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对传统文化有“了解之同情”
《经典常谈》讲述古籍,引导学生读经典,是“认祖归宗”,增强对自身所处文化的了解与自信。传统文化是古代社会的产物,适应古代人的生活与情思,成分复杂,要传承和转化为今用,必须选择其中优秀的部分,扬弃不适合的部分。这个工作有难度,前提是对传统要先了解,带着温情与敬意,又用分析与辩证的眼光,也就是陈寅恪所说的“了解之同情”。《经典常谈》在做示范:对传统经典是尊崇的,但并非盲从膜拜,而是联系古代社会生活和思想潮流,再结合人情物理,去说明经典形成的原因、得失与影响。这种梳理、辨析和探究之中,就有“了解之同情”。比如,论及儒家与礼教时,就从“人情”的视觉去评说:
王道不外乎人情,礼是王道的一部分,按儒家说是通乎人情的。既通乎人情,自然该诚而不伪了。但儒家所称道的礼,并不全是实际施行的。有许多只是他们的理想,这种就不一定通乎人情了。(“三礼”第五)
以人情物理的常识去论道儒家和“礼”这样的“大题目”,举重若轻,不见粗暴的批判,而有贴近历史与生活的解释,让普通读者能心领神会。在论及朱熹注释“四书”时,同样贯彻了分析的眼光,既指出其初衷“一大半还是为了建立道统”,但也承认其对后世有巨大影响,有些影响是沉淀下来了的。朱自清顺应五四新文化批判“道统”的潮流,但对于传统文化所持态度是审慎的,实事求是,取其精华,又不复古泥古。如今强调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读《经典常谈》本身就是一种响应,但应当学习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