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0:发家从小山村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2章 办法(求收藏,求追读)

说句实话,陆卫民对他想到这两个办法没什么信心。

让刘老二降价,他觉得希望不大,人家做生意,不是搞慈善的,不太可能卖这么低的价格,况且他和刘老二还没有交情。

另外就是明天再来买的办法,他不怎么喜欢。

按照他的想法,今天搞定自行车,明天就开始上水泥厂摆摊,让他回去拿钱,明天再来买,摆摊的事就会耽搁一天。

耽搁一天就是少赚一天的钱啊!

就在陆卫民在想还有什么办法时,无意间看到墙角边放着一辆少了两个轮子、车把、脚蹬等零件的自行车车架子。

这个放在墙角的车架子破旧的程度比他刚才选中的那辆自行车还差,太多零件都缺失了,光秃秃的就是一个车架子。

不过陆卫民仔细一瞧后,发现车架子虽然缺了不少零件,但是它没有变形,脚踏、牙盘什么的都还在,只要装上轮子、车把、车座和刹车,再把一些其他必须的零件装上就可以骑了。

顿时,陆卫民有了个主意,他自己为什么不买下这个车架子,然后再去买那些缺旧的零件,把车给补齐,这不比直接买整辆车价格低?

想到这里,陆卫民指向墙角的车架子,问刘老二:“刘二哥,你这车架子卖不卖?”

刘老二报了价格后,见到这兄弟就一直沉默不说话,以为是自己给价给高了,正想着自己是不是降低点价。

结果,人家竟然看上了墙角的那个车架子!

“呃…不是,我说兄弟,你确定要买那个车架子?”

陆卫民表情坚定地点点头:“对,实话说吧刘二哥,我这手头有些紧,整车的钱我暂时拿不出,而我正好会点修车的活儿,觉得自己可以去凑齐车架子缺少的零件,把车给修好!”

上一世陆卫民平常闲着没事,就喜欢鼓捣家里各种玩意儿,像是自行车,他不知道自己动手修过多少次,水平已经到了可以开修自行车铺了。

刘老二一听,不曾想到眼前这个穿的土里土气,看起来像是从农村里来的兄弟还会修自行车,着实让他感到有些惊讶!

“这个车架子是为了修其他的车,就把上面的零件配件给拆了,我原本是打算当废铁卖的。

兄弟你既然要买,我就便宜卖给你,2块钱怎么样,不过有个要求,只要你答应,车架子就直接拿走,怎么样?”

刘老二其实并不太想卖车架子,之所以改变主意卖了,是因为他想看看一个农村来的小兄弟是不是真的可以就用一个车架子拼出一辆整车来。

他提出加一个要求,有验证陆卫民有没有这个能力的原因。

听到刘老二提了一个要求,陆卫民有些迟疑,以他这么多年的社会阅历来看,有点怀疑刘老二提的要求不怎么好完成,又或者是要帮他做些不好的事!

但是他觉得还是可以先听听是什么要求后再做决定。

“什么要求?”

“也不是啥过分的要求,小兄弟你不是说会修自行车嘛,我这批自行车里面多多少少有些小毛病,平常都是花钱让人修,今天只要你帮我解决了这些小毛病,车架子我就收2块钱!”

陆卫民一听,就这么个小要求,对他来说简直是手到擒来,当然是愿意了。

“这当然没问题了,只要有工具就行。”

刘老二见到陆卫民信誓旦旦的样子,突然觉得他还真是会修车的,于是就让陆卫民等一会儿,自己进屋去拿工具。

在刘老二进屋拿工具的功夫,陆卫民开始检查看看院子里的这些自行车有啥小毛病。

他稍微看了看,检查出这些自行车都是些小毛病,也就是螺丝松了之类的,用钳子螺丝刀拧紧就行。

当然这只是变面的,还有一些小毛病需要骑上后才能检查出来的,比如骑行中有异响、刹车时发出异响、脚踏空踩、车轮直摆等问题。

这些毛病是绝对需要有丰富的修车经验才能解决,不是只会拧紧螺丝这么简单。

在陆卫民检查时,刘老二拿来了工具,钳子、螺丝刀等都有,还挺齐全。

接过工具后,陆卫民先将一些松动的螺丝都拧紧,然后开始在院子里一辆一辆的骑上进行检查。

刘老二就在边上看着,一开始看到陆卫民只是拧紧了几个松掉的螺丝,而在他骑上车对自行车进行检查后,就真的相信了他是会修车的了。

于是他心里暗忖道:看样子这小兄弟还真是有可能让他凭个车架子整出辆能骑的车来呢!

