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汪达尔和拜占庭时代(429—647年)
汪达尔人取代罗马统治北非
约公元1世纪,日耳曼族的汪达尔人从波罗的海海岸南下欧罗巴,在西班牙站住脚后,进军北非,428年占领罗马的伊非里基亚,在此建立王国直至534年。
努米底亚人欢迎汪达尔人的到来,他们希望借助汪达尔人的帮助摆脱罗马人,杜纳派也看到了抵抗天主教的机会。
431年,汪达尔人进入安纳巴并以此为首都。435年,罗马与汪达尔人签约,同意后者留在努米底亚土地上,条件是汪达尔人要缴纳土地税。汪达尔人很快撕毁和约,439年占领迦太基,之后,组建起庞大的舰队,顺利攻占巴利阿里群岛、撒丁岛和西西里岛。455年,进军并占领罗马,在罗马逗留了半个月后回到伊非里基亚,取代了罗马对北非的统治。
汪达尔人在北非的统治与罗马人统治时期并没有大的变化。汪达尔人保留了罗马人的行政体系,继续使用拉丁语。汪达尔人占领肥沃的土地,驱逐柏柏尔土地所有者,将繁重的赋税强加给他们。汪达尔人将雅利安人的宗教作为官方宗教,驱逐、压迫天主教徒。而且由于汪达尔人的主要精力放在地中海上,努米底亚的经济较罗马时期退步了。
汪达尔王国对北非的治理
汪达尔王国以哈斯丁家族作为统治集团,形成了治理北非地区的权力中心。在地区治理层面,汪达尔人更多地继承了罗马帝国在北非的行政管理体系。首先,国王及其亲随处于王国核心,通过王权世袭维持统治集团的稳定。其次,在行省,罗马帝国时代形成的制度化的行政管理体系仍然运行,总督地位虽然不如罗马帝国时期地位显赫,但仍占据重要地位。最后,在地方层面,法官掌握地方行政权,负有政治和法律职责。汪达尔王国依靠军事力量实现对王国领土的有效控制,但军队内部成分复杂,有汪达尔人、阿兰人和苏维汇人等。为了加强统治集团的凝聚力,盖萨里克开始建立一种新的效忠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便是土地分配。汪达尔人将被征服地区的富饶土地予以没收,然后由国王进行分配。土地占有形式分为两种:一种是王室土地,主要分布在伊非里基亚行省、拜扎凯纳和努米底亚东部地区。土地经由国王在其家族中分配,通过对土地的支配树立国王的权威;另一种是汪达尔人的土地,是指从原罗马土地所有者手中剥夺来的土地在汪达尔人中进行再分配,分配的原则是要为国王提供兵役,这些土地可以世袭继承。根据普洛科皮乌斯《战争史》记载,盖萨里克送给自己儿子和其他汪达尔人的土地都不用缴纳任何种类的租税。那些他认为不肥沃的土地则由当地人继续耕种,但要承担巨额税负。
盖萨里克将宗教作为统治的手段。汪达尔人信奉基督教的阿里乌斯派,对罗马基督教持敌视态度。在占领希波后不久,盖萨里克便驱逐了三名正统派主教,分别是卡拉玛的波斯迪乌斯、塞提夫的诺瓦图斯和米拉主教塞沃利安努斯。同时,他还清除了一些不信仰阿里乌斯派的亲随侍臣。439年10月19日攻陷迦太基后的几个月,一些正统派教堂被移交给阿里乌斯派或被封闭。到了胡内里克统治时期,仍延续汪达尔人传统,将宗教视为统治者必须履行的义务,因此,这一时期的宗教问题也成为焦点问题。他与其前辈一样,坚决反对尼西亚信条,并试图将自己装扮成全世界阿里乌斯派信仰的保护者。
汪达尔王国与罗马帝国的战争
