。
而与廉价纸张配套的,还有雕版印刷术。
用书籍广泛传播知识,让更多有能力的庶民打破豪强世家对知识的垄断,这是每名穿越者改革社会的必经之路。
刘瑶也不能免俗。
尤其是在汉末这种连科举制都没研究出来的时代。
想让这一潭死水般的社会阶层流动起来,除了战争,就只能靠知识。
为什么是雕版印刷而不选择活字印刷?
因为现如今的工匠们大多不识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