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响马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4章 老油子和实干派的区别

闰五月二十七。

黄州城破次日凌晨。

天尚未亮,武昌县城内外处于一片漆黑死寂中。

于长江南岸武昌县城北渡头外,一路从武昌城内出来的兵马,由守城千户洪仁运亲率,摸着黑往江岸行去。

武昌知县宋敏,吸取了黄州城溃败教训,认为官军守在城门内不出,是坐以待毙。

即便昨日他没在出兵之事上得到武昌左卫指挥使满弼的支持,但他还是毅然决定趁夜发动这次偷袭,以在义军过江尚立足未稳时,用火攻的方式把渡头和义军在江岸的船只烧毁,并伺机将义军过江的这路人马给绞杀。

令义军主力失去过江的胆气。

在如此的战略安排之下,洪仁运的这路兵马都带着桐油和火把等物,却没点亮,要等到江岸之后,来个骤然袭击。

但显然他们错估了义军的实力。

义军带兵过江的可是二当家齐彦名,一个在大明中原各处经历过大大小小上百战的经验丰富的老将。

搞趁夜偷袭?

还玩火攻?

你们怕是不知道我们昨日刚攻下黄州城,军中上下士气正旺,准备一鼓作气拿下你们武昌?

你们会认为我们重兵过江,会连基本的夜间巡防都做不到?

“有点子!”

当巡查的骑兵,发现城中偷袭兵马时,官军距离渡头还有将近一里的距离。

官军在能力范围内,摸近到如此距离,已属于难能可贵。

江岸本来就黑灯瞎火,在空中响起示警响箭之后,还没等官军这边有动作,江边的骑兵队伍,已分兵往示警区域掩杀而来。

洪仁运虽是千户,但却没有任何实战经验。

他在听到隆隆马蹄声时,双方都未举火把,互相方位不明的情形下,他只能根据大致方向判断,喝令手下官军士兵道:“点火,放箭!”

作为武昌本地土著兵马,他们其实很清楚此时距离江岸渡头还很远,就算是马上点火放箭,也不可能把箭射到预定区域,无法对义军造成实质威胁。

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再不发,义军骑兵一来,他们想跑都没得跑。

因为连知县宋敏在传达作战理念时,都说得很清楚,这一战是必须要靠偷袭,火攻成功后让贼军不战而自乱,才有机会趁火打劫趁乱取胜。

现在被对方先发现,而他们这路人马一共才四五百人,又基本都是靠两条腿走路的步兵,那不跑还等什么?

“洪千户,太远了,射不到!”

“是啊,武昌城没水门,咱距离渡头还有距离,要是咱从城北出来还好,咱是从城东出来的……”

隆隆马蹄声正在急速迫近。

而从城里出来的官军,此时很多只是点亮火把,以照亮自己逃跑的路,至于点火放箭射到渡头……他们自己都知道完不成。

已有人当逃兵。

洪仁运喝道:“听我号令!放箭!”

武昌本地官军军事涵养太差,会带来上令而下不达的重大问题,若是在顺境时,这都不叫事,可问题是……眼下是仓促应战,需要军令传达效率和执行力同时跟上,才有机会站稳脚跟反败为胜。

但这两样,他们远不及他们心目中那群草寇。

在机动性和作战实力上,城中官军被全面碾压,执行力又跟不上。

这会让他们陷入极大的被动。

以至于就算有些人知道了洪仁运的军令,按平时的训练和胆气,也能完成相应的射箭动作,奈何在这种混乱无序,且贼寇骑兵说来就来的光景之下,很多人宁愿耍小聪明先逃走。

既然射不到江岸,那还白费那力气作甚?

先跑的,肯定比后跑的有优势。

因为贼寇骑兵来了,肯定先拿跑得慢的开刀,跑得慢的能是什么人?那肯定是傻逼和腿脚不好的。

我腿脚好又不蠢,为什么要留在后方等着挨宰呢?

……

……

齐彦名亲率一路骑兵,不过才三百多骑。

其实义军过江的士兵,仅仅只有一千多人,其中有不少还要配合对岸进行物资运送。

在攻下黄州城后,义军除了解决了迫在眉睫的粮草短缺问题,也同时解决了军中一个老大难……那就是攻城器械缺乏的弊端。

不在于黄州城内有多少攻城器械,而在于黄州城内可调用的役夫和工匠很多。

木材、石料、生铁等物资储备充分,带来的就是以此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出攻城辎重,并通过城内大批的船只、人力,从江北岸运到南岸,为接下来攻下武昌城做准备。

