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悬梁刺股,燕巢幕上
死人不会讲话。
礼部,为死人发声,盖棺定论,本就是惯常所做之事。
可今日,一道奏疏,却在礼部引发轩然大波。
只因,奏疏上涉及十五年前一桩旧事。
敬懿太子妃丧葬之礼。
这是大家心照不宣,下意识遗忘的一件事情。
可是现在,旧事重提。
礼部一干人等,面对眼前奏疏,以及朱元璋下的命令,不免犯难。
因此,张衡旨意讲完,便有主事开口:“左侍郎,屋檐滴水代接代,新官不算旧官帐。”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十五年之久,现在再一次提起,此人居心不良。”
“而且,这有什么好议论的?已成定局的事情,我们在这争出一朵花来,也没见底,平白受了白眼。”
主事开口,就有人附和:“他说的有理,陈年旧事,该让他过去。”
“所谓盖棺定论,既然已经地下了论调,何苦折腾故去之人呢?”
张智点了点头,朝着张衡,试探着问道:“左侍郎,大家说的也有道理。”
“如今太子殿下新丧未久,就有人提及此事,恐怕要生出是非来。”
“像你我这样的臣子,受点委屈挨些是非也就罢了,如果牵扯进东宫,那可真是万死莫赎。”
“您老领个头,礼部上封奏疏,请求陛下收回成命。”
“一来,为尊者讳,不要打搅了敬懿太子妃阴司安宁。”
“二来,也是为东宫着想,以免发生难以揣测之祸事来,闹得不好看。”
“您觉得如何?”
张衡眼一扫众同僚,见大家眼含期盼,不由叹一声气:“唉,诸位同僚一番苦心,我又何尝不知啊。”
“这道奏疏,我见之时,便同大太监说了其中为难处,让他透点底儿,免得大家难做。”
“你们可知道,大太监怎么说的?”
张衡微微环视左右,微微拔高声调:“你们难做?难不成皇爷就不难做吗?”
“我闻听此言,心情震动。”
“是啊,我们都知道难做,陛下只会比我们更难做。”
“陛下既然将这事情交给礼部,便是叫我们想法子处理。”
“现在你们觉得事情难做,就想请陛下收回成命,这哪里是做臣子的道理?”
“既食君禄,便受君恩,为君分忧解难,是你我做臣子的应尽到的责任。”
“岂有见难而亡恩乎?此行同禽兽何异?”
“陛下交代要做的事,必须要做,而且要尽全力做好。”
“诸位勿要多言,这奏疏写不出来,便不要回家。”
眼看张衡义正言辞下了死命令,众人也不好再说什么。
拱了拱手,又回到各自职司,愁眉苦脸思索着。
张衡也不浪费时间:“将这份奏本抄录十份,送各职司,叫他们少说少论,有什么话在奏疏中写明就是。”
……
是夜。
礼部灯火通明。
仪部清吏司。
仪部掌管礼文、宗封、贡举、学校之事。
因此,是这一次上疏之主力。
员外郎潘善手中笔悬而不决,终难成文,起身向张智而去。
“右侍郎,卑职有一事不明。”
张智瞥他一眼:“说吧。”
潘善直言不讳:“这道疏,该怎么写?”
“什么意思?”
仪部众人耳朵都竖了起来,仔细听着。
“右侍郎,眼下燕巢幕上,卑职肝胆皆颤,这道疏,该翻定论,还是理人情?”
张智闻言一滞,半晌无言。
许久,才摇摇头,叹息道:“我也不知。”
潘善再进一步:“请右侍郎与左侍郎相商,也好定下这风,安下众同僚之心。”
“左侍郎的话,你们刚才也听到了。”
张智不得不站起来,目光同众人微微接触,“皇帝陛下的旨意,你我作为臣子,岂敢不为君分忧?”
“此事干系重大,是非曲直难以论说,我也不知如何起笔。”
“你们在此安心等候,我先去同左侍郎商讨,再做决定。”
潘善闻言拱了拱手:“辛苦右侍郎了。”
众同僚显然暂时松一口气,都站起来:“辛苦右侍郎。”
张智出仪部,步履匆匆,很快便到。
“左侍郎还未起笔,看来同我一般,也在忧心这道奏疏该如何写。”
瞧着地上几团废纸,桌案上白净的纸张,张智自顾自坐在一旁,“巧了,部下同僚,皆是如此,犹犹豫豫,不知如何动笔,左侍郎可得给一颗定心丸。”
张衡叹息一声,随手放下手中笔:“我又何尝不知众同僚心中犹豫,一墙之隔,我也是如此啊。”
“如果没有这一颗定心丸,恐众同僚不敢下笔啊!”
“就是我给定心丸,你敢吃吗?”
张衡看张智一眼,“礼部上下都吃这一颗定心丸,谁给陛下吃定心丸?”
“这……众同僚忧惧,这也不是个事。”
“有忧惧就不做了?科举千辛万苦上来,翰林院堪磨观政数年,来到礼部,是要他们享清福的吗?”
张衡不免加重了语气,“该拿出实诚心意做事,只知推诿,让陛下知道,圣心震怒,那才是麻烦。”
“左侍郎说的是,只是这道疏难写,众同僚唯恐有谬误不敬之辞,到时候龙颜震怒,谁也担待不起啊。”
张智这番想讨个口风,好叫人担责的心思,张衡看得明白。
他轻轻一抖肩膀,不去看张智,只提起笔:“该怎么写,就怎么写,凭学识讲话,彼此间勿说勿论。”
“陛下圣心独裁,自有决断,你我微末之言,有什么可担心的?”
“去吧,不要在这蹉跎了,误了时间,惹得陛下不喜,进而对礼部不满,才是大罪。”
“是。”
张智心底暗骂一声,却也没办法,慢腾腾出房间。
他到仪部,众人期盼的眼神都投射过来。
张智摇了摇头,众人又复失望。
“诸位同僚,左侍郎说勿说勿论,该怎么写,就怎么写,凭你们所学去写就好。”
“这……”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拱了拱手。
“明白。”
……
……
注:
1、初,洪武元年置礼部……分四属部:总部,祠部,膳部,主客部……二十二年,改总部为仪部。(《明史》志·卷四十八)
2、因不可抗力影响(作者指了指上面),没办法断了两天(手机都收了),还好,吃瓜,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