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粮食安全的大“功臣”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句古谚语说出庄稼长得好主要靠粪肥的道理。人吃粮,粮吃肥。古代没有化学肥料,只有有机肥料,也就是俗称的农家肥,主要是利用牲畜和人的粪便沤的粪肥以及利用植物沤的绿肥。肥料对于种地特别重要,庄稼人都惜粪,小时候听大人们讲笑话,说某某人很小气,便解都不去旁人地里,专门得到自家地里。“肥水不流外人田”讲的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我国最早施用化肥是在台湾地区,1901年经日本传入。但此后半个多世纪我国一直都没有形成自己的化肥生产体系,当然化肥施用也很少。
如果没有化肥(化肥、杂交种等属于科技物质化),粮食亩产量还会在低水平徘徊,解决不了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好多人会吃不饱,而且粮价会很高。据我的同事崔晓黎研究员讲述,中国在1973、1974年开始使用当时并不多的外汇储备全套引进美国、荷兰、法国、日本等国的化肥生产设备,即著名的“四三”方案。“四三”是指全部引进项目总投资为43亿美元,这在当时可是很大一笔投资,他在沧州化肥厂看到就连耐火砖上都标着外文。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文革”结束后农村改革初期,国家投资引进的一批化肥厂陆续投产,化肥生产能力和供应量大幅度提升,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和农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共同推进了20世纪80年代初粮食等农产品产量的迅速增加。据农业部门及有关学者测算,化肥施用对中国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在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