汪达尔王国控制的区域是从毛里塔尼亚行省到利比亚的广阔区域,但其领土始终处于变动之中,如奥雷斯山区并未被长期有效控制。实际上,盖萨里克也鼓励摩尔人仿效汪达尔人,驱逐仍停留在北非地区的罗马人。特别是5世纪以后,摩尔人开始建立国家,使得汪达尔人的有效控制边界逐渐在北非内陆缩减,但其对地中海沿岸具有战略意义港口的控制丝毫没有放松。更重要的是,汪达尔王国控制着北非狭长的谷物带,从而也就控制了能够挑战西罗马帝国的“粮仓”。有100多万罗马居民日常生活依赖从这一地区运输而来的谷物,这些谷物不仅用来供应市场销售,还是众多罗马市民从政府免费获取食物的重要来源。
占领迦太基获得的造船基地为盖萨里克提供了进一步扩张的军事资源。440年春,汪达尔人第一次进攻西西里,使意大利半岛南部为之震动。鉴于汪达尔人对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威胁,西罗马帝国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再次向盖萨里克提出议和。442年双方签订和约,对双方所拥有的领土进行了划分,并订立婚约,罗马将公主欧多西亚嫁与盖萨里克长子胡内里克。在以往的和约中涉及的土地划分皆为罗马皇帝将土地赏赐予日耳曼诸部,而442年和约则是西罗马帝国对汪达尔王国权威的正式承认。这份婚约还引发了西罗马帝国、西哥特王国与匈奴人的混战。这场战争的结果是阿提拉战败,匈奴人的影响从欧洲消退,西罗马帝国和西哥特王国两败俱伤,这在客观上反而造成了对汪达尔王国有利的国际局势。455年,西罗马帝国宫廷发生分裂,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死于暗杀,从而造成帝国权力真空。佩特罗尼乌斯自立为皇帝,并迎娶瓦伦提尼安三世遗孀,随后有传闻王后向盖萨里克求援,这为汪达尔国王提供了入侵罗马的天赐良机。瓦伦提尼安三世逝世两个月后,盖萨里克统帅的,由汪达尔人、阿兰人和摩尔人组成的军队在台伯河口登陆并包围罗马。皇帝佩特罗尼乌斯死于逃亡路上,教皇利奥一世出城会见盖萨里克以寻求拯救罗马城。但盖萨里克并未信守承诺,在罗马城门打开后,汪达尔人血腥屠城。经此一役,西罗马帝国遭到重创,地中海世界形成了汪达尔王国与拜占庭帝国分庭抗礼的格局。464年,双方矛盾逐渐激化。466年,拜占庭帝国派马赛林攻击汪达尔王国控制的萨丁尼亚。468年,巴西利斯库斯统帅罗马帝国海军进攻汪达尔人,西西里重归罗马人,盖萨里克率军迎战。双方经过激烈争夺,皆损失惨重。战争的结果是拜占庭帝国失去地中海的制海权,汪达尔王国重新收复萨丁尼亚和西西里,势力达到鼎盛。
努米底亚易手拜占庭帝国
在汪达尔人占领伊非里基亚的一个世纪里,努米底亚人不断起义。为镇压柏柏尔人的起义,汪达尔人向拜占庭求助,拜占庭军队便直接向汪达尔人宣战,并且结束了汪达尔人在北非的统治。
拜占庭帝国的出现归功于君士坦丁,他将政府从罗马迁移到拜占庭,将这座都城作为基督教的中心。拜占庭人占领北非后,派苏莱曼统治努米底亚。这一时期的柏柏尔人起义不仅未减弱,还越来越难以对付,起义大多发生在今阿尔及利亚的奥雷斯和图卜萨地区,苏莱曼最后也在与起义者的战斗中被杀。除了要镇压柏柏尔起义者,拜占庭人还要与杜纳派、犹太教徒和雅利安人进行宗教战争。在这种消耗中进入公元7世纪,拜占庭帝国逐步走向衰落。与鼎盛时期的罗马相比较,拜占庭已没有更多的精力用于管理殖民地,更谈不上发展。这一时期的阿尔及利亚,王国林立,每个王国都由柏柏尔人统治,事实上独立于拜占庭政府。这种局面直至公元646年阿拉伯人进入北非才得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