十几辆自行车里面并不是每辆都需要进行修理,有异响而要维修的也就那么三四辆车子而已,所以陆卫民只花了二十来分钟就全部搞定了。

刘老二看到陆卫民干净利落地解决了自行车异响的小毛病后,一边给他递过擦手的抹布,一边感叹道:“兄弟,你手法挺不错的嘛,看着特别老练,我这还真小瞧你了呢!”

陆卫民接过抹布,擦了擦手上因为修车而沾上的污渍,笑着说道:“平常在家经常摆弄自行车,弄着弄着也就会修了。”

擦完手后,陆卫民把抹布还给刘老二,接着说道:“刘二哥,车也给你修了,那这车架子我就2块钱拿走了?”

刘老二笑着说道:“当然,我刘老二做生意还是说话算话,没问题!”

看到刘老二答应,陆卫民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虽然帮人家免费修了车,但就目前以他干的活儿来说,是真顶不上给的优惠,一个完好的车架子当零件卖起码能卖到4块钱!

所以他花2块钱就能买到这个车架子着实是赚了的。

在把车架子的钱付给刘老二后,陆卫民直接上去把车架子搬走了,然后用绳子绑在自己自行车的后座上。

在他临走前,刘老二对他说道:“兄弟,以后你或者你的亲戚朋友想买旧自行车或者旧电器的,可以介绍来我这里买,可以给优惠价。”

“行,没问题,一定!”

陆卫民离开刘老二家后,他开始朝着县城别的区域骑去,要去凑齐自行车缺少的零件。

他暂时能想到在当前这个年代弄得到自行车旧零件的地方只有两个,一个是专门修自行车的修车铺子,另一个是县国营委托店。

修自行车的铺子是肯定会有一些修车后留下来的旧零件,完全可以在那里补齐自行车缺少的零件。

至于国营委托店是什么地方嘛,比较少听到。

它其实是时代的产物。

国营委托店本质上就是回收各种旧货再转卖的旧货站,只不过它是有委托售卖这一项业务,卖家把不需要的旧货拿到委托店里进行委托售卖。

所以它实际上也是担任中间商的角色。

在五十年代中期,国家完成了公私合营,过往那些的当铺、拍卖行等都统统改为“委托店”,由国家来经营。

而在委托店诞生的几十年里,委托和回收的物件那可谓是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只要老百姓觉得能卖钱的,都往里扔。

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委托店是真的非常红火,受欢迎的程度跟供销社不相上下,每天都是挤满了人。

有些人甚至会天天来委托店进行“淘宝”,想着能不能在这多旧物件里捡个漏,寻到着值钱的“老物件”。

委托店的存在给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为普通百姓的生活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不过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人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不断提高,逐渐看不上那些别人不要的旧货。

之后委托店逐渐被私人开的废品收购站给取代,彻底淡出出了公众的视线。

在委托店里,最常委托和回收的物品是衣服和旧书籍,也是价格最便宜的。

旧书籍那就不用说了,委托店里的衣服都是旧的,是平常人家穿过,或者是觉得不合身、不好看的,总之就是不想要的旧衣服,觉得还可以卖点钱,于是就往委托店里扔。

有些有家里条件不好的,没钱买新衣服,就会到委托店里来淘那些旧衣服。

要说在委托店里,最受欢迎的物件当然就属自行车了。

虽然都是些旧自行车,但是那时候人们对自行车都特别爱惜,保护得特别好,有些旧自行车可能就只是掉了漆、划了几道痕而已,并不影响骑。

陆卫民之前也有想过去委托店买自行车,但想到那里卖的自行车很多都是委托售卖的,价格应该会很高,所以放弃了。

而且旧自行车这种抢手货,往往刚一委托售卖,很快就会被人抢着买了,像他这种一年都来不了一趟的人,根本就没有机会买得到。

当然,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委托店,一般条件不错的地方才会有,他们武山县的国营委托店规模就很小。

因为委托店离他现在所以在的位置很近,所以他打算先去那里转转看,后面再去修车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