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体三通路与生物电传导由来
一、人体三通路
人体布三通,幽明本共居,
脉管济神经,经络调其中。
(一)脉管通路
脉管学通常来说,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它们是体内的一套封闭的连续管道系统,血液和淋巴液在管道内循环流动,不断地把消化器官吸收的营养物质、肺部吸进的氧和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等输送到身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进行新陈代谢;同时又将各器官、组织和细胞的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尿素等运送至肺、肾等组织器官,继而排出体外。从而保证人体生理活动正常运行。
(二)神经通路
神经系统对机体内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主要由位于颅腔与椎管中的脑和脊髓以及遍布全身各处的周围神经所组成,在人体各器官、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体内不同类型的器官和系统,在神经系统的统一调节和控制下,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互相协调,完成统一的生理机能,即神经系统使人体本身成为一个完整的对立统一体。在神经系统中,除了神经元之外,还有一大类不具有传导冲动机能的细胞,称为神经胶质,胶质细胞虽然也具有突起,但无树突、轴突之分,且胞体较小,胞浆中也没有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故不具有传导冲动的功能。但胶质细胞的突起紧密地包围着神经细胞的胞体和突起,也缠裹着神经组织中的血管。这样,神经胶质细胞的突起构成了很密的网状支架并形成神经纤维的髓鞘,对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起着支持、绝缘和营养作用。
(三)经络通路
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人体内除存在有脉管通路和神经通路外,还存在有经络通路。经络通路占有机体“脉管外体液部位”“神经末梢部位”,为经络之经穴。
(四)经脉和经络
经络是人体内客观存在的结构,它是有物质基础的。根据《内经》中关于经络的形态、分布、生理功能以及病理现象等方面的记述,可以看出中医学中的经络是一个大的概念。实际上,它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脉管系统、神经系统和神经体液调节系统(内分泌系统)的部分形态和生理、病理现象,也可能还包括尚未被认识的某种联系。
长期探讨“经脉实质”的结果表明:古典“经脉”有广义和狭义2种概念。狭义上的经脉,是指我们常说的十四经络穴等;广义上的经脉,除狭义经脉外,还包括现代医学中的脉管系统和神经系统。我们说,经脉和经络在概念上应区别开:“经脉”当指包括有脉管、神经的古之经脉;“经络”则指不包括有脉管、神经的现代经络。
长期探讨“经络实质”的结果表明:经络通路占有机体“脉管外体液部位”“神经末梢部位”,为经络之经穴。
人体的体液一般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中的一部分是血液和淋巴液,流动于脉管之中,另一部分存在于组织间隙之中,称为组织液或脉管外体液。早在20世纪50年代,日本学者藤田六郎就提出经络可能是脉管外体液的流动路径,但这一假说一直没有得到实验的证明。20世纪90年代,相关研究学者根据生物流体力学原理,对组织液在组织间隙中形成定向流动的机理作了进一步分析,指出循经路线上组织对体液流动的阻力(流阻)较小是形成组织液定向流动的重要条件。在这一思想的引导下,众多学者开始寻找各种测量组织流阻的方法,终于建立了一套能够连续扫描测量组织流阻的实验装置。使用这一装置,分别在小型猪、小家猪和人身上发现了循经低流阻点。并且还建立了一套测量组织液压波传播的方法,用于测量低流阻点之间的连通性,结合γ照相机观察同位素迁移的方法,终于发现循经脉路线的皮下存在着具有低流阻特性的组织液通道,简称为循经低流阻通道,并且首次在循经路线上发现了具有功能意义的体液通道结构。
首先,使用红外热像仪和正电子照相机发现循经低流阻通道具有运输水液和营养物质的能力,证明它与《黄帝内经》中所说的经脉有濡养组织、滑利关节的功能相吻合。其次,在猪身上测量到了7~8条与人体经脉分布非常接近的低流阻通道,证明它与古典经脉概念有高度的相似性,而不同于通常的血管和淋巴管,是一种新的结构分布。形态学研究发现,低流阻通道位于《黄帝内经》中所说的“分肉之间”的组织间隙之处,符合古典经脉的解剖定位。综合上述研究结果,结合古文献的研究,学术界认为循经低流阻通道可能就是经脉的实质或其实质的一部分。