且按照刘宸的指示,攻打武昌县城并不会用穴地攻城。

一来费工夫。

二来,他要光明正大打下这座城。

因为武昌城可以作为义军的重要战略城池使用,刘宸所设想的铸造、改进火炮,以及制造大批的火铳,都需要靠固守的方式才能实现。

要有一座相对坚固的城池,一座天然的堑壕阵地,才能将远程火器的威力发挥到最大。

如果是旷野作战,义军无法熟练使用那些刚入手尚不熟练的火器,反倒更适应马刀冲锋挥砍的作战方式。

如此情况之下。

义军在攻下黄州城后,可说是马不停蹄,船也不停歇。

一边狮子大开口在城内仓库和大户府上征调,一边又不断往江南岸运送大批物资。

齐彦名作为义军领袖之一,打仗的风格就是一马当先冲锋陷阵,这点他们兄妹的性格倒是很像。

本来义军的方位还不太好判断,奈何城内的官军作战素养太差,明知火箭射不到江岸还射箭就算了,还点亮火把,好似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在哪。

而义军上下一个点火把的都没有,这群人经过两年多的作战,早就习惯了夜间奔袭,熟悉如何在夜色迷茫中,靠一些微小的环境变化和特征,来判断哪些路能走,哪些路不能走。

甚至连义军的马匹,在夜视能力上,都比官军强了太多。

当义军骑兵冲杀到官军阵前时,就好像是一群夜色的幽灵,弓箭射出,每一箭都好像长了眼睛一般,能在夜色几十步上百步之外,射杀官军取人性命。

“啊!”

尽管洪仁运尽力在维持官军的秩序,但刚开战,官军的阵脚便大乱。

本来官军还用马车携带了不少的桐油罐子和硝石、硫磺等物,为的是能在火烧渡头时威力更大,但现在这些东西成为他们的累赘,甚至成为他们的催命符。

义军虽然射出的弓箭并不带火,但只要有官军士兵被射杀,他们手上举着的火把就会随意溅落,一旦有火头被引燃,接下来就是连锁反应。

很多官军才刚开战,就被自身所懈怠的桐油所点燃,一个个火人到处奔跑,有的似乎想跑到正对他们的江岸,以此来灭火,但几百米的距离,不是他们瞬息能跑到的,很多人都是跑了一段路之后,便在痛苦嘶吼哀嚎中倒地,逐渐没了声响。

凄厉的声音划破夜空,给剩下的官军带来巨大震撼。

很多本来要坚定作战的人,到这会儿也看出来形势不在官军一方,除了逃走也只能是赶紧就近找地方躲避。

以求在义军掠过之后,他们有机会逃回城,或者是干脆投降义军,保自己一条命……

……

……

武昌县城城北城头上。

作为整场战事的策划者,武昌知县宋敏,正带着李柏等县衙中人,在远距离观战。

或许是宋敏也意识到,自己跟贼寇作战的计划,得不到城中官绅土著的支持,宋敏这次干脆就没叫他们,这一战都没通知到城中大户。

因为城中多数人都是怕事的,生怕跟义军惹了大的仇怨,最后会导致贼军破城后进行屠城。

所以他们既不支持迎射杀刘六的凶手满弼进城,也不支持搞这种激化矛盾的夜间放火偷袭。

“起火了?怎个情况?是打起来了吗?”

城头上此时也没有点火把,不见光亮。

宋敏似乎并不担心义军会连夜偷袭爬城头,至少北城墙这段,留守看防的城中民夫非常多。

与黄州守城战时,黄州百姓对于守城漠不关心不同。

黄州已破,到武昌城这里,百姓都不用官府征调,通过坊主和里正等人的组织,自行就到城头上来参与守城。

李柏端详了一会,指着正在往城东方向跑去的一些举着火把的人道:“宋知县,大事不妙,好像是计划被发现了!”

“怎么可能?黑漆漆的,贼寇长了夜视眼吗?”

宋敏虽然没什么作战经验,但守城的信念还是比较强的。

他跟李容宗这样光动嘴的官场老油子不同,他是实干派,这大概也是新科进士,没经历过官场历练的一种愤青心态。

随着战事推进。

最后连宋敏自己都看出来情况不对劲,因为起火和爆炸的地点,明显距离江岸还很远。

而在火光的映照之下,宋敏也看到了义军骑兵在官军士兵中穿梭,举手之间就能带走杀伤人命的威武姿态。

宋敏指着西边的黑漆漆的空地,一脸无奈道:“你说要是我们有两路人马,从那边也派出去一路,这会杀到江畔,会不会就……”

“宋知县,别想了。”

李柏此刻也是万念俱灰,“莫说是城内守军本就不够,就算是满指挥使同意出兵,贼寇也不可能只有如此防范,这贼军曾与我大明宣大主力边军作战,尚能游刃有余,光靠我们冲杀上去,怕是……杯水车薪。”