如果把人体看作是一台机器的话,人体的各个组织就好像是这台机器的零件,而经络则相当于这些零件的缝隙,而非零件本身,经络在人体中的作用恰恰类似于机器的零件缝隙。一台机器要做一个运动,各部件之间就要保持良好的滑动,如果某个间隙中的润滑性丧失,将导致零件生锈和零件之间的粘连,外表上可能看不出,但可表现出一定的动作障碍。人体上存在着非常类似的情况,当由于某种原因通道阻力变大时,体液流动出现障碍,一些代谢废物堆积在组织间隙中,出现类似生锈的情况,这时会有组织变硬、动作僵化及压痛等现象。
另外,在显微镜下也可以观察到,穴位内各层组织中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神经丛或神经束,但尚未见到有特殊的感受器或其他特殊结构。两经之间的络脉连接处,多为两条神经分支的吻合部,如肺经与大肠经之间的络穴列缺,肌皮神经与桡神经浅支吻合处,脾经与胃经之间的络穴公孙,腓浅神经与隐神经吻合处,等等。
(五)经络之经穴
以躯干腹、背侧为例看经络穴位与神经分布的一致性。
躯干腹、背侧的经络循行都是纵走的,而神经分布却是横行的,如果在这里能查清其间的规律性,更有助于对经络实质的认识和理解。
躯干腹、背侧的经络线有督脉、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等等,其分布特点如下:
(1)督脉和任脉的穴位分别位于背侧面和腹侧面正中线上,恰是两侧脊神经前、后支的末端交界处,也是“经络循行线”位置在神经末梢端的典型示例。这里除了极细的神经终支外,没有任何神经干存在。此外,各穴位间距离均等,配布匀称,和神经的前皮支完全一致。
(2)足阳明胃经在下肢位于相邻两皮神经的界限处,到腹壁时则移居正中线两旁。值得注意的是,腹部皮神经前皮支的外侧支较短,而该区的穴位分布距正中线也较近;待本经上达胸壁时,神经的外侧支变长,该经络线也随之向外侧转移,离正中线也较远(腹侧其他各经亦同)。经过反复观察对比,给人一种印象,恰似这些穴位自然地趋向于神经末梢处。恩格斯说:“凡是可以纳入普遍规律的东西都是必然的。”这种穴位分布趋向于神经末梢部的现象,与其实质联系的普遍规律性并非偶然。
(3)无论躯干的腹部还是背部神经分布,均保持着节段状的规律,彼此距离均等,排列匀称;而该部穴位分布,也恰恰是距离均等,排列匀称;没有像四肢穴位那样远近不匀的现象。不但如此,在前正中线两旁的穴位都位于上、下相邻的两分支之间,并分出小支终于该穴位附近,实际的解剖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
(4)背部后正中线及两旁的经穴分布状况、穴间距离及距正中线远近等,与腹侧的情况完全相似,也是距离均等,排列匀称,并且与脊神经后支的分布完全吻合。其上部的后支外侧支较长,而该部的穴位配布也比较密集,两者更显示出类似的相关规律性。
(5)颈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穿出的颈部皮神经(耳大神经、颈皮神经、锁骨上神经等),均分布于耳后部、颈前部及肩上部,而该部的穴位亦是在神经末梢部位比较密集。
(6)与上述情况相反,四肢部的神经粗细不匀,穴位配布的疏密情况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远侧的分支多,支配区域小,穴位分布较密集,数量多;而在近侧部的分支支配领域大,穴位配布也比较稀疏,数目也较少,但在机能上,节段支配的原则未变。
由此可见经络穴位与神经分支的节段状分布之间,存在着相应一致的规律性,这种一致性恰恰反映了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着某种必然联系。
认识的真正任务在于经过感觉而到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理论的认识。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到它。
躯干部神经的分布特点,是人体的自然存在,是长期历史进化过程的必然结果。而经络穴位的分布,则系几千年来古人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经验总结,两者之间如此密切相关,我们认为这绝非偶然的现象。探讨经络实质和穴位的特异性时,绝不能忽略这一点,应该探明这些规律性的实质。这一规律性本身可能就是“经络实质”之所在。
《人体解剖学》中载:“在神经元突触、神经与效应器接头处存在有宽200~500埃的间隙”,故经络在全身亦可形成一连续通路。可见,人体分布有三通路即脉管通路、神经通路和经络通路。
用电生理学的方法,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异传导系统和非特异传导系统,在脊髓、脑干、丘脑、下丘脑和大脑皮层各级水平某些结构中,可以观察到针刺穴位对伤害性刺激(疼痛)的诱发电活动产生抑制作用。这表明神经系统各级水平某些结构中的电活动可致疼痛,针刺穴位可以抑制其电活动,即针刺穴位可以止痛。
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医务工作者就采用“电”的方法探索人体经络通路。在我们经络的实测过程中,除可以描绘出正常的经络线外,由于气候的变化,特别是温度和气压的变化,经络也出现不同的改变。这表现最明显的是在下雨前和下雨后,在这时可以发现经络比平常加宽,这似乎是说明气候的变化引起了经络的变化。其次由于探测时间不同,有时我们发现原来可以完整测出的经络,由于发生了变化,有时在同一经络线某一段可以测出,另一段不易测出,甚至完全测不到。另外,深夜与白天可能有不同的变化。
而经络测定仪的使用原理,是把一定量的电流通过测定仪传输到人体,在皮肤上可以看到有电阻大的和电阻小的差别,并可以看出哪些点容易通电和通过多少的电流量。用经络测定仪试测全手臂各部的通电量的时候,在手臂上发现许多通电量不同的点,把其中通电量较多的点相互联系起来,就与手太阴肺经的径路相一致;进一步试测手臂上部及胸部,就得出全部的肺经路径,通电量较多的点,是与经穴相符合的,用同样的测定方法,测出了十二经,因此,可以推导经络测定仪的原理,是用电来体现经和穴,同时,也显示出十二经的通路路径。
在心电图的实践中,由呼吸肌肌电活动所致的肌电图(出现伪P波和细颤波)易被误为房性脱节或其他心律失常。而在鉴别诊断上,屏气试验有重要意义。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可以发现,在疾病过程中,这种肌电图的消失或出现,都与呼吸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在其功能不佳时(如肺部感染、心衰、气胸、肺大疱、呼吸衰竭、中断吸氧、剧烈咳嗽)即可出现。总之,当对氧的需要感到不足并引起过度呼吸动作时,即可出现此种肌电图。反之,当疾病好转或过度呼吸动作改善时,此图即可消失。因此这类肌电图的出现并不一定代表着“预后不良”。
在人体内,组织液含有水、蛋白质、纤维蛋白和盐等,所以其中除了有正、负离子外,还有带电或不带电的胶体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粒子都要发生迁移。
而在气功相关研究中,脑电图的改变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状态改变的一种反应,人的情绪变化与脑电波频率或波幅有关,尤其是神经衰弱患者。当病人情绪激昂或忧虑时,往往出现低幅快波;当病人情绪低落时,常出现慢波。气功时慢波的出现,和练功时暂时或不断地去除情绪的扰动应有一定的关系。如哮喘病人在练功中的左右肺俞、足三里等穴位的皮肤电位普遍下降,而非穴位的皮肤电位变化不明显。全身放松时,皮肤电位下降。开始意守丹田、大椎、涌泉穴时,所意守部位的穴位皮肤电位适当上升,而非意守部位仍继续处于下降状态。练功程度深的人,其腧穴皮肤电位下降幅度大,波动小。因此,可将腧穴皮肤电位的变化,作为衡量上功的指标之一。
古典气功学指出,若要达到任督二脉贯通,必须使舌尖与上腭接触。当2例循经感传显著者手指井穴之间通过导体时,感传可以互相接通,这种“接通”现象,和感传循行时电流的发生有关。
大量电生理学的研究资料表明,电现象并不是细胞或器官机能活动的副产品或伴随物,而是细胞实现一些最重要机能的关键或决定性因素,这一点在神经、肌肉等组织的兴奋性表现中看得最清楚。
人体经络电的变化,出现在本经主时内,经穴电位比非主时经穴电位高。
如果肌肉某处受到损伤(麻痹、切、烫、炎症等),则其完整部位的表面与损伤部位的表面之间出现了电位差,用电流计或示波器可以测出,损伤处表面为负,完整部表面为正。这种在组织损伤处表面较完整部为负的电位差,称为损伤电位,其形成的电流称损伤电流。损伤电位存在的时间较长,只要损伤状态继续存在,其电位差亦继续存在,直到损伤已恢复或已纤维化后才完全消失。肌损伤电位值为50~80毫伏。损伤电位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损伤处膜的极化现象减弱或消失。肌膜损伤或变质后,膜上的各种离子泵的活动减弱或消失,膜内外各种离子浓度差便不能维持。当K+浓度差减小时,静息电位值亦相应减小。这时,由于损伤处膜的极化减弱或消失,膜外电位变负,而完整处仍为极化,膜外电位仍正,两者间便产生了损伤电位。
关于经络经穴的一些论点:
(1)经络是个有规律而又相对稳定的共同通路(或称共同轨道)。不论穴位在哪里,迟早总要归经。
(2)穴位如满天星斗,散布于全身,既可多途通一经,又可多点通一经。在某种情况下,形成体表经络内脏间的特定联系。形成经—穴与全身各系统之间的相对特异性联系。
(3)全息论的研究首先应是经—穴之间的全息通路。经络的感觉传导功能,病变反应功能,机能调整和病态整复功能,都是通过全息通路实现的。
(4)全息不仅某一敏感区能通向全身十四经,发挥全息的调节功能。而且在经穴被激活的情况下,一点便可通全身十四经,一点还能发挥全息的调节功能。
关于国内外经络穴位电学特性的一些进展综述如下:
Becker等(1976)用标准皮肤电位测定法证实,人体某些穴位与其周围皮肤相比,呈现正电位。Funa等(1980)曾用钨丝微电极刺入穴位内部的方法,探测得气时电位的变化。结果发现,当被试者出现得气时,可以从刺入到曲池穴内的钨丝微电极记录到神经冲动电位现象。因而认为,得气与神经冲动有关。
关于皮肤电位的作用,Pontigny(1978)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后认为,穴位部位既是电发射区又是电接收区,并且具有高度的灵敏性,甚至比最现代化的电子计算机更为完善。
Mussat应用检流计测定一条经上的2个穴位间的电流,认为可以记录到经络的“自发电流”。
C·lonescu-Tirgoviste等(1983)通过储象示波器对经络电阻测定的结果,发现同一条经(大肠经)2个穴位之间的电阻值,取决于2个穴位之间的距离,即2个穴位的距离愈远则其电阻愈高。2个相同穴位之间的电阻值,则取决于穴位深度,即测定深度愈深者电阻便愈低。
《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中相关研究理论表明,近10年来,经络针灸学、生物工程学、基础医学等学科的工作者们,通过跨学科的共同努力,在经络的生物物理学特性的显示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学者们运用各种物理手段证实经络系统是科学的、可靠的、客观存在的。现已查明,经络循行线不仅是一条高度的敏感线,而且也是一条可以传导声和发出特异声频谱的线;同时,经脉线还是一条低阻抗、高电位、高发光的线;经脉线上的温度也往往和该线两侧皮肤的温度有规律性差异。此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被我国学者研究,近年来又被国内外学者们应用现代化的方法发现经脉还具有使同位素循经移动的特性。这些研究,为证实中国古代第一大发明——经络学说创造谱写出划时代的新篇章。
科学家们发现动脉壁和血成分都是带电的。其带电性质及数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血液呈弱碱性(pH值为7.4),血浆蛋白带有静负电荷。血细胞的主要成分红细胞和血小板等,由于其细胞膜外侧唾液酸的存在而带有负电荷。血脂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带负电荷,而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则带有正电荷。因此,pH值在7.4及血脂不高的情况下,动脉壁和血成分都带负电荷。它们彼此产生静电排斥作用,动脉壁上就不易产生沉积物,也就不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当某些因素引起血成分或动脉壁静负电荷减少时,则其静电排斥作用将减弱。血液pH值降低(如低氧引致酸中毒)或带正电的物质增加(如低密度脂蛋白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应激使血小板和白细胞释放出钙及蛋白质正离子)时,都会使血成分所带的静负电荷减少。血液pH值降低时可引起大分子复合物的等电沉淀,如血浆中的纤维蛋白原(主要是高分子量纤维蛋白原)在等电沉淀时能与带正电的低密度脂蛋白通过静电作用结合成复合物——类纤维蛋白物质。这类物质可参与动脉壁斑块的形成。血液中钙及蛋白质正离子的增多有助于血成分沉淀及斑块形成。因为一方面它们减弱了血液的负电性;另一方面它们能将带负电的基因(如羧基、硫酸基等)连接起来,与一些蛋白质(或纤维蛋白原)及动脉壁上的黏多糖一起形成不溶性复合物。低密度脂蛋白增加,不仅使血液负电性减弱,而更重要的是它们能与动脉壁中的黏多糖靠静电吸引而结合成复合物,并与动脉壁结构成分相结合而被拘留于动脉壁中。而高密度脂蛋白是带负电荷的脂蛋白,其含量的提高能增强血液的负电性和大分子复合物的溶解度。因此,它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现代医学临床研究表明,通过50年的经络研究资料,人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经络的许多特征和规律,与量子特征相吻合。因此,人们应该放眼世界,如果从组织、细胞中找不到经络,可以尝试从“量子”这个微观世界出发,对中医经络实质的认识说不定会豁然开朗。
基于国内外经络电磁特性研究成果,可以推断经络穴位有明显的电特性,这些特性可能会随人体状态、时间、环境等变化而变化。根据电磁特性,可对经络成像和许多经络现象进行解释,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经络本质。
传统的中医针灸,是以概念模糊的经脉理论指导临证,“三通针灸”则是以找脉管、求神经和循经络之清楚的概念指导临证。这一创新,易明确机制,易与国际接轨,推向世界。
其实,电和热一样,也具有某种无处不在的性质,只不过方式不同而已。地球上几乎没有一种变化发生而不同时显示出电的现象。
基于笔者的临床实践,同时借鉴国内外众家有关人体内“电”的实验研究结果,可以证明“生物电在人体内传